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乾州 长沙理工大学
创新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近年来备受国家战略层面的关注,随着互联网等新兴行业的崛起,社会对于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自2010年以来我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国家相继出台了多想鼓励创新的政策方针,以推动我国向创新性国家的转型。国家在《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不难看出国家对于创新的重视力度正在不断增强。
人力资本最早由学者西奥多·舒尔茨提出,他认为人力资本是在对人的教育、学习投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资本形式,凝结于人的本身,通过知识的存量变化来改变人的智力和技术水平。[1]还有学者认为,人力资本不仅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获得,还能在实际的生产实践中获取,通过“做中学”的方式,将实际经验转化成内在的人力资本。由以上学者的观点不难看出,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的根本来源,正是大学生培育创新能力的优势所在。
从1999年我国大学开始实行扩招以来,大学生规模数量不断攀升。大学生作为我国经济不断增长的新鲜血液,但在这过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经济与产业结构难以适应大学教育中所形成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在推动创新驱动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人力资本的积累量。教育与产业相结合的过程中,只有与产业发展进行紧密联合和良性互动,才能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例如,处于生产周期理论中下游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产业中的技术、知识处于滞后水平,与国际前沿存在一定差距,从而这些国家的学生在人力资本累积过程中所获得的资本时效性将大打折扣,从而这类国家的大学生再进入人力资本市场,反哺经济社会时将会存在一种反向激励的恶性作用。因此,大学生的创新与人力资本的匹配性具有极其重要的相互作用。
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在他的创新理论研究中提到,创新的本质是一个简历新的生产函数,把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引入到新系统中的过程。并且这一理论在70年代后期的美国得到迅速的推广。[2]
英国作为创新教育起步较早的国家,已经有一套完整的创新教育教学体系,并且为其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英国政府在21世纪初与各大高校联合建立了高等教育创新基金,为高校培养创新性大学生人才提供资金保障。同时还创办了英国科学创新中心(UK-SEC)来对高校的创新创业进行宏观管理。
我国自1997年起,中国高校开始对创新教育进行探索。其中最为成功的是以竞赛激励创新实践的清华大学,此后众多大学相继开展了创新教育的试点工作,我国创新教育在政府的引导下进入了多元探索时期。近年来,我国各层级高校相继开展创新教育,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形成学科导向、实践导向、综合导向多种模式的创新结合。这一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经济增长与大学生就业结构不匹配。我国经济近年来增长迅速,大学生就业人数节节攀升,但从经济结构与大学生人力资本的匹配程度来看,经济增长与就业呈正相关的推论则无法成立。在高等教育扩招的过程中,大学生的人力资本质量和创新驱动发展存在一定的不适应问题。高校中的创新教育能否形成社会所需的人力资本,这是目前创新教育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大学生是否牢固树立市场经济的思想意识、具备看待问题的全球视野、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以及直面创新的勇气是核心和关键。目前大学生创新存在大量重复,水平过低的现象,创业方面的人力资本缺失使得人才培养模式滞后,知识的共通性缺乏重视,从而最终没有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人力资本。[3]
因此,高校进行创新人力资本培养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国家应加强对创新的宏观把控。要通过综合政策引导使人力资本与产业结合在双创心动中得到落实并发挥作用。此外,高校对于人才培养要增强微观管理,应该赋予教师更大自主权,彻底改变教师照本宣科,将教学与产业前沿相融合,以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第二,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创业教育的同时融入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对生产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为创新性人力资本打下坚实基础,从而在实际产业领域发挥自身人力资本作用[4]。第三,人力资本的丰富程度将很大程度决定产业发展速度。大学生作为企业创新的增长点,能够为企业创新带来新鲜活力,加强产教结合来推进学生的人力资本丰富程度,在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同时,学校对教育质量提升做出实质性的制度化监管,为社会提供具有丰富人力资本的创新性大学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