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心强
有学者指出,高校凡是带“古”字的课都难讲[1],古代文学也不例外。究其原因,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作品内容,都和今天有时空之隔。古代文学被冷落,与其教学模式机械僵化、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不无关系。30余年来,学界就这门课程的教学进行过诸多探讨。[2]有学者总结说:
二十余年的经验告诉我:带“古”字的课能否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在授业、解惑之时亦臻传道之境,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既“资于故实”又“酌于新声”,是否能“望今制奇,参古定法”,是否能“文律运周,日新其业”。一言以蔽之:是否具有当代视野。[1]
对于古代文学课程,无论是教学还是研究,今人必然也会打上此刻、当下的烙印。笔者认为古代文学教学要想真正走近当代大学生,为其喜爱并产生浓厚兴趣,就必须自觉、主动地和现实发生关联,体现致用精神。唯有如此,才能消除学生的陌生感、距离感。
古代文学课程学习的是经过大浪淘沙、披沙拣金后遗留于世的经典作品,透过一篇篇文章,华夏子孙能鲜活地感受到中国古人的生存方式、抱负追求、审美趣味与人生境界。通过古代的诗词曲赋,后人能洞察作者当年的身世遭遇、个性特征与精神风貌。可见,古代文学是传承优秀文化、宣扬人文精神的经典课程,是大学期间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和人文熏陶的重要课程。但当前高校学子的人文素养,的确令人担忧:
目前在大学教育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工具性”和狭隘的功利教育观念,在教育内容上表现为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教养,重知识轻能力的单纯职业化倾向;在教育效果上,容易造成受教育者人文知识的欠缺和知识结构的失衡,天文地理文史哲等大学生应该具有的人文素养有些学生差得让人难以置信。一些学生民族意识淡漠,对中国文明史缺乏了解,对传统文化没兴趣,很多学生不了解“清明”“端午”的来历,对西方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却十分崇尚。[3]
因此,当学生不断穿越历史接触到古代作品时,学习的绝不应只是识字、断句,理解其大概意思,而是作品所传达出来的丰富思想意蕴,尤其是作家作品所彰显出来的人文精神。这是弘扬民族精粹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部分学者认识到了这一点: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找到古代文学与现实人生的契合点,突出其人文学科性质,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实现其化育功能,从而使古代文学与现实人生在精神上紧密契合……[4]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浩若烟海的文化典籍和文学作品是华夏民族几千年思想智慧的结晶,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和人文精神。比如强烈的忧患意识、批判意识,大胆的叛逆精神,追求人格独立与思想自由,强调“天人合一”……都是中国人文主义传统的表现。[4]
大学生正处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古代文学中的优秀作品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产品,古代优秀作家身上的人格魅力在作品中闪耀着光彩,古人的人生态度、理想抱负、情感选择、生活智慧等等,都融化在文学作品之中。[5]
笔者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引用多家观点,是因为这已成为学界共识,且前辈的认识精湛而深刻。因此,在讲授作家时不妨借鉴“知人论世”法,带领学生学习作家的人文精神,领略作品的人文气息。其路数有二。
其一,引领学生提炼、概括作家最突出的人格魅力,或者将之融化到作品中去,在品鉴分析中逐步呈现出其个性气质、思想特征、情感基调等属于人文意蕴的因子。如讲到先秦诗歌、散文发展时,可以分析孔子一生周游列国、痴心不悔的弘道精神,孟子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气概,墨子为民非乐的苍生情怀,老子“上善若水”的淡然处世,庄子与世无争、逍遥遨游的超脱态度,屈原忠贞不移、上下求索、绝不妥协的爱国情怀。及至两汉以下,可以分析司马迁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和发愤著书的抗争品格,曹操志向远大、老骥伏枥的奋斗精神,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追求自然洒脱的人生风貌,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精神与狂狷品格,杜甫兼济苍生、忧国忧民的担当气概……这些被鲁迅誉为“民族脊梁”的代表作家,因其独特的文学成就和个性风貌而彪炳史册。教师不能满足于讲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还需有意识、有侧重地提炼、概括作者通过其作品传达出的“精神”“情怀”“抱负”“追求”乃至“文化品格”,并感受其或丰富或激荡的心灵世界。这些似乎看不见的“软件”恰恰是文章作者最闪耀的人性光辉,大浪淘沙传承至今,值得今人和后人继续发扬。如学人喻芳所言:
我们应该用这种多向的多维联系的思维方式对古代作家、作品进行全新的审视和诠释……拉近古代作品与现实人生的距离,使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古代文学对于人的心灵启迪,从而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4]
此外,我们还应该极力开拓古代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发现其人情美、人性美、道德美、结构美、韵律美、语言美、风格美。……回归自然,找回自我,做一个行为高尚、充满智慧、富有爱心、同情心和宽容心的人。[4]
作家的人生追求和作品内涵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必将成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个人,可以受到熏陶、增强素质、提升素养;对于社会,它将成为不竭的文化资源。
其二,针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所处阶段,挖掘、总结作家在面对人生具体处境时的人生态度与积极做法,为年轻人导航。从广义讲这也是对文章作者人文精神的一种传承,只不过更具实际指导性和现实应用性。当代大学生正处在社会急剧发展和转型的重要阶段,他们在享受物质财富带来的感官愉悦的同时,在学业、生存各方面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他们在面对求学、就业、婚姻、工作等各种现实问题时,常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常因缺乏正确的引导而走弯路,或在黑暗中摸索,或走上人生的极端。因此,古代文学教学中可以古代文学作家的人生态度和实践行动,为学生提供生活启迪。
比如讲到孔子,在总结早期语录体散文的发展及特征后,可以就孔子一生颠沛流离、四处碰壁、晚年回到鲁国聚徒讲学,一生不放弃宣扬儒家学说的人生经历进行总结,为学生在遭遇挫折和不顺时如何正确面对和调适提供范例;又如在讲到苏轼在朝廷受到打击和排挤、不断被贬、四处辗转的坎坷经历后,引导学生用对生活、对自然的爱化解人生的不幸,可为学生如何形成一种积极人生态度进行熏陶与教育。如学人所言: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杜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他们的思想情操和人格力量,无疑会给学生以心灵的陶冶,乃至震撼。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将这些高尚的思想情操和人格魅力,逐渐渗透到学生的内心世界里,激励他们营造健康美好的精神家园。[6]
中小学新课标早就提出学习远不应止于知识层面,还应上升到价值和情感维度。其实,大学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然而当前很多大学教师忽略了这一点。这一点恰恰能充分发挥古代文学的“无用”之“大用”。这种讲法也恰恰是对学生最有益处、最有启迪的。总之,“重温、反思和继承中国人文精神传统,对于唤起良知,唤起理性,唤起尊严,抵制物质异化、精神空虚、道德沦丧具有普遍意义”[4]。
因教学理念的不同,加之课时少、内容太多,许多从事古代文学教学的教师无暇顾及教学方法的琢磨和运用,只顾知识点的讲授而忽视课程在当今时代的价值与意义的思索,未将古代文学与当下生活相结合,未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学者曾指出:
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普遍地存在着一种弊病,注重基本知识的掌握,强调知识的框架结构,忽略对作品的直接感知,特别忽视其实用价值的开拓,从而使得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与现实生活脱节……我们应该积极地寻找古代文学与现实人生的物质契合点,即挖掘古代文学的实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促使这门历史悠久的课程焕发出生机与活力。[4]
笔者在多年的研究中,也一直坚持挖掘传统、激活资源、观照当下、古为今用的治学原则,先后做过一些尝试和探索,略有几篇“豆腐块”问世。[7]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笔者一如既往地坚持这一理念:使授课对象——最亲切的学生们真正获益。问题在于:由于时空之隔、载体不同,古代文学如何和当下现实发生关联呢?其现实价值和致用精神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这些都需要充分挖掘。除以上宣扬人文精神为当世生存提供智力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改编等“二度创作”外,尚有如下数端可以操作。
其一,寻求古代作家人生境遇、生存环境与当前人们生活、工作的相似、相通之处,既帮助学生切实理解、体察古人的创作动力与作品内涵,也使其从中获得启迪与借鉴。如讲解庄子采用寓言、卮言、重言来言说其“逍遥游”思想时,就庄子所处的战国动荡不安时代与当下人们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后人心浮躁、陷入心理危机进行比照,在“异化”上寻找到共同点。由于学生生活在当下,对全球性的精神动荡感同身受,这将促使学生对庄子所处时代以及他在乱世中追求精神的自由、人格的独立有更深切的理解,也使学生对当前生存状况展开思索。又如讲到屈原《离骚》《天问》《涉江》《哀郢》等篇章时,可以用当前很多大学生长期执着、痴迷热恋后,突然某一天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提出分手(即失恋),被对方无情抛弃甚至受到周围人奚落、嘲笑,来观照屈原在楚国宫廷中的不幸遭遇与凄凉处境。这种“将心比心”的教学通过设置类型情境让学生对创作背景和作者的体验去感同身受,使学生们在切入作品时不再感到隔膜与生疏(毕竟长期在校的青年学子经历和阅历都受限)。在讲到南北朝宫体文学(或五代十国花间派)时,可以用当前“美女写作”“下半身写作”等不正常现象来观照文学创作的成败得失,使学生对宫体文学的产生原因、时代背景和作品风貌有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以当下近似语境来比附和观照古代作家作品,能使教学具有亲近感,获得一种当代视野。当年在央视上一讲走红的名嘴易中天和于丹,莫不如此,他们采用的也是以当下场景和语境来疏通古代的人情事理。以易中天为例:
1.项羽真是太有人情味了,太招女孩子爱了,恐怕那时的女孩子嫁人要嫁项羽这样的了。(形容项羽是妇人之仁,对虞姬和自己的战马非常有情意)
2.刘邦在多年征战中风餐露宿得个风湿性关节炎啦,那倒也是可能的!
3.韩信大笑:“想不到我今天与樊哙这种人为伍啦!”——樊哙怎么了吗?
4.韩信是待业青年。[注]笔者摘录自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的视频。
他以活泼、俏皮的语言传达古代文化,讲解当代味儿十足,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其讲解策略和言说方式值得借鉴。
其二,以当前多种学科观照古代作品,采用不同角度进行解读,通过激活资源来阐发作品丰富而多元的内涵。古代文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是国学中兼采经、史、子、集的综合部分,后来随着引进西方学科分类后,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学科。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至今,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因此,当前学习、讲解古代文学时不能画地为牢将之局限于狭义的纯文学,而宜采用跨学科视野来解读作品。研读作品采用的学科和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和认识也往往迥异。比如:
我们讲《聊斋志异》,可以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去分析作家的创作心态,可以用原型分析方法去解读其中的文学形象,可以用生态美学的研究方法理解作者对人和自然的异化描写……[4]
所谓“道德美”“结构美”分别是从伦理学、语言学角度去观照的。又如从现代管理学角度品读《三国演义》,从谋略学角度品读《水浒传》,从人际关系学角度品读《西游记》,从社会学角度品读《金瓶梅》等,不一而足。这种教学法如能娴熟自然地运用,使作品在解读中获得新意,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传统与当下之间的关联。这尤其需要任课教师有宽广的学术胸襟、开阔的教学视野以及跨学科的知识结构。
古代文学担负有传承优秀文化、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审美能力、宣扬人文精神等多种功能,对学生的熏陶与锻炼是多方面的。学界同仁做过部分探讨,这里笔者仅从“语言能力”维度稍作分析。所谓语言能力,包括口头表达与沟通能力,以及笔头写作能力。学好古代文学,从大的方面来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从小的方面来讲对其语言能力也是一种积淀和磨砺。
古代作品中很多经典语句成为后世的格言、警句,如“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等。此外,学习中还会涉及许多古代的歇后语、成语、典故甚至短小有趣的故事。如果任课教师布置给学生任务,要求其在一个阶段(比如学期)结束后及时总结,勤于积累,运用到交际语言中去,必将有效提高其处世沟通能力。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进入教材的作品均是经过读者筛选和时间陶冶的经典篇章,在词汇、韵律、音节等方面独树一帜,成为后世借鉴和临摹的范本。这里从纯文学和实用文两方面论述。
一是长期浸泡在文采斐然的优美篇章中,能增强自己的语感。积累优秀篇章中词汇和语句,揣摩和把握作家写作技巧,能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如当年获得满分的高考作文《赤兔之死》,用半文半白写成,一气呵成,风行水上,放入《三国演义》原书中也很难分辨得清。据记者采访,小作者长期浸泡在古典文学作品中,从构思、立意、结构、词汇诸多方面获得体验和灵感,在长期学习、借鉴中得到提高。这一案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说服力。比如,教学庄子后总结其寓言言说的特点与魅力;学习史传散文后,总结古人对辞格的灵活调度和娴熟运用;学习两汉赋作后,可采用铺陈手法即兴练习;学习南北朝的骈文后,借鉴其对偶句和华丽辞藻的文采之美;学习唐诗宋词后,学习古人“捻断数茎须”的一字千金精神。无论是特定文体,还是具体作家,教学中都可突显语言之美予以重点讲解和提醒,并及时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练笔。
二是在教学中以许多实用性公文为契机,结合当下办公中常用到的应用文体式要求和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古代文学教学会涉及大量兼具文学色彩的实用公文,如书信体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诸葛亮的《出师表》,奏疏类有李密的《陈情表》、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序跋类有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其余的如陶渊明的《自祭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志铭》、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状》、刘禹锡的《陋室铭》……在古代,这些文章最初的功用在于解决某个具体问题,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因情志双美,艺术色彩浓厚,成为传世经典而进入古代文学作品选。会写实用文也是毕业生走入职场的重要能力之一,因此,教师可从规范格式、语体运用等方面,针对当前公文千文一面、冷静枯燥、空话连篇之不足,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认真体会古代文学的实用价值。
教学是一门艺术,古代文学在当代大学的传播要深入人心,必须从改变教学方法入手,以当代视野观照古代文学,使其焕发新的生机。彰显古代文学的致用精神,是实现传统学科古为今用的基本出路。笔者所论虽不尽成熟,姑且抛砖引玉,以引发更多同仁献出更加成熟和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