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构式“V了个寂寞”的主观性与主观化

2021-01-16 16:12丁健纯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主观性构式主观

丁健纯

(湘南学院 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引言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有别于传统语言的语言形式。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语言无处不在,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形式。同时,网络语言作为一种具有现代性特征的文化,总是在碰撞中推陈出新,不断涌现出各种新词语、新句式,呈现出灵活创新的明显特征。“V了个寂寞”就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个新兴句式,常常出现在网络新闻媒体和网络社交平台中。例如:

(1)放了个寂寞!史上最短假期,长达0.5秒。(人民日报,2021-02-25)

(2)花16000考注册消防工程师,结果考了个寂寞。(快资讯,2021-04-10)

(3)小伙521凌晨2点排队领证,排了个寂寞。(微博)

(4)真是服了一些地铁上的人,戴口罩把鼻子露在外面,戴了个寂寞。(微博)

例(1)天津一消防员正准备休假,刚走出营区大门,警铃响起,他立刻放弃休假,与战友一起登上消防车出警。例(2)一位女士花16000元参加某机构的注册消防工程师培训,培训机构承诺包过,否则全额退款,实际却是考试未通过,培训机构拒不退钱。例(3)一小伙为了避免5月21日结婚领证的人太多,凌晨两点就去民政局排队,没想到仅来了三对新人,才发现完全没有早起排队的必要。例(4)网友指出地铁上的某些人戴口罩只遮住嘴巴,鼻子却露在外面,没有让口罩的防护效果达到最佳。这些语例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结构形式——“V了个寂寞”。根据Adel e E.Gol dber g关于构式的定义:“C是一个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和意义的匹配体,而其形式也好,意义也好,所具有的某些特征不能全然从C的组成成分或先前已有的其他构式所推知。”[1]4我们认为“V了个寂寞”结构完全满足构式所必备的条件,称之为“V了个寂寞”构式。本文在分析“V了个寂寞”构式结构和意义的基础上,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知识,分析其主观性的表现和主观化的途径。

一、“V了个寂寞”构式的结构

“V了个寂寞”构式由四项构成:动词“V”、动态助词“了”、结构助词“个”和形容词“寂寞”。其中,动词“V”是变项,其余三项都是常项。可以进入“V了个寂寞”构式的动词多数为单音节动词,具体来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音节动词直接进入构式,如看、拍、考、学、听、钓、修、洗、练、踢、吃、扫、等、抄、演、找、讲、插、戴、盼、说、读、改、投、换、装等,这类动词数量最多,占比最大。另一种是双音节动词选取其中一个承担主要词义的词素进入构式,如“出差出了个寂寞”“休息休了个寂寞”“剧透透了个寂寞”“这次旅游,游了个寂寞”“说好的补偿呢,就这么点,补了个寂寞”等。双音节动词通常在本句或前文中出现,对进入句式的词素的意义起到限制和补充作用。此外,极少数双音节动词也可以直接进入构式,如更新、优化、封锁、营业、保护、申请、研究、检查等。陆丙甫指出:“动词的原型意义或核心意义是‘动作’。”[2]81根据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动词的典型特征是表示动作,单音节动词动作性强,更具有动词表示动作的这一典型性特征,可见动作性强的单音节动词更容易进入该构式。此外,“V了个寂寞”构式中的动词“V”具有一个共同的语义特征——[+自主性],“自主动词从语义上来说是能表示有意识的或有心的动作行为,是能由动作发出者做主,主观决定,自由支配的动作行为”[3]164。构式中的动词所代表的都是人们有意识发出的、可以自主支配的动作行为。

动词“V”后面必须带上动态助词“了”,表明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行为已经发生,强调动作的已然性。徐玮琳在《“X了个寂寞”结构浅析》一文中认为,“X了个寂寞”构式中的“个”是量词,“寂寞”是名词。文章指出:“‘寂寞’前可受量词‘个’修饰,更加突出了它的名词性。”[4]137我们不太认同这一观点。关于“个”的词性以及其后所接形容词性成分的功能问题,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祝克懿认为,“个”是量词,其后续成分可能是宾语,也可能是补语,“凑个热闹”类结构是述宾结构,“问个明白”类结构是述补结构[5]19;张谊生认为,“个”处于量词到助词的虚化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界限,其后续成分不能明确地界定[6]204。我们认为:“个”的词性与其后所接形容词性成分的功能和作用有关,若其后所接成分是将某种性状看成具有该性状的事物,即性状名物化,则“个”是量词,如“尝了个新鲜”;若其后所接成分表示结果、程度、情状,则“个”是助词,如“玩了个痛快”。“V了个寂寞”构式中形容词“寂寞”的作用是说明动作“V”的结果,因而,这里的“个”定性为结构助词比较恰当,其后所接成分是补语,整个结构是一个谓词性的动补结构。

二、“V了个寂寞”构式的语义

人们发出某一动作行为,主观意愿上总是期待实现某种目的、达到某种效果,但有时现实并非如此,“V了个寂寞”构式恰好满足了人们对这一现实结果的表达。例如:

(5)“看半天直播抢了个寂寞”,今年“双11”你被套路了吗?(北京晚报,2020-11-06)

(6)不是我说,都这么多年了,外观到底有个啥子区别,比了个寂寞。(微博)

例(5)“双11”期间,消费者守着直播带货,花了大量时间参与抢单,期待能买到比平时价格更实惠的物品,结果买到的产品价格与平日促销时差不多,因而“买了个寂寞”。例(6)说话者主观认为手机的外观这么多年应该有所变化,结果一对比发现没啥区别,陡然感觉到这种比较毫无意义,只是“比了个寂寞”而已。可见“V了个寂寞”构式的意义是指动作行为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做了相当于没做,这一付出行动却无所收获的结果,必然使人在心理上产生失望、落寞的“寂寞”情绪。该构式的特殊之处在于以人心理上的主观感受表明事情的结果,是一种表结果义构式。之所以选用“寂寞”一词来表达,除了语义上的匹配之外,还因为2009年网络语“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的走红以及这之后一系列仿拟性句子的流行,如“姐看的不是电影,是寂寞”“我发的不是帖子,是寂寞”等,从而使得“N1(指人)V的不是N2(指物),是寂寞”句式成为一个流行句式,“寂寞”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倍受网民推崇的流行词,网友甚至把用此句式发帖的人称为“寂寞党”。

“V了个寂寞”构式用“寂寞”表达动作行为的结果没有达到预期,这属于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认知方式。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这个投射的过程以事物间相似性的联想为心理基础”[7]131。“V了个寂寞”构式将事件的结果投射到人的心理,借助人的心理感受来反映事件的现实结果,这是一种从心理域到事态域的投射。

三、“V了个寂寞”构式主观性的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当说话者陈述一件事情时,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尽可能如实地客观叙述。如查资料、练琴这样的动作行为,在陈述其结果时,我们可以说“查资料没有查到”“练琴没有达到效果”,这是一种直接的偏客观性的表述。另一种是加入了自己的感受、态度的主观表达。如“查资料查了个寂寞”“练琴练了个寂寞”等句子则带有了明显的主观性色彩。这类句子采用“V了个寂寞”构式,通过“寂寞”感受表明事情结果的同时,也表达了个人的情绪和态度。

沈家煊参照Ly ons,J.Semant ics的观点认为:“‘主观性’(subj ect ivit y)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8]3显然,表结果的“V了个寂寞”构式带有明显的主观性特征,说话人在选用该构式对动作及其结果进行说明时,除了叙述事件外,同时表达了自己的主观情感或主观评价,其主观性具体表现在“说话人的视角”“说话人的情感”和“说话人的认识”三个方面。

(一)说话人的视角

“视角”是说话人对现实情况进行观察或者展开叙述的角度。“V了个寂寞”构式的说话人视角包括说话主体视角和说话时间视角。该构式的说话主体视角又包括两种:一种是自身的角度,另一种是旁观者的角度。例如:

(7)雅诗兰黛的眼霜用了小半年了,快用完了都怎么没差别?我用了个寂寞。(微博)

(8)沸了!知名景区15元一碗宽面只有四根,网友:吃了个寂寞。(长沙晚报,2021-03-01)

以上两例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即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具体表现形式略有不同。例(7)出现了第一人称代词“我”,以说话人为主体展开叙述。在微博中,“我”常常略去,这与微博本身是一个以第一人称形式进行表达和分享的网络社交平台有关。例(8)新闻标题直接引述网友的话,也可以认为是第一人称叙述角度,这类表述方式常见于新闻媒体,借助当事人的话语增强新闻的真实性。两例中的叙述者同时也是动作的发出者、结果的承受者和心理的感知者,“V了个寂寞”构式带有明显的主观感受义。

(9)这是请了个寂寞?男子酒后请来代驾坐副驾。(华龙网,2020-03-17)

(10)封锁了个寂寞!英国第三轮封锁令颁布,市民仍不戴口罩挤满公园。(大眼新闻,2021-03-09)

例(9)男子酒后请代驾,却嫌弃代驾驾驶技术不如自己,结果酒驾被查,没有让代驾发挥应有的作用。例(10)英国政府颁布封锁令,市民不管不顾照常外出,没有达到封锁的效果。这两例都是从旁观者即第三者的角度说明事情结果并加以评价,事件的叙述者并不是动作的发出者,因而构式的主观感受义减弱,主观评价义增强。这类带有主观评价性特征的“V了个寂寞”构式常常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尤其以新闻标题的形式存在,这与新闻标题具有评价性的特征有关。

沈家煊指出:“‘视角’主观性经常以隐晦的方式在语句中体现出来,最典型的例子是‘动词的体’。”[9]269“V了个寂寞”构式中,完成体标记“了”使无界动词“V”变成了一个有内在自然终止点的有界动作,即说话人是从“现在”的视角观察和叙述过去发生的已然事件及其结果。例如:

(11)从寒假开始就在刷华研英语的所有题目,结果一个都没考,刷了个寂寞,真的很受伤,都要哭死了,感觉自己的努力都白费了。(微博)

(12)下车观察了个寂寞,不知道他下车看的什么,火车来了看不到吗?(微博)

例(11)中刷题这个事情在说话人表述之前就已经发生,说话人之所以现在感到难过,是因为之前刷了很多题却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例(12)是网友对一则新闻的点评。塞尔维亚一名司机在下车察看路况之后,试图冒险驶过铁道路口时与一列火车相撞,网友点评认为,导致火车与汽车相撞的原因是司机下车观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说话人将事件的观察时间视角放在了“现在”,从“现在”回看过去的事件,而且主观上认为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与现在的境况之间存在因果关联。

(二)说话人的情感

情感是表现主观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人的情感是细腻且丰富的,外在世界的一切事物及其变化或多或少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继而激发出人内在的心理感受,包括说话人的情绪、态度、感情、意向,等等。“V了个寂寞”构式主要表达的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常用于指心理上的落寞与无奈。例如:

(13)看了这么久,学了这么久,一次比一次差,真的考了个寂寞!(微博)

(14)鸿蒙主题更新了个寂寞,完全不会用。(微博)

例(13)叙述者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考公务员,却始终没有上岸,“考了个寂寞”表达出叙述者内心落寞、失望的情绪。例(14)说话人更新了华为的鸿蒙系统,却发现自己不会使用,“更新了个寂寞”表达的是说话人郁闷、无奈的情绪。

当事情应该做好却没有做好时,“V了个寂寞”构式表达的是说话人不满、愤怒的情绪,甚至是批评、指责的态度。例如:

(15)花费1200元修手机,修了个寂寞。(微博)

(16)一些家长戏称,防沉迷系统“防了个寂寞”。(中国青年网,2021-02-06)

例(15)消费者花费1200元更换手机内屏,结果发现商家压根就没换屏幕,“修了个寂寞”表达了说话人愤怒不满的情绪。例(16)是一则报道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存在不少漏洞、实名制形同虚设的新闻,“防了个寂寞”表达出家长的不满和批评。

有时事情的结果虽然没有达到预期,但是如果事情本身不具有严肃性,人们反而主观上会觉得有趣,甚至好笑,“V了个寂寞”于是带上了一种轻松调侃的意味。例如:

(17)大中午与同事跑到老家摘桑葚,哈哈,最后摘了个寂寞。(微博)

(18)讲了个寂寞!老师上网课两小时后发现开了静音。(沈阳晚报,2021-02-16)

例(17)博主特意与同事跑到老家摘桑葚,结果白跑一趟,虽事与愿违,但说话人仍乐在其中,“摘了个寂寞”表达的是自我调侃和安慰。例(18)老师上网课两个小时后才发现开的是静音,“讲了个寂寞”既让人感到好笑,同时以一种轻松调侃的方式化解了尴尬。

“寂寞”是一个表达个人心理感受的词,在感情色彩方面属于中性词。“V了个寂寞”主要表达的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用中性词表达消极的情感体验,具有委婉含蓄的特点,符合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三)说话人的认识

“认识”主要是指说话者的主观判断或推理,即说话者对某人、某事物或某现象结合自己的背景知识而做出的相关判断或评价。基于“V了个寂寞”的构式义是指某一动作行为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或者没有发生该有的变化,构式所体现的说话人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事情的结果不符合人们的惯性认知,二是人们对事情的结果有主观性期望。例如:

(19)618前淘宝宣布改名,手机淘宝改名为淘宝,网友:改了个寂寞?(光明网,2021-05-27)

(20)唐艺昕生完娃首次露面,身材和产前居然无差别!网友:生了个寂寞。(搜狐网,2020-10-20)

例(19)说明在网友的认知中,大张旗鼓地宣布改名,自然应该改一个辨识度高、让人耳目一新的名字,结果仅仅是将“手机淘宝”更名为“淘宝”,与网友的预先判断严重不符,因而被吐槽“改了个寂寞”。例(20)根据生理常识,女性生孩子后身材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变化,而演员唐艺昕生孩子后身材居然和产前无差别,颠覆了网友的常规生理认知,于是被调侃“生了个寂寞”。可见“V了个寂寞”构式隐含着人们对事情的主观认知。

(21)秒没!五一火车票开售,抢了个寂寞。(澎湃新闻网,2021-04-17)

(22)女子11年前存款722元只取出2毛钱,傻眼:还差点倒贴!存了个寂寞?(中原网,2021-01-22)

例(21)五一假期第一天的火车票刚一开售,不少热门方向的车票瞬间被秒杀,这与购票者主观上期望抢到票的愿望相背离。例(22)一女子发现一张2009年开户的存折,里面存有722元钱,激动地拿着去银行取钱,经过各种扣费后仅剩2毛钱,这一结果与当事人的主观期待相差甚远。“V了个寂寞”构式通过表达当事人失望、落寞的心理,折射出人们对事情的主观期待与美好愿望。

四、“V了个寂寞”构式主观化的途径

主观性建立在客观性的基础之上并以语言为载体表现出来,从客观性转化为主观性的过程就是主观化。“共时平面的主观化,通常是通过词语、句法这两条常规途径。”[10]6“V了个寂寞”构式的主观化途径包括构成词语和句法结构这两个方面。

(一)构成词语

主观化特别注重词语的选择,“V了个寂寞”构式中表结果的形容词补语“寂寞”在构式主观化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现代汉语词典》对“寂寞”的释义有两项:“①孤单冷清:晚上只剩下我一人在家里,真是寂寞。②清静;寂静:寂寞的原野。”[11]620义项①形容人的心理感受,义项②描述环境特征。与构式义相关的是义项①,“寂寞”这一表达内心主观感受的词增强了构式的主观性意义。例如:

(23)花了三百多银子染发,我好像染了个寂寞,怎么又变成棕黑色了。(微博)

(24)烧脑的《信条》看了个寂寞,诺兰电影的感觉,你能说出几分味道?(搜狐网,2020-09-06)

例(23)类似于“染了头发没啥变化,感到寂寞”,例(24)类似于“看电影《信条》没看明白,感到寂寞”,可见从语义上来说,补语“寂寞”的语义并不是指向动词“染”和“看”,而是指向动作的发出者。相比于“染了等于白染”“看了等于没看”这类偏向于说明客观结果的同义句式,“V了个寂寞”构式借助主观感受义形容词“寂寞”,既表明了动作的结果未达到预期,又表达了说话人失望、无奈的内心感受,主观性明显增强。

(二)句法结构

沈家煊指出:“语言在构词和造句过程中存在两种类型的整合——‘糅合’和‘截搭’……截搭好比是将两根绳子各截取一段重新接成一根。”[12]6“V了个寂寞”构式的表达形式可以看作是两个概念“V了但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和“这一结果让人内心感到寂寞、失望”的截搭,截搭的结果最终形成了“V了个寂寞”这一述补型结构。

汉语中有两种典型的组合式述补结构:“V得C”和“V个C”。周清艳指出:“‘V得VP’对结果成分的描述更侧重于客观程度和状态的具体的描绘,而‘V个VP’的结果和状态更多地和主观情态相关。”[13]69可见,从主观性的程度来看,“V个C”结构的主观性要强于“V得C”结构。例如:

(25)“唉,这年头的父亲不好做啊,儿子的行踪都不知道。”他说得很寂寞。(亦舒《香雪海》)

(26)说了半天,他啥都没听进去,说了个寂寞。(微博)

例(25)中的“说得很寂寞”和例(26)中的“说了个寂寞”都表示已然事件,但它们的表达效果有很大不同。“说得很寂寞”,指话语人在“说”的时候呈现出一种寂寞的状态,偏向于对动作行为状态的客观描绘,客观性较强,其中的“寂寞”具有无量性,所以前面可以搭配程度副词“很”表示量级。“说了个寂寞”则是强调“说”的结果,表明动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使人内心产生失望、落寞的情绪,句子的主观性明显,“寂寞”前不能加程度副词,因为“V个C”更多表现的是主观大量,也就是我们认为的主观高量,不需要再添加其他成分来表示量。

结语

综上所述,流行构式“V了个寂寞”是一个谓词性的动补结构,构式义是表明动作行为的结果没有达到预期,带有明显的主观性情感表达特征。其主观性特征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说话人的视角,从说话人角度表现出的主观感受义和从旁观者角度表现出的主观评价义;二是说话人的情感,主要表达的是一种郁闷无奈、失望落寞、愤怒不满的消极情感,有时也能表达幽默调侃的积极情感;三是说话人的认识,该构式隐含着说话人的主观判断或推理,即事情的结果不符合人们的惯性认知以及人们对事情的结果抱有强烈的主观性期望。“V了个寂寞”构式的主观性是通过借助“寂寞”这一表达主观感受义的词语和表结果的主观性结构“V了个C”以及隐喻机制和截搭手段等主观化的途径得以实现的。该构式在语用上具有简洁性、新鲜感和能产性的特点,满足了网民求新、求异、求简的心理和注重个体情感表达的诉求,在表达批评性态度时具有委婉、含蓄的特点,符合语言表达的礼貌原则,对网友极富吸引力。基于上述原因,“V了个寂寞”这一构式在网络平台上广泛流传,并逐渐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言语中。

猜你喜欢
主观性构式主观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威胁构式“你敢VP”研究
耳鸣掩蔽和习服治疗在主观性耳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构式语法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从整一手法窥探外国喜剧艺术的主观性
汉语口语常用构式哈译研究
对立与存在
“就/才”进程—评价构式的认知修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