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的文献综述

2021-01-16 11:56许泽恒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政治

许泽恒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10420)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党中央善于把握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主要矛盾,以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编织中国未来发展蓝图,中国国际形象和地位随着综合国力不断加强而提升。然而,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极易受到西方文化思潮和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形成之错综复杂性决定了政治价值观教育之艰巨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因此,分析大学生政治思想观念之发展态势、厘清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过程中面临的症结、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是时代之需。从理论维度分析,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关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需要将其放在整个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领域中进行综合考量。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应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说为指导,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提供理论基础。从实践维度分析,大学生处于人生阶段中的关键期,其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辨别是非能力差等特质亟需开展行之有效的政治价值观教育。从价值维度分析研究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基本状况与形成规律,总结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破解之术,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当前学术界关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之基本情况

1.1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之内涵与外延

明确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的内涵与外延,我们需从“政治价值观”构成上进行分析,明晰“政治”和“价值观”两者之间的关系。“政治”限定“价值观”的研究客体,“价值观”需与“政治”相结合才能准确定位价值观的研究范畴,揭示价值观在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因此,“价值观”概念之准确表述是开展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的前提。郭凤志基于价值、价值观念和价值观概念辨析角度,认为“价值观的本质是主体的价值立场、态度和根本观点”[2]。余斌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探析价值观与价值判断之间的关系,将价值观理解为“以各自的世界观为基础的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的追求”[3]。综上所述,主体在对客体认知逐步深入了解的过程中孕育出价值观。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思维定势,具有统摄性和支配性。人们对事物作出自己的评判时都是经过了一定的实践历程,形成了一套属于自身的思维模式,由此设定了人们各自的行为取向。因此,价值观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会先入为主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即以大学生为思维主体,以政治体制为考量客体,在两者之间长期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政治价值判断与基本态度。正确的政治价值观能有效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强化理论牵引力,保障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形成不偏离正确的孕育轨迹。大学生承担着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重任,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导向对把控未来社会思潮的总体态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王子刚从“政治价值观”概念入手,指出“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构成,直接作用于大学生社会政治价值的判断,决定着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动向”[4],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中的逻辑主线,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单独展开。苗雪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研究视角,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出可丰富政治价值观内涵的思想,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价值观,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三重教化价值:“一是以民为本;二是和合思想;三是防腐拒变。”[5]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在培育的过程中应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精神,在丰富政治价值观内涵的同时,也可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价值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的当代意义。张研结合心理学“认同”的概念,以认同过程中产生的归属感阐释政治价值观培育之形成路径,她认为“政治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即是认同过程,侧重把握好认同过程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认同教育需要把握好内容和重点,认同教育的方法艺术应在教学中落实”。[6]刘玫以意识形态安全为研究视角,明晰了意识形态安全与政治价值观之间的辩证关系,即:“意识形态安全为塑造政治价值观之基础,政治价值观巩固意识形态安全,两者之间呈双向互动模态。”[7]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为我国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主流意识形态强大的理论引导力保障了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的研究归旨。以上学者从心理学、意识形态安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对政治价值观培育维度展开探索,明确了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的意义、目的和路径。研究思路的多元化为深入分析政治价值观之培育研究提供了线索。

1.2 新兴传播载体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的影响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对信息获取需求程度的不断提高,能快速传播信息和思想的新式工具日益受到社会各阶层的青睐,新兴传播载体应运而生,并以不同的形态展现未来。中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一场改变世界的科技革命悄然到来,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培育也必须顺势而为,与大数据时代背景紧密结合。现如今,学术界中有关研究成果颇多。张俊等人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工作的论述,强调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工作论述的内在精神为宗旨,确保网络舆论沿着正确的政治导向展开。互联网技术应用是一场涉及全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有不为人知的商业利益和政治立场。当今社会受网络影响最为深刻的群体当数大学生,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或多或少会受到互联网冲击,其中“社交媒体和网络论坛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影响最为明显”。“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较低,原因在于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较为片面,应加强互联网传播方式的亲和力和说服力,为引导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奠定基础。”[8]在互联网时代下,面对各种现实困境,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培育研究应该迎难而上,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充分发挥社交媒体和网络论坛的作用。牛晓晰等人以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的学习机制为研究对象,以期生成网络育人模式。他认为“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应与网络育人模式对接,统筹线上线下两个大局,在张弛有度的理论学习过程中探索网络育人模式的实施路径,以增强理论的牵引力”[9]。以“互联网+”模式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形成理论新样态并占领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高地,这充分展示了前沿科技领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领域结合所焕发的理论生机,对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整顿我国互联网领域中不良风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李庆华、贾凯丽指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认同培育应以新媒体时代为契机,灵活地运用新媒体以增强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认同的自觉性,创新教育方式并总结出新媒体时代下提升大学生政治价值观认同的有效路径。”[10]推动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机制的生成需要抓住新媒体红利的时代契机。郭长伟将“网络主体间性”概念引入研究领域,认为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应放在网络主体间性视域下进行,“要创建政治话语与网络话语的衔接机制,建构师生新型朋辈关系,优化网络话语生态”。[11]构建政治话语和网络话语之衔接机制,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提供内生动力。总结上述的学者观点,深度研究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方式需紧盯时代趋势,善于总结时代特征,运用互联网载体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巩固网络信息安全、网络舆论正气、网络文化正派,助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大学生思维特有的单一性、敏感性和错综复杂性,对西方外来思潮好奇但缺乏辩证思考,决定了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是一场理论攻坚战,挖掘其中症结需要综合考量大学生信息获取路径。互联网在当代方兴未艾,这场革命具有传播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维度深等特点,只有顺应了这场革命的发展态势,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方能披荆斩棘。因此,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学界应加强“互联网+政治价值观培育”模式研究,通过以互联网为媒介,为促进主流意识形态弘扬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之间的双循环供给提供动能。

1.3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之培育方式研究

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一直以来是意识形态安全领域工作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大学生政治价值观之培育研究离不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精神的把握。学术界不乏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方式的研究成果。马福运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程度为切入点,认为应“建立健全教育机制,把握意识形态发展规律并灵活运用载体”[12]。马福运指出,总结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形成逻辑,只是对客体发展规律之单向描述,应加以机制规范才能将措施落到实处。邱杰等学者在《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研究》一文中认为现阶段已经无法阻止多元化思潮蔓延,而大学生正处于政治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面对多元化思潮来袭心中并无正确的政治价值取向标准,而他们所学的知识并不能给他们提供解决路径,有思路凌乱之嫌,这将不利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培育进程,因此,应“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情感,提升大学生政治信任水平,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规范大学生政治行为,以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13]。依据上述学者的观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培育路径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只要符合正确的政治发展逻辑,应允许多种培育路径百花齐放。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的主要政治价值观手段,应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式,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贴近生活,让大学生了解国家政策的最新动态。刘勇指出,“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基本状况良好,但是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待改进”[14]。元修成、张澍军认为要重视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作用,指出“在确立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目标与原则的基础上,探索各式教育路径”[15],也就是说在不违背内在原则的基础上,应该探索更多具体的可实施的培育方式。此外,两位学者将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与心理学结合,从内在心理机制寻求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孕育逻辑,探讨大学生认同的培育方式。施丽红以模因论为研究视角,认为“自媒体中的政治信息作为一种强势模因,大学生政治认同需要通过同化—记忆—模仿—传输四个阶段形成”[16],政治信息以一种信息流的方式注入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之中。有学者基于实证研究,以结构方程建模法为理论基础组合政治认同结构,“以提升执政效能为逻辑起点,强化宣传爱国主义精神内涵,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17]。良好的政绩与大学生政治认同感呈正相关,以政绩优良作为鲜活例子,通过生动讲述唤起大学生政治认同感,提高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效率。政治价值观研究需要从内在思维和外在环境进行客观分析以应对时代变化,意味着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工作需要常抓不懈。面对西方多元思潮的蔓延、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的形势,保证我国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符合基本政治原则是当下培育研究中的首要目标。上述学者从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授课方式、构建心理认同机制、结合信息流之传递功能等不同维度寻求有效的培育方式,旨在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有效路径,在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政治价值观中贡献出学术智慧,其学术成果甚为可赞。

2 当前学术界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之不足

2.1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成果颇丰,但与习近平教育思想相结合的研究成果较少

理论创新源于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催生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各个领域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又一次理论飞跃。其中,习近平教育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研究大学生政治价值观之培育工作提供了顶层设计,指明了方向。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众多学者均从不同维度探索大学生政治价值观之形成逻辑、存在症结和培育路径。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培育涉及政治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多领域多学科,这意味着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需要采集各学科之长,弥补研究工作之短。习近平教育思想的提出代表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因此,强化对习近平教育思想的领悟和解读并将其运用到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解读习近平对教育工作、价值观培育的论述,勾勒出开展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之实践逻辑,引导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层面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加强大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发展史的认识,领悟当下我国政体是符合国情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具有先进性和优越性。因此,深入学习和领悟习近平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对于突破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过程存在的症结、提高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的深度与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2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的实践导向不足,有脱离“以学生为中心”之嫌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解读,从现有的文献分析,学术界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理论研究较为成熟,形成了严密的理论逻辑主线。近年来,虽然学术界坚守理论阵地,试图创新现有理论,并涌现出大量研究成果,但是对于如何突破现有培育症结依然未达成基础共识,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之实践导向研究不足。学界有部分文献涉及实践导向研究,但是缺少深入探讨且已有研究成果无法解决研究难题,根本原因在于未能从“以学生为中心”视角进行深度剖析。部分学者试图在此研究领域搜寻创新视角时,过度地从哲学层面分析政治价值观的内涵与外延,试图从哲学角度阐释政治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当代意义。哲学思维晦涩难懂,过度论述并不能起到实质性作用。虽有大量文献表明类似研究也是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但是研究内容依旧是以政治价值观的定义为研究起点,结合政策文件论述政治价值观的重要意义,片面总结当下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基本状况,草率提出破解思路,形成封闭式的研究循环,这不但不利于思维拓展,而且容易丧失大学生政治价值观之研究初心。因此,应该回归“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理念,找寻政治价值观培育有待改进之处,理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之培育逻辑,从而为形成学术共识奠定基础。

2.3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面临研究瓶颈

学术界普遍认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具有与时俱进的内在特质,其培育研究不能与时代脱轨,需要站在时代前沿综合考量。根据近年文献,学者们相继提出了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应与新兴媒体相结合的研究观点,强调传播载体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政治价值观过程中的重要性。有学者主张跨学科研究,将心理学认同理论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结合进行研究,试图从心理学层面得出科学的培育方法。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研究离不开对主流意识形态问题的探讨,从主流意识形态层面论述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政治价值观也是众多学者选择的研究方向之一,学术界大量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学术基础。结合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研究动向,现有的研究成果过于重视从书面文字和理论逻辑上解读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具体的可配套操作的研究成果较少;学术界以特定主题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工作进行反复考量,无法实现创新突破,面临研究困境。应该重新回到研究起点,直面政治价值观形成的各种现实条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制定解决方案。面临研究瓶颈时应侧重考虑症结的生成逻辑,寻找症结薄弱之处着力击破。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工作有赖于主流意识形态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大领域组合发力,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困境之应对方案。

3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的突破与深化

3.1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应坚持实证方法,寻求问题根源对症下药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应与实证方法有机结合。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的研究价值,源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密切联系,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正确与否侧面反映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深入了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现状,理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之发展逻辑,为之后确定培育研究切入点、设计出具体的可行性方案夯实理论基础。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培育研究应充分把握时间维度、空间维度进行历时性研究,结合多元的时空特点观察大学生政治价值观之变化。进行实证研究时,应综合多种采样方式获取一手资料。现阶段大部分学者为了掌握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基本状况而采取了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相应一手数据,虽说数据能够反映真实现象,但是对数据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依旧不足。除此之外,一手文献的获取应包含访谈环节,采取面对面交流的形式记录访谈人想法,通过对访谈进行客观描述,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借此提升研究的准确性。因此,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应从研究对象、时空维度与研究方法三个方面构成实证研究的分析框架,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寻找问题根源,方能对症下药。

3.2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应生成应对机制,规范思想行为有的放矢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系密切,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旨在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科学实践路径,归根结底是为规范大学生政治思想服务。因此,建立健全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培育机制是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研究中不可忽视的课题之一,为培养大学生在思想领域形成政治认同感提供平台。规范大学生政治思想需要具备灵活性,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机制注入柔性和刚性因子,充分发挥其最大化效能,通过外在监督和内在约束两大模块,教育和管理双管齐下。外在监督即为管理,督促大学生定期按质按量完成政治理论学习任务;内在约束即为教育,大学生通过不断学习中共党史,将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程、红色精神熟记于心;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认知。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研究应侧重培育机制研究,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形成条件、构成要素、运作机理综合考量构建培育机制。

3.3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应重返逻辑起点,回归研究初心追本溯源

当前学术界倾向于将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与当前热点问题相结合进行研究。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培育研究侧重于归纳政治价值观的形成规律,然后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当下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基本状况。有学者提倡研究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应以心理学认同为视角,通过构建认同理论模型开展实证研究。也有文献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本进行解读以探寻研究方向。在新兴媒体方兴未艾的背景下,传播载体所普遍具有的特征迎合了大学生的内心需求。现有文献相继表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塑造深受当今传播载体的影响,新兴媒体是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这些现象表明了现如今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研究所面临的困境不在于缺乏研究思路,而是思路过多导致研究负荷过重。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应该重返逻辑起点,从大学生的内心需求角度寻求培育方案。我们应放慢研究进程,在原有文献基础上回归研究初心,倾听大学生内心中的政治需求,结合时代变迁追本溯源,以实现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衔接。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政治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