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桐 广州华商学院
德鲁克指出,知识型员工是掌握和运用符号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1]可见,知识型员工是活跃在科技、教育等知识导向性行业的脑力劳动者,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其范围仍在扩大,如白领、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都属此范畴。
与普通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在个人特质、价值观念等方面有独特性,表现在:1)个人素质及职业素养高。知识型员工受过高等教育,知识技能水平高,在成长及教育环境影响下,他们具有良好素质,如适应能力强、眼光长远等;这些素质对职业素养的塑造有促进作用,尤其是隐性素养,如良好职业道德、专业职业态度等;2)高自主性和创造性。知识型员工是充满活力、内控型人格的群体,他们相信凡事操之在己,强调工作中自我引导,灵活的环境更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及工作动力;3)高成就导向。知识型员工自我要求高,勇于表现,在高成就欲望驱使下,他们希望通过完成有挑战性的目标或做出比别人更好成绩来实现自我价值,获得内部满足、外部认可;4)工作过程及成果难监控衡量。与操作型员工不同,知识型员工从事工作往往无形且不受限于时空,因此对过程监控不具合理性;且工作成果创造的价值与投入不一定成正比,成果带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短期内可能发现不了,因此也难用统一标准量化。
二八定律指出,20%的努力创造80%的收益与成果,因此企业要抓好20%骨干力量的管理,再以少数的20%带动多数员工。[2]知识型员工创造的价值是不容小觑的,通过加强对关键人才的培养以带动更多人,利于帮助企业以高效率创造更多财富。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特有的、经得起时间考验且对手难以模仿的能力,其积累关键在于创建学习型组织。[3]而知识型员工是构成学习型组织的主体,他们注重长远发展、洞察力强,这些特征利于创造更多成果,尤其是隐性成果为企业带来的长远价值,帮助企业延长生命周期、提高核心竞争力。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类型基本上分为物质及非物质激励,不同类型对不同对象会产生不同影响,因此选择激励类型是吸引、留住人才的先决条件。
物质激励是在经济基础上满足人在物质层面需求的激励手段,表现为资金、奖品等,对调动积极性有一定作用,但随着物质水平提高,其对员工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激励是有限的,且存在局限性,具体表现在:1)激励层面过窄2)增加管理成本,加重运营负担3)数量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易对企业氛围及人际关系带来负面影响4)易形成拜金主义。
非物质激励指采取货币以外方式对员工进行内在激励,表现为表彰、晋升等。相比物质激励,其进步性在于:1)满足员工深层次需求2)节省管理成本3)辐射范围大、长远效果好4)塑造积极氛围。
知识管理专家坦姆仆认为,激励知识型员工前四个因素是: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金钱财富。可见,激励知识型员工应以其成就和发展即非物质激励为主。
首先,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知识型员工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相比于领导权威,他们更能接受和谐氛围,良好的软环境能给予员工情感抚慰、尊重员工人格,而充分沟通也利于消除误会、减少麻烦,提高员工的合作共赢意识,塑造合作型企业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根据成果给予员工不同待遇,做到多劳多得,减少“搭便车”现象,同时密切关注生活有困难、状态不佳的员工并及时进行疏导与帮扶。
其次,完善企业制度,设计合理晋升渠道及职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制度利于激发员工积极性、增强凝聚力,反之可能造成人才流失、人心涣散等问题,企业要特别关注薪酬、奖惩及考核制度的公平合理,奖赏待遇要与员工实际能力、绩效匹配,谨慎对待对员工的处罚,加强人才对制度的认同;同时重视员工个人发展,将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通过专题会议、上级面谈等方式使员工明确发展空间及职业规划。
再者,建立学习型企业,提高知识型员工在管理工作中的参与度。不断学习的企业能紧跟形势,根据环境变化开发、强化自身优势,因此企业要给予员工学习发展的机会,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将培训机会作为福利,打破强制参与的认知,让员工从被动转为主动学习,对知识型员工要适当放权,发挥其创造性,体现对其信任;知识型员工自主性强、不习惯受指挥,因此管理者尤其是直接上级应主动与其平等对话,在做出关键决策时多听取其意见,以提高员工参与度、推动决策执行。
最后,企业要结合使用物质与非物质激励方式,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对象的特点选择激励方式,做到有所侧重,尤其是高素质的知识型员工,在激励时要更注重其深层次需求,唯有充分调动关键人才的内在潜力,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