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蓉 荆楚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首先,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保障国有企业财务安全和运营合规性。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能让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实时掌握各类财务数据,了解企业财务现状,从而在制定企业决策时,有科学合理的财务数据支撑,保障决策的正确性。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张,与其他企业相比,国有企业还承担了部分社会职责,因此业务范围较为复杂,财务工作压力也更大,加强财务内控能有效保障财务数据安全,促进财务工作的合规性。其次,加强内部控制能促进企业内部管理的有效运行。
加强内部控制能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稳定国有企业日常经营和促进国有企业持续发展。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必须对经营环节的各项制度进行优化,如货币支付收取管理、资产使用、各部门职责规范等。
当前,随着市场环境快速变化,很多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发展跟不上企业业务变化,使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出现较多缺陷,内控不完善,管理固化,流程不符合业务需求等,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没有随环境变化而及时做出改变。首先是企业对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国有企业管理层在企业管理中,更加注重业务发展,忽视了内部控制,基层管理人员也不具备足够的内控意识。其次是内控制度不健全,员工激励约束制度不完善,没有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使内部员工对内部控制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一些员工认为内控影响了个人利益,对内部控制有一种消极抵触态度。
风险评价制度是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尽管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但与其他类型企业相比,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管理者属于任职制,即在任职期内表现良好,可能调任到其他国有企业。因此,在管理者管理过程中,更加注重经营业绩,对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和可能存在的风险重视不足,企业风险评估及防控机制缺失。尤其是在目前大数据背景下,国有企业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信息数据风险防控不仅仅是针对数据泄露,也包括数据利用。部分国有企业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当风险发生时,企业不能及时发现,也无法对不同风险进行识别、预防。对于国有企业自身而言,但风险发生后,只能被动承受,加大了风险损失程度。
部分国有企业由于缺少健全的内部控制监管制度,使得其内部控制监督成效不高。虽然一些国有企业构建了内部控制运转机制和规则,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监管,造成国有企业内控工作仅留存于表面,没有真正发挥内控的职能。比如,一些报告的审核上没有根据应有的规章流程来开展,甚至是没有审核流程等现象,这类问题是普遍存在于国有企业当中的,即使是构建了有关规则和制度,落实过程中却缺乏对遵守制度的把控,不利于内控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对于企业而言,经济效益是其发展的永恒追求,然而,通过健全有效的内控机制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稳定长久的支撑。
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核心要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企业只有不断完善内控体系,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才能有效发挥内控作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首先,国有企业要聘请专业技术团队,结合自身实际经营情况和业务范围,对自身做一个全面摸底的内控评估、规划,提出针对性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方案。其次,国有企业自身要加强开展内部控制培训,提高企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促进内部控制在企业的落实执行。最后,要制定科学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满意性,降低对内控制度抵触,要有效把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结合起来,从而推动内部控制在国有企业的全面实施。此外,国有企业要建立一套动态的内部控制体系,使企业能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及时对内控制度做出调整,确保内控有效性。
内部控制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国有企业想要完善内控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国有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风险预警系统,企业要对历年来发生以及同行业发生的风险进行收集整理,利用大数据对其有效分析,尤其是发生前异变数据、应对措施等,一旦企业发生类似情况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其次,要制定一套评估应急措施。针对这些风险问题根据特点进行分类,如风险发生概率分类、风险损失程度分类等,从而让企业在面对内控风险时针对性性解决。最后,企业要对现有内控流程做一个梳理,尤其是关键环节和岗位,要优化职责,降低风险发生概率,规范内控工作开展。
加强内部控制监督管理,落实内部控制执行,保障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有效运行。随着国有企业经营业务日益复杂,内部控制所涉及的环节多种多样,国有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监督管理才能保证内控效率。首先,国有企业要合理划分各个部门及岗位职责、优化各部门业务范围、健全绩效考核等,规范内部控制基础运行。其次,加强各类报告和文件审批流程,在优化签字程序的基础上,一定要保证流程的合理合法性,让每一笔资金流向都有迹可循。最后,国有企业要成立专门的内部控制监督小组,对内部控制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和记录,当发现内控问题后及时上报,从企业迅速调整,提高内部控制工作效率。
随着经济发展,时代变化,国有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才能有效提高经营效益,履行社会职能,从而更好的服务社会和人民。为保障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运转,国有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内控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才能充分发挥内部控制作用。在国有企业改革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发展要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才能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为国有企业持续科学稳定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