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译琳
(黑河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国之间联系更为紧密。尤其是经济发展层面,各国加强了互动和合作,使得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在国家经贸交流中,财会制度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决策支撑,推动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进行财会制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中俄经贸活动频繁的当下,积极探索中俄财会制度趋同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值得深思。
1.中俄会计存在差异性
在中俄会计研究方面,周晓苏不仅对中俄会计信息造假责任的认定问题进行了探究,还分析了会计立法主体问题,明确中俄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相关内容在《中俄会计制度比较及其启示》有所体现。另外,针对于中俄会计发展的差异之处,刘沃夫、卜海涛等人也开展探讨,并且分别发表了《中俄会计制度比较研究》《中俄会计制度比较》。对于中俄财会制度发展的不同之处也有学者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究。
2.中俄会计发展深受国际化潮流影响
2006年,李芬探究了影响财会制度改革的因素,从其发表的《我国会计国际化策略研究》可知,其观点为国际化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刘锦霞、朱娜、刘长青等学者对其观点持有赞同态度,并发表了相关著作,如2008年,刘长青发表了《会计国际化之国家利益研究》、2014年,朱娜发表了《国际会计准则与我国会计准则差异分析》。
3.内部环境是影响中俄会计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国内研究中,加强了对内部环境的分析,并表明如果内部环境发生变化,将会促进或者阻止中俄会计发展。2012年,付磊主要从企业发展角度出发,进行了财会制度的研究。在《企业制度演变与会计发展》,其认为财会制度建设进程受企业发展程度的影响,当企业发展水平较高时,可起到促进作用,对财会制度演进是有帮助的。2007年,李艳萍对社会经济水平和会计发展水平关系进行了探讨,在《会计环境对我国会计发展的影响》中,明确二者之间成正比关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中国会计发展就越快。2012年,赵静提出了会计发展受到会计环境影响的观点,并针对此发表了《浅析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在2003年、2014年、2007年、2013年,保红珊、耿海利、杨晓玲、王遂昆分别发表了《俄罗斯会计国际化进程及其剖析》《俄罗斯社会文化对会计影响研究》《俄罗斯会计研究——兼论对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启示与策略选择》《古老贵族气息与现代激变中的俄罗斯会计——二十世纪俄罗斯会计研究述评》,对中俄会计发展进行了深入探究。
国外学者对中俄财会制度的研究,比较倾向于财会的发展趋势,主要的研究观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如果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则会对财会系统产生影响,进而导致会计本身变化。Anatoli L.Bourmistrov, Frode Mellemvik表明中央会计制度的改变会加强对地方会计的影响,容易导致其难以快速反应的现象,其有关观点在Russian localgovernmental reforms: autonomy for accounting development?》有所体现。另外,还有学者认为在俄财务制定的发展进程中,集权主义会对其产生积极影响。其最主要的国外代表研究者为Alan Combs,Martin Samy,Anastasia Myachina。总之,在国外中俄财会制度研究中,认为影响该制度演进的因素是众多的。二是国际化属于现阶段财会制度创新和发展的方向。Oksana Kim学者认为,进行会计改革是必要的,并强调国际化属于主流。通过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经验和理论,为财会制度的完善提供依据,进而立足实际,使得财会制度趋同程度提升。在实际改革中,加强创新精神,从我国具体情况出发,掌握好节奏,以免影响整体改革效果。
在对中俄财会制度探索的过程中,要想明确其制度发展趋势,不仅要站在全方位的角度思考两国的财会制度,而且还应找到影响中俄制度的相关因素,并进行深层次分析,以便对其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1]。
在探索俄罗斯近代财会发展影响因素中,进行综合分析工作是必要的。
1.影响第一阶段俄罗斯近代财会发展的因素
第一阶段时间点为1922—1953年。该时期正处于二战之后,使得经济复苏成为重要的任务。主要实施的是计划经济,农业经济让位于工业经济的,高度集权是此时俄罗斯主要的经济状态。
2.影响第二阶段俄罗斯近代财会发展的因素
此时期是指在1953—1964年。农村经济改革是主要的经济政策,在该环境下,在农业方面有着迫切的发展需求。在工业方面,在放权下,出台了赶英超美的政策,此种政策在俄罗斯经济发展中产生了不良影响。
3.影响第三阶段俄罗斯近代财会发展的因素
第三阶段是指1953—1999年。自由经济政策出现大众视野中,经济水平逐渐下降。同时,由于放权过渡,致使金融寡头出现,并造成苏联解体。在不断向西方学习中,财会制度建设观念开始存有西方国家的影子,维护国家税收逐渐变为会计报表的重要功能之一。
4.影响第四阶段俄罗斯近代财会发展的因素
该阶段的经济逐渐好转,并出现了复苏的倾向。但从整体来看,经济支柱产业还不够完善,具有单一性的特点。在新的经济环境中,市场经济秩序稳定性提高。同时,对财会制度建设的关注度提高,邀请专业人事进行了会计准则的制定,并表现出与国际接轨的趋势。在政治形态方面,实施了适当放权的手段。
为了掌握影响中国近代财会制度发展的因素,需要从不同角度出发,如中国的经济政策、财会制度的发展历史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第一阶段——经济基础薄弱
该阶段是指1949——1952年。该时期经济水平低下,农民表现了对土地私有的强烈追求。虽然在第一阶段,工商业实现了发展,但却处于初步发展当中。在经济发展中,以计划与市场并存的经济制度为主。在财会制度建设方面,1950年通过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的决定》。在政治形态方面,主要是实施适度集权的形式。
2.第二阶段——经济表现良好
此阶段是指1953—1956年。在该时期,经济有所好转,促进农业得到了初步发展,农民效益增加,主动性也被调动起来。在经济实际发展过程中,对国家适当的宏观调控需求是比较大的。在经济发展中,积极学习和借鉴了苏联的经验,开始向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过渡。在财会制度方面亦是如此,结合苏联的制度,对自身制度进行了补充。在政治形态方面,对个体经济自由度进行了控制,所呈现的是高度集权。
3.第三阶段——经济水平下滑
第三阶段是指1957—1991年。在这个阶段,经济不景气,经济水平呈下降趋势,农民不仅要有着属于自己土地耕种的愿望,而且还表现了对多元化市场交易的需求[2]。在经济发展中,逐渐脱离苏联模式,存在盲目性,大跃进就是最直接的证明,没有做到实事求是。在财会制度层面,因为相关管控工作不到位,也使得建设工作停滞不前。在政治形态方面,没有新的进展,仍然表现为较高集权。
4.第四阶段——经济实体需求自由发展
第四阶段是指1977——1991年。在经济发展中,经济实体需求自由发展,并且开始适度的进行放权。财会制度建设步伐加快,不仅出台了《中外合营企业会计制度》,而且还进行了《会计法》的实施。在政治形态方面,营造了相对宽松的环境。
5.第五阶段——与世界经济相融
此阶段时间为1992—2005年。在这十几年中,经济形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促使很多企业应运而生,在实际发展中,表现了对会计信息披露的需求。2001年,我国经济逐渐与世界经济相融,其中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的加入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在此期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起来,“两则两制”的财会制度开始实施。在政治形态方面,在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强调将经济建设作为中心。
6.第六阶段——经济进一步发展
第六阶段是指2006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经济政策放宽,我国经济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在财会制度建设的道路上了,公布新准确则,在之后又进行了部分准则的修订,向着国际化方向迈进。在政治形态方面,促使审批权减少。
在国家发展与建设中,经济形态、财会制度、政治形态、经济政策等不同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在研究中国和俄罗斯财会制度趋同问题时,应注重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3]。
首先,政治形态集权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政策财务制度二者的结合程度。若是集权比较重,那么二者的变化节奏也会更加趋同。
其次,财务制度的变更深受政治形态的影响。如果其给予财务制度的关注度不足,那么财务制度变更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即使以新的经济政策为支撑,也难以促使财务制度进行变更。如果对其财务制度提起高度重视,便能推进财务制度的变更进程,甚至是加快变更的速度。为此,在进行财务制度趋同性判定方面,应对自身与政治形态关系进行考量,以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最后,对目前经济形态的适应性是决定经济政策优良的重要因素。要想实现经济形态稳定的发展目标,应自始至终坚持适度的原则,若是过于保守或激进,将会造成负面影响,严重的情况还会被逐步扭曲。
从两国制度来看,两国都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规范了资产减计准则,引入了借款作用、存货和资产处置。同时,针对重大会计处理理论,也加强了创新,相关核算方法日益完善。在制度层面,中俄两国表现了诸多相同之处,针对组织成员责任,都要求通过职业资格考试。针对法律规定,两国所建立的审计标准是一致的,并且还都建立了道德要求。中俄财会制度之所以有趋同性,主要是由于两国曾经都属于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并经历了相同的经济体制变革过程,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此外,两国会计发展特点、水平相同,致使中俄财会制度趋同性明显加强。
中国与俄罗斯虽然都采用了集权的形式,但通过对比两国政治形态,可发现俄罗斯的集权更重[4]。为此,俄罗斯要想加快财会制度建设步伐,最重要的是加强财会制度改革,在这一基础上,将会超过中国的财会制度发展速度。在政治形态层面,俄罗斯占据一定的优势。但在经济形态方面,俄罗斯却远不如中国,其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完善,使中俄两国财会制度存在差异性。
在新时期,俄罗斯开始提高自身发展速度,并且以国际化、市场化为方向,不断前进。在此情况下,其经济发展程度不断提升,所以在进一步发展进程中,将会促使其财会制度和中国趋同。从其他角度来看,中国与俄罗斯在政治方面是有互动的,在具体的互动过程中,会对两国财会制度产生影响,促使其趋同度提升。反之,若是中国和俄罗斯互动不足,或者二者关系处于冷淡状态,将会阻碍着其财会制度向趋同方向发展。而经济形态和政治形态之间具有较大的关联性,可以说中俄两国自身经济形态需求对其政治紧密性具有重要影响。在新形势下,我国积极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将会促进中国和俄罗斯战略伙伴关系,所以二者的财会制度趋同度也会提高。新形势下,中国财政部门制定了新的会计准则,对有关内容进行了完善,尤其是《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对相关利益者权益进行了有效保护。近年来,俄罗斯也进行了财会改革,借鉴和吸收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也逐渐开始向国际方向发展[5]。
财会制度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新的环境下,加强我国财会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提高我国财会制度建设水平,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结合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主动进行自我完善,对以往制度中不合理的地方及时改进,以便逐渐走上国际化道路。此外,需要强化对中俄财会制度的了解,发挥其自身优势,提高建设水平,促使政府财务制度制定更加科学合理,与自身经济状况、政治形态发展相适应
总而言之,中俄由于社会环境、政治形态等方面不同,所以在财会制度方面存在差异。但经济政策、政治形态要素之间存在联系性,使得中俄财会制度趋同成为可能。值得注意的是,财会制度趋同性的强弱与中俄关系是相关的。从目前来看,俄罗斯对中东事务给予高度重视,中国正在实施“一带一路”策略,有助于加强中俄的合作,能够使得财会制度趋同程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