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偏差问题探讨

2021-01-16 08:39:16冯婷淄博市博山区人民检察院
环球市场 2021年19期
关键词:业务部门预算编制财务人员

冯婷 淄博市博山区人民检察院

在行政事业单位长期发展中,部门预算是辅助单位,约束预算行为、规范财政支出的有效途径。同时,这也是帮助事业单位,建立现代化预算管理体系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与管理制度的日趋完善,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水平,逐渐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提升效果[1]。但是,也暴露出预算编报时间短、预算执行力度不够、预算编制与决算执行不匹配等诸多问题。因此,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在开展预算工作时,应深入剖析各种问题的成因,根据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及时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以此规避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一、我国事业单位部门预算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方法缺乏科学性,导致预算执行力度不够

部分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对预算编制工作不够重视,认为预算编制是财务部门的事,和业务部门关系不大,财务与业务部门无法实时信息共享,也未成立预算编制委员会,不能对预算项目进行审核,财务人员编制预算时较为被动。财务人员在编制项目预算时,虽然项目实施有文件依据,但是无法准确测算项目预算金额,一般编制预算项目金额时偏高,导致实际执行数与预算数有较大偏差。如此,容易使财务人员无法全面掌握下一年的部门发展需求[2]。

(二)预算编报时间较短

在我国的部门预算制度中要求,一般预算编制时间在10-12月份。这就导致各业务部门在开展相关工作时,还无法明确明年需要开展的预算项目。预算编制部门只有要等业务部门确定下来,才能开展预算编制,这样编制时间就非常紧张,预算金额难免出现测算不精确问题。但是,在每年3月份左右,部分地方会进行审批预算草案的工作。事业单位需要等到3月份左右,方可得到最终的审批结果。与此同时,财政部门拨付部门预算计划时,需要严格参考国家审批的预算结果。如此一来,便使得各业务部门项目无法实施,在每年的前4个月当中,无法开展实质性工作。

(三)资金拨付不到位,缺乏内控体系

部分财政资金比较薄弱的地区,因财力有限,资金拨付不到位,致使项目无法实施,或者项目按计划实施,但资金无法保障,实际执行数较小。其次,还存在部分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预算项目不通过预算编制委员会审批,导致在项目支出管理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如此一来,就会使部门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四)预算编制和决算执行不匹配问题

部分事业单位申报预算时,通常会以“二上二下”的申报模式为主。在等待批复结果的过程中,极易因项目资金到位时间慢,而出现预算执行进度与项目实施,出现脱离的问题。其次,由于缺乏科学性的部门预算编制模式,有些财政困难的地区,因受地方财力影响,批复预算数虽然较大,但实际执行数较小,有的出现执行数率不足50%,难免和决算执行部门出现难以匹配的现象。

二、针对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与执行优化建议

(一)做好思想统一工作,加强对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视

在开展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时,应以科学的角度出发,积极转变传统的预算编制模式,创新“基数加增长”的编制手段,以此打造“综合预算”模式,实行“零基预算”方法。如此一来,才能保障部门在开展下一年度工作时,具备夯实的资金支持,实现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在事业单位整体发展中,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4]。因此,事业单位领导层应与时俱进,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贯彻落实部门预算管理指导思想,加强预算编制原则制度的建设力度,以此约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行为,避免舞弊、挪用专项资金现象发生。其次,财务人员在编制预算模式时,应与单位各部门取得密切联系,明确掌握各个部门对下一年度的发展需求,以此保障预算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与此同时,事业单位领导层应引导执行部门,以预算制度作为执行的准则,加强执行力度。只有做好思想统一工作,才能保障部门重点支出的实际需求。

(二)完善相关制度,使预算编制工作时间更为充分

首先,事业单位领导层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优势,积极打造部门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并要求其他部门,积极配合财务人员开展相关工作,以此确保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5]。其次,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应针对国家部门预算审批时间,完善相关制度,以便于使预算编制工作时间更为充分。财务部门可提前一年或半年时间,开展预算编制工作,以此确保预算编制符合事业单位各部门的实际需求。而立足于国家层面上,为了使上级预算在汇编过程中,能有充足的时间。国家相关部门可适当调整下级人民代表大会时间,以此使带有审查预算议程的会议,能够与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进行有机衔接。最后,事业单位应重点关注部门的管理工作,以《预算法》等相关法规为管理原则,建设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预算执行要严格执行绩效管理,做到事前评估,事中跟踪监控监督,事后评价,并对部门预算编制人员采取“责任追究制度”,以便于在发生财务风险问题时,做到有规可循。

(三)加强预算执行当中的内部管理控制,进行相关的绩效考评

根据大数据显示,有效实施预算内部管理控制的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相较于过去的5年内,提到了36.8%。由此可见,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内部控制的支持[6]。因此,事业单位应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设力度,利用健全的内控体系,提高单位资产安全性、规避财务风险。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应动态掌握内部控制运行状态,定期开展内控制度审核工作,以此确保内控体系得以全面落实。只有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才能全面提高财务核算的安全性。其次,事业单位应采取绩效考评管理办法,以此掌握预算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另外,事业单位可实行激励机制,以绩效考评结果为参考依据,对执行预算相对较好的部门,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进而激发其他部门的预算编制执行意识。而针对实际执行与预算内容,存在较大偏差的部门,应通过相关制度的约束,要求其及时改正,并对其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有效实施绩效考评管理模式,不仅能充分利用预算资金开展各项工作,同时还能推动预算编制的落实执行[7]。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时代发展形势下,事业单位积极提高部门预算编制与执行工作力度,是顺应时代发展、促进我国预算管理变革的重要措施。这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而言,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部门预算是一场长期战役,不能一蹴而就,以此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应全面剖析,部门预算管理中的消极问题,并针对问题深度挖掘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此帮助事业单位充分发挥资金资源的使用效率、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笔者相信,经过广大财务同仁的共同努力,定会推动我国预算管理事业,实现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业务部门预算编制财务人员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经营者(2018年24期)2018-12-07 17:45:22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中国盐业(2018年13期)2018-10-26 01:13:04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7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9
电力企业构建纪检监察与业务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的研究
大经贸(2017年7期)2017-08-21 07:44:55
在当前形势下“业财融合”的发展
供电企业纪检监察与业务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建设研究
财务人员深入业务部门的重要性和策略分析
经营者(2016年23期)2017-03-11 08:46:51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13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