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峰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城步县供电分公司
电力工程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所具有的难度系数大,并且施工要求也相对较高,对专业性的要求非常高,同时配电电缆线路在施工过程中复杂系数非常高,更为重要的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会受到非常多的外界因素,导致电力工程施工难度系数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需要对配电电缆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提升技术水平,从而对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保证电力工程电缆线路能够得到安全稳定的运行。
配网电缆线路对电力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是电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功能是负责电力的输送和分配。电力系统电缆线路的作用就像是一个枢纽。企业在开展电力工程线路工作的时候,需要保证施工的质量,施工质量对电力输送的安全有重要影响。如果突然发生了重大停电就会给社会经济带来很大的损失和影响。在进行配网电缆线路施工过程中,需要高技术人员来完成,当然也要考虑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所带来的影响。
(1)电力电缆线路的设计必须要根据输送电力的要求、输送地点、距离、环境等多方面进行规划,由于大部分一二线城市的变电站距离市中心较远,须加强合理规划输电路径才能安全稳定地满足输送要求。
(2)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环境,选择合理的输电方法,全面考虑影响因素,可选择目前广泛应用的BIM技术,兼顾地域差异,对施工地点设计布局。
要结合线缆的实际外径,充分注重机械性损伤的问题,尤其是针对线缆的运输、敷设、转弯角度中可能造成损伤的原因,要确保在合理范围内有效避免损伤出现,适当延长其使用寿命。与此同时,由于电缆表面绝缘层厚度较高,在实际故障诊断时存在较大难度,应定期对电缆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诊断和排除,有针对性的加以控制,避免因过热、受损等造成故障,将电力事故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电力电缆线路安装方式也存在差异,由于电力电缆线路自身具备一定重量,目前很少采取架空安装而选择地下埋设的方法。这种方式虽能避免因重量过大而造成的不安全事故,但由于常年不见阳光、地下阴暗潮湿,使其容易潮湿发霉,进而出现输电效率下降甚至是短路等现象。在设计环节要加强线缆的防潮工作,采取合理的防潮措施,如对土壤进行水分抽离处理、在阳光充足的天气将线缆进行挖掘晾晒,针对敷设地点要埋入线缆的保护管道,还可增加线缆的外包层提升其密闭性。
电缆施工对环境的要求较高,环境的温度对施工有着较大的影响,在进行电缆展放时需对电缆的温度进行控制,当温度和湿度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如施工时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可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调整温度,可安装供暖设备,使环境的温度达到要求。通常情况下,电缆的温度不得低于5℃。
施工中电缆展放最常见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拖地展放,将展放的线段拖动至合适位置,然后进行施工。该种施工方式比较简单,也比较容易把控,但是对于环境的要求比较高,通常用于平坦的路面,如果路面状况较差则不能采用该施工方法。二是张力放线,使用牵引机械保持地面的张力,能够保证安全施工,并且提升施工效率,有效减少电缆磨损。但施工所用器械比较笨重,在施工过程中难以移动,且成本较高。
在进行城市配网电缆工程线路施工时,拉线工作是最后一道工序。在确认各地路段位置,保证每一个部件牢固后,对地面进行反测,并安装临时拉线。在进行拉线施工前,需保证前期工序科学有效开展,避免拉线时因电缆架设不合理,导致线缆出现磨损。在架设电缆时需保证拉线与地面夹角呈45°角,并且每段的承载力应合理并符合需求。
为了保证配网电缆工程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的标准,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同时根据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开展相关施工。例如在室外开展施工作业活动时通常采用掏挖式基础施工,因其施工特性,在遇到复杂地形时或在岩石风化比较严重的地区,施工热暖可以选择岩石嵌固技术,其施工承受力较强,能有效解决抗剪力,从而为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母线槽作为电缆敷设施工前的使用设备,加强母线槽的配置工作能对整个施工流程实施合理控制,等待变压器等安装质量合格后实施母线槽安装工作。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首先需对母线槽进行全面检查,判断其是否符合绝缘电阻等相关要求;其次要结合母线槽的实际重量选择对应的悬挂吊杆,确保吊杆距地面距离大于2.2米且螺母能够灵活调节,将母线槽的支架精准定位,严禁强力上紧,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确保纵向、横向都处于平直、固定状态。
工作人员要积极重视附件的制作环节,首先对电缆绝缘进行检测,根据相关步骤严格执行操作,按照具体的安装说明,对电缆的尺寸进行剥削,确保绝缘层、半导体层等部分的削切尺寸在合理范围内。同时要注重装甲层的绕包、压接管的压接、尖棱细角的消除、主绝缘层的锥度处理等工作。例如,在剥除铜屏蔽层时须做到认真仔细,确保不损伤主绝缘和半导体层,如出现剥除不当现象则会造成主绝缘受损,电场内的应力分布也会发生变化,甚至使得接头出现故障。
注意事项:配网电缆线路的敷设方式更多采用直埋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深度足够,达到70厘米以上才能满足标准。将电缆沟底部的环境进行全面清洁,避免杂质等污染物的存在。在敷设时应将电缆始终维持在较为松弛的状态下,这样才能避免其受到应力损伤,如有电缆呈现自然弯曲状态也不能强行将其拉直。
(1)在施工过程中要积极重视防火工作并落实防火措施,由此保障电缆工程的施工质量。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就是在电缆中添加防火层,将防火层的厚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尽最大可能将防火层的安装一次性完成,以确保电缆的安全运行。针对个别特殊情况的电缆设施还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将有可能出现的火源消灭在萌芽状态,以此提升整个工程的防火性能。
(2)虽然直埋式的敷设方式是将配网电缆线路埋到地下,其和土壤接触,但由于打雷闪电也会对电能的实际输送过程造成影响,因此依然要落实防雷工作。如果电缆线路被雷电击中,击中的部位就会受到损伤,甚至造成绝缘体失效,进而产生不规则的导电现象。根据电缆实际长度采用分段的方式设置防雷装置,并对电力电缆线路表面包裹上陶瓷层,进而达到防控雷电击穿现象的发生,将电缆的防雷指数最大化提升。
配网电缆线路工程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因为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数量比较多,而且人员比较集中,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地方施工的时候,无法分配太多专业施工人员,有时候需要临时雇用一批施工人员,这些施工人员缺少专业的培训,整体素质也比较低,如果直接参与施工工作,就会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而且,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电力需求量的增加,施工单位为了缩短施工工期,就会忽略工程的质量,严重影响到了施工的安全性。因为自然环境的原因,电缆线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毕竟我国的地域比较广阔,地质情况丰富,经常会在特殊的环境中施工,加上天气变化的影响,也增加了很多风险。
为了解决我国配网电缆线路工程当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需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使用过程的安全,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在施工过程中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不要为了追求效率而舍弃了工程质量。管理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施工方想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就需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对整体工作做一个合理的规划。而且施工人员的素质也会影响到施工质量,在招聘和使用施工人员的时候,需提前对它们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只有考核过关才能参加工作,这也是最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办法。
综上,配网电缆工程项目涉及线路施工方面的技术较多,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相关工程人员应进行探索和经验累积,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各项技术优势,高效完成配网电缆工程线路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