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型城镇化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2021-01-16 08:39:16许杭萍诸暨市安华镇人民政府
环球市场 2021年19期
关键词:民工社会保障劳动力

许杭萍 诸暨市安华镇人民政府

城镇化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也迅速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尤为突出。本文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发展关系出发,探讨促进和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法。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分析

在经济发展中,新城市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出了巨大贡献。从历史和实践经验来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共同参与[1]。现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城乡规划存在差距。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现在大大提高了整体发展,但是户籍限制了民工和工作,很多用人单位民工的入城体制保障不完善,例如卫生和教育等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村劳动力这一群体的特殊性,许多城市职工在就业中可以享受社会保障制度,但农村劳动力没有享受到平等的保护。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和不全面,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农民工的城镇化进程,挫败了农村人口对城市的积极性。因此,积极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统一和秩序,已成为城镇化进程尽快解决的问题。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难度大

一方面,劳动市场不完善,行业有壁垒。即使在信息技术急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劳动市场还不发达,限制也相对落后的现象很多。从劳动市场的现状来看,受教育水平和功能能力的限制,农村劳动者有很多正经的知识工作。这在很多情况下,会给民工带来一定的偏见,大大减少他们的就业选择,导致农村劳动力就业难度大,对经济发展和推进新城镇化建设不利[2]。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不高,缺乏竞争力。当然,外部因素是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偏差较小的因素之一,但更多的还是从自身出发,存在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于城市劳动力的客观事实,这也使得他们得不到更高收入的工作。

(三)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单一

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相对单一,转移速度较慢。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劳动者的就业结构相对简单,再就业比较困难。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仍然以工农业为主,其中农业人员主要从事小农经济中的人力农业,没有现代农业规模的经营能力。民工以民工为主,或部分工作以出卖体力为主,以劳动密集工作为主,造成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简化。另一方面,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很慢。现在很多乡镇企业已经不能吸收农村的劳动力了。同时,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自身的就业形势严峻。另外,每年有大量应届毕业生就业,大大压缩了农村劳动者的就业空间,转移速度也在缓慢。农村劳动力带来的人口奖金大幅减少,劳动成本增加,企业整体利益减少,阻碍了经济整体发展[3]。

二、新型城镇化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经济发展策略

(一)构建完善科学的社会保障制度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制度建设,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保障。新的城镇化发展不仅需要城市劳动者,也需要农村劳动者的参加。建立和改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他们更好地享受城市的医疗和教育资源,保护农民的合理合法利益,是城市招揽农村劳动者的重要手段。同时,劳动市场追求公正正义的理念,使农村劳动者和城市劳动者公平竞争,独立职业,开拓农村劳动者选择就业的空间,进一步改善劳动市场的服务系统,让农民劳动者在城市找到归属感,更加体面和安全过好日子[4]。

(二)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水平

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工人再就业。由于农村人口的教育水平暂时低于城市人口,劳动市场核心竞争力不足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可以向农村劳动者提供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工的技术训培训。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民工的技术培训不仅解决民工的再就业问题,还可以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动力。另外,必须加强对外出打工人员教育训练的财政支持。给予一定的技能补助金,通过开展特殊训练,不断鼓励农村劳动力开发新技术技能,加强农村就业者的竞争力。

(三)提供多种就业渠道

建立良好的创业环境与多种就业渠道,鼓励农民工就业创业。一方面,促进农村劳动者的网络创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方式。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推动农村劳动力“在线+线下”就业创业的新模式[5]。通过学习工作经验,可以设计农村特有的主题,实现再就业。也可以诱导农村工人创业。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建立农产品的产业链,加工农产品,开拓销售渠道,增加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大力鼓励农村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和服务业不一定需要到城镇工作。农村也可以利用有利条件建立第三产业链。依靠农村资源,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以民宿方面为例子,随着城市生活环境的改善,对民宿、农产品等绿色资源的需求增加。绿色产品和绿色旅游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旅游消费的新趋势。广大农村地区,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结合蔬菜和风景,营造旅游、消费、休闲的旅游环境,不仅吸引外地游客来消费,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有效地吸收了当地劳动力。城镇化是国家的系统工程,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潮流。无论是哪个国家、地区的城镇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参加和转移农村劳动力都是不可缺少的[6]。我们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为建设新型城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断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经济基础决定建设的上层。只有经济发展良好,人民口袋里有钱,才能享受更好的精神生活,促进更好的社会和谐发展。

三、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速,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中国部分先进省在应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不能一蹴而就。要妥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国作为人口大国,要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不能机械地吸收其他地区的经验。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增加就业。确立新城镇化发展的理念,通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实现新城镇化建设目标做出贡献。同时,政府积极引导农村劳动者建立就业信息平台,进行信息沟通和传达,积极为人民服务,努力解决农民返乡难问题,积极引导农村劳动者返乡创业转移,带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新型城镇化。农村劳动力的流动速度、规模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的城镇化进程,因此必须通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不断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为新的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无限的动力。

猜你喜欢
民工社会保障劳动力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 08:35:16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12-15 16:16:00
寒冷冬夜 地下通道睡滿待業農民工
澳门月刊(2018年1期)2018-01-17 08:49:29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学习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40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浅析“新闻民工”现象
新闻传播(2015年4期)2015-07-18 11:11:30
志愿者“暴走”为民工子弟募鸡蛋款
百姓生活(2012年4期)2012-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