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崎 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城乡发展服务中心
我国现代化工业水平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能够应用于建筑领域之中的工艺设备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先进,同时均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工民建项目的质量及效率得到了提升。建筑物投入到使用中之后,其质量、耐久程度等能够对居民的使用感受起到直接且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为了促使工民建的质量得到切实提升,还需要针对其中的技术和工艺进行不断强化。
在工民建工程中,桩基技术属于一项基础技术,并且具有“难度大”和“程序复杂”两项特点。一般来说,需采用人工挖孔、锤击、静压以及水冲沉入等方式进行施工。在发生地震等各类自然灾害时,桩基可以将建筑物竖向承载转移至周围,从而缓解建筑颤动,也就能够避免发生建筑倾斜、坍塌等不良情况[1]。
在工民建工程之中对桩基施工技术进行应用,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促使施工顺序得到优化。(1)应用桩基技术时,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高度协调及配合,同时完善技术交底工作,以保障施工人员可以对技术方案进行严格科学的落实;(2)应用桩基技术时,应首先对场地进行平整处理,将垃圾、异物等全部实施有效的清理;(3)对垫层施工的顺序开展予以重视,因为桩基施工可能涉及垫层施工,而垫层施工相对复杂,所以需根据桩基施工区域所具有的特点及整体环境,对垫层方案进行科学制定,以能够切实明确垫层厚度,从而提升垫层施工质量。
对预制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桩基为预制构件,需首先由工厂根据相应的要求进行生产,所以,相对于施工过程,前期准备工作更加重要,也就需要对前期准备工作阶段予以充分的重视。(1)需要对前期准备工作进行充分完善,严格根据施工标准对各施工环节进行落实,以能够为后续施工打下良好基础,对于准备阶段来说,核心工作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放线测量,另一则是预制桩定位,主要目的则在于保障后续工作的准确,同时还需对各项设备及材料的准备工作进行完善,并实施严格细致的质量检查工作,以保障其质量能够与相关要求相符合;(2)在对预制桩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必须完善保护工作,以保障预制桩可以安全的进入到施工现场;(3)确认预制桩未受到损伤之后,还应对其强度、外形以及各方面性能进行抽查,以保障其质量能够与相关标准相符[2]。
在对预制管桩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桩位、桩身发生偏斜的情况,或是出现断桩情况:
1.桩位、桩身发生偏斜
挤土效应、测量偏差、桩身不直以及开挖过程中的方案不合理,或机械操作不当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桩身发生偏斜,为了对这一情况进行避免,在开展设计工作时,即应对现场地质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保持布桩的合理性。尽可能增加单桩的有效长度和直径,以促使其承载力得到提升。同时尽量减少布桩的数量,增加各桩之间的间距,以避免出现挤土效应。最后,则应严格禁止一边打桩一边开挖的方式,必须在所有桩施工结束之后实施开挖土方工作,并对开挖的深度和速度进行严格控制。
2.断桩
勘察失误导致设计偏差、施工方法不当、截桩方法不当以及集体效应均可能导致断桩情况出现,对这一情况进行解决,则首先需要强化勘查工作的力度,增加勘探点的数量,或是缩减取样的间距,以能够对地层变化进行更加充分的了解,同时根据地层实际情况对相应的方法及设备进行应用,由专业人员进行施工,尽可能一次性将切割工作落实到位。最后,需要对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基本开发方案进行制定,并对相应的开发设备进行应用,以避免出现断桩情况。
灌注桩技术需要通过机械进行落实,所以应用时限制条件相对较多,且需更加注重细节。(1)对打桩位置进行明确,采用校对的方式将打桩位置的误差控制在5mm以下;(2)在孔已经基本成型之后,应对其中的沙土、碎石进行有效清理,保障底部处于平整状态;(3)将预制钢筋笼放置于孔洞之中;(4)进行灌注。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之中,必须尽可能的对每一个数据误差进行控制,并保障任何位置均无严重差错。
在对混凝土进行灌注的过程中,注意事项相对较多,同时还需对设备进行钻进的速度进行有效控制,以避免出现导管插入过深情况,并导致混凝土的灌注质量受到影响。另外,在灌注过程中,还需开展有效的安全管控及进度管控工作。根据既往的工作经验可以了解到,桩基施工之中,“管道预埋深度”以及“管道提升速度”二者为重点工作内容,为了促使施工质量能够与相关规定相符合,则需进一步强化管道的预埋深度以及提升速度,同时对混凝土的流动扩散规律进行有效掌握,并以此为基础对地下作业整体情况进行评估。
挖孔桩机所具有的优势在于承载力相对较强,同时施工过程更加简单,属于当前工民建工程之中应用频率较高的一项桩基施工措施。一般来说,其中应用的小型桩基直径为100cm,且主要在土质较薄、含水量较少的区域进行应用,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挖孔时,需要将孔深控制在200cm以上,同时需强化后期的养护工作,直至将护壁作业完成。
根据上文可以了解到,在工民建工程之中,桩基技术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从实际上来看,桩基施工的实际应用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以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等,同时采购人员应能够为材料质量提供保障,以促使装机作业得以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