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对大学本科生开展线上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1-01-17 02:50许志倩闫怡飞纪仁杰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互联网+课程教师

许志倩,闫怡飞,纪仁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网络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使得各种基于“互联网+”的在线课程在技能培训和专业教育中早已屡见不鲜[1—4]。但在仍以课堂面授为主的大学本科生培育过程中,线上教学绝大多数情况下发挥的还是辅助学生自学的作用。然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国内外大学纷纷响应居家隔离的疫情防控要求,使得线上教学一举跃迁为本科培育的主要教学模式,学校借助“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线上线下教学辅导资源。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不应对本次线上教学角色变化带来的冲击感到不适,而应关注其为大学本科教育创造的机遇、提出的挑战和引发的思考。

一、线上教学为本科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打破了课堂教学在时空上的局限性

为保证学生满足各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要求的达成度,大学通常对上课时段、上课地点以及课程时长进行统一规定和硬性要求。而互联网技术打破了这种时空的限制,为本科教学带来了空间多样化和时间自由化的新发展机遇。

空间地域性的消除为教师拓展了更为广阔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线上教学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信息的实时远程传递,将教师从三尺讲台解放出来。从此,教师的身后不再是单一的黑板和投影屏,它可以是世界著名的科研实验室,也可以是工厂内的加工制造生产线,甚至是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虚拟空间。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可以步入实验室学习如何进行科研探索,可以走进现代化工厂观察产品被加工制造的真实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虚拟现实创造的奇迹下体会那些曾经看不见摸不到的世界奥秘。

时间统一性的改变相较于定时定量的授课学习模式更顺应人性需求和符合客观规律。互联网上的教学视频资源不再拘泥于课程时长的硬框架限制,而是由教师凭借自己的专业素养对知识图谱进行逻辑梳理,构建清晰的课程组织框架,通过细分知识点对框架进行内容填充,最终,课程视频就是围绕一个个简单明确的知识点讲解录制完成的,课程视频的时长都被最大限度地控制在学生注意力保持极限内,通常短则两三分钟,最长不超过15分钟。学生脱离了定时定点的被动强制灌输,才有了去体会主动学习、兴趣学习和快乐学习的可能[5]。

(二)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教学互动反馈信息

身为教育工作者始终将实现“教学相长”作为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教师往往采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课程内容考核,再通过对考核成绩的细致分析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而推断出在自己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修正提高之处。此外,教师还会在课上讨论和课后答疑中随时关注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认知程度,借助问卷调查和评教信息搜集学生对授课方式、内容等方面的各种评价和期许,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从学生那里获得及时且有效的教学效果反馈信息[6—7]。针对线上教学设计产生的各种资源平台和应用软件,凭借其细节性和实时性的功能设计让教与学的互动反馈变得更为精准和及时,为充分实现教学相长创造了新的条件。

细节性的功能设计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统计数据和随时随地的互动窗口:教师可以通过在线人数和课程观看时长的统计,掌握线上课堂的当前访问动态;依据知识点的访问量和回放次数,判断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认知差异;有的软件还可以追踪个体在资源平台上的学习足迹,然后针对每个学生给出相应的学习进度统计数据,这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把控课堂的整体教学情况,还能从两极化区间内找出具体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点对点交流辅导;学生更是可以借助软件提供的知识点对应评论窗口,就内容展示、知识传授和要点考核等各个方面直接向教师提出自己的反馈意见。

实时性的交流互动是构建师生间快速响应机制的前提,保证了教与学相互影响的良性循环。它一方面极大地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扩充了教师与学生个体间“点对点”交流的频率和数量,让某个学生的疑惑可以更快地传达给教师,使教师的指导可以更精准地适用于特定学生。另一方面,师生间有效信息的频繁互动是教与学相互影响的催化剂,教师通过整合反馈信息得以及时调整与学生群体间“点对面”的教学模式,以应对学生认识和需求的不断变化;得以解惑的学生会以更加饱满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求知的态度回馈教师,促成更多更有效的信息反馈。最终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相长循环,为求索在教与学路上的师生保驾护航。

二、线上教学对教师学生提出的挑战

(一)走出情感困境,打破认知局限

尽管线上教学的优势获得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但对大学本科生的实际教学效果而言,教师和学生还是表示出了一定的不满。这种不满的直接来源是教师和学生在主观情感上的不适应,面对面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双向情感的互动:教师会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肢体反应和情绪波动来及时调整授课方式,小到语气表情大到形式内容;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不仅是语言文字信息的直接灌输,还是认同自我角色后的主动获取和吸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审视的目光、良好的群体学习氛围以及安静祥和的教室环境,都是帮助学生认同自我角色、保持积极学习状态和引发亢奋学习热情的重要辅助手段。而线上教学在目前的情况下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多数情况下教师因看不到学生得不到情感反馈而心理失衡,学生因借助网络掩护真实学习状态而缺失认同自我角色的动力,这种心理的失衡和认同的缺失减弱甚至切断了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从而引发各种负面情绪,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走出情感困境,需要打破自我认知局限。克服教学环境改变导致的心理失衡和认同缺失,则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打破对自我角色的认知局限。

大学教师的角色使命不是某项专业技能的传授,也不是简单思维模式的训练;过度地专注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或是某次课堂教学的现场效果,甚至是学生测试成绩的高低,都是角色认知局限性引起的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大学是研究物质、培养精神、发掘规律的殿堂,大学的意义是培养这样一群人,他们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探究宇宙和谐的奥秘、去寻找社会的公正与和平、去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道德完满。为此,大学教师的角色应包含三个属性,即专业学术、人文素养、思想眼界。这三个属性在一个大学教师身上各自体现的程度不同,且可以因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的课程内容和不同的教学环境等因素进行调整改变。但只有三者兼备的大学教师才可以帮助大学生打破自我的角色认知局限。

大学生的角色属性是单一的,但角色定位往往被限定在了专业成绩的排名高低、学历学位的纸质证明和对未来工资待遇的期许上。大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既是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是衔接二者的桥梁。将它视为屏障是因为大学与社会之间隔着一堵“墙”,“墙”的这边是信仰、是梦想、是理想甚至是幻想,“墙”的那边是被选择与被淘汰,是渴求认同和被迫适应;将它视为桥梁是因为学生在这里接受心灵的教育和精神培养,在这里夯实职业品行与专业基础、积攒人文素养与精神财富,最终他们将怀着激情与梦想,勇敢地踏入社会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理想。因此,只有不再执迷于有形回报的角色定位,才能放下对分数定终身、读书为赚钱的过度执着,才能静下心为梦想所学、为兴趣而研,才能将个人与国家民族利益一体化,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二)突破舒适圈,满足角色需求

教师的舒适圈是以不变应万变。本科生教育既不是中小学阶段的单一目标教学,也不是研究生阶段的专项进阶辅导,而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交叉,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并举。大学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通常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三大模块构成,侧重的是人文素养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培养的是厚基础、宽知识、重创新、有能力的国家建设生力军。固然各种知识的理论基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有重大突破和实质性改变,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影响下的教学环境时刻在变:各种专业知识的应用内涵和使用范围在变,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认知角度在变,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和职业素养在变。而由此引发的对教学响应的需求也在发生改变:专业教育的课程内容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人文科技知识的传授方式要触动学生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要直面社会的需求[8]。以上的改变对大学教师角色的三个属性提出的是更高的要求、是与时俱进的响应,不走出以不变应万变的舒适圈,不专注于专业学术水平的精进、人文素养的提高和思想眼界的开阔,是无法适应国家、社会对大学本科教育和大学教师的角色需求的。

学生的舒适圈是被动接受与消极选择。本科生学习既不是中小学阶段的知识灌输,也不是研究生阶段的专项研究,而是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间的相互促进,是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间的相互配合。大学本科学习阶段对应的课程体系通常在前期开展思想政治、英语体育等德智体美的通识教育和物理化学、数学力学等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在后期则依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进行具有专业特色和优势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课程选择学习。在满足对学生共性培养要求的基础上,大学将实施多元培养模式、丰富选修课程资源、搭建实践创新能力锻炼平台贯穿始终,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保障学生个性最大化的发展。学生在面对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相较于中学课程的长课时、大容量,很少主动思考如何抓取课程重点、提高学习效率,而是被动地听、盲目地记,不去主动追求知识学习、素质提升和人格养成的有机结合[5]。在面对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时,学生很容易因专业知识的缺乏而出现选择困惑,很少主动去了解专业培养的核心知识与能力要求,忽视根据不同需求提出的指导性修读意见,而是更乐于消极地选择易于修读和评定成绩较高的课程。在旨在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创新精神、研究能力的实习实践过程中,学生更专注于享受脱离课堂束缚的喜悦,而不去积极观察现象找寻问题,更不用提去体会这些过程背后蕴含的意义和理念。以上的种种都是学生不愿意走出被动接受与消极选择舒适圈的具体体现,不去提高自己的基础能力、发掘专业兴趣特长、寻求适合的发展方向,是无法主动认识并突破学生角色的定位局限,无法满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需求的。

三、线上教学发展对本科教育影响的思考

(一)变的是模式,不变的是初心

为了更好地抓住机遇和应对挑战,大学教师和学生应首先明确以下“变”与“不变”的内涵与要求:

变的是教学模式,不变的是培养宗旨;

变的是思维模式,不变的是教学本心;

变的是学习模式,不变的是奋斗目标。

相较于传统的“黑板讲台幻灯片,口传面授常测试”的教学模式,高新科技与本科教育的融合可以让教学模式更具创意和成效,如教学场地实景化让抽象的语言文字实体化而更利于学生感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和设备可以让这种感知升级为更具刺激性的体验派模式;在知识传授时先将课程内容按照要点进行核心聚焦,再据此完成整体知识的离散化[9],这就为学生的主动获取和积极选择创造了前提条件;有了新的信息沟通平台,教师不用再等到课程结束后才能从学生的评教信息或卷面分析中获得滞后的教学反馈信息;借助于新的交流互动渠道教师获得了点对点深入交流的情感纽带,弥补了失去课堂教学中点对面互动的心理失衡。而针对本科教育的线上教学都要以大学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为宗旨,为各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服务。一切教学模式的修改和完善都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专业精深、实践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本科人才;教学模式改进是否合理的检验标准就是看它能否满足各专业对学生毕业时应掌握知识和能力的具体要求。

大学教师仅仅把一门课程内容系统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是不够的,只有触动心灵的情感教育,才能让人刻骨铭心。只有突破固化的思维模式,才能认识到提高教师角色三个属性的正确途径:教师只有将目光从论文数量、职称高低和项目多少转移到自己身上那股朝气蓬勃的专业激情、不畏艰苦的科研态度和求真求实的学术精神,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心中的创造天性与发明热情;人文素养不是引经据典、出口成章,而是从积累的常识里提取人生的基本公理,不偏听偏信未经考证的信息源,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甚至是对立面去思考,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思维架构体系,通过逻辑推理和深度思考去自己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教师只有自己克制住对名利的执着,才能让学生懂得读书和即时回报之间不存在等号,思想成熟、眼界开阔的教师会告诉学生读书求学的终极目标是创新科技、建设祖国、造福人民。教师充实精神、提升境界的动力来源于对学生的爱,一颗爱生之心就是教学本心,是教师心中顶天立地的素养和用之不竭的财富。

科技创新需要兴趣激发灵感,祖国建设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对人民有担当需要用境界维护信仰。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线上教学正朝着多元化、自主化的方向急速发展,为的是尊重学生在基础能力、兴趣特长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差异,用一种不干预、不勉强、顺从天性的新理念,最大程度地保护学生的创造天性和学习热情。因此,学生必须转变过去被动消极的学习方式,将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作为一种学习责任、一种人生态度和一种精神追求。利用线上教学的丰富资源,主动加强对理论知识、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借助“互联网+”为教育提供的广阔平台,积极寻求与教师学校、国内国外、梦想现实的交流;让知识信息在自己的身上继承传播,在自己脑海中交流融合,把自己的理想和奋斗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有机结合起来。

(二)维护教学自由,恪守纪律规范

维护教学自由是反对一切教条的、片面的、“一刀切”的教学管理模式。就线上教学而言就是尽量放宽对教学资源在内容展示、知识传授和要点考核等形式上的限制,倡导教师利用一切可行条件和有效手段进行教学并与学生沟通,如教师可以通过短视频、微博、网络直播等平台,分享自己在工作学习中的收获,为学生创建一个丰富的资源宝库,扩展学生的知识广度。同时,以立德树人为基础鼓励在教学内容上有思想的创新与突破,教育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提高民众的科学思维能力,面对信息爆炸时代展现出的社会多面性,教育应该让学生了解社会现实、观察社会现象,学会从现象表征入手,侧重原因探讨,客观评估结果的影响并尝试预测后续可能的发展;面对教学改革时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容错度,允许前瞻性的、创意性的、探索性的教学改革出现一定程度的失误和误判,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要互相协调、彼此包容,社会维护法制道德的底线、学校把握以学生为本的方向、教师和学生共同促成改革措施的实施与完善。

线上教学未来的发展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纪律约束和教学资源的规范管理。教学资源的丰富多彩、授课形式的独具匠心乃至教师人格魅力的熏陶影响,这些都是培养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条件,但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和纪律严明的监管规范才是维护教学秩序的必要保证。线上教学以往的考核方式通常采用章节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回顾课程内容、巩固知识要点,学生所得分数作为最终成绩的组成部分,占比约在10%—40%左右。随着线上教学的发展尤其是在此次疫情的影响下,网上课程的考核成绩成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获得课程学分的唯一依据,故其成绩评定的公平性、考核方式的可行性以及结果分析的代表性都变得至关重要。而考核方式在具体实施时的内容设置和细节安排上,除了要满足课程的自身要求,还要能规范学生按照规定的教学进度完成学习任务。此外,线上教学的蓬勃发展在带来教学资源极大丰富的同时,必然会引起知识中心弱化甚至被掩盖后的信息质量的良莠不齐。因此,一套乃至一系列体系完善的资源整合措施和纪律管理规范,是净化网络平台环境,让线上教学健康成长的基础所在。最后,还需要提出的一点是,网络资源的信息共享更要强调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意识,尊重广大教师的劳动成果和学校的知识财富。

四、结束语

以上是关于“互联网+”时代下对大学本科生开展线上教学的几点思考,关注的角度也仅限于大学教师和本科学生。大学教育是实现伟大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一环,搞好大学本科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与社会各界的相互配合。面对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国际形势不断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任何“躲、靠、等”的做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调查研究,思考解决之道,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这个时代立足,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互联网+课程教师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最美教师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