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琴 邵东市人民医院
随着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文化和思想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促进人们内化思想道德素质、外化行为习惯,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从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的作用来看,可以将思政功能分为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政治功能主要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对政治生活的影响,而社会功能则是突出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所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治理功能而言,更倾向于社会功能方面。社会治理主要是对人进行科学治理,强调着社会性主体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也是人,所以,两者均具有社会性。而政治性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与其他功能相比,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政治性不完善,但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体现,是思政的性质原则和政治要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兼具政治性和社会性[1]。
从本质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教育形式,所以,思政也具有继承优秀文化、发展创造文化的教育职责。但是,由于以往社会环境的约束,导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较为片面,无法为群众提供多元化的选择,限制了文化的创造。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基本方略的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获得了发展与改变。在社会治理相关理念尚不明确时,思想政治教育一般与社会管理相结合,虽然同样为人民提供服务,但其落实性较差。而社会治理功能则能够更好地服务人民和社会,对社会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特征之一就是生成性和规范性的统一与结合。
当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社会治理功能时,相关思政手段的运用均符合疏导结合的原则。在进行社会治理时,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一种较为轻松的环境下采用社会大众接受程度高的方式,通过熏陶、激励等形式对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进行建设和塑造。因此,具有隐蔽性的特征。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治理功能无法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但是,思政的价值和作用能够从受教育的人们的行为习惯中得到展现,具有显示性的特征。两者互相关联,互相促进,通过长时间的教育积累最终发生质变,使人民群众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存在某些因素造成思政社会治理作用发挥领域的变化: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社会变化日新月异;二是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群众的实际需求发生变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这对思政工作提供了更大的挑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发挥社会治理功能时,为提高思政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应将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充分把握当前社会人们的思维需求[2]。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思政工作者应时刻将以人为本作为工作开展的基础。为有效将人本理念与思政社会治理相结合,相关人员应明确该工作的基础要求,进而解决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同时,还应通过紧抓利益关系,开展相关教育工作,采纳群众所提出的合理请求,使人们群众具有良好的权益意识,进而开展高质量的思政工作。
树立协同理念。我国在社会治理方面的有关决策主要是配合党的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思路,能够有效改善当前思政现状。因此,在当前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背景下,思政工作者应积极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新旧融合,加强工作、部门间的联系,实现信息共享。同时,应建立系统的工作机制,坚持党的领导,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加强建设自身的理论基础和管理能力,进而充分落实工作内容,与社会群众进行良好的沟通[3]。
对组织结构进行完善。主要有三个需要完善的组织,分别是专门组织、管理组织以及社会组织。在对专门组织进行完善时,应明确该组织的工作重心,将其落实在同级和上级的指挥组织上,通过思想动员以及完善工作机制,从而发挥协调作用,推动社会进步。而由于管理组织涉及范围较广,其工作与政治工作较为密切,所以该组织在开展工作时,需要不断改善工作素质、维护群众利益。对于社会组织的完善,一是在开展工作时应结合市场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二是需要紧抓基层的思想教育工作,重视劳动人民的思想建设;三是结合群众力量,提高影响力,从根本上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
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首先,政治素养。思政工作者应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文化储备,提高自身问题解决能力,树立科学世界观,加强自身意志力建设,抵抗不良诱惑,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其次,业务能力。通过积极学习思政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辅助技能,进而把握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和变化,进而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思政工作,切实发挥社会治理功能。最后,纪律意识。思政工作者应严明律己,言行一致,增加群众的信赖感,树立良好形象,进而使思政教育能够有效开展。
对人民群众的意识进行培育。由于公民意识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发生变化,尤其在目前文化发展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公民意识以及公共认知极易受到影响。但目前,大部分群众参与政治工作的意识不强,呈现公民意识缺失现象,因此,国家和相关人员应对社会结构进行完善,开展公民平等的传播教育,使其主动参与社会工作。加大法治教育的力度。在开展思政工作时,应将民主法治作为基础,以促进社会安定和谐作为目标之一,加强对民主和法治的宣传教育,进而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我国社会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