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香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大集团
目前,对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这一概念并没有统一的界定。通常有广义和侠义两种:广义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是指企业为获得他人提供的信用或授予他人信用而进行的以筹资或投资为目的的管理活动。狭义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是指企业为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而进行的以信用销售为主要管理内容的管理活动[1]。
企业进行应收账款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为了在降低信用风险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
当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发出商品却未能及时发生现金流入时,企业的流动资金就会减少,资金运转效率降低。如果此时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不到位,依然利用赊销的方式吸引客服,很有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造成应收账款增加或者是呆账坏账的增加从而影响企业整成的资金使用和生产经营活动[3]。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都把权责发生制作为本企业的记账基础。在此基础上,当赊销行为发生时,即使没有现金流入企业,该笔业务也会被核算进当期收益。那么企业当期呈现在报表上的会计利润就不能完全反映出企业实际的现金流动情况。如果企业的应收账款规模较大,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虚增其经营成果,传递给利益相关者不实的会计信息,也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
当企业的应收账款规模较大,流动资金减少时,企业不得不占用其他流动资金垫支其当期必要支出,比如垫支相关税费,从而导致了更多的资金流出进而形成更大的流动资金缺口。在实际业务中主要有:企业流转税的支出、企业所得税的支出、现金股利或利润的分配等[5]。
传统的应收账款管理更关注逾期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常常是发现应收账款逾期甚至出现呆账坏账以后才开始的。这样的应收账款管理工作效率较低并且比较被动,无法主动的规避应收账款逾期现象的产生。[6]科学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工作是涉及有关赊销经营的各个环节的:
首先,重视信用管理职能。对于规模较大企业或是应收账款规模较大企业可以设立单独的信用管理部门。在销售人员开拓新客户的初期,帮助销售人员完善客户信息并核对客户所提供资质或资料是否属实,并初步评估该客户的信用评级。
第二,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一个企业的信用政策往往与该企业的行业特点,资金比例,风险承受能力和政策利好程度等的因素与关。与此同时,结合客户的信用评级还应有细小的差别。因此,在销售人员接触新客户的过程中结合信用管理部门的调查和结论应该制定客观合理的信用政策从而减少应收账款逾期的发生也有利于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
首先,完善销售合同管理制度。当发生销售业务时,信用管理部门应结合销售人员意见和各部门协调后结果给出合理有效的信用政策并出具正式的合同文书。
第二,加强客户动态追踪。从批准赊销到顺利收回应收账款的全过程,由于期间较长,客户信息必然会发生改变,比如历史赊销记录和当前还款进度等。企业有必要进行实时追踪并及时更新,确保企业掌握最新的客户状况,为日后及时采取收账措施顺利收回货款提供保障,也为将来调整客户的信用政策和赊销额度提供依据[2]。
首先,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对账和反馈。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定期查账,追踪应收账款的收款进程。根据不同的客户,定期分析客户的信用水平与企业对其信用评级是否一致。如果出现不一致,分析其产生原因,优化信用政策和信用评级方案。对于应收账款逾期或者是恶意拖欠应收账款的客户,信用管理部门应加大催收力度。然后,选择灵活的催收方式。催收应收账款的方式和手段有很多,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特点,成本预算,应收账款数额大小,欠款客户的信用评级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选择合理有效的催收方式。但是,催收手段往往会影响到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太过生硬的催收方式可能会不利于客户与企业的后续合作,因此,企业在选择催收方式时应综合考虑做出最有利于企业长期经济利益发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