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的核心职能在研究的舞台上共生长

2021-01-16 02:46:22罗均芳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1年12期
关键词:均分教研组试卷

罗均芳

【编者按】在学校管理架构不断转型的今天,年级组、教研组,已然成为学校里最重要的组织,是离教师和学生最近的地方。其中,教研组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的保障系统和提升系统,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其重要地位更是不言而喻。然而,教研组如何带领大家提升教学质量,获得专业成长,这并非易事,也正是当下教研组长们的难题与困惑。

在我们学校,教研组内没有教学检查,教研活动经常开展教学常规观摩。除此之外,更多的是立足一两个小问题,进行深度追问与实践式的小研究。

一次素养测试,学校六个班均分高低相差10多分。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差距?课间,我们把所带班级均分最高的曹老师“堵”在了办公室,仔细“琢磨”着她班里的每一份作业,发出了这样的惊叹:

“基础知识满分率达到90%!”

“答题的格式好规范!”

“书写好干净,好漂亮。”

……

羡慕归羡慕。接下来,我们针对自己的疑惑向曹老师现场进行面对面提问,谦虚的曹老师与我们进行了一场“答记者问”。

“作业上这么规范的答题模式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课堂上训练的。我不太善于表达,课堂上就让学生多说,把一句话说清楚,说完整,中间不打断。说不下去了,就请其他同学补充。”

“你班上学生字词、诗词默写等基础知识得分率都很高,是怎么做到的?”

“就在课堂上求扎实,易错的知识点人人过关。一节课只有12个字:巩固已知,厘清模糊,探究未知……”

追问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我和两位年轻的语文老师一起走进班级,连续听了曹老师一周的语文课,其中有两节试卷评讲课,两节文言文精读课,还有一节单元整理课。

我们发现:试卷讲评课上,孩子们像读一篇优美散文一样,大声地朗读试卷上的题前寄语,读题目、读选文读得字正腔圆、津津有味。回想自己的试卷评讲课,过程中常有学生張口读错,提笔写错,甚至还出现学生不知道老师讲到哪里的尴尬局面。

曹老师的课堂,几乎看不到学生举手,取而代之的是一人一句的“开火车”式地读课文,一人一词的理解抢答,组内分工的直译课文……一节课下来,全班同学一个不落,个个都发了言,有的甚至达三次之多。

对于问题分歧,曹老师的课堂还会常有小型辩论会。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就在这你来我往、思维碰撞中扎下根去。

原来是这样!一周的课堂跟踪,我们日日有新发现,时时有新思考。

我想把我看到的、学到的同样用在课堂上。于是,在练字时间,我走进教室,对同学们说:“把字帖拿出来,今天我们临着字帖认真写,只写三行,只准写三行。”一周后我对大家说:“今天30个字写完后我们互相评价,把写得好的字打上钩,签上名字。”两周后我说:“今天批改完后,把没有写好的字再重新写五个。”

书法训练从热浪灼灼的夏天到寒风刺骨的冬天,寒来暑往,孩子们一直在坚持。在去年12月份举行的书写竞赛上,我们年级组36名同学脱颖而出,字字方正,篇篇精美,得到了湖北省硬笔书法协会的点赞。曾经书写稍差的2班居然有9名同学在校级获奖。

在期末测评中,我们年级的语文均分上升了6分,作文均分达到了40.5分,及格率达到99%,并且许多卷面赏心悦目。

孩子假期读书不到位,惯于敷衍,怎么办?我们一起商量,给学生制定阅读任务清单,开展“阅读越美,阅读悦享”活动,一学年下来,有孩子读了26本书。

孩子们阅读量不够、课时不够怎么办?我们一起研究主题学习,观摩课例,学习分享,自我摸索,网络借鉴……

简单的研讨形式,不同的课堂效益。作为一线基层老师,我们认为还是要少谈些理论,多接些地气。

教研活动“研什么”?著名语文教育专家蒋红森认为用三句话可以概括:一是把“冷门”捂热,比如书法训练,口语训练等。二是把“弱项”做强,比如作文教学、诗歌教学等。三是把“强项”做精,强项不仅要有效,还应该高效。比如阅读教学、文言文教学等。

所以,教研组的舞台不是某一个人的“独舞”,应是教师群体的“集体舞”。

猜你喜欢
均分教研组试卷
柔性喂丝机均分盘CFD分析和优化设计
烟草科技(2020年10期)2020-11-07 10:38:00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面积均分线的推广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单簧管基础练习新探
音乐探索(2015年3期)2015-12-05 11:59:58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