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导读

2021-01-16 23:06滑凌玉
世界文化 2021年12期
关键词:排异如厕器官

滑凌玉

2021年9月,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研究中心首次将经过基因改造的猪肾移入脑死亡的志愿者身体当中,并且成功在人体内运行54小时没有出现排异反应。此次手術共持续两个小时,除肾脏之外,医生还移植了一部分胸腺以减轻人体对猪肾的排异反应。这次试验在医学史上有里程碑的意义,有望缓解人类器官短缺的问题。器官贡献联合网络数据显示,美国每天有17人因无法移植器官死去。如果此项技术成熟,将可以拯救上万人的生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同意使用基因改造的猪器官进行此类实验。

(编译自BBC)

2021年10月,俄罗斯联盟号MS-19成功发射。飞船上除一名宇航员外,还有一名导演和一名女演员,他们一起在太空度过了12天,并完成了电影《挑战》的拍摄。《挑战》讲述了一名女医生临危受命前往太空救治无法返航的宇航员的故事,其中40分钟的画面在太空拍摄。太空拍电影在人类历史上属首次,它不仅打破了电影的空间限制,更激发了人们对太空的热情与向往。“这部电影不是科幻片,而是对太空的真实描写”,该电影的负责人希望此片可以让人们重拾对太空的“爱与热情”。

(编译自美联社)

欧盟委员会正式提出议案将USB-C插口作为所有手机、平板、耳机、摄像头等电子产品的标准插口,以此减少电器生产相关的浪费。据估计欧洲平均每人有三个充电器,但常用的只有两个,每年废弃或没使用的充电线垃圾达到1.1万多吨。“我们的法案让欧洲消费者所有的便携设备都能用统一的充电器,这是提高便捷性和减少垃圾的重要一步。”欧盟委员会委员蒂埃里·布雷顿说。预计该法案将在2022年颁布,各国有两年时间将其纳入本国法律,生产商将会有24个月的时间更换充电线插头。

(编译自BBC)

德国科学家扬·朗本近期在《当代生物学》期刊上发表文章称,可以训练动物控制大小便,以减少动物粪便对环境的影响。如今欧洲90%的氨排放来自农业,而其中畜牧业占到一半以上。氨和泥土融合会生成气体一氧化二氮而加速全球变暖,同时粪便本身还会对水质产生影响。通过训练,扬·朗本成功使11头牛学会如厕,牛儿们学习如厕的水平与两三岁大的孩童无异。但该训练仍限于饲养场内,在草原牧场的规模化训练还需进一步研究。

(编译自CNN)

2021年10月,美国《当代生物学》刊载论文,分析了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和巴洛克时代的四个粪便样本,发现2700年前人们就开始食用奶酪和啤酒,并用复杂的技术保存食物。研究还发现,由于古代人吃未加工食品,肠道菌群会更加多样,肠道也更加健康。但工业化以来,加工食品不需要过多细菌消化,肠道中生物多样性也相应减少。论文第一作者弗兰克·麦克斯解释说:“我们的肠道是肌肉,需要锻炼,加工食品只会让人类肠道变得懒惰。”

(编译自“大众科学”)

猜你喜欢
排异如厕器官
下期预告:如何帮助幼儿愉快、轻松地进行如厕训练?
器官也有保护罩
论跨性别者如厕权实现的困境与方式
类器官
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移植术后排异反应监测中的价值分析
幼儿如厕能力的培养策略
洞见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人体最“没用”的器官
着急如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