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荣军医院
药品和耗材要想进入公立医院,首先必须进入到医院使用管理目录当中,这就是医院准入。在实际生活中,医院准入的基础就是该药品或耗材能够收费,且在该公立医院中没有同类药品可以代替,或者是在性价比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当前,我国大多数公立医院的药品和耗材医院准入审批流程首先是进行准入申请,然后经过初步的筛选、评审,最后进入到终审等环节。
在实际生活中,公立医院一般都会储备两个月左右的药品和耗材使用量,以满足大部分医疗行为的需求。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很多公立医院储备的药品和耗材数量都较大,甚至有的医院储备的药品和耗材能够供应医院正常医疗使用的半年以上,这样的行为,不但占据了医院较多的存储空间,浪费了不少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管理,同时还会导致该医院资金和资源的积压,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也降低了其抗风险的能力,使得医院在运行中面临着更多的风险。
在医院药品和耗材管理工作中,科室管理环节是药品和耗材从库存领取出来并应用到临床使用环节的管理阶段。这一阶段的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要,但当前我国部分公立医院对于科室管理工作并不重视,对于这一阶段的药品耗材入库登记、应用流通等环节的管理工作不够规范,部分医生使用权限较大,存在超规格使用的现象,导致管理部门无法准确掌握这一环节中科室对药品和耗材种类与流通的规模,出现了采销信息不相符的现象,增大了管理部门药品耗材管理的难度。
在临床应用中,医务工作人员必须合理应用药品和耗材。但目前我国部分公立医院在药品和耗材临床使用管理方面也存在这一定的不足,例如管理方式不科学,导致药品和耗材存在过期变质的现象,此外还有部分医护人员存在药品超范围应用的现象及重复应用耗材未合理清洗等现象。
针对当前部分公立医院在医院准入方面存在的不足,相关医院应筹建医院医用药品耗材管理委员会,由院长牵头负责,财务管理人员以及各个管理办公室管理人员和专家组成。在医用药品和耗材的采购环节,应认真确认采购办公室选定的医用药品耗材中标项目,设定完善的招标规定,同时设定招标途径之外医疗药品耗材准入的方式,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强化医院的药材准入管理,避免因内部缺乏畅通的沟通而导致采购环节出现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对药品耗材进入医院环节的管控。
针对当前部分公立医院在药品耗材库存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应积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每一种药品及耗材都设置一个二维码,这样财务管理人员就可以借助信息管理系统对药品和耗材进行实时的跟踪监督,做好全过程的监控管理。同时,还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完善零库存管理模式,准确收集本医院各科室、供应部门以及相关的患者的信息,并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系统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财务管理人员科学地进行药品和耗材的管理,并实现科学使用,从而更好地践行“零库存”管理,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加强医院药品和耗材库存管理工作,提高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针对当前公立医院药品耗材在科室管理环节存在的医生使用权限较大,以及超规格使用的现象,相关公立医院应重视药品和耗材科室管理环节,从财务管理的角度优化这一环节的管理,明确各科室医护人员的使用权限,并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对科室药品和耗材的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监督,从而避免这一环节出现管理纰漏,提高管理的水平。
临床使用环节是医院消耗药品和耗材的主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传统的管理方式比较粗放,加之医院采用“以药养医”的策略,很多医护人员往往会应用高值药品和耗材,这样不仅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加大了患者的诊疗负担。因此,相关公立医院还必须优化药品耗材的临床使用管理,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药品价格进行封顶处理,并设定多样化的价格目录,从而在源头把控临床环节对药品和耗材的使用,强化这一环节药品和耗材的管理,提升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综合上述,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我国部分公立医院在药品耗材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到了该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相关公立医院应基于财务管理的角度,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构建自身的药品耗材信息管理系统,对医用药品和耗材进行精细化的科学管理,降低各环节管理的损耗,从而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