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 辽宁裕弘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水是生命之源,一旦失去水,人类将面临死亡,世上万物也会枯竭。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资源的保护及其合理利用,已成为干旱区开发的第一限制性因素。因此,对水资源的保护、开拓水源、节约与科学利用,以及提高水资源的经济效益等方面,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研究课题。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所以生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并不高。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国家,水环境的污染现状很不乐观,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水资源保护就面临着巨大挑战。研究发现,我国水资源地理分布呈现出了“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现象,而且随着不同季节的改变,地区水资源分布情况还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通过相关资料的分析可知:中国3/4的城市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缺水问题,缺水形势异常严峻,城市建设困难重重。此外,关于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相关技术十分薄弱,利用问题明显增多,部分地区甚至存在水资源过度浪费、不合理使用等情况,农业、工业耗水量庞大,水资源保护计划的具体执行效果不尽人意。我国在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研究上投入资金、人才力量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在工业生产活动中,许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水污染治理过于形式化,导致本就短缺的水资源现状变得更加严峻。
合理的调控可以充分展现水资源价值,由此更好地为水资源节约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在建设水资源的节约型的社会中,必须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针对的特点,结合理论结合实际的要求,合理地开展水资源节约工作,向广大群众宣传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并完善立法、法规等制度,以此在社会建立水资源节约的工作体系,真正对水资源进行维护和管理,也降低对水资源带来的污染和影响,不但能够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保障,更能确保社会实现稳步发展的目标。
水环境检测工作需要依据不同区域的地表水、地下水及水循环系统的实际情况及检测特点,保证检测工作实施的规范性与标准性。首先,相关部门需要强化用于水环境检测的实验室基底的建设,运用现代化检测技术不断提高水环境检测的整体水平。通过运行自动化技术对相关检测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检修和保养,提高基础工作的完善程度,保证基础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以及检测分发方法应用的标准性。其次,相关部门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并组织岗位培训保证所有检测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与应用检测技术,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可靠性,提升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使检测结果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区域内的水质情况,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对水资源治理的有效性。
在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必须严厉查处一切水资源的污染行为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行为。对那些违规排放污水的企业,在严格处罚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宣传教育,使其意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未来与企业自身的发展密不可分,为水资源的保护工作提供必要支持是现代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想方设法确保城市水源安全,真正实现水污染的综合治理,在完善法律制度的保障下,继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水资源利用率持续提升,社会经济水平的稳定增长令人万分期待。
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需要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及重视,这也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不断积累环保经验,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找到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工作之间存在的联系,尝试运用新的方法或研究新的技术,并对二者进行协调管理,有效提高生态环境改善效果。通过提高植被覆盖率,防止土地沙漠化,充分发挥气候的调节作用,对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言也很有利。另外,市政部门必须为植被建设、水资源保护工作提供帮助,可以根据城市气温的变化,以洒水作业的方式降低温度;可以以园林绿化的方式解决降尘问题,同时大量树木可以蓄存水源,树叶可以遮挡阳光降低地面温度等;还可以将美化环境与生态环境建设融为一体,为人们打造良好的生活空间,期待更多人自愿加入生态环境建设活动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中。
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应科学有效地借助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以及遥感技术等相关技术,进一步增强我国水资源管理的效果和水平。同时要结合发达国家先进经验,针对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等对水资源管理进行优化,而且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辅助中更好的优化管理体系,保障水资源管理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土壤流失会增加水流含沙量,泥沙进入河道以后,可能导致堵塞现象,甚至造成水位上升,使河流的蓄水能力以及防洪能力无法发挥出来。这样一来,一旦发生洪涝灾害,就会给周围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持续发展水土保持,有效防治水土流失,从根本上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能够进一步提高河道蓄水能力,使河道发挥防洪能力,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不受影响,周围环境以及群众安全得到保障。
随着我国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多,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行不利于水资源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的生产活动。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在推进水土保持工作、植被建设工作、污染治理工作的同时,有效改善水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的浪费现状,合理应用生态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办法,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目标,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使现存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生态环境建设未来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