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教学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策略

2021-01-16 11:55:20裴秀萍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环球市场 2021年31期
关键词:思政英语教学高职

裴秀萍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变化是伴随“三全育人”理念形成的系统性工程建设。即,思想政治教育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本职工作,而是需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核心,积极探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思政育人的建设道路。换言之,高等教育领域中各级各类院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使其不再局限在思想政治课程一门的专业教学活动中,而是需要全面覆盖所有专业教学。包括高职英语教学在内,落实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从通识课到专业课在内的融会贯通。既要使所有课程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内涵,也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而使立德树人更具宏观战略意义。

一、高职英语教学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一)是三全育人战略的要求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中心环节就是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立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要以三全育人为抓手,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全新局面。这就需要从相对单一的思政课程充分延伸和拓展到课程思政的新领域。

作为通识课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英语教学历来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修课程。这一重要地位决定了高职英语必然成为课程思政不容忽视的重点和焦点。

作为全球通用程度最高的语言,英语教学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全球视角,引导学生立足世界、树立全球眼光,从而在各专业学科学习及未来的职场工作中更具战略意识、宏观视角。英语教学落实思政则是为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破除长期以来存在于教学实践中的专业藩篱,帮助教师和学生充分认识到价值观教育是引领全球视角和战略眼光的先决条件之一。

只有在英语学习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高职大学生才能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科学分析和判断各种异域文明、文化的特色与潜在问题,才能避免被良莠不齐的资本主义思想干扰或迷惑。

应当说,通过落实课程思政建设,高职英语教学才更有助于增强高职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进而在英语学习中以辩证唯物的历史角度、现实角度理解英语文化、提升英语水平。

(二)是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需要

素质教育宏观背景下,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一段时间以来,职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往往在职场竞争中处于下风。这固然是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或职业技术培养中存在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但传统职业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职业人才欠缺敬业意识、工匠精神也是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因素之一。个别高职毕业生眼高手低、高分低能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用人单位的择才意愿,乃至在社会上形成了对职业教育整体不信任的不良氛围。

因此,立德树人越来越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当务之急。而高职英语的专业属性决定了其在职业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也决定了其格外需要通过落实课程思政担负起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不仅是对思政课程的延伸,也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端正学生思想观念的过程。随着世界逐渐成为一个地球村,使用英语沟通全球渐渐成为社会整体的潮流和趋势。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有助于改变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功利意识、狭隘观念,将表面上只是个人行为的英语学习放到更加宏大的社会、国家与世界层面,引导学生认识到学好英语就是在推动全球化,就是通过每个学生对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

一旦学生意识到学好英语已不再是个人追求优越物质生活的跳板,其才会树立起更加紧迫的社会责任感,才能从相对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更加主动的“我要学”。而当这种主动意识建立起来时,英语学习就会基于学生更加主动和积极的投入而事半功倍。这也是更好、更快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实现更加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高职英语教学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阻碍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这是高职英语教学需要关注的全新任务。不过,从当前实际来说,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在落实过程中面临一定阻碍,限制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与效果取得。

(一)思想观念偏差

虽然课程思政正在成为各级各类高校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势所趋,然而受到个人思想认识水平的限制,部分高职英语教学在落实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还是存在程度不同的思想观念偏差。而这种存在于意识层面的误差恰恰是影响思政课程落实的堵点之一。

比如个别高职英语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缺乏认同和理解,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思政课程这一学科的专门职责,英语教学只需要做好英语理论、各种表达技巧的传授即可。正是这种教育理念层面的缺位造成个别高职英语教学始终游离在课程思政的外围。一方面,个别英语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不以为然,将课程思政建设的战略要求置之脑后,或想方设法以各种借口敷衍、推托。另一方面,有个别英语教师在高职教学中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满足于固定套路闭门造车。即使口头上应承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却阳奉阴违原地踏步。这种不良状态势必给学生造成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而个别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各种成见或偏见也是由于教师负面表率所致。

(二)学生基础薄弱

客观上,进入高职就读的学生中普遍存在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成绩较差等共性。而学业基础和学习水平的局限性也往往导致学生对职业教育信心不足且缺乏自我认同。尤其是在英语学习环节,许多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各种负面情绪,进入高职院校后更是得过且过,只关注专业课程学习,对英语学习充满抗拒和逃避心理。

因此,基础薄弱是学生层面制约课程思政的又一堵点。首先,这些学生将英语教学视作不得不完成的沉重负担,想方设法回避学习或尝试通过死记硬背争取学分。其次,这些学生对英语教学落实课程思政更加缺少理解和认知,更没有主动意识探究其中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因此在英语教师尝试课程思政时也容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相对消极的排斥心态必然对高职英语落实课程思政带来阻碍,造成英语课程思政事倍功半、低质低效。

(三)文化差异与冲突

课程思政建设,是思政教育的贯彻融入作为主体,将专业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结合构建。不过,英语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英语课程本身属于语言类课程,这是一门外来语言,所代表的是西方文化。而思政教育,所代表的是东方文化。单纯从内容来说,思政教育与英语文化就存在一定的冲突,两者在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等方面,会存在一定差异。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异,给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带来了困难。作为英语教师,则需要对此形成认识。

三、高职英语教学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切入点

要想课程思政建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落到实处,在认识相应的难点阻碍的基础上,英语教师还需要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切入点形成把握,切实掌握兴趣导入和坚持实践两个关键要点。

(一)坚持兴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无论是否高职英语教学,任何通识课程落实课程思政都要首先坚持兴趣导入。只有首先激发起学生投入学习、参与思想政治教学的兴趣和热情,高职英语教学落实课程思政才有相对扎实的基础和较为畅通的途径。

坚持兴趣导入就是高职英语教学全面改变长期以来陈旧落后的教育教学形式、内容,尝试以学生的视角分析高职英语教学的优势与劣势、长处和短处。在此基础上删减不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的教学形式、措施,而增加更多学生感兴趣、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

坚持兴趣导入就是高职英语教学要与时俱进,积极引进更多前沿技术,以技术突破传统教学的短板和弊端限制。目前就读高职的年轻学生多是00后新生代,这些高职学生早已习惯了网络化生存,是互联网的第一代原住民。高职英语教学落实课程思政就需要充分借助网络与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和投入学习。这些前沿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也能基于技术促进教学转型升级,通过减轻教师教学负担提高课程思政的品质和效率。

(二)坚持实践原则

职业教育是典型的应用专业教育,理论联系实际是职业教育最突出的本质特点之一。因此,高职英语教学落实课程思政建设也需要通过坚持实践原则实现切入。

坚持实践原则就是要实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用于指导学生提升职业意识、敬业精神。坚持实践原则也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与未来职场之间具备更加紧密的联系,更具时代特色,而不是华而不实的老古董。坚持实践原则还要注意高职英语与课程思政不断突出专业特点,使教育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指向性。

四、高职英语教学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策略

(一)多种手段综合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领域中学习任务重、专业知识多而学习时间相对较短的典型代表之一,因此不少高职学生时常在疲于奔命的状态下迅速丧失学习兴趣。而高职英语教学落实课程思政建设恰恰需要基于兴趣先导,因此格外需要以多种手段综合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比如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简称,也就是以多媒体设施设备辅助课堂教学的教育形式。多媒体教学的显著优势之一就是教学方式多种多样,特别是各种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都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示。这就能够将传统模式下静态的文字教学转化为动态的图像化教学。而新生代大学生正是对图像化阅读情有独钟的一代人。

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立体和动态教学能够将相对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具象演绎,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认知,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加深印象、协助记忆,是促进理论教学实现内化与固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用属性不仅决定了其专业设置上更具职业特色,也决定了高职教学过程中必须有相当比例的实践课程,以快速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的意识和能力。因此,众多高职院校通常会与社会企业开展协作,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达到培养实用性技能人才的目的。而这些内在特点也决定了高职英语教学落实课程思政也需要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比如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进口商品或产品的英文说明书。一方面,阅读英语说明书本身就是英语阅读理解的最佳范例,是高职英语教学充分展示其实用性的重要措施。另一方面,通过阅读英语说明书,英语教学还可以引申到敬业精神、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高度。一份说明书中不仅可以体现制造者对于产品工艺或商品技术的极致追求,也可以成为对比差异、向行业领先者学习的模板。

又如,利用多媒体播放国外先进企业有关生产制造的原声影像。这些原声影像首先是英语口语教学的最直观和具体的资源,有助于学生模仿地道的英语口语发音,避免出现聋子英语或哑巴英语的教育缺陷。其次,国外先进企业通常在管理形式、手段等方面更加成熟、理智,是展示现代管理科学化、系统化发展的表率之一。观看这些影像有助于对比国内行业或企业的不足之处,也是进行爱国主义、团结协作意识、奋斗精神的良好契机之一。

再如,有条件的院校也可以邀请英语水平良好的企业专家、工程师进入课堂参与教学。这些来自企业的专业人士或以流利的英语讲解专业知识或技术,或以自己亲身经历说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这些都能对高职学生产生更加强烈的震撼效果,也能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英语学习,并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思想观念上的偏见或成见。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延伸和拓展教学广度与深度

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正在成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最强驱动力。这一点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也正在显现端倪。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延伸和拓展教学广度与深度,其不仅有助于高职英语教学进一步提高品质、提升效率,也能够在落实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较为显著的辅助作用。

比如微课。利用微课开展线上教学是当前不少高职院校正在积极尝试的策略之一。线上微课教学既可以成为学生预习、复习英语知识的重要渠道,也可以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社交平台。

一方面,微课课件往往兼顾文字与图像,虽时间较短但主题鲜明,学生可以结合自身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数量。这有助于学生利用微课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是提高英语学习水平的有益举措。另一方面,英语微课也是普及英语文化的平台,可以借此进行跨文化教育,同时对比中外文化的差异性、独特性,从而提升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传统文化认同感。这也是利用英语微课落实课程思政的创新路径之一。

五、结束语

高职英语历来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必不可少的重点,却也受到包括学生在内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成为教育难点。因此,高职英语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绝非仅仅是技术手段层面的改良或增删,而是需要立足立德树人的素质教育根本,挖掘职业英语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资源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一方面,高职英语教师需要进一步细分学生类型,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各种优势和不足,使英语教学在充分细化后更加有的放矢、提升针对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展示英语在未来职场、职业生涯拓展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发现学好英语对赢得市场竞争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将英语学习与个人前途、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帮助学生理解个人奋斗与社会责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更加科学的定位。这也是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与政治觉悟的过程。因此,高职英语教学落实课程思政的核心在于立足职业实践、坚持问题导向、多种措施综合应用。这不仅是高职英语教学实现课程思政的重要路径,也是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满足社会现实需要人才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思政英语教学高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