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康 金桥丰益氯碱(连云港)有限公司
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不断发展,国内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模式应运而生,并越来越为企业所接受。人才外包模式有利有弊,优点是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即可以创造更多的弹性收益,从而使企业的经营效率大大提高;缺点是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大大增加。文章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所带来的风险及防范措施作了相应的分析。
在外包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提供商是关键,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对外包合作的成败。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外包商数量众多,但层次良莠不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行业门槛太低。此外,信息不对称也增加了企业选择外包服务提供者的风险,如果错误地选择外包服务提供者,发现外包服务提供者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名不符实,将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无法预料的损失和风险。
在一定程度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是对企业内部员工职能的一次变革,企业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会因企业外包决定而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对员工来说也不是好事,因为如果不定期更换员工的工作和职责,短期内员工就无法适应,进而影响他们工作时的情绪和积极性,影响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效率会受到上级的压力,进一步恶化员工的工作情绪和积极性,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大量的人才流失。另一个员工流失的原因是工资问题,工作量的减少会导致相应的工资降低,这样就很难留住追求高工资的员工。
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会涉及一些企业的敏感信息,如薪酬评估、招聘信息、绩效评估等,因此,在外包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这些敏感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企业需要关注的问题,因为一旦这些涉及商业机密的敏感信息被泄露,将给企业的经营带来无法预料的损失和风险。即使是敏感信息也会包含有关技术的商业机密以及市场占有情况。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复杂多样,涉及的工作内容和职能多种多样,可以造成的外包风险大小也大相径庭。所以,企业有必要对自身的经营能力、外包商的综合水平、成本效益对比、战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在签署外包协议之前,企业必须对外包企业进行详细的尽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外包企业的市场占有状况、工作技术能力、近年来的经营业绩、行业信誉等,避免因选择失误而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唯有对合作的外包商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放心地与其建立起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在合作中各自能够发挥最大的优势,弥补不足,达到双赢的局面。并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行业竞争力。
外包服务外包企业在开展业务时要与专门的人才服务机构进行对接,外包企业在开展业务过程中要提供必要的企业信息,其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商业机密,可能给企业的日常经营和以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甚至危及企业的行业地位。有时候,人才服务专业机构并非有意向竞争者泄露信息,而是为了建立相关数据库,将这些信息作为参考资料上传到数据库,供竞争者间接获取。为避免这种情况,企业有必要制定一系列的保密措施,如在合作协议中增加一些保密条款,或直接签订保密合同,对外包商和人才服务机构施加一定的约束,以减少企业敏感信息泄露的可能性,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从而降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
企业外包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风险之一是员工流失风险,针对这一风险,企业应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与交流,减少外包后员工流失,外包员工经过企业培训,掌握外包过程中的相关技术,了解的相关信息都是企业投入的资源,员工流失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还会增加信息泄露的风险。因此,在开展外包工作前,企业应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相关信息,包括外包的内容和相关规定向相关员工进行宣传,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外包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外包对员工的有限影响。在此过程中,企业应适时与员工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员工的想法,倾听员工的声音,作出相应的改进,这样不仅能减少员工的流失,还能提高外包的工作质量,一举两得。
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工作之前,需要根据自己的经营状况和管理能力,建立专门的部门机构与外包服务商对接,全面规划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工作。同时,企业管理部门还需要对外包工作进行专业的风险评估,包括风险源、风险发生概率、相关责任主体的落实、风险预警机制的完善等,以减少外包风险和损失。除预警机制外,风险监督约束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加强风险监督可以约束外包商的不良行为。降低道德风险,有利于企业效益最大化,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是企业管理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摸索出来的一种新的形式,受到许多企业的青睐,它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色彩,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益,增强了核心竞争力。但是同时,企业也不能忽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带来的一系列风险,要想保证企业长期有序发展,就必须对这些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制定出一套有效的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