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微 象山县委党校
诚信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德规范。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传统道德观念正面临严峻考验,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严重道德失范问题,侵蚀着传统乡村秩序。
如今,乡村振兴战略早已深入人心,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其素质高低与乡村振兴息息相关。我们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把提升农民整体素质作为关键之举和长久之计,让诚信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杠杆,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农村社会转型,“物质是衡量一切的标准”等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加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严重侵蚀着传统乡村秩序,导致农民道德滑坡,失信行为逐渐增多。
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是农民失信行为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由于规则缺失和制度的不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不到位,奖惩措施“名存实亡”,诚信行为得不到鼓励和肯定,失信行为得不到有效惩戒甚至遏制,直接导致农民失信成本低,久而久之导致乡村失范、歪风邪气盛行。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各地不同模式的探索,均给目前的农民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了不同的启发。自2017 年开始,Z 县以涂茨镇旭拱岙村为试点开展“农民诚信指数测评”,目前已在108 个市级文明村中广泛推开,推动形成农村诚信体系建设象山模式。
Z 县农民诚信指数测评的模式具有如下特点:制定信用分——记录信用分——运用信用分(奖励正面行为,惩戒负面行为)——提升村民素质——促进乡风文明。该模式经过三四年的探索,各方面成绩显著:
1.农村诚信体系建设是提升农民素质的钥匙
农民素质关乎乡村振兴成败,农民的诚信意识更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杠杆。推进农村诚信体系建设,强化信用分激励,首当其冲对农民诚信意识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在农村诚信体系建设的象山模式中,将家庭孝道、邻里和谐、环境卫生、配合大局、公益慈善等元素纳入考评,在正反奖惩机制中,农民的守信行为得到激励,失信行为得到惩戒,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村民的社会责任意识、集体意识、规则意识、主人翁意识等各类素质。
2.农村诚信体系建设是促进乡风文明的引子
信用分是激发村民内心向善、找回淳朴乡风的引子。村民对“信”的认知经历了“知信—重信—用信—守信”的过程,对“用”的应用也经历了“不自愿—被自愿—自愿—自觉”的过程。比如Z 县强化农民诚信指数测评结果运用,将道德约束上升为制度规范,用旗帜鲜明的奖励措施巩固村民的正向行为,信用评分高的村民可优先推荐参评村里各项荣誉、优先获得象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低息贷款,这些奖励措施就如引子,解决了过去文明乡风建设想管不好管、管不好的问题。随着农民诚信指数测评工作的推进,原先遵守道德规范的村民越发体会到诚信的甜果,而原先信用有瑕疵的村民通过“信用修复”机制,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及各类公益活动,整个乡村秩序陷入良性循环,形成诚信、文明、和谐的村居环境,引领了乡村新风尚。
3.农村诚信体系建设是推动乡村善治的平台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治理的效果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现。Z 县农民诚信指数测评,通过“一户一档”诚信档案,可以全面掌握家庭户及其各成员诚信守法信息,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有效弥补社会管理短板、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推进基层治理成效,从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4.农村诚信体系建设是带动产业兴旺的踏板
信用是生产力。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而众多乡村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支持和良好的社会环境:金融支持是产业兴旺的关键因素。在现实乡村中,农民贷款难已成为严重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在Z 县农民诚信指数测评模式中,将农民信用与银行贷款相挂钩,为农村产业发展拓展了资金来源;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产业兴旺的必要保障。一个有序、诚信、向善的乡村环境,是吸引很多新农人来此投资、创业的重要考量。在Z 县农民诚信指数测评模式中逐步养成的诚信意识、契约意识、规则意识、边界意识等,可以帮助乡村企业摒弃熟人社会的一大堆弊端,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产业环境,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信用是“硬通货”,为发挥诚信在乡村振兴中的助推器作用,本文聚焦农村诚信体系建设的象山模式,探讨其建设的具体路径:
制度的约束性是制度产生的内在要求。自由主义思想大师哈耶克曾在《自由宪章》中写道:“一种坏的制度会使好人做坏事,而一种好的制度会使坏人做好事。”
大量的事实证明,扭转失范的农村社会秩序如果只靠单纯的道德力量来引导,工作进展可能会停滞不前,而制度则具有可持续性。比如在旭拱岙村,有一些村民通过诚信考评机制的落实和运用,逐渐改掉之前陋习,主动参与志愿者公益活动以及村里各项重大活动,村民素质明显提升,乡风文明有效推进,实现了制度出台的原有初衷。
制度的操作性是制度落地的必要前提。制度只有具备可操作性,才能切实管人管事。信用手段融入乡村治理,关键是要在信用管理中,明确奖惩的依据、标准、权限及程序,通过具体明确、操作性强的细则将守信和失信事项细化,厘清守信和失信边界,精准界定哪些行为是守信行为,哪些行为是失信行为,更好地规范村民日常行为。
在Z 县出台的《农民诚信指数测评细则》中,各试点行政村的考评细则通过制度的方式予以规范,其中共性指标包括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在共性的基础上各村还因地制宜推出个性测评指标,所有项目内容都被赋予具体的量化测评分值。如在XX 村村民“诚信指数考评”评分细则中明确将不赡养老人、邻里纠纷、非法上访等行为列为失信行为,它如此规定:若发生不赡养老人或虐待小孩或无缘无故殴打家人的,一经证实扣5 分;若邻里间发生争执,第一次上交村里调解的,有错的居民扣3 分,第二次上交村里调解的,有错的村民扣5 分,第三次上交村里或镇里调解的,有错的村民扣10 分;不无理信访、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被公安机关查实有上述行为的,每次扣10 分。同时,它将参与志愿者服务、配合大局等行为列为守信行为。如义务出工,义务管理,每次加1 分,直至加满4 分;配合大局、助贫帮困、无私奉献,每次加1 分,直至加满4 分;同犯罪活动、破坏村庄和谐、损害村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每次加1 分,直至加满5 分。
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正负结果的运用。Z 县在农民诚信指数测评中,强化结果运用,通过将农民的待遇福利和诚信指数进行挂钩,建立了守信失信奖惩制度,让村民通过守信收益、失信惩戒这种双向激励机制,让守信者得“甜头”,失信者有“痛感”,从而强化诚信意识。
牢牢把握正向激励的主调作用。在Z县推行的农民诚信测评中,以正向激励为主调,通过金钱、福利等物质奖励以及情感认同、评优表彰等措施,对守信村民的行为进行正面强化,使人以一种愉快的心情继续其行为,从而来调动广大村民提升诚信意识的积极性。如在奖励方面,年度诚信积分100分及以上者,给予村级养老、集体建房、就业参军等优先安排,优先推荐产品“文明家庭户”“党员示范户”“诚信家庭户”等各项荣誉,优先获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低息贷款。通过这一系列奖励措施,使得村民能更好地配合村里各项工作,实现村民与村庄共生共荣。
注重发挥负面惩戒的制约作用。我国推行失信惩戒制度已多年,Z 县农民诚信指数测评惩戒机制,则立足于农村实际情况,将失信代价与农民重视的荣誉称号和福利待遇相挂钩,发挥了负面惩戒的制约作用。
农村诚信体系建设的生命力,还在于制度的不断演进。如何让农村诚信体系更有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探索:
全国各地不少农村已开展农村诚信体系建设的探索,在模式各异、效果各异的探索中笔者得出一个共性,农村诚信体系建设是需要人力基础、物力基础、组织基础等各支撑相互配合的一个系统工程。
人力基础是农村诚信体系建设的智力支持。加大人力投入的数量,持续探索信用理事会、信用议事会等方式,从而满足所需人力。提升人力投入的质量,通过外出取经、自我总结、各种培训等方式完善信用采集、信用录入、信用评价、信用执行等环节,做到信用采集真实客观,信用录入全面系统,信用评价动态弹性,信用执行落实到位。
物力基础是农村诚信体系建设的物质保障。数据更新、维护,动态化管理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不少挑战,在今后探索中,广大农村要瞄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瓶颈,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成功打造出依托“PC 端+手机App”的农户信用信息系统,将信息采集端口拓展到专职采集员、农户、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等信息提供者,建立信息主体自主发起信息更新的机制,实现农户信用信息采集的分散化、动态化和交叉验证。
组织基础是农村诚信体系建设的根本保障。在农村诚信体系建设过程中突出党建引领,通过抓好“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等党内制度的落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重点发挥党员在以身作则、信用评议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升农村诚信体系测评的质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我们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每个村庄都有自身个性,在探索过程中我们既要遵循共性和规律,又切忌千篇一律。
各个乡镇街道可根据自己的区位特点、工作重点等,制定一个指导性的信用考核标准,各村以此为基础,在充分吸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村情完善信用评价的个性指标——村级评价标准。
明确界定负面惩戒范围。越是负面惩戒,越要精准,否则很容易导致“惩罚强度的扩大化”。有些村或许会推出黑名单制度,它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倒逼后进、促其知耻后勇的效果,给一些村民造成较大压力,但并不意味着这一做法放诸四海而皆准,更不意味着可以不加节制地“大力推广”,在探索过程中要避免不管三七二十一将所有乡村事项与信用相挂钩。
建立“信用修复”机制。负面惩戒是手段,不是目的。近些年来,随着“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建设的逐步推广,一大批失信行为人咎由自取,得尝苦果。随之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给失信者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因此我们要建立起“信用修复”机制,支持失信者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及各类公益活动,让失信者自我纠错、主动自新,积极修复个人信用。
加强农村诚信体系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又一伟大的实践。在继续探索农村诚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以榜样为参照,又要总结提升,将全国各地经验、各个村庄实际叠加,实现农民提素质、村庄增颜值、产业增活力,从而让诚信成为乡村振兴的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