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1+X证书制度中,1是指学历证书,X是指其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取消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为了更好的就业只能去考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而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通过率较低,以至于大部分同学在毕业时很难通过。而1+X证书制度的X证书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选择,目前X证书有较多的选择,包括1+X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业财税一体信息化应用等,这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企业的结合都较紧密。与此同时,1+X证书制度将学历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使学生的实践目标更加明确,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社会提供技能型人才,使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职业教育更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由此可见1+X证书制度实施的重要性。
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已经实施1+X证书制度,但是当前的职业教育还未完成适应该制度,即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严格落实1的培养,即对于学历证书相当重视,但未重视1+X证书制度中的X证书,未及时向学生说明X证书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也未重视X证书,X证书的培养明显存在动力不足的现象。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学历高,很多教师是研究生一毕业就进入学校从事会计教学工作,这部分教师的理论知识扎实,但是缺乏相关的企业实践,会导致课堂出现重理论,但轻实践的情况,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同时,由于部分教师不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授课时易于企业的实际相脱节,导致学生在职场工作时一时很难接受,很难上手会计工作,不利于学生就业。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最初定位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会计理论,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技能人才。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与本科差别不大,部分公共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所占比重较高,而相关的实训课程较小,而且相关的课程设置与X证书衔接不紧密,即仅与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相衔接,而与其他的X证书没有很好的衔接,不利于学生通过其他的X证书。而由于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难度较大,通过率低,而课程设置又与其他X证书衔接不上,会导致学生在毕业时很难获取X证书,在就业时没有更好的优势。
1+X证书制度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中实施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应强化职业证书地位,让学生意识到职业证书的重要性,意识到职业证书对于就业的重要性,即职业证书有利于提高高职会计专业的综合能力,可以提高就业竞争力,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就业。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老师对于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X证书多与企业的实践相结合。首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老师要多参加X证书的培训,在学生们参加X证书培训之前,专业课程老师都必须考取相关的X证书,再给学生进行培训,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其次,要多下企业参与跟岗锻炼,在与企业跟岗实训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参与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管理的过程,能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老师上课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更好的吸引学生兴趣。最后,鼓励高职会计老师考取会计类资格证书,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
首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应与X证书标准相对接,例如,在设置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时可以直接使用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教材,进行课证融合,并将考试大纲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将教堂内容的重、难点与考试相结合,加强学生的理解,提高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通过率。
其次,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融入X证书的内容,如“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可以将相关的内容融入不同的课程,即可以在初级会计实务中融入财天下的核算处理,在纳税实务课程中可以融入税天下的报税,在讲解理论课程后可以将实训与X证书的内容结合起来,直接与X证书的考试内容相结合,以提高学生X证书的通过率。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为了更好的实施1+X证书制度,应强化职业证书培训地位,让学生们意识到职业证书的重要性,再加强教师实践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最后将课程设置与X证书相衔接,提高X证书的通过率,以更好的实施1+X证书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