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2021-01-16 07:41:06李营鞍山锅炉厂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1年1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管理体系管控

李营 鞍山锅炉厂有限公司

在制造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中,全面预算管理属于核心组成部分。制造企业生产销售活动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各项管理工作中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而建立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会对企业的运营管理阐述直接的影响。通过贯彻全面预算管理理念,不断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实现经营发展目标,解决财务管理的不足之处。在强化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力度的同时,对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引入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解决现存的财务风险问题,发挥预算管理的实际效用。

一、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意义

(一)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通过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能更加准确的将企业发展战略贯彻到企业各个运营流程当中,并且实现既定的目标。制造企业的管理人员,吸引明确制定战略计划之后,如何能传达给各个部门的员工,属于管理环节的中难点。而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势,企业的管理人员以战略目标为依托,分解企业各个部门的业务指标,并归纳到预算管理系当中。预算执行部门在了解准确、清晰业务目标的同时,落实战略发展计划。企业的管理者结合长期战略目标,进行预算指标的逐级分配,并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对重点业务进行把控,不断优化以及改进流程,完善长期战略计划,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

(二)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

制造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活动的过程中,预算管理属于核心的组成部分。只有全方位的渗透到企业的业务活动当中,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加强内部活动控制力度,才能提升企业的内部管控水平。采用对重要节点进行预先计划的方式,做好全局性的把控工作,做好动态化考核、追踪的工作,不断完善内部管控体系,落实规章制度,促进后续运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加强企业风险评估

预算管理属于风险评估的核心依据,企业通过对业务流程中的历史风险以及未来风险进行识别以及预测,并在战略目标的引导背景下,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企业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分析预算执行效果,纠正风险管控的活动,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达到风险管控的核心目标。

二、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存在问题

(一)预算编制问题

许多制造企业在进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阶段,仅仅从自身的发展角度入手,没有综合性的分析市场环境变化情况,也没有做好对主观因素以及客观因素的探讨。有些制造企业为了减少预算时间,将增量预算作为核心,结合上一年度的数据进行预算编制。没有对当前年度的预算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较少,进而对预算编制的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导致预算目标缺乏科学性。

(二)预算执行问题

制造企业的预算执行缺乏动态性的监督与管理,导致预算目标无法达成。市场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预算没有进行及时的调整,就会导致预算无法顺利的实施。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时候,预算编制以及执行属于核心内容,大多数制造企业会将重心放在预算编制层面上,对预算执行把控重视度不足,认为只要完成了预算编制工作,就等于做好了预算管理的工作,没有将预算活动贯彻到实处,也没有根据要求开展后续工作,存在预算执行随意的问题,无法发挥预算执行与管控的效用。

(三)预算体系问题

就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有少部分企业开始注重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也了解到了全面预算管理发挥的重要作用,需要立足于基本财务状况,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不断优化预算编制的流程。但在此过程中,有些制造企业没有对自身的盈利情况与财务状况进行分析,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科学化的预算管理模式,导致预算管控效果不佳。例如,在原有的管理体制下,制造企业一般都需要结合日常的工作情况,做好绩效考核的工作。但是在完善了预算管理模式之后,相关人员做好工作目标的细化处理工作,能使得员工明确自身的岗位基本职责。基于此,制造企业在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时候,如果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就可能引发运营风险,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策略

(一)优化预算编制方式

第一,制造企业要制定预算编制目标,以企业的战略发展需求为基础,选择灵活的预算编制方式。如滚动预算法、零基预算法、弹性预算编制等。采用上述方式,引导全面预算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确保各项运营活动顺利开。第二,进一步优化预算考核体系。不断提升预算考核力度,做好事后的监督以及管理工作,了解预算目标以及实际情况存在的差异,并且发现其中的动因,提出优化方案。在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的阶段,将全面预算管理以及职工发展融合,调动员工的主观意识。例如,某制造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利用集中管理以及分级管理的方式,设立预算考核部门,并合理的划分了各个岗位员工基本工作职责。以公正、公开的标准为基础,实现奖惩分明,约束财务人员的工作行为。

(二)加大预算执行力度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在制定预算目标之后,应当经过管理层审批之后,才能将预算目标落实到各个部门当中,进一步细化预算指标。其中年度预算主要就是由季度预算以及月度预算构成,需要结合不同的时间节点,做好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并完成预算管理指标。企业应当做好资金管理方面的工作,进行支出与收入的管理,把控资金利用情况,对收入标准进行适当调整。若企业存在超出预算的情况,需要进行会计核算以及账目核查,确保付款、采购工作根据标准落实,并进行预算执行情况的实时追踪,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三)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制造企业需要结合预算管理的基本情况,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与战略发展计划的互相融合,健全预算管理机制。通过完善岗位职责体系,对工作职责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得各个岗位员工都充分了解自身基本职责。若出现风险问题,就需要及时追究相关责任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另外,制造企业需要完善预算考核体系,不断优化预算管理活动。通过做好职工的考核工作,结合考核的指标,提出相应的奖惩策略。结合战略管理的需求,不断改进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开展合理的经济活动。

(四)积极运用先进的预算管理方法

在制造企业的运营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借助信息化技术的优势,结合各个部门的业务特点,将零基预算法、增量预算法、滚动预算法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还要参考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例如做好价值链分析工作、了解关键业务指标、引入平衡记分卡理念,确保业务指标以及财务指标的融合,为企业长期目标提供准确数据支持。此外,制造企业需要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预算执行力,确保各个部门能掌握一手预算执行数据,以便于对业务方向进行合理的调整,实现预期发展目标。基于大数据时代发展背景下,制造企业需要引入先进的财务软件以及信息化工具,注重融合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与信息化系统平台的建设,对企业的预算方案进行合理的调整,确保预算编制的透明性、清晰性,以便于收集各个阶段的财务信息,进行动态化的监控,增强各个部门的沟通与交流,不断提升财务管控效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制造企业的现代化管理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属于综合性的管理措施,能帮助企业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并对内部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监控财务部以及业务部门的绩效,加快企业的运转速度。在提升制造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性,并合理的利用生产要素,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管理模式。在引入国外先进模式以及经验的同时,结合企业的基本情况,创新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建设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确保预算编制计划的科学性,提升员工的整体认知水平以及预算执行力,不断提升制造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管理体系管控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活力(2021年4期)2021-07-28 05:35:18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管控老年高血压要多管齐下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7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9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