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彦发 河南省尧栾西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在2021年3月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当中,针对交通运输领域提出了明确的规划目标,其中“智能交通”成为几大关键词之一,备受关注。作为今后交通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智能交通是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等进行充分的融合与有效集成,积极应用到整个交通管理体系,从而建立一种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高速公路作为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通智能化建设当中,我们必须立足基本国情,重视高速公路管理智能化建设,积极发挥智能化、信息化的优势作用,进一步推进高速公路管理水平提升,为社会、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020年8月31日,伴随着G5517长益北线高速公路的通车运行,意味着长沙建成了我国第一条支持车路协同的自动驾驶智慧高速,标志着我国高速公路智能化建设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作为21世纪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智能交通是实现高速公路安全与畅通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高速公路网络,想要最大限度发挥出其社会价值,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最关键的还是在于交通信息化建设及智能化建设水平。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伴随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大量先进技术的不断涌现,只有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才能达到智能化的目标,才能实现人、车、路的统一,才能建设以人为本的交通信息化体系。长期以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速度位居世界首位,然而,在道路信息化水平方面却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比如说事故多、处理缓慢等,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不利于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健康发展。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信息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获取想要的信息,都可以与任何一方进行交流与沟通。汽车作为人们出行的必需品,也变成了一个流动的办公室,而道路则成为一个综合信息平台,信息无处不在。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量新技术随之诞生。在高速公路智能化建设当中,全球定位系统、车辆自动识别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车辆自动防碰撞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等大量先进的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同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推进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应积极探索具有前沿技术水平的智慧高速公路,通过前瞻性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积极引导和创新高速公路管理智能化建设。新时代新环境新要求,人们对高速公路发展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信息的依赖性也日益增强,发展高速公路管理智能化建设已成为未来高速公路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开展高速公路管理智能化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比传统高速官公路管理模式,智能化管理最大的特点在于坚持并全面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准确搜集、处理、发布、分析和充分利用行驶车辆及道路状况的相关信息,能够为高速公路的司乘人员、服务人员及管理人员提供更全面、更优质、更高效、更精准的服务。然而,在我国高速公路智能化建设当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最突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综合化是智能化的一大特色,这就需要高速公路建设各子系统保持高度的统一性、协调性,进而有效提升系统化的优势,强化对各个系统的管理与控制能力。但从我国当前高速公路管理现状分析在各个子系统当中,采用的管理模式仍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尤其是在监控、通信和收费等系统,并没有连成一个整体,而是处于一种相对孤立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就导致了高速公路各个系统的信息无法互通互联、共享。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中,每一个系统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当这些数据无法产生关联时,很难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与优势,进而对高速公路管理智能化建设的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
在智能化建设与管理当中,信息化是其最关键的部分。为了给高速公路智能化管理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需要各个子系统能够实现高效、实时地搜集、发布和共享数据。然而,由于信息化无法达到协调统一,各个系统之间产生的数据难以互通、共享,这种情况下极大地影响了数据处理的速率。比如说,在搜集数据时,由于数据库建设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很容易出现重复搜集数据的情况,进而导致整个系统冗余的信息过多,大幅降低了系统运行的效率,甚至会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因为数据库建设存在问题,导致大量交通信息无法全面采集,不能深入挖掘现有的数据,很难达到多样化信息需求。
作为现阶段世界上最先进的收费系统,ETC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服务项目,当来往车辆从高速公路收费站经过时,无须人工收费和停车,即可满足自动缴费的需求。目前,ETC已在全国高速公路收费站得到了全面实施,通过这一项智能收费系统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提升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减少收费管理成本,大大提高车辆的运营效益。然而,在实际应用与管理当中,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在ETC全面实施早期,很多新闻上可以看到“为什么用上ETC,走高速反而更堵、更贵了?”很多车主遇到ETC收费贵的问题。虽然,这一问题在2020年初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当车辆较快速度通过ETC通道时,由于后台管理系统和车载电子标签间的数据无法实时进行交换,极易出现交易失败等问题,有时候甚至比人工通行花费更多的时间。除此之外,针对ETC收费系统,目前系统的运行环境和管理措施还不到位,在很多情况下存在系统不兼容问题,最终会对高速公路管理智能化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保证一切工作开展的重要条件。在高速公路管理智能化建设当中,加强制度保障,才能更好地指导智能化建设。第一,明确智能化建设的地位,准确定位。全面详细地研究高速公路管理智能化建设的建设目标、行为准则、建设周期等相关内容,在实施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阶段都能做到有规可循、有章可依。第二,责任落实到位到细。在高速公路管理智能化建设当中,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做到专人专责,将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全面夯实责任,保证工作分配的合理性、科学性,确保人人参与到管理智能化建设工作中去,将每一个成员的潜在能力最大限度发挥出来。第三,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对于智能化建设当中存在的系统功能不全等问题,应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在制度的保障下更好地开展各项智能化建设工作。
当前是网络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行各业,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高速公路管理智能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将互联网技术充分融入高速公路管理工作当中,可以有效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获取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还能全面解决高速公路智能化建设当中数据库建设滞后等问题。因此,必须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并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积极打造高速公路管理智能化平台。第一,在高速公路管理体系当中,须以互联网技术应用为重点,通过先进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建立一个强大的管理数据库,在该数据库当中可以全面纳入各类不同的高速公路交通数据,从而为高速公路管理智能化建设提供数据支撑。第二,以网络为纽带,将互联网技术覆盖到高速公路管理的各个方面。比如,利用智能管理平台,可以做到控制中心实时联系车主的功能,达到友好沟通。利用网络协作平台,可以准确、快速下达任务,实现各部门人员分配合理化。或者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预测分析高速公路的承载能力,为限流、放行等提供依据。
智能化建设涉及高速公路建设的各个系统,比如监控系统、收费系统、机电管理系统等等。想要实现高速公路管理智能化建设,必须保证各个系统数据互通、共享。第一,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比如,高速公路的监控设备,在监控路面的同时,还可以对路面、车辆等信息进行全面收集,为大数据库建设提供数据支撑。第二,强化机电设备智能化建设,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将高速公路机电设备打造成一个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实现设备智能巡检、维修,保证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道路交通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快速增长,这无疑会给高速公路通行安全带来严峻的挑战。为了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优势,必须对现有的高速公路进行改造,充分挖掘其潜力,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做好统筹规划及管理工作。因此,必须重视高速公路管理智能化建设,加强智能化建设力度,提供更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