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化背景下的国土资源管理

2021-01-16 07:41:06王建新建平县自然资源局马场国土资源所
环球市场 2021年1期
关键词:国土资源国土资源管理

王建新 建平县自然资源局马场国土资源所

信息化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土资源管理也面临着新形势,对相关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应充分结合工作概况,创新国土资源管理的内容和形式,以此改进国土资源管理水平。

一、信息化管理目标

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效率,推动国土资源管理标准化建设,搭建科学统一的国土资源管理机制,并采用更加先进完善的评价方式,切实解决传统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各项不足。在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高度落实国土资源动态管理,认真解析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以此维护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的成效

(一)基础建设日益完善

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需要诸多部门共同的努力,但是不同部门的工作内容有所不同,管理人员也需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任务,指派优秀且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做好管理工作。现阶段,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各部门均可大量收集职责范围内的信息,国家政府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也能够在工作中将信息作为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保障部门的科学决策。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很多内容均由基层部门执行和落实,部门与群众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部门也可明确群众的需求及部门重要信息,且上级部门也可获得更加详细的资料,以此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开通了网上系统

信息时代发展中,互联网已然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可在互联网的支持下交流、工作和购物等。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网上系统已经投入使用,政府也可以较快的速度收集民众在国土资源管理方面提出的各项问题,据此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民众也可节约大量时间向政府部门线上反映问题。群众还可利用系统行使监督权利。人民监督有利于政府工作的规范化,所以说,建设国土资源管理网上系统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权力公开化和透明化

政府工作中,人民监督必不可少,人民监督有利于遏制政府贪污腐败行为。我党始终十分重视该问题,高度关注权力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也深度落实到这一内容和要求之中。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部门应向社会公示工作现状和进展,使群众了解政府的工作,拉近政府与群众的距离,改善政府的工作效率。

三、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一)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制度

理清土地业务程序是完善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关键,为此,在整合及重组土地业务流程时,应转变传统的以部门为界限的开发形式,以信息流为核心建设高质量的流程体系,分析当前的土地在业务,整理土地业务的办理流程,以此为基础创建最佳业务模式,为信息的共享,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改善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还要明确土地资源管理分工,建设业务程序信息体系,基于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建设计算机调查评价辅助体系,以数据流为基础创建不同以往的国土资源调查评价系统。

西医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可预防与治疗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气流受限呈现出进行性发展趋势,同气道、肺组织对于烟雾和香烟等有害颗粒与气体异常慢性炎症反应相关[14]。当前,西医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多种环境因素和机体本身因素长期互相作用的结果,其发生机制除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机制、炎症机制、氧化应激机制外,与营养不良、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气温变化等均相关[15]。经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慢性支气管肺炎、肺气肿病理改变,其气道黏液分泌增多和气道管壁反复损伤和修复为关键环节,而气道过度修复可致使气道重塑,最终导致气道管腔狭窄、阻塞[16]。

(二)投入大量资金

在科学的资源管理体系约束下,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规范国土资源市场开发与秩序,建立更为科学和完善的管理机制,落实依法行政的要求,与此同时高度重视国土资源工作,加大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宣传力度,推动我国土地资源管理机制改革工作的有效落实,做好国土资源监察执法工作,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

(三)加强业务流程信息化建设

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制度是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这可有效提高资源管理的水平。因此,在建设信息化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务必充分考量每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建设功能相对完备的管理制度,与工作人员工作的实际情况加以结合,建设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以此增强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营造优质的执行环境和氛围,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四)合理开展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

相关部门要依据国家规范和要求选择管理形式,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更为灵活的管理模式,有效发挥出信息化管理的积极作用。如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迟缓的区域,由于其资源相对匮乏,实力较弱,所以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质量也不高。另外,在管理的过程中还需加大研究力度,建设中不断修正和调整,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在管理工作中务必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完善信息化管理,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性。

过程模型是根据统计过程建构的模型,关注数据分析观念的外显行为,能较为客观呈现数据分析观念现状.大部分学者借鉴国外Mooney的统计思维框架来建立发展水平框架.如董薇薇的发展水平框架划分为五个维度即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和统计与概率关系的认识[10].实际上,前四个成分是统计过程的外显划分,具有连续性的特征,而统计与概率关系的认识是贯穿于整个统计过程,与前四个成分的性质有所区别.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模型.

(五)优化监管保障机制

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中,软硬件设施建设尤为关键,为加强建设的整体效果,工作人员可以合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完善土地信息化管理,而充足的资金支持必不可少。企业内部一方面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土地管理部门也需集合多种社会力量,扩展融资渠道,为土地资源管理筹措更多的资金。在软硬件建设中,还需优化软硬件配置,切实做好设备的购进和更新等工作,并引入最为先进的地籍管理软件,从而提升土地信息化管理的整体水平。在土地信息化建设中,要求人员合理利用资金,优化经费管理,规避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等问题,推动土地信息化建设的长期、稳定发展。

(六)培养优秀的信息化人才

高素质的人才是土地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而专业人才数量较少也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为此,有必要加大对应用型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在高等院校培养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选择计算机技术、信息化工作及行业基础知识相对扎实的工作人员,注重日常考核培训,从而更好地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

定义 10 设(U,A∪D)是一个覆盖决策系统,U={x1,x2,…,xn}, B⊆A, U/D={k=1,2,…,l}。(xi)B→Dk称为RSθ,η(B,D)中冗余的规则,如果存在(xj)B→RSθ,η(B,D){(xi)B→Dk}使得(xi)B⊆(xj)B且conf((xj)B→Dk)=conf((xi)B→Dk);否则(xi)B→Dk称为RSθ,η(B,D)中最优的规则。

电厂汽轮机检修与维护作业中状态检修,为重要的技术要点之一。从汽轮机机组运行的整体现状方面分析,良好的状态检修实施对于故障问题的有效确定,以及故障问题的及时处理意义重大。分析在实际作业中状态检修的实施,主要的检修内容有:设备运行中的异常振动、异响、清洁现状、硬件现状方面的检修维护。通过对上述几点异常现象的检修和维护,有效的保障了设备运行中的安全稳定性。

四、结束语

综上,国土资源管理中,信息化管理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这就要求相关部门积极创新和改革管理模式,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优化资源配置,切实提高自身管理能力,满足时代发展的总体需求。以此为基础,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更好地满足管理工作多样性需求,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国土资源国土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河北地质(2021年4期)2021-03-08 01:59:20
鲜花盛开的国土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欢迎订阅2020年《国土资源信息化》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03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