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熙 绵阳城市学院
环境问题不但会妨碍社会经济发展,而且还会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故而,企业在发展运行中,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时,将环境预算融入其中,从而推动企业得以更好发展。
在21 世纪下,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如温室效应、酸雨、水资源枯竭和生物丧失等,究其根本,均是由于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对生态自然环境产生破坏而引发的,而企业经营活动则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最大影响。为了有效缓解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要将企业这一经济主体作为入手点,让企业强化自身环保责任意识,提高企业内部生态环境管理。从事实角度来讲,预算管理属于综合性管理工具,在企业内部占有重要位置,在生态环境预算以及管理内容方面发挥着其他工具无法比拟的作用。当前,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企业内部经济活动趋于多元化,对自然生态以及环境产生的破坏与影响,仍然被排除在经济性之外,为了降低这部分损失,企业则会推出对应的环境保护措施,这样一来,企业内部生态环境成本支出就会不断增大。基于此背景下,如何科学正确分配与控制生态环境成本费用,加强企业内部生态环境管理,降低环境风险,研究生态环境视角下企业内部全面预算管理具备的重要价值意义。
原有经济学及发展观,将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作为权衡企业经济发展,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在此种经济发展观念的影响下,企业为了提升自身整体经济效益,实现战略目标,会抛弃一切原则,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只注重眼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企业未来长远发展。在这种困境下,社会企业如若想跟紧社会发展脚步,则应当从“经济人”转变成“社会人”,真正意识到厉行环境责任的意义,明确其价值给自身发展带来的机遇,把环保观念与全面预算管理相结合,既有助于推动企业开展各项环境活动,又有益于控制环境成本支出,科学分配治理环境所得的收益,以此更好协调企业和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关系,从而为社会企业未来发展营造和谐友爱的社会环境。
真实性是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项基础性原则,要求会计数据信息能够有效反映社会企业内部财务状况以及具体经营成果。在原有会计核算方法背景下,企业均是将经营活动内容列入到核算范围内,附加环境资源,不会对环境资源展开单独确认和计量。尤其是针对部分对环境相对敏感的社会企业而言,其生产活动和生态环境活动联系密切,如若企业正常生产定然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污染,为了有效治理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企业会支出相应费用。但是,如若企业忽略环境因素对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就无法真实全面反映出企业内部会计信息,进而不利于企业管理人员的科学决策。加之,现代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自然问题,群众环保理念和意识逐渐加强,相关组织以及消费人员对社会各大企业提出更多环保要求,要求他们必须披露和生态环境治理及保护活动有关的真实数据。故此,企业要合理运用预算管理工具来提供系统全面的会计信息,并将相关环境信息传递给社会群众。
社会企业预算目标是将整体战略作为导向,剖析与预测企业内外部各项因素,根据企业实际状况展开设定,并以预算目标为基准开始实施预算。基于此,企业内部全面预算管理开展质量和成效与战略目标的设定存在极大联系。在传统经济学背景下,企业以经济收益最大化为战略发展目标,进而在设定战略目标时未能全面考虑环境战略因素,只看重眼前经济活动,未能重视企业未来长久发展,未能把环境目标与企业经济管理全面预算相融合,不仅无法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而且还忽略了环境活动为企业带来的各项效益,使得企业难以实现预期管理目标。
众所周知,企业主要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而这也是其全面预算管理面对的方向,加之预算考核激励体系只和经济指标相挂钩,致使企业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忽略了环境效益具有的重要性。尤其是针对煤炭和造纸等对环境极其敏感的工业性企业来讲,其生产发展与自然环境活动息息相关,会损害自然生态环境,而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些企业顺利运营。究其根本,主要由于这些工业型企业没有明确环境管理观念的价值,未能明确环境管理文化的意义,未能真正意识到绿色生产给企业带来的优势和机遇,使得环境管理理念相对落后。为了转变此种情况,在生态环保背景下,企业要构建完善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来推动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众所皆知,意识是任何活动开展的先导,加强企业对环保意识的掌握和了解,是提高其环境管理工作开展成效和质量的关键任务。然而,当前一些社会企业推行的全面预算管理没有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因素,与企业缺少环境保护意识息息相关,具体呈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企业组织属于“理性经济人”,以自身价值为发展目标,为了能够大幅度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只能从减少与降低营运成本角度入手,以期提高经营效果,然而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环境管理的了解和重视,也未能明确自身需要承担且无法推卸的环保责任。第二,因企业未能构建完善的环境绩效评价体制,致使全面预算管理考核指标无法对企业环境指标展开合理考评,也难以对环境管理展开反馈分析。第三,因企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很多企业在运营管理模式上均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方法,致使企业无法对环境活动展开科学管理。
基于生态环境视角下,所谓环境保护预算,即指企业在开展经营活动时,为了防止对生态环境产生污染而形成的成本,及造成生态环境污染后需要支付的修复费用与罚金等。譬如,针对矿产开发企业而言,要适当提高对矿区开采中各种废弃物料和污染物的处理费用,加大后期因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而种植植物与恢复土壤花费的费用。而且,企业负责人还要对生态环境视角下企业运行发展产生的相关费用及实现效果展开全面剖析,使自身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耗费最低成本,而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开展成效达到最大化。比如,矿产开发企业要对实际开采进程中形成的废弃固体物展开二次利用,根据将各种废弃物体物制作成各大工地围墙或是回收到所需场地再次利用,从而大大减少企业对各种废弃物处理耗费的成本与费用,以此推动企业内部预算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从特定角度而言,企业对应的经营预算管理主要包含4 方面,其一采购成本,其二消费成本,其三运行成本,其四存货成本。而企业财务预算则包含资产负债和预计损益等相关预算。企业领导人员在对内部各环节展开预算编制时,必须将环保设备需要耗费的采购成本以及废物物料再次利用耗费的成本加入其中。而在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目标时,还需要加入生态环境保护预算,以此提高生态环境保护预算的价值性及可行性。除此之外,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还需要对基层员工展开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和理念的普及,向员工讲解生态环境保护预算具体实施流程。基层职工作为企业内部开展工作的关键执行者,唯有加强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他们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和具体预算费用实施的了解,才可在落实环节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效性与可行性,防止由于基层职工对生态环境保护费用缺少全面了解,而发生浪费。比如,某些职工未能真正了解企业生产运行过程中引用的各种环境保护设备,只是为了提升效率或是节约成本,而盲目停止环保设备的运用,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耗费的成本,不利于企业日后更好发展。
基于生态环境背景下,企业内部员工均应为预算方案编制提供自身看法和建议,推行分层次、阶段式预算方案编制,归纳整理预算数据。企业预算部门要结合每年度企业具体运行情况,制定未来预算目标,并合理评估企业下年度经营需要耗费的成本,做好内部经营、业务、资本与财务预算,详细分解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目标与方向,利用预算工具为企业各个部门安排部门预算目标,以期贯彻落实企业整体目标。除此之外,还应设定年度预算收入以及净利润等相关指标,使用滚动预算方法以及项目预算方法来合理编制企业预算方案,防止过多运用增量预算法,导致企业内部业务开展和预算方案方向相违背。所以,企业在制定具体预算方案时,需要各个部门积极配合,为预算部门真实可靠的预算数据信息。编制好企业预算方案后,要将其提交给上级领导,或是由企业委员会进行审核,以此确保预算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企业必须确保预算可以推动内部经营目标的达成,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对企业在环保方面具体运营状况展开全面分析,剖析企业内部经营环境公需关系的变化,运用科学正确的预算管理方法以及预算管理技术,明确预算目标和方向,如此一来,可以协助企业预算人员设定正确的预算方案,合理分配企业内部预算资源,构建集约化管理体系,从而为企业发展运行提供更多资源。
总而言之,全面预算是现代企业实施生产销售计划,明确运营目标,科学分配资源,提升内部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随着生态环境愈发严重,企业不可将破坏生态环境与消耗自然资源,作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应当摒弃传统落后发展观念,注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如此才可提升企业内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成效,才能真正保证企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