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重塑与学科自主性:社会政策时代社会保障改革进路

2021-01-16 19:37李全利肖富群
关键词:社会保障学科专业

李全利,肖富群

(广西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经历了一段高速平稳的发展机遇期,在增量求质的转型发展观念下,社会与人的发展逐渐被提上日程,社会政策对新时期社会问题的应对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学理与实践价值越发重要。构建发展型的社会政策体系和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社会风险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必然,党中央注重社会政策发展的战略布局正在形成,中国社会政策时代已经来临(1)李培林,王思斌,梁祖彬:《构建中国发展型的社会政策:“科学发展观与社会政策”笔谈》 ,《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此后,不论经济发展新常态还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型,社会政策在保障民生兜底、协同社会发展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社会保障与民生事业的最重要政策工具,社会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反馈与研究都需要专门的人才与技术。而社会保障专业与社会政策时代需求相匹配,其教育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保障及民生事业建设培育专门人才。自20世纪末期教育部新增设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以来,各大高校都认识到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稀缺性并纷纷招生进行人才培养,并且逐渐建立本、硕、博完整的人才梯度培育体系。

然而,就是这样一种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与社会建设紧密相连、与市场需求吻合匹配的新兴专业却面临矛盾与尴尬。这不仅体现在学科边界划分不明确、专业属性定位模糊、学科理论基础独立性欠缺等方面,还体现在专业教育教学实践环节与客观现实需要脱节、人才培养模式固化等方面。所以,在社会保障事业飞速发展的同时还必须明确其学科建设的目标,提升社会保障专业本身的理论研究水准(2)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学科建设:回顾与展望》,《人民日报》,2018年8月13日。。在大的社会生态转型背景下,社会福利治理正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转变,伴随而来的社会政策时代给社会福利治理和社会保障议题带来新的现代化要求(3)李全利:《社会福利治理的现代化转向:基于布兰德社会生态转型的视角分析》,《青海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梳理社会保障学科专业的理论体系,论证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迫切要求。

二、 社会保障专业的理论基础缺乏独立性

(一)现实需求强于理论支撑

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的角度来看,社会保障成为一个学科,其理论范式缺乏坚实的学科基础,这一事实自社会保障专业成立以来就备受争议(4)孟颖颖:《社会保障学:挑战、定位与发展:基于学科建设的视角》,《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第1期。。社会保障专业在我国具有鲜明的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结构调整造成城镇大量的失业工人,农村集体经济解体造成农村合作医疗瓦解,新型的城市和农村贫困问题涌现。由于社会转型跟不上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我们对社会保障的需求逐渐强烈。真正使得社会保障专业陷入“根正苗红”之争的是社会保障专业理论基础的分散、多元与西方引进。与政治、经济学科不同,我国社会保障学科起步比较晚,国内早期的社会保障学者借鉴了新、旧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人口学等理论思想,其中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庇古福利经济学、马尔萨斯人口论以及新历史学派等是国内外社会保障学者都比较认可的主要社会保障理论支撑(5)邓大松:《中国社会保障若干重大问题研究》,海天出版社,2000年,第231页。。但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实践中,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从出现、发展、繁荣到改革,不同阶段所依据的理论思想与经验模式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与启示(6)丁建定:《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6页。。20世纪末,伴随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而来的各种社会问题,社会保障制度呼之欲出,各项社会政策纷纷出台,现实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需求十分强烈,但是中国本土的社会保障理论基础却相对弱势。20世纪80年代,在社会保障还没有成为高校学科专业之前,政府就已经出台了很多社会保障政策,但国内关于社会保障基础理论的研究却不够积极。

(二)社会保障概念本土演绎的多元化

在社会科学领域,学者所建构的社会理论都包含一个复杂的过程和框架,社会理论是包含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的综合体(7)彼得·普雷斯顿:《发展理论导论》,李小云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4页。,社会保障成为一门专业学科的历程本身也是先由实践探索再到寻求理论支撑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学者对社会保障的研究深受西方影响,主要以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和美国及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为论据(8)尚晓援:《“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社会保障在中国大陆起步晚还与特殊的历史背景有关,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实行的是充分就业制度,城市下岗失业工人问题并不突出,再加上农村集体经济时期农村的合作医疗能有力克服农民的因病致贫问题,专门的社会保障议程并没有在中央政府进行深入讨论,专家学者对于社会保障的学术研究也大多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

社会保障从概念到理论的转型经历了一个从西方引进到本土化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之后,受到列宁“国家社会保险责任”理念的影响,一大批中国学者结合当时中国社会保障实践,并在吸收国外社会保障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陈良瑾曾把社会保障定义为狭义的“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权利”(9)陈良瑾:《社会保障教程》,知识出版社,1990年,第5页。;郑功成认为社会保障是“各种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公民生活保障系统的统称”(10)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1页。;香港学者周永新则认为社会保障既包含供款性的社会保险和普遍津贴,也包含非供款性的社会救助服务(11)周永新:《社会福利的观念和制度》,中华书局,1995年,第27页。。可见,从制度实践到概念探索,社会保障的西方引进和本土化实践并不十分对称,我国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理基础与西方社会福利性质的变革有很大出入,而且缺乏本土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理念。

(三)社会保障理论维度的熔炉化

社会政策时代不仅仅是新时代中国的现实所需,也是国际社会普遍面临并且广泛遵循的历史背景。从社会保障国家责任的主体角色定位来看,社会保障的政治理论维度十分重视国家的作用。波兰尼认为绝大多数社会都在自己的历史中演化出一些照顾穷人和社会底层群体的办法,国家行动能在经济社会大转型的背景下有效弥补市场自发调节经济的缺陷(12)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刘阳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页。。如果从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出发,经济福利与国民收入息息相关,加上穷人的所得收入不减少,总体国民收入增加一定会带来经济福利的增加(13)阿瑟·庇古:《福利经济学》,金镝译,华夏出版社,2013年,第63页。。从经济学的维度来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追寻福利最大化的必然结果,社会保障是一项涉及资源分配与财政转移支付的行动,在社会保障实践领域中,经济学过多地关注国家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统筹规划与运营,效率原则是社会保障理论分析的一个重要维度。

自马歇尔提出公民社会权以来,公民权利理论又成为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理论维度,尤其是在20世纪福利国家合法化的论述中,政府的社会保障供给是公民权历史演进的结果。公民社会权范围的扩大要求国家必须保证公民享有充分的收入、卫生、住房和教育等权利。社会保障立法的实践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公民权利理论的影响。而且在社会政策时代中,社会公正的理念和制度化的社会政策实施还受政府社会政策能力的影响(14)王思斌:《社会政策时代与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建设》,《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社会政策的目标体系是包含社会目标、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在内的综合体,社会政策的再分配功能对社会政策目标的实现影响深远,对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将发挥积极作用(15)关信平:《当前我国社会政策的目标及总体福利水平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社会政策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主体的实践工具,构成了社会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维度。而现代社会政策的原动力来自人类需求和劳动力的商品化过程,并由此形成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政策,从而构成福利资本主义的不同社会保障模式(16)考斯塔·埃斯平·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郑秉文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38页。。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既有强调国家责任的政治维度也有讲求效率的经济维度,在社会政策背景下,其追求公平与稳定的社会维度也对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构建带来影响。所以,社会保障的理论维度是一个大熔炉。

三、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价值存在争论

(一)社会保障专业学科边界模糊与独立之争

在社会保障能否成为一门学科的论述中,赵映诚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社会保障学是社会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既是一门社会经济管理学科,也是一门人事管理科学。同时社会保障还是一项涉及制度对象、水平、管理等多个方面具有自身独特规律和特点的制度, 其学科价值具有独立性,而且涉及多个学科(17)赵映诚:《社会保障学及其体系构成》,《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首先,从研究对象来看,社会学关注贫困、疾病等社会问题,而社会保障重点瞄准不同群体的贫困问题,二者都关注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有很多重合之处。但社会学成为一种学科远远早于社会保障,尤其是诸如福利社会学、区域性的农村社会学和城市社会学等无不涉及社会保障问题。从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和组织实施需要筹资、精算、分配、监管等行动,其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方法。从研究个体来看,社会保障还关注老、幼、病、残、军等特殊群体,关于人口学的原理和知识也被社会保障学兼容并蓄。所以,从学科属性划分来看,社会保障这一学科中含有其他学科的影子,学科独立性的价值没能得到统一的论证。

但是,基于学科研究的内容、对象或方法来评价学科建设的标准是不权威的。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学科还有自身的学科属性,其关注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并不仅仅像社会学那样从现象到本质地进行分析,还注重从经济学的公平、效率和管理学的组织运营角度去解决问题。这不但能为社会保障的学科独立性提供论据,还更能彰显社会保障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童星也提出,从公共管理学科的共享价值来看,社会保障与公共管理二级学科没有“血缘”只有“地缘”关系,因此应该遵循多学科的“最大公倍数”来确立共享价值,并坚持“最小公倍数”的原则来构建学科边界以实现包容发展(18)童星:《公共管理学科的共享价值、疆域边界与发展趋势》,《学海》,2019年第1期。。社会保障学科的边界存在模糊之争,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社会保障学科价值的广泛性和重要性,这是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吸纳或者代替的。所以,在今后的学术共同体发展进程中,社会保障学科将会发挥其独特的学科价值,对于社会问题的发现与应对以及社会政策服务对象的定位与保障将会优于其他任何一个学科。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保障的学科价值具有无比巨大的潜力和可塑性。

(二)社会保障的实践价值之争

在社会保障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之前,对制度实践的探索就早已在社会主义体制下发挥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保障实践就逐步从应急性救助转向制度化的建设。建立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镇劳保制度和农村五保及合作医疗制度等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出现了新型城市贫困和农村因病致贫等问题,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住房及社会救助等主要社会保障项目不断得以改进和完善。而且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发展与中国的成长相生相伴,社会保障经历了制度学习、制度选择、制度演化的过程,并且深刻嵌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制度变迁过程始终(19)董克用:《期许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未来:社会保障与福利: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社会保障》,2020年第1期。。从我国民生国家的建设历程来看,中国民生建设的制度转型与丰功伟绩离不开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探索。自社会保障专业在20世纪末期成为独立专业学科以来,社会保障专业教育教学的研讨活动也不断增多,在学术产出和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都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伴随着社会保障专业的建立,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民生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

但是,不能只从一般的民生工程或有形的政治工程来理解或评价社会保障的作用,如果不能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对社会保障制度标准进行设计就会形成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相互挑战与失衡错位(20)郑功成:《要站在国家治理角度看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中国民政》,2017年第9期。。社会保障虽然是为应对社会风险服务的,但是,其本身也具有风险。除了自然风险给社会保障自身带来挑战与压力之外,由外在市场环境所引发的国家责任风险和市场失灵风险也会增加发生风险的可能(21)邓大松,何晖:《社会保障风险及其防范的几点理论认识》,《求实》,2011年第4期。。社会保障自成立以来就面临其他领域学者专家的质疑,同时新开展社会保障专业的大中院校学生也在就业时面临专业岗位稀缺的短板劣势。在扶贫救助和单位福利等领域,社会保障专业价值功能的发挥往往具有排他性,因此会引起制度体系外群体的争议。社会保障是一种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制度安排,自身的福利功能也将影响所属专业学科价值的大小。从福利视角出发,社会保障在国内外各个时期都呈现出支持与反对并存的呼声,对福利去管制化和福利市场化的选择一直存在争议。社会保障坚持经济理性主义还是管理主义也一直存在分歧,其在很大程度上还会沦为执政者的措辞(22)柯文·布朗,布雷恩·特纳:《福利的措辞》,王小章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页。。社会保障专业实践价值的发挥是一个多层次、多接点的复杂过程,除了专业教学之外还有各种制度的建立、运营,其与国家、社会、公民三者之间都存在密切关系。尤其是制度本身所引起的“福利污名化”和“福利漏洞”及“福利依赖”等负面话语符号也影响着公民对社会保障实践价值的评价。每当令人扎心的社会问题出现,不论是“毕节儿童冻死事件”还是山东“逃儿村”现象,都会引起社会对社会保障制度实践价值或社会保障相关部门的追责和质疑。所以,社会保障专业价值的挑战既有来自社会现实的压力,也有来自相关学科专家的批判。

(三)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之争

除了横向学科之争所引起的专业价值独立性这一矛盾之外,纵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与专业产出效应也影响了社会保障专业学科的价值属性。自1997年“社会保障”出现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名单以来,截至2017年,全国已经有179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而且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攻读硕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攻读博士研究生的比列均高于全国所有本科平均水平,社会保障专业的师资队伍、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等都有了显著提升(23)童星:《转型背景下的社会保障学科发展》,《中国社会保障》,2019年第12期。。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学科再造相当有吸引力,该学科涉及内容广泛。本科生除了报考社会保障专业硕士学位之外,还可以攻读经济学、管理学、人口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政策、医疗与卫生事业管理等其他多个学科专业的硕士学位。当前全国有社会保障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等院校越来越多,社会保障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初具规模,社会保障专业的博士回校从教的比例较高,人才反哺教育特征明显,这对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壮大作用明显。另外,为了更好地履行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2008年国务院的“大部制”改革重新组建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诸多部门对社会保障相关人才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也有越来越多的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到中央及地方的相关职能部门任职或服务,该专业人才的口碑越发良好。

由于社会保障涉及人力资源管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经济学、人口学、卫生事业管理、社会工作等多门课程,因此存在相互争夺师资和教学资源的矛盾。而且在人才培养过程、供需、平台等方面还存在人才入口门槛相对偏低、就业市场对口率低以及双创融合教育薄弱等短板。社会保障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联盟、专业师资队伍打造以及专业双创教育模式创新等面临挑战(24)邵文娟,奚伟东:《新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劳动保障研究会议论文集》,2020年,第15页。。在社会政策时代背景下,我国在社会福利筹资、提供和规制主体等方面呈现日益多元化的趋势,这对于复合型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师资、教学、能力培养等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碎片化弊端(25)袁同成,袁晶晶:《碎片与整合:基于福利治理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探讨》,《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第4期。。实际调查发现,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硕、博培养单位在中东西分布上差异明显,专业学科带头人缺乏,有的高校虽然开展了相关专业,但是仍存在核心课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26)林闽钢,王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及其人才培养情况的调查分析》,《中国大学教学》,2018年第8期。。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本科生攻读硕士生的比率较高而本科和硕士生的人才就业率、就业匹配率及岗位满意度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区高校的社会保障研究生和博士生学位授权点和招生人数能不能相对满足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还有待商榷。

四、实现社会保障专业教学自主模式创新的途径

在社会政策时代背景下,需要在共建共享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社会、雇主、家庭及个人的作用,并使之与政府角色有机结合。而社会政策领域的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投资型的社会保障举措与低保、养老等社会消费型的保障举措都应兼顾适应性与协调性(27)贡森,李秉勤:《新时代中国社会政策的特点与走向》,《社会学研究》,2019年第4期。。诚然,社会保障制度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仅需要制度理念的创新,还应该把理念与学科建设结合起来,不断改进社会保障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28)陈泉辛:《社会保障教学举措与实践探索:评善思·善学·善导:新形势下社会保障学科发展与教学改革》,《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7期。。但是,社会保障的专业学科价值与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存在争议,对于社会保障教育教学实践环节的探索与争论也从未停止,各高等院校所建构的核心课程和教学方法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社会政策时代背景下,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愈发彰显,但是社会保障学科建设的步伐与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存在脱节的矛盾。社会保障这种喜忧并存、发展与困惑同在的境地将深刻影响自身专业的生态发展(29)赵秋成:《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和发展路径选择》,《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在教师资源优化层面,新时代教师教育专业化需要构建实践与理论教学双专业复合型的跨界行动(30)龙宝新,陈晓端:《跨界人:教师教育者的身份定位及其关键素养》,《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不同社会保障举措的协调、适应与建构主体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保障专业学术训练与实践,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作用发挥必须依赖于专业学科建设、核心课程建设以及教学改革,而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体现专业教学自主性。

(一)重塑高校社会保障专业学科竞争力与自主性招生优势

学科竞争力是衡量高校发展质量的核心要素,也是决定一所高校学科建设能力的关键指标(31)王倩,周启坤,马莉:《从全国学科评估透视师范类高校学科竞争力》,《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9年第6期。。对于高校来讲,社会保障专业学科的竞争力决定了高校内部专业生源的流动情况以及该校未来的社会保障学科发展情况与潜力。因此,对于开展社会保障专业的高等院校而言,在本科或者硕士的招生简章中一定要凸显该校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人才培养方向,保证专业学科具有强大吸引力。而重塑高校社会保障专业学科竞争力的关键是引进或聘用社会保障高层次人才,将社会保障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开讲座、培训等信息及时地传达给报考学生。其次应注重对高校社会保障专业学科带头人的培育,保障学科硕士点及博士点申报工作的完整性,构建本校本硕博人才培养的梯度优势。另外,争夺生源一直是少数重点院校的特色行动,社会保障学科起步晚,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对于高三的毕业生来说,报考专业的选择往往会决定一个高校某类专业的录取分数高低。为了避免社会保障专业成为“冷门”学科,应采用大类招生、自主招生,其优势在于能够让优秀生源先入校后“择(专)业”,从而在确保优秀生源的前提下宣传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优势。

(二)自主设置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社会保障专业课程

从我国专业教育模式的变革历程来看,高校在专业教育实践中要重视对学术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的统一,在对学生进行通识课程教育的同时不能放松对专业教育的重视(32)李鹏虎:《我国高校专业教育模式的历史流变与发展进路:兼论高等教育内涵的重新审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同时还要加强教学共同体建设,促进多种渠道开展专业教学的自主性与创新性。高校教育模式的创新首先依赖于大学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生态适应性,彰显特色办学,对社会保障专业进行优势打造和特色升级就必须确保高等院校具有自主设置适应本校特色的核心专业课程的能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社会保障核心课程首先要保障教育教学的自主性,所配置的社会保障系、所、教研室、研究中心、团队等在保持其专业教育活力和积极性的同时还应该给予自主设置特色课程的权力。另外,对于社会保障课程本身而言,核心竞争力课程的打造需要发挥学校的特色教育教学模式,例如财经类院校的社会保障专业核心课程要彰显社会保障与经济、财税、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等专业特色相关的核心课程;师范类院校的社会保障专业核心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国内外社会保障理论、模式与制度;医学类高校的社会保障专业核心竞争力课程应该在医疗保险、老年护理、医务社工等方向进行选择,尽可能凸显特色院校的社会保障特色课程教学。因此,自主性与竞争性是打造社会保障专业核心课程的法宝,也是提高社会保障专业价值的重要原则。

(三)建立供需匹配的精准型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

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定位与社会需求之间以及人才培养标准与市场需求标准之间的两对矛盾是阻碍社会保障专业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资格考试是克服该矛盾的重要举措(33)Hongxu MA.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Major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2020(2).。在社会政策时代背景下,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的解决急需专业化社会保障人才体系的培养。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化建设水平越来越规范,其业务范围也越来越精确,对于该领域中的技术治理和专业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立精准匹配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彰显社会保障学科价值和教学自主性的重要举措。社会保障在高等院校的本科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保障学生升学深造,并成为高级人才;一种是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建立能够及时实现就业的市场匹配型培养模式。但不论哪一种模式都要保障学生的专业属性具有竞争优势,并尽可能保障专业人才与自身工作岗位的匹配效率。另外,社会保障本硕博不同培养阶段的教育教学单位与政府及企业的合作平台建设,对于精准匹配型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尤为重要。不论中央直属高校还是地方院校,教学机构与人才使用机构之间的对接机制是决定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与走向的关键,也是提高社会保障人才培养能力的着力点。

(四)实现社会保障专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突破

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历史来看,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学科理论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舶来品”的影子,但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道路本身并无好坏优劣之分,仅有培养模式是否适应本国基本国情的差别,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要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34)关信平:《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是面镜子:评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史》,《中国社会保障》,2011年第11期。。从教育现代化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教育的“离土化”问题挑战着“在地化”的教育本质。构建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多方支持体系,培养自然体验式教育模式,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师能力(35)岳伟,徐凤雏:《自然体验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逻辑》,《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在多年来的社会保障教育教学实践环节中,已经逐渐形成翻转课堂、金牌慕课、参与式教学、互动教学、实践实验教学等不同模式,教育教学方法正在不断创新。但是先进教学方法的突破要保证具有社会保障专业的高等院校能够发挥各自的自主性,在去行政化教学的同时增加专业教学的灵活性以及生态环境适应性。首先,从专业教师的角度来看,要鼓励社会保障专业领军人物的人才流动及教学经验和教学知识的传播分享,优化师资力量的均衡分配,实现社会保障人才自主性流动。其次,从社会保障教育教学的平台打造来看,慕课及网课的打造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有重要作用,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快传播优质课程的信息分享,保证实用性,增加学生名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学相长。最后,注重特色院校特色社会保障学科建设经验的交流,定期开展国内外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社会福利等教育教学的专场会议,增加社会保障领域专家学者及学生的探讨,实现整个社会保障教育教学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

(本论文获得中国社会保障学会2020年度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感谢丁建定教授、关信平教授、童星教授以及席恒教授的批评与指正,文责自负。)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学科专业
【学科新书导览】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山东省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分析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超学科”来啦
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原因分析
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关系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