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良 山东东阿方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屋面渗漏主要出现在建筑物的穿屋管道屋面结构部位、落水口部位以及混凝土与砌砖体交汇处(如女儿墙建筑物装饰结构体等)。当出现屋面开裂现象,则说明建筑物的防水工程几乎失去应有的功能。就建筑物防水工程而言,其基本上是由两道防水层组成,其一为建筑防水;其二为结构防水。因此分析建筑物屋面渗漏问题,需要从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现阶段,个别施工企业所应用的屋面防水材料性能不佳,自身稳定性不足,使用寿命较短,无法呈现更好的防水性能。受此影响,材料处于高温或低温环境,极容易出现破裂问题,影响整体防水性能。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城市酸雨问题越来越明显,防水能力差。另外,从实际施工过程中也能看出,部分施工单位为控制施工成本,选择一些价格低、质量差的防水材料,很难确保建筑自身的防水性能。劣质防水材料中部分还含有毒有害物质,很容易污染环境,同时也会让用户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1)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未能做到防排结合的问题。在建筑物整体结构中,屋面为最大受水侵袭部位。为此,在建筑物防水工程设计期间,既要考量防水,亦要考量排水。设计人员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将屋面排水问题纳入防水设计考量范围,即科学合理地设置屋面建筑物的排水体系,如排水实施方案、坡度的选择、落水口位置等,以应对各种水情对建筑物的侵扰。
(2)未能加强屋面结构钢筋混凝土抗裂能力的问题。屋面结构属于刚性防水措施,如果未能充分考量温度差异较大情形下的钢筋混凝土变形因素,就会导致结构板的抗拉受力出现问题,进而会造成混凝土收缩及因温度差而形成裂缝。
(3)建筑物屋面重点部位及细部结构处理失当的问题。因建筑造型与功能需要,建筑物屋面造型多样且结构节点偏多,为此会较难处置防水层接头与收口封闭。特别是在一些较为特殊的部位,如阴阳角、落水口与变形缝等,需要进行防水层特殊处理。但如果处理不当,则会造成接口或封口不严谨,形成屋面渗漏的薄弱环节。
对于当前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来讲,刚性防水屋面的施工技术应用主要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选择两道防水层,分别是隔离层以及防水层,保护层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进行格缝处理。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屋面防水保护工作得到真正保障,不能够对隔离层进行破坏,因为如果一旦隔离层破坏,那么防水层本身的作用发挥也会受到影响。而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于刚性防水层来讲,其本身和结构层之间的设置也需要进行重点强调,应当布设砂浆隔离层,从而保证隔水层与隔离层之间的分离更加科学合理。
实际柔性防水层施工工作的开展,主要采用的方法有热熔法和冷贴法。其中,冷贴法技术操作需在屋面清理干净后,再执行基层粘合剂涂抹操作。施工人员还要合理控制粘合剂的使用量,使用过多或太少,均会对后续施工产生影响。应确保防水材料铺设方向的正确性,最为常见的铺设方法为滚铺,应注意避免出现气泡问题。当上述工作全部结束之后,防水材料搭接工作也会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粘结不牢等问题也会彻底消除。各项铺设工作完成之后,需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如施工人员可以在表面涂抹一层橡胶或沥青。实际防水层施工操作的执行中,施工人员也要做好各个环节的优化,将缝隙或雨落口等部位的渗漏问题彻底解决,强调细节处理。相比之下,热熔法性价比更高,能节省一部分粘合剂。企业可根据具体施工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方式和方法,使实际施工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对于该屋面防水施工来讲,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对保护层材料进行科学的选择,如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使用保护层或者其他的材料,一定要进行全面的质量筛选,然后利用涂布对保护层进行施工之前的处理,保证在实际施工之前实现洒布均匀。而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保证屋面防水施工层的底部不会暴露,避免对整个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当上述操作结束之后,要使用滚筒进行碾压作业,然后粉料干燥之后,还需要将其他多余的洒布进行清除。对于实际施工来讲,应当针对涂料技术指标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保证防水效果能够达到最优,而且并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在建筑工程的屋面上实施防水卷材补贴技术,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工程屋面进行全方位看看,根据屋面坡度的实际状况制定出完善的施工方案,如果屋顶工程的坡度在33%以内,就可以利用平行铺贴的施工方法,而且是在屋脊处进行施工。如果建筑工程的屋面普度在15%~33%之间,就是要利用垂直铺贴的方法,在相同的位置进行防水卷材铺贴。除此之外,如果工程屋面坡度在15%以上,就可以利用沥青防水卷材,更好的确保防水的效果。
随着防水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之相对应的质量管理制度越来越完善,这也让各个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显得更具效果。与此同时,现阶段的防水材料越来越丰富,操作流程越来越简单,此时,施工人员应维护整个施工流程的合理性。实际施工时,企业也要注重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确保施工过程的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