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意识的三个维度

2021-01-16 06:18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意识

杨 凡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一、问题意识的本体论

何为问题意识?顾名思义“问题意识”是“问题”与“意识”的词源组合,论及何为问题意识,总是不能脱离二者而独立存在。厘清何为问题意识最先最重要的也是回归二者本源,对二者本源进行追溯,离开问题与意识的本源空谈问题意识犹如水无源、木无根。究其根本,始终有一现实之难贯穿其中——问题与意识的本源到底是什么?对此问题的回答,在学术界尚没有明确、具体的统一说法。

(一)问题本源

就问题本源来说,在《辞海》中,“问是指有所不知而询于人以求解答”[1]1027在《哲学大辞典》中“问题”则被定义为“一般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实际矛盾和理论难题。”[2]1545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问题又是指“(1)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2)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3)关键;重要之点。(4)事故或麻烦”[3]1080在《教育大辞典》中问题的解释再被定义为“问题亦称难题,泛指机体不能利用现成反应予以应答的刺激情景,狭义上指不能利用现成的知识达到既定的目的的刺激情景。”[4]

(二)意识本源

就意识的本源来说,其释义也是多种多样,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意识概念是指大脑对客观世界的自觉反应,狭义的意识概念则是指人们对外界和自身的觉察与关注程度。就词源来看,意识在《辞海》中被定义为“个体对于内在事件(例如,身体变化、思想、知觉、感觉)和外在环境刺激的觉察状态。”[1]1085在《哲学大词典》中则被定义为“人脑在理论根底上对主观事物的能动反映。”[2]858《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又是“人的头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其中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3]1024再则,就学科领域来看,意识的释义也不尽相同。在哲学领域,意识是与物质相对应的哲学概念,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在心理学领域,意识又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以语言符号为中介对客观存在物自觉主动地反映;在医学领域,意识则是指人对外在世界、自在世界以及身心活动的感知与觉察。

从问题与意识的溯源来看,由于对问题与意识都没有具体明确的定论,所以对何为问题意识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问题意识的认识论

(一)问题意识的提出

根据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的哲学原理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问题的不断提出、分析、解决的过程。但问题意识却是晚了许久才被钱学森首次提出,并认为问题意识是主体的人在认识过程与实践过程对客体对象物的直觉思维的一种状态。后随着问题意识逐步受到重视,关于何为问题意识也没有一个具体的界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主客体的对象性活动中,主体的人对客体价值与主体需要产生矛盾的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并欲求解决怀疑、困惑的心理倾向。但学术界较为认同的观点是姚本先教授提出的“思维的问题性表现为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5]

为进一步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加深对何为问题意识的认知,有必要再从认识论出发加深对其理解。恩格斯在论及马克思天才般的预见与伟大创造性时就说:“在前人认为已有答案的地方,他却认为只是问题所在。”[6]哲学家波普尔也认为“问题就是研究活动的出发点,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只能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大量的新问题。”[7]毛泽东基于哲学的视角也指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8]在哲学的视角中,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贯穿一切事物发展的始终,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普遍共性决定了问题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全过程。

(二)问题意识的表现形态

基于以上分析,何为问题意识在笔者看来,除了问题本身客观存在之外,它必须主体对象化——即与主体的人发生内在联系。因为这里涉及到问题意识的表现形态问题。

首先,从性质上来说,问题可划分为真假问题两种表现形态,对于所提出的问题要能准确判断什么是真问题,什么是假问题,真假问题有何区别?那么,真问题成立需要具备的条件又是什么呢?对此,劳凯森教授曾做过比较系统的阐述,认为“任何一个真问题都必须是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逻辑上能自洽,第二是实践中能举证。凡是满足这两个条件就是真问题,缺少任何一个条件则是假问题。”[9]比如说,一个人生了病,大家讨论他生了什么病?能不能治以及怎样治?这是一个真问题,它完全符合判定是否成为真问题的基本条件。但是反之,面对鲜活的人,如果有人提出这个人凭什么活着?谁赋予了他活着的权利?既然没有被赋予活着的合法性那么他会不会死去?应该什么时候死?这很显然是一个假问题,他在逻辑上既不能自洽,在实践中也不能举证。如果还难以理解的话,不妨看看诡辩哲学家普罗太格拉提出的从属于哲学范畴的一个著名的假问题,“你现在还打你爸爸?”这是一个诱导性的陷阱式问题,不管你如何回答,都肯定了你打过你爸爸的事实。这种假问题没有任何的实质意义,不加以辨别,百害而无一利。

其次,从提问的来源上来说,问题可表现为生活提问与逻辑提问两种表现形态。问题来源于生活,生活的本质在于实践,也可说问题产生于实践。所谓生活提问是指主体的人在对象化过程中,基于主体动机需要而提出来的主客体难以稳合或无法稳合的现象。而逻辑提问则是要求把生活提问中的疑难上升到理论层面并按照固定的先后逻辑顺序对疑难进行多次追问,试图在逻辑本身的矛盾中提出的问题。相较生活提问,逻辑提问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这也对提问题的人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加强对人本身逻辑思维的锻炼。

再次,就问题的提问方式来说,问题也可表现为感性提问与理性提问两种表现形态。感性提问具有直观抽象性,它是一种纯粹经验意义的提问,主要依靠身体器官对对象物的直接感知而做出的提问。而与感性提问相对应的理性提问则不同,理性作为人相异于其它动物的独特标识,为人所独有,这就为理性提问提供了先决条件,理性提问就是基于理性为基础根据具体的逻辑思维有顺序、有步骤的来提问,所提问题环环相扣,内在逻辑十分严密。综上来看,简单来说,问题意识在笔者看来是指主体的人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对象化过程中,基于对主客体外在是否相矛盾、内在是否相协调的认知,并对所认知矛盾产生疑虑、困惑并欲求探究的心理状态。但这种心理状态在现实中却表现为提不出问题、不愿提问题或不敢提问题,究其原因,问题素材的缺乏是基础,想象力缺乏、怀疑的勇气不足是关键,其根源在于建设性反思批判精神的稀缺。那么问题意识何以才能生成呢?

(三)问题意识的生成路径

问题意识何以才能构建?这是当下急待解决的现实难题。所以,当下摆在人们眼前的难题是如何在对问题意识进行本体论追溯、认识论深化之基础上破除问题意识缺乏之困境,有效构建问题意识培养之路径。

1.问题素材是基础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哲学的视角来说,意识也从属于认识论的范畴,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也源于实践。只有立足于实践,在知与未知的的临界点上,对未知进行探索,才能发现理论与事实的不兼容、主体目的与探求结果之间的差异。对不兼容与差异的探索,是问题素材积累的过程,也是问题意识得以构建的基础。因此,问题意识的构建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群众的三贴近理念,在立足实践本位的基础上,把所学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在理论与实践的逻辑关系中积累问题素材。如果只是单纯的理论学习,就无法知道理论与实践的内在矛盾。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没有理论的指导,仅依靠实践,问题意识也很难产生。因为“在提出问题的语境中,存在着某种所接受的背景理论和实际信息的集合……正是这一背景决定着问题是否被提出来。”[10]所以说,问题意识的构建必须立足实践,基于理论的指导,在理论与实践的逻辑关系中,勤于思考、善于观察,问题素材的积累才能得以丰富,问题意识也才能得以构建。

2.想象、怀疑、批判的三因素是关键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也有人说怀疑是真理的影子、怀疑是智慧的开始;还有人说批判性思维是识别谬误、探索真理的思想武器。想象、怀疑、批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想象力,费罗发明不了电视机,没有怀疑的勇气、批判的精神,牛顿发明不了万有引力。想像、怀疑、批判的三因素如此重要,但却又如此贫乏。三要素何以才能构建已是无法回避的急待解决的问题。从哲学的层面来说,三者从属于意识范畴,是人区别于动物为人所特有的生理机能。从人的本质来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203人具有社会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这就要求想象、怀疑、批判的构建必须把人置身于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并基于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指导,充分发挥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对未知世界进行无穷无尽的探索,在主观目的与探求结果之间肯定、否定、再肯定。其次,三要素的构建也需要融入到素质教育中,即需依据“尊重个性、设疑启思”的原则,对受教育者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以科学的方式调动三要素的构建。最后,个人需树立辩证否定的哲学思维,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再则从教育的方式来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者需教会受教育者质疑问难的方法;此外,还需改变传统师道尊严的教育方式,着力构建师生平等、和谐、共生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3.建设性反思批判是决定性环节

什么是批判?“批判是理性的职责与使命,是对理性本身的召唤。”[12]批判也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一以贯之的本质属性。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来看,没有批判的武器或武器的批判,马克思主义思想无法脱胎于资产阶级思想的桎梏,无法成为全世界无产者捍卫自身利益的思想武器。反思批判的重要性由来已久,没有批判的精神,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推动者无法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社会的本质;没有反思批判的精神,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西方智者先贤,无法揭示资本主义上流社会的种种罪恶。反思批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却不常有,这也是当前问题意识缺失的一个最重要原因。

因此,构建问题意识,建设性反思批判的精神弥足珍贵。所谓建设性反思批判也即反思批判应具有建设性,即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与社会问题的回答应通过反思批判即在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的以系统思维为逻辑基础的辩证思维活动中反复诘问,以达到对社会现象分析的系统性与社会问题回答的准确性。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无条件地否定一切。因此,问题意识的生成要求人们应全面系统掌握建设性反思批判的方法论特征。

其一,建设性的反思批判要求人们树立问题意识必须立足实际,独立自主的思考问题,而不是一昧地不加以判别地被动地接受外界信息的刺激,而应在外在刺激与主体接受需要的契合性中寻找差异,并对此差异进行再追问、再反思,在差异的追问与反思中培育问题意识。

其二,建设性反思批判要求问题意识的培育必须在批判之基础上再进行反思性思考,这是因为就批判的性质而言,批判可分为肯定性批判与否定性批判,也就是说,人们的批判可能存在偏激或误区,这就要求在批判之基础上对偏激或误区进行反思性再思考,准确、全面、突出重点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育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的构建是一项旷日持久的系统工程。问题素材是基础,想象、怀疑、批判的三要素是关键;建设性反思批判是决定性环节。总的来说,问题意识的来源主要在于理论文本、社会实践以及二者之间的辩证逻辑思维。从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在联系来揭示其矛盾,通过问题的发现来树立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才能得以生成。

三、问题意识的价值论

问题意识的重要性由来已久,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从未缺席。“问题是时代的声音。”[13]从20世纪中叶,中国曾长期在制度科技方面领先世界,却在近代社会发展中远远落后于西方的“李约瑟之谜”到与“李约瑟之谜”一脉相承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再到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钱理群之忧,社会各界无不在探讨中国的教育为什么很难培养顶尖人才的深层次原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一系列重要场合论及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并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为根本遵循,对党的建设问题、国家发展问题以及人类社会未来走向问题都作了有力的科学回答,为国家治理、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了新的中国智慧,提供了新的中国方案。问题意识何以这样重要,究其根本,主要可以从理论逻辑与现实层面两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理论逻辑:问题意识是中西方优秀文化创造性转换之必要

1.问题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换的前提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华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在各朝代的历史更替中历久弥新,从未中断。始终有一条生命线贯穿其中并不断推动着中华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问题意识的培养从未缺席。追溯至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指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张载也指出“有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需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这里强调的是“学贵有疑、学贵需疑”的重要性。尽管当时并未明确提出问题意识一词,但无论基于何种立场来看,疑与思都是问题意识的两个重要维度,充分强调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只有基于“疑”的精神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探索,才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乃至解决问题,也只有这样实现创新与超越的过程才可能成为现实。进入近代以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论述了“问”对于科技创造的重要作用。指出“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14]以史为鉴,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且毋庸置疑。正是古人先哲在当时复杂多变的社会条件下,始终基于问题导向的思维方法,审势度时地关注现实之难,适时地调整思想文化战略、方针措施,中华文化才得以在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中保持新的生机,才得以在历代王朝兴衰更替的夹缝中顽强生长,才得以在今天仍然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才得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的创造性转换得以实现,才得以让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民主之林。

2.问题意识为西方优秀文化实现创造性转换提供了多种可能

马克思曾说“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11]203在西方,问题意识的培养也历来受到重视。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里都饱含了对问题意识重要性的论述。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始于惊奇,欲作研究而不先提出疑难,正如要想旅行而不知向何处去的人一样。”[15]苏格拉底受自身生活经历的影响(母亲是一个接生婆)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关于求取知识的方法——产婆术。其方法主要是以问答的方式,在一问一答的话语逻辑中找寻话语逻辑自相矛盾的地方并细细推敲出正确答案的方法。卢梭在他的发现教学法中也论及了问题意识对于求取知识的重要性,他指出“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16]进入近代以后,英国科学家波普尔也说“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17]可以说,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长期领先世界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问题意识已根植于西方大多数人们的内心深处。也正是基于此,西方国家才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世界顶尖级人才,也正是得益于这些顶尖级人才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指导实践,西方优秀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才得以实现创造性地转换,才得以继承、发展、创新,才得以巍峨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现实层面:问题意识是创新之突破口,是人才培养之关键,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需要

1.问题意识是创新之突破口,人才培养之关键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是国家兴国之要,创新的实质在于人才的培养,而人才是国家兴旺发展之根本。在中国历史的发展史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届领导人向来都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与使用。从毛泽东对德才兼备之人任人唯贤到邓小平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两个尊重再到江泽民的科教兴国、创新为本、胡锦涛的人才强国、效能为本以及新时代习近平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新型人才观,对人才的重视从未缺位。进入新时代以来,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战略目标需要完成,也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标需要实现。前景虽好,但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形势却不容乐观。究其根本,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对于发展的刚需来说仍然存在大量缺口,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又在于问题意识的普遍缺失。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爱因斯坦也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18]可以说,问题意识是创新之突破口,而创新又是基于主体的人才得以进行。所以,也可说问题意识是人才培养之关键。因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问题意识是创造性思维或者说发散性思维的推动力。只有具备了问题意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乃至解决问题才能得以可能实现,并在这种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的循环过程中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然后回归实践,新的问题才可能被提出,人才的培养也才能成为可能。

“问题是实践的起点,是创新的起点。”[19]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审势度时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始终贯穿问题导向的鲜明理念,在一系列重要场合多次论及人才问题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聚天下英才而用之。”[20]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也指出“我们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21]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重申“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22]64可见,进入新时代以来,人才作为最重要也是最稀缺的资源,人才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创新发展的桎梏,也已成为中国在发展进程中走出特色中国道路的一大瓶颈。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问题意识的缺乏。因此,当务之急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问题意识重要性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基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塑造创新思维以便加强对人才数量与质量的培养,进一步发挥人才对于发展的牵引作用。

2.问题意识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之需要

马克思基于商品细胞,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问题进行了深邃的分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毛泽东也基于对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基本问题进行了科学的探索与回答。邓小平则基于建国后的历史疑难实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以及根据世界发展之形势问题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江泽民也根据国情,依据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党建问题,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进入新时代以来,问题在转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换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2]11。面对社会主要矛盾主客体的时代转换,目标更明确,任务也更艰巨。但当前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经济增长乏力、空间大幅收窄、数字鸿沟等一系列问题不容小觑。面对诸多问题,树立问题意识成为时代发展应有之义。只有立足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破除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分配问题,才能将蛋糕做大,将蛋糕分好。此外,也应以全面的思维来审视矛盾。正确区分哪些是核心问题、哪些是全局性问题,正确处理好系统与要素、整体与局部、主次矛盾以及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正所谓,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打七寸,只有紧扣核心、全局及主要矛盾等关键问题,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问题才能得以破除,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才能得以满足,而这一切矛盾或者说疑难的解决都是与问题意识息息相关的,没有问题意识一切都犹如纸上谈兵。

综上所述,问题意识在理论逻辑与现实层面都显得尤为重要,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不仅能推动中西方优秀文化的互通、互学、互鉴,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更对促进社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期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中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古贤们的环保意识
让制度意识深扎于心实践于行
强化“四种意识”提升“四种能力”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长征路上的“看齐意识”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