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桂华,袁嫣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15)
目前,很多国家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如德国、美国等国家,就将创业教育纳入本国国民教育体系,并且特别重视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早在2010年,我国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就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而后在国务院和教育部发布的系列相关文件中,多次指出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与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各高等职业院校以此为契机推动学校综合改革,主动整合校内外资源,改进专业教育方向,积极推动双创教育健康有效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2019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为3.4%,高于本科毕业生的1.6%,与2008届(1.0%)相比,十年增长了2.4个百分点。并且,随着毕业时间的延长,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持续上升,毕业三年内上升至8.1%。但是,实践中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遇到诸多瓶颈。麦可思报告也指出,毕业三年内有超过半数的创业人群退出,大学生创业失败的风险不容忽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专业融合方面还有诸多待完善之处。
1.创新创业教育只需要面向少数学生。社会上普遍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直接指向商业行为的教育。受此认识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管理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能针对具备家庭条件和个人素养的少数学生,很难真正普遍适用于所有大学生,因而认为针对少部分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不必纳入或融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这种思想导致创新创业课程远离了第一课堂,处境尴尬。一部分大学生也有类似思想,这直接影响到了他们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忽视创新创业素质的养成。
2.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我国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时期正好遇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时期,一些高校就此将创新创业教育误解为教育主管部门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举措。在这一错误理解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偏离了教育改革的目标,直接导致学校创新创业培养制度设计的短期性、教师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盲目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随意性。部分学校和学生甚至误以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生意,相对于专业课程学习而言是可有可无的。
3.创新创业教育着眼于开展商业活动或者各类竞赛。高职院校一般缺乏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于是,社会对商业行为的功利性评价,被学校用作对创新创业的评价标准。学校为了快出成果,一方面,通过引入商业企业或者在校外与企业合作建立相关实践基地,开展相关商业活动,受盈利性动机的驱使,商业企业往往将这些项目异变为利用学生廉价劳动力为企业开展商业行为;另一方面,部分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重点放在组织开展创业大赛、商业大赛上,以比赛获奖来体现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绩,难以达到系统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素质教育目的。
4.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企业家。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企业家,更不是脱离课堂、脱离专业、脱离学校让学生过早跻身商海。从国内外历史数据看,创业者由于资金、资源、信息、经验等原因的限制,真正自主创业的学生非常少,而创业获得成功的学生则更少,但这并不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努力,专创融合的岗位型创新创业可以使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体验创新创业过程、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它并不仅仅强调创业之术,而是更重视创业之道,寄望学生将自己的专业技能结合到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去,在岗位工作中诱发创新灵感,激发创业意识。
1.课程与课程体系没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不少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数量有限,宽泛而不能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融合;没有系统性,难以体现课程体系的梯度性,课程主要以选修或者校内讲座的形式进行,难以系统培养创新创业综合素质;部分高职院校依托各二级院系现有的师资力量开设有限的创新创业课程,而专业课教师难以胜任创新创业课程导致课程难以形成体系,教学效果也就差强人意。
2.教师与教材资源不足。创新创业课程综合性很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并重。但是不少学校安排就业指导教师或者辅导员担任创新创业课程教师,他们大多数既无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和企业家精神,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理论培训,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部分学校邀请企业家、杰出校友等来校讲座或指导学生项目,他们有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但是又普遍缺乏职业教育教学经验,教学达不到理想效果;本土化的创新创业优秀教材也不足,难以找到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融合的创新创业教材。
3.教学方式与方法传统。多数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以开办讲座、组织各种类型的创业计划或者创新项目活动来开展;或者由学生自主选择创新创业项目,学校以学分认定的方式实施教育,开展课堂模式的规范教学一般仅限于创新创业的基础理论,甚至创新创业教育大多不安排在第一课堂。
1.缺乏实践平台与实践基地。不少高职院校建设了学校层面创客中心、项目孵化基地等名称各异的平台,但是真正对接专业岗位性创新创业的校内实践平台很难见到,部分高职院校利用现有的校内专业课实训室或实训基地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专业实训室的功能一般难以完全满足双创教育的需要;高职学生原创性的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如成果孵化与转化等,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但是校内平台一般只能支持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实习等模拟性的第二课堂体验。
2.配套机制与配套经费不足。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一整套的规章制度、校企统筹协调、教师激励等机制,才能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但是,当前国内创新创业教育配套机制与保障体系不完善,难以真正调动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参与的热情。
1.正确理解高职“双创”教育的目标。政府相关文件明确将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上升到了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的新高度,但并不是单纯鼓励发起一场高校创新创业运动,更不是狭隘地推进就业活动,而是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在专创融合基础上,培养具备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素养的创新型的综合人才,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1],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使命。
2.建立正确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机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育人,本质上看它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定位要求高职教育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贯穿全员、全程、全时“三全”思想,即涵盖全体学生、落实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时跟踪大学三年甚至毕业后若干年,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全方位服务。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不能以在校学生的创业实体数量,也不能以创业项目是不是成功为标准。
3.创新创业教育能推动高职教育服务于新常态发展。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面向所有学生,渗透全部课程”的理念,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于地域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推进创业型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2],国外经验也证实,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培育,并借助一系列的创新创业活动,能提高创造工作岗位,提高劳动生产率、积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1.人才培养方案对接岗位技能。新常态下的企业技术、管理与服务日新月异,岗位技能也随之不断发展变化,专业要紧密对接几家深度合作的大型、龙头企业,以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形式保持校企双向交流,及时掌握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变化,及时改革和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实现在达成岗位技能培养目标的同时,确保专业培养并跑甚至领跑市场岗位技能,将校园文化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相对接,将专业技能竞赛、“挑战杯”等专项活动与专业人才培养相对接,为学生创新创业奠定坚实的专业技能基础。
2.建立系统性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紧跟经济转型和产业变迁的市场形势,以专业就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工作需要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素养为核心,设计具备梯级特征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课程体系要实现所有理论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理念[3],并实现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并重,保证学生所学知识能与岗位技能的前沿对接,为其创新创业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3.加大对创新创业师资的引进、培养和激励。制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建立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由专职教师、企业家、和创新创业专家组成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积极利用好人社部《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支持和鼓励专业教师挂职、参与项目合作、兼职、离岗创业,以产学研结合为载体,促进双创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三方联动,积累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在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下改革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建立创新创业专职教师职称评聘办法,激发教师的创新创业活力;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建立成果共享利益链[4],激发各种创新主体、各种创新行为的活力;改革教师绩效考核标准,突出对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考核评价。
4.开发“双创”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将适应岗位性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和创造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具体教学,开发适应专业双创需要的教材;将培养创新意识、培育创业思维的教学方法运用于实际教学。注重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创新创业行动过程与专业实践课程完美结合,改进教学方法,突出双创能力培养,重视不同专业和课程的融合,注重把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引入教学内容体系,广涉猎、强操作,以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等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达到能创造性地解决专业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自觉提升双创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标。
1.建设校内双创平台。基于双创课程的教学需要,改造现有的实训实践场所,整合校内实训实践资源,融合双创课程与专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实践性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岗位创新创业的思想;建设学生创业园区、双创基地、双创孵化基地,给予必要的资金、技术、场地、设备支持;基于专业学生社团,广泛争取行业企业支持,开展创新性强、实践性高、与专业联系密切的第二课堂活动;动员历届校友创办创业者校友联合会,推动与企业的产学合作,积累创业实践资源。
2.开拓校外双创平台。坚持协同育人导向,推进校企合作育人,利用职教集团的资源优势,主动签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结合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机会,提供给学生直观了解、亲身接触行业企业的机会;积极争取企业的创业导师、创业校友来校讲座;鼓励有需要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早接触社会,参与一些投资少、见效外、风险小的创业项目,积累创业经验。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不以大学生创办商业实体或者申请专利获竞赛获奖的数量作为判断标准,更不能以创办商业实体的成败作为判断标准,而应该以学生通过接受创新创业教育获得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为判断标准。要改革单一标准化考试形式,从知识测验转向能力测验,从结果测验转向过程测验,从千人一卷测验转向个性化测验,鼓励学生创新性、独立性和批判性的思考。这就需要学校、政府、学生、社会形成共识,共同设计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具体的考核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