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芳 甘肃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经济责任的审计(任期类)采用的方法是在任期有效期内,以数据、经济指导为基础,站在事实的角度考虑问题,对上级任期期间的业绩、责任进行合理、正确的审计评价,既可以将审计结果作为人事考核的重要依据,也可以增强企业领导干部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能力。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如何保证经济责任的审计(任期类)有效实施,还需要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在我国审计监督管理制度中,对审计结果的正确运用和处理,才能有效将审计的作用发挥出来,其目的于有效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不受影响,能得到完整可靠的资料。同时在管理时明确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责任,客观对干部任期经济责任进行有效评价,把经济责任的审计(任期类)的结果,交给人事部处理,作为人员调任、辞职、免职、退休等审查处理意见的参考依据。在中国当代经济生活中,经济责任的审计(任期类)不仅加强了企业内部的管理、提高了经济效益,也改善了企业经济行为的有效性。
根据国家各项法律规章制度,在企业负责人在职期间,明确财务情况与国家的法规是否相符,会计信息是否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账簿与凭证等是否能做到账实、账证、账表相符,这些都是判断企业财务状况是否合规的重要标准。对于企业财务状况的审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会计科目,以及企业资产负债表真实性的审计等。
内审时,企业领导负责人任期内经营的情况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任期阶段,要明确企业各项财务指标,包括总(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成本等财务指标,对比企业会计数据、审计结果,如出现多列、少列或漏列当期收入及成本费用等情况,应根据审计结果监督其作出相应的账务调整,调整后生成新的会计报表,保证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任期阶段中,对于资产的变动审计十分重要,对任职阶段最初到最后,增加的不良资产,以及以前存在的不良资产和任期内消化的不良资产总额有多少,如固定资产的报废、毁损,发生的坏账,票据贴现的潜在损失,以前年度未弥补的亏损等,这些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看成清产之后,企业负责人任期不良资产方面的损失。
在实行经济责任的审计(任期类)时,可以通过对各项经济指标的分析,有效评价领导者的经营管理情况。衡量企业领导工作成果的首要指标是经济效益指标,包括企业净利润、投资回报率、市盈率、利润增长率等;审计企业债券回收率指标,分析企业发生坏账行为的真实性,企业是否有大量未回收款项导致缺少周转资金;审计企业资产质量的指标,如固定资产折旧、坏账的发生、存货不实等情况,审计过程中都应全面关注。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要一一遵守法律规定,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负责人在任职间做好经营和管理行为进行审计,审查内容主要包括:公款私存、坐支、账外账、小金库、违规炒股、违规对外拆借等现象,同时还要审查企业税款是否定期足额缴纳等。
由于经济责任的审计(任期类)是一项工作量大、范围广、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就要求审计人员需要具有专业的知识水平、丰富的工作经验、综合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还要具有职业道德操守,对法律法规的正确理解和掌握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运用等。以上,是开展经济责任的审计(任期类)工作重要内容。
有了正确的指标,才能做好量化处理,且能够更客观的、更深层次进行审计评价,规范操作流程,减少审计风险。
经济责任的审计(任期类)需要保证审计资料的完整性,作为审计部门来讲,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全面收集相关经济指标非常重要,做到边收集、边筛选、边分析,这样能够根据收集到的审计信息作出专业性的审计方案,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做好经济责任的审计(任期类),对于企业内审部门来说,这项工作极为重要,审计人员应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日常收集好被审计对象的审计信息,制定任期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将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高质量完成,以保证企业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