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倩
(安徽新华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230088)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该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主要特征及其现代价值意义,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观察社会、认识社会。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有助于把握中国国情,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信念。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作为高校的文化素质课,在综合类院校和专业类院校都普遍开设,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繁多,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呈现形式上差别很大。第二,教育内容与学生生活脱节。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不能让学生从情感上产生共鸣,知识简单重复,与学生身心发展契合度不够,这些造成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隔阂。第三,当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缺乏实训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知基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开设受众面广,为更好地提升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质量以及满足社会对开放式学习的需求,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才能适应教学的发展。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步,慕课教学也广泛应用于高校课堂教学中。[1]加强慕课网络课程的应用,必须树立新型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师生角色应重新定位,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慕课教学的优点是广泛的开放性。利用互联网、智能手机,任何人都可以注册,学习的人数不受限制;在慕课教学平台上,学生在课程的开放周期内可以重复观看教学视频,通过提交作业和测试获得学分;慕课的教学内容是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把系统的知识碎片化,形成多个知识点进行授课,而对知识点的讲解在15分钟内完成,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借助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教师不仅可以完善和改进教学内容,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对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进行自我调整。通过开放式课程教学平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展教学时空、丰富教学内容、共享教学资源。[2]
首先,确立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和理念,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育人功能。根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知识特点及其蕴含的德育资源,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为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打下基础。
其次,重新修订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将教育方法、途径以及课程设计模式、情感价值观相统一。课程组教师要组织编写内容新颖、体例独特、具有针对性的教材,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德育的实效性。
再次,创造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利用慕课平台使课堂教学与课下实践活动互为系统,课堂学习与自主学习结合,改变传统的学习形式。
最后,对课程建设中形成的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件与教学素材、教学视频、教学案例等,进行共建共享,为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技术服务。依托学校图书馆进行文献资源建设,以服务教学科研、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作为内容构架体系,充分发挥第一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提升网络课堂的文化育人内涵。[3]
通过线上课程教学,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拓展知识的传授链;以专题化的知识传授为主,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分成模块,选取特色和亮点予以展示。
慕课教学应强调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体系时,要创设与现实活动相关的任务与情境,主讲教师可以联系社会、生产、生活环境、科技新进展以及社会历史发展和学生进行讨论对话,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4]
慕课教学要将所有的教学资料及研究动态形成网络资源,为教学过程提供数据化、智能化的信息支撑。实现慕课平台授课、批改作业、辅导答疑、平时成绩统计以及试卷的网络发布和批改等,形成一种新的教学互动模式。一方面,可以将课程建设上线到慕课学习平台。在该平台通过视频、在线讨论、测验等,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和各分科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构建一个社会公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充分发挥慕课的开放性特征,借助论坛、社交网络等构筑网络学习共同体,满足学习者与教师、他人之间的交流需要。[5]
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慕课视频的制作,使受众范围更广泛,时间性更灵活,使学习者能够不断重复学习,这不仅可以提高相关高校的社会影响力,还能提高慕课团队教师的社会知名度。
利用慕课课程的开放式教学特点,使教学目的更加明晰,触类旁通,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意识,促进文化发展。通过慕课教学,可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分科知识有初步的了解,深化个体对社会、人生的正确认识。
利用慕课教学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后台测试运营教学数据,强化教学过程的落实,引导学生进入各个学习环节,达到学习目标。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内涵,加强我国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当前国际化大趋势下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信、加强实践体验的有效途径。慕课教学设计上要避免简单化,必须根据不同学习对象的需求,设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团队可以制作生动直观的传统文化小视频配合相应的在线测试开展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的体验;学校可以定期安排专家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专题性讲座,还可以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国传统文化月等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相契合,增强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应用性,使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