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斯义 广东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农村集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的主要路径。近些年来,各地区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通过产权制度改革等各项举措,实现对农村集体经济相关资源的合理配置,将金融、人才等要素引入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之中,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运行的新形式与新方法[1]。为保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着力实现产业振兴、生活富裕等目标,有必要从整体层面出发,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思路、发展方法进行调整,逐步实现城市与农村的联动,形成稳定的经济循环,实现城乡经济的互补性发展。
对城乡融合发展策略的系统探讨,通过政策内含、政策特点的梳理,有助工作人员形成准确的观念任职,在思维层面形成了工作思路的收束,对于后续各项政策的应用以及发展策略的优化,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城乡融合发展强调城市与农村的一体化,通过城市与农村的联动,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农业、农民、农村等三农问题的高效解决,逐步形成均衡化发展格局。为实现城乡之间的协同发展,党和政府进行了多年的探讨与实践,形成了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的政策体系,逐步实现了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城乡资金的高效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城乡发展差距,为城乡产业升级创造了便利条件[2]。具体来看,各地区通过对城乡人口流动的针对性调整,形成了明确的发展导向,解决了城乡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劳动力不足、技术经验缺乏等系列问题。例如2015年之后,国务院基于城乡发展的实际,出台了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等政策,鼓励、支持农民工等外出人员回乡创业,推动本乡本土经济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以来,回乡创业人员的数量达到740万人,回乡人员的持续增加,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人口结构的调整,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人口难题。城市与农村作为我国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二者之间存在天然性的内在联系,产业内容高度互补,资金往来频繁,随着城市产业体系的日益健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红利逐步流向农村,闲置资金用于支持农村基础设施更新以及经济产业活动,在改善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金融环境的同时,也实现了城市资金收益的保障。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对于农村产业活动、人口结构调整等有着极大的裨益,在这一思路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地区,针对地区发展需求,制定更具针对性地发展规划,将城乡融合发展与农村集体经济融合起来,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等多种方式,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农村集体经济尽管在改革开放之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体量不断增加,增强了村级保障能力。但是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仍旧暴露出资源利用率、人才储备不足等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卓有成效的解决,势必影响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质量。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多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发展理念陈旧,发展方式滞后等问题,思想观念的缺失,无形之中,影响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整体成效,对于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的梳理,发展方向的明确产生了消极作用[3]。例如,部分地区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能够根据当地所处区域的特点出发,对集体土地、山岚等资源进行整合,打造完整的产业体系,丰富集体经济的形式,实现从第一产业形态向服务业形态的转变,而是满足于土地、山岚等资源的对外转包,获取租金。发展理念的滞后性,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限制了集体经济的发展活力,从长远来看,无助于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随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逐步形成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统分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系,这种经营体系在较长的时间内,激发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是也必须认识到,原有的所有制形式使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战友的土地数量较少,无形之中,限制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征地补偿过程中,村集体经济所有的土地通过货币补偿的方式被流转为建设用地,用于城市开发建设,减少了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性资产规模[4]。同时对于部分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消费潜力有限,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在开展经营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的收益相对较低。这种不健全的资产保证机制,增加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资产管理环节面临的风险,也带来了集体经济资产投资、运营的不确定性。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针对同时期的特点,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运营情况来看,村干部作为集体经济的主要管理者,对于集体经济的发展缺乏思路,没有能够根据实际要求,制定相应的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影响了集体经济的产业布局。
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策略的制定与执行,要求相关主体在准确把握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诉求,着眼于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在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的框架下,制定合理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策略,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在城市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空间得到拓宽,为充分利用城市的消费能力,强化城乡之间的互补关系,集体经济发展环节,应当率先做好农村集体资产的评估、配置等工作,通过对现有村集体资产的更新、改造,降低资产存量,实现资源利用率的充分提高。例如在国家政策的框架下,对集体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利用闲置民房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或者采取打包发包的方式,进行村级旅游业的发展[5]。对于部分集体经济较好的乡村,可以采取资产委托管理的方式,将闲置资金通过政府平台,进行融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持续增加自身的经济收益,避免出现集体资金闲置的情况。
村集体经济规划过程中,不仅需要着眼于农村的发展定位,统筹周边城市的消费习惯,形成整体性、长远性的督导,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例如,以现有的农村集体经济为依托,统筹区域资源优势,尝试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体验农业等特色经济形势,以更好地实现资源优势的发挥,在保证农村资源得到合理应用的同时,避免资源的滥用或者缺失,以保证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保证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活力,将城市作为产业布局的主要引导性要素,组织开展相应的产业活动。从以往经验来看,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通过对城市消费特点、消费能力的梳理,实现了集体经济的针对性构建。
通过专业人才培养,引导集体经济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以更好地解决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问题,保持集体经济始终保持较高的发展水平。例如,除了利用优惠政策,做好农民工等返乡人员的发掘等工作之外,激发起农民工等返乡群体利用自身知识与技能,参与集体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同时加强技能培训,通过技能强化与提升,以保证和改善农村集体经济有关人员的专业能力,使其逐步走出思维误区,更好地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城乡融合过程中,为保持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潜能,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结构的动态化调整,打造成熟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文章尝试从资源利用体系的设置、专业人才的储备发掘等层面出发,通过多维化的发展举措,以更好地解决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暴露出的短板与问题,加速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新业态的形成,厚植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