高轶君 丽水国立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为了获取高额经济收益,任何企业都非常关注,如何减少税收。但税收的减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税收筹划工作便是各企业降低税收成本的一个有效举措。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获得经济效益,还能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
税收筹划并不是游走在法律漏洞中的一种逃税、漏税举动,而是指企业在政府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根据税收政策的内容采取相关措施,对企业税收成本进行控制的一种行为。因此税收筹划是一种合法性行为,同时它也是我国税法顺利实施的关键之一。从企业的税收筹划举动中便能发现我国的税收政策合理、有效。
从宏观经济调控的角度来看,税收是合理调控经营者、消费者二者行为的经济杠杆。国家会定期根据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合理调控税收的优惠政策。利用优惠政策鼓励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更多的投资人进入市场中,实现预期定好的经济目的[1]。
税收筹划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以及投资活动开展之前,利用我国的相关税收政策明确生产过程中企业所产生的税收成本,纳税大多发生在经营和生产活动发生后,所以它具备一定的滞后性。而税收筹划则是在生产经营以及投资活动开展之前,所以它具有超前性。一旦投资经营活动结束,财税核算就已完成,企业应缴纳的税款已明确出现,如果在此阶段开展税收筹划已经毫无意义。
税收筹划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二者的目的具备一致性。税收筹划的开展,能够帮助企业规避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筹资风险,提高企业经营的稳定性,让企业的资金链运作更加安全。开展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举措,能够让企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降低税收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为了保证税收筹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有关工作人员必然会在税收筹划开展过程中对企业进行数据分析,这些数据不仅能够应用到税收筹划工作中,还能为企业其他工作的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持,降低企业经营中的决策风险。税收筹划和企业财务管理二者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税收筹划工作对于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非常有效,而且还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开展合理的税收筹划,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决策合理性。
企业开展各项经营活动的目标便是为了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除了经济效益之外便是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当前的部分企业过于关注眼前的经济效益,进入了发展误区,很容易出现经营风险。税收筹划能够将这类企业从误区中拉出来,让企业认识到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风险,从而采取相关措施规避经营风险。另外,高效的税收筹划工作还能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增强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确保企业发展的长久、稳定。
由于税收筹划和财务管理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所以税收筹划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会对财务管理产生很多的正面影响。首先,税收筹划工作的开展,能够提高企业领导人员的纳税意识。要想保证企业内部税收筹划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提前了解与税收有关的所有知识和政策,在此期间,企业人员的税收意识会逐步提高。其次,税收筹划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从宏观角度来看,税收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其实是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所以税收筹划工作质量会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最后,高质量的税收筹划工作能够减少企业的税收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是最明显也是最有效的一个正面影响。
上面主要讲述了税收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所带来的正面影响,但其实它也存在着消极影响。首先,税收筹划工作的开展会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税收筹划在开展过程中必然会涉及涉税风险,这些风险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其次,税收筹划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如果业务水平不过关的会计人员前去处理税收筹划的有关工作,很有可能导致风险上升。最后,税收筹划会受到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影响,如果企业内部的控制体系不完善或不健全,会阻碍税收筹划的作用和价值发挥,还有可能提高企业税收筹划工作中的风险性。
税收筹划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他们之间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观点。很多企业在建立税收筹划目标时都会以财务管理目标为基础,而且税收筹划和财务管理的目的都是为了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关工作人员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时,不能盲目的追求税收成本的降低,因为税收成本的降低,并不代表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还要考虑到企业的支出成本。所以税收筹划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一定要与财务管理工作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税收筹划工作的价值[2]。
财务管理工作内容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所有资金来往和明细,财务管理工作有利于实现资金的循环利用,最大程度的提高成本增值。税收筹划工作的内容都是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每笔资金应缴纳的税额。由此可见,税收筹划的工作内容和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联系非常紧密。如果企业不履行纳税义务,不仅会造成企业市场影响力的降低,还会影响企业信誉,让该企业成为法律中的黑名单用户。
企业内的财务管理工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投资、投资、资金分配,而税收筹划工作会出现在企业财务管理各环节中,因此二者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融为一体。
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能是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而纳税筹划工作的职能尽可能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各项决策都要以税收筹划的各项数据为依据,因此税收筹划可以说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领导人员要树立正确的税收筹划观念,利用合理合法的手段提高财务管理工作决策的合理性,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在企业建立之初,创立人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组建方式,不同的组建方式会有不同的纳税形式。一般情况下会有两种经营模式,分别是有限公司和合伙经营。创立人员如果选择有限公司模式,在后期运行过程中需同时缴纳两种税务,分别是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如果创立人选择合伙经营,那么在经营过程中只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二者相比,合伙经营所缴纳的税款更低。但合伙经营模式有好的一面,必然就有坏的一面,如果合伙人之间出现问题,从而导致合伙关系无法继续,即使如此,如果一方合伙人出现问题,另一方仍旧要对企业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所以创业人员在选择模式时一定要进行充分考虑,不能只关注眼前,要考虑到企业的长久发展。
企业若想获得经济效益,必然会选择合理的投资方式,当前的投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直接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企业购买其他企业发行的股票、债券,通过这两者获得收益。股票和债券中债券需要缴纳税务,股票不需要,但股票要承担的风险更高。间接投资是指企业通过一些金融活动获取相关收益,间接投资的风险性同样非常高。
综上所述,税收筹划对企业发展来说非常重要。税收筹划贯穿到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工作中,为了提高税收筹划工作的合理性,企业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出各种决策,充分发挥税收筹划的作用和价值,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