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丽,何 焱
(1.河北大学 财务处;2.河北大学 经济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步入数字化、智能化阶段,各行各业均受到一定影响,其中,财会专业也受到了冲击。传统专业背景下,财会以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为主,数智化时代,财会专业进入“业务在线化、运营数据化、决策智能化”的全链条数智化转型阶段,会计专业也随之系统化、信息化,传统手工记账被取代。
会计专业在信息化、智能化的同时,也对行业人员的知识储备与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财务人员除了要掌握基本的会计知识外,还需掌握一定的管理能力与信息技术手段。但是,高校依旧延续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这暴露出课程内容相对陈旧、教师一线实践经验滞后、缺乏教育与产业对接等弊端,这就造成现有会计高校毕业生偏离数智化背景下产业需求、学生新业务实践能力不足、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相脱节等问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大量重复的财务工作将被机器替代,给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与学生就业带来巨大挑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变。
自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取消后,会计“行业门槛”逐渐演变为初级会计职称,底层财务工作岗位逐步趋于饱和状态,且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基础财务工作逐渐被机器替代,企事业单位更需要会计管理、数智化等具有信息化、网络化素质的中高端复合型人才。懂管理、知法务、擅税法、熟财务、会数据等对传统财务会计的专业需求逐渐减少。因此,财务会计人才向会计管理、数智化转型成为必然。
当前,会计人才需求与供给存在不匹配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供给数量上整体供大于求;供给结构上低端人才过多,中高端人才供给不足;供给素质上,财务会计供给过剩,会计管理、税务会计、信息化能力及职业素养人才供给不足。目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信息技术不断推动着社会数字化转型,加快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升级速度,企事业单位现在更加需要满足智能财务需求的数智化人才。而高校教学仍延续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的人才侧重于基础业务,不具有数智化意识与能力,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对接严重失衡,目前的财会教育水平达不到企事业单位的招聘要求。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升级迫在眉睫。高校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与财会专业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采用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企业与高校协同培养人才,对课程体系做适当的调整,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与数据分析能力,以此来满足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让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随着会计专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会计的实际操作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与高校教师以往的认知情况产生了巨大偏差,再加之高校教师自身的实践经历有限、接受的培训较少、自身水平不高,传授的知识具有延迟性、传统性,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陈旧,对会计信息化了解较少,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不高,不符合现代会计专业的工作要求,工作后还需进行培训,增加了大量的时间成本。
同时,虽然有些高校的财会专业开设了部分与大数据、信息化相关的课程与内容,但由于教师能力有限、水平不高,该类课程无法进行深入讲述,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可见,教师队伍的师资素质亟待提高。
现代会计专业发展迅速,仅凭大学知识无法让学生在工作中一劳永逸,因此高校还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自学能力。现在关于财会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淡薄,不会主动关注财经最新动态、学习财会类最新知识;二是学生不具备寻找优质财会专业知识的能力。互联网上财会知识鱼龙混杂,学生难以找到高质量的财会知识,难以进行知识的有效积累。
目前,很多高校的财会专业延续传统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熟练掌握会计信息归集、记录和报告的学生,采用重视理论教学的单一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导致课程偏理论、少实践,偏向会计做账方法、流程等基本知识,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与自主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培养信息化、数字化意识,无法长久有效促进学生发展。另外,在现有的财会类专业教学模式中,大都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一般安排是低年级学习初级会计学、财务会计等基础课程,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开设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在授课时,教师一般采用针对性训练,作业的布置仅针对该课程,这导致学生无法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在课程与课程之间无法建立联系,造成学生在综合实践课程的表现不佳,实践操作能力差。此外,财会专业是实践性要求较高的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不断的学习实践。但是现有教材中的实际案例单一、陈旧,新颖、贴近前沿的案例较少,仅从内容上就无法吸引学生学习,也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传统模式下,教学仍以PPT和纸质课本为主,在现有信息技术的冲击下,教学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两方面。首先,学生学习兴趣不足。与信息化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课本内容陈旧、流程枯燥、学生学习思维易受限、整体教学效率不随学生个体学习能力而改变等问题,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受到影响。其次,教学不能满足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不够,所接受的信息技术培训也较少,高校资金有限,软硬件设施跟不上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学生无法切实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目前,很多高校的财会类专业都存在学生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没有目标的问题,都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风,看到舍友去考初级会计资格证自己也去考,看到舍友去创业自己也去创业,没有自己的想法。这归结于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与职业规划意识较差。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应对大数据时代,高校应积极培养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当前,数字技术无处不在,高校应合理设置相关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智化意识。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数智意识、实践能力,开展数字化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首先,教师应转变观念,意识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在教授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智化意识;其次,教师应主动参与培训,掌握会计信息化的最新动态,不断充实自己,学习行业前沿知识;再次,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主动对教学模式做出调整,结合高校设施情况制定教学方案,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数智意识较高的人才,高校与教师应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高校在设置财务专业基本与核心课程外,还应增加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如数据可视化、机器学习、python等,培养学生的大数据意识,促进学生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与管理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的人机协同工作打下基础。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应将财务与大数据紧密结合,加入财务共享与智能服务、大数据财务决策等课程。
高校之间可凭借优势专业联合打造教学项目,例如,西南财经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开展“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联合学士学位项目招生,双方利用各自的学科专业优势联合进行人才交叉培养,创新采用“新财经+新工科”的教育模式,共同培养社会需求的既掌握金融理论,又有数智化意识,具有计算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他高校可借鉴这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利用高校内部或者当地高水平院校的师资,打造“新财经+新工科”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复合型人才。
此外,高校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对财经专业的教师来说,应加强以下方面的培训:第一,增加运用互联网授课的培训。随着技术的发展,教师授课方式也应逐渐多样化,借助智慧平台等技术条件辅助,设计灵活的教学环节,从课前到课后,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数智意识与能力;第二,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增加会计信息化前沿的培训。为了让教师做到与时俱进,了解企事业单位会计的最新动态,高校应与企事业单位联合组织培训,让教师在接触到会计信息化前沿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丰富自身经验,从而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2]
由于网络上存在海量的数据,学生难以从中快速、准确的抓住重点知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降低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因此,高校与教师可进一步构建和优化网络平台。网络平台应具备区分学科重难点知识、及时更新专业信息、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等功能,能够满足教师课堂教学需求,让学生可以规划、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提高学生自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对于网络平台的构建与优化,应着重强调网络教学一体化、个性化、数据化、智能化特征。一体化是指网络教学应是线下教学的补充。线下教学不可能涉及方方面面,这就需要通过网络教学的正式与非正式学习进行补充,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个性化是指网络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需求和兴趣爱好,打造量身定制的课程体系;数据化是指网络平台应有海量数据作为支撑,通过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可以挖掘出隐藏的教育信息;智能化是指将人工智能的语言识别、图文识别等融入网络教学平台中。
产教融合是近年来倡导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是高校与企业合作、区域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融合、教育体系与产业系统共同参与培养学生,促进教育发展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需求为导向,能够解决教育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的人才培养模式,本质是教育与产业的一体化。
高校与企业可以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远程教育实验室、产教融合服务平台、线下智能财务实验室等新技术,精准分析人才需求,展示企事业单位会计业务的处理方式,让学生参与会计业务的模拟处理过程,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线上或线下指导,促进学生对财会工作需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引导其展开自主学习,在提高学生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实现了人才需求与供给的无缝对接。此外,高校还可以借助企事业单位的前沿信息,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实际案例引入课堂,增加学生对于会计最新动态的认识,建设适应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
当教学模式改变时,相应的学生考核方式也需得到改变。目前,大量的学生考核方式还是以考试为主,一些信息类课程仍然采用笔试形式,不能考核出学生的计算机掌握情况和实践能力状况,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因此,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改革时需要改变学生考核方式,可以纳入上机操作、模拟实践等方式,以便学生能够适应数智化时代的要求。
财会工作容易发生挪用大额公款的行为,这不仅会给企事业单位带来损失,也会给财会工作人员带来牢狱之灾。大数据时代,信誉比技术更加重要,在掌握数智能力、提高自身分析水平的同时,也需要对学生强调信誉的重要性,开展诚信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技术过硬,还要求学生品德过硬,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工作中走的更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