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共青团大学生思想引领研究

2021-01-16 12:08何宗元
关键词:共青团思想大学生

何宗元,陈 斐

(1.太原工业学院 设计艺术系,山西 太原 030008;2.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

思想引领是高校共青团的政治优势,也是高校共青团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原职能。(1)刘佳:《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改革前瞻》,《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针对大学生思想多元化、生活网络化和行为娱乐化等新情况,思想引领已经成为高校共青团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关键。随着新媒体融合发展,全媒体成为切实了解大学生实际情况、准确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有效引导大学生思想行动的重要载体。然而,网络媒介技术的普及凸显了大学生情绪释放“碎片化”、传播方式“符号化”和群体结构“部落化”的特征。大学生是受网络环境影响并成长的网络原住民群体。“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深刻影响大学生群体对于自身成长环境的认知,并塑造其网络生存的互联网生活方式。”(2)邓志强:《多元一体:“网络青年”的社会认同》,《中国青年研究》2016年第9期。当前,共青团思想引领聚焦概念内涵,作用价值、引领对象、遭遇的困境及引领路径等方面。思想引领是中国话语表达关键词,思想引领通过宣传教育和组织动员带动成员向目标迈进。(3)刘佳:《中国共青团思想引领青年的话语嬗变》,《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针对“95后”“00后”新群体,应该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发挥网络技术优势,激发主体能动性。(4)王海建:《“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思想理论教育》2018年第10期。“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促使其共青团的话语权丧失,导致共青团的话语影响力面临被削弱和遮蔽。”(5)刘丙元:《论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共青团话语系统建设》,《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从大学生主体地位、拓展网络渠道、创新活动载体、引领落实实践和坚持榜样引领等提出思想引领的六条基本原则。”(6)黄志坚:《新时期共青团思想引领的路径与方法》,《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12期。上述研究并未充分考虑到全媒体背景下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面临去中心化的现实挑战,对高校共青团引领大学生群体研究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憾。为此,本文从文化自信视角出发,探讨高校共青团引领大学生思想工作存在的挑战及成因,进而提出改进高校共青团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高校共青团大学生思想工作面临的挑战

网络亚文化是大学生在网络场域中形成复杂的文化体系、流动的思维模式、模糊的生活方式。网络亚文化通过文化育人发挥其隐性功能,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在网络空间中主流虽然是好的,但还有很多杂音噪音,甚至存在一些负面言论,网络空间对大学生影响很大。因此,网络全媒体时代高校共青团面临着大学生、高校共青团及媒体本身三方面的挑战。

(一)高校大学生思想的网络“碎片化”

当下,高校共青团组织中主要服务和培养对象是“95后”大学生。“95后”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浓厚兴趣以及思想活跃是“95后”的特点。将“95后”和“80后”“90后”比对分析,“95后”大学生网络社交泛化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网络社交个性化。“95后”大学生群体生活在互联网开放自由生长阶段,强调个体化时代发展的环境中,具有较强的自主、自立意识。尤其是对掌控自我的话语权、捍卫自我隐私权都极为重视。与此同时,生活在数字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群体,其生活方式具有典型网络数字化特征并与互联网高度融为一体,具有“网络土著”的称谓。作为信息接收者,更加强调个性表达及对自我发展的诉求。个性化的后果是大学生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作为成功的唯一标准,而不再将国家与社会利益放在首位,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精致利己主义者来源于利己主义,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精致性,表现为较高的智商、情商,善于把握机遇,擅长利弊分析,利用规则漏洞,来达成自己价值实现的目的。”(7)焦迎娜、苏春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个亟待关注的当代青年群体》,《中国青年研究》2019年3期。如果精致的利己主义成为大学生所认可的价值观,那么就会形成“追名逐利”的潮流,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第二,网络行为互信度低。互联网是以自由便捷、获取快速、信息整合为优势,“95后”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信任、对于网络交互方式的过分依赖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线下”交流难、对传统权威的不信任感的加剧。这样容易造成兴趣转移很快,视阈狭窄、角度陈旧的内容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具有独特视角、创新风格的KOL(Key Opinion Leader,即关键意见领袖)所发表的内容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和思考。网络意见领袖通过解读信息深度和广度,从而形成扩散传播,大学生就容易被网络虚假信息所裹挟,最终导致其无法接受其他真实信息,造成与现实社会的疏离感。第三,网络表达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滞后”是“95后”大学生群体一个新特点,他们拥有相对较好的物质条件和相对更有保障的生活,挫折的经历相对减少,心智发育较晚。独立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容易受到多元网络文化的诱导,无节制的质疑和挑战权威,加之社会实用主义的盛行也对大学生思想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扰。他们只关注到外部评价指标,唯独缺少对自我内心的关照。尤其是面对着亚文化的泛娱乐化和庸俗化影响,导致了大学生存在实际想法与表达背离等问题,阻滞高校共青团的思想引领工作的开展。

(二)高校共青团大学生思想工作的“低效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强调共青团思想引领的重要价值,《意见》在肯定高校共青团发挥实效的同时提出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具体举措。但是作为信息时代下的高校共青团而言,社会思潮日益多元,思潮的产生原因也越显复杂的场景下,思想引领的任务、环境、方式未能明显跟随,思想引领效果尚有令人不满意的方面。高校共青团工作价值观受到“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西方不良思潮的冲击,导致大学生群体思想出现不同程度的迷茫和混乱,尤其是直接影响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的培养,在政治信仰上摇摆不定,模糊不清。”(8)张一、罗理章:《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及对策》,《理论与改革》2014年第6期。尤其是泛娱乐主义思潮盛行网络,将本该严肃崇高的精神追求进行娱乐化篡改和炒作。这些都动摇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削弱了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一些不良的思潮还扭曲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偏差。“高校共青团引领大学生思想工作面临着引领目标普遍性与大学生对象特殊性的矛盾,形式口号化与大学生心理的矛盾,典型教育与大学生认同的矛盾,媒体技术与大学生需求的矛盾。”(9)刘佳:《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基本问题研究》,《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思想引领的核心目标是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塑造大学生行为,培育大学生价值观。随着大学生圈群化的不断发展和形成,信息传播方式为各种西方主流价值的渗透提供了便利。新消费主义价值观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生活化的传播方式让大学生追求过度超前消费,放弃其节约和理性的消费价值观。网络消费突出大学生地位和身份的异质性,从而引发大学生超前消费和自我欲望的膨胀。后现代西方主流价值观,渗透和动摇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然而,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沿用传统方式,这些方式存在过度政治宣传,引领活动单一和盲目齐抓共管等,导致其引领内容脱离大学生的需要,被新媒体内容的海量化与碎片化所遮蔽。此外,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方式僵化,服务能力无法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社会需求,造成广大大学生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参与度和认同度降低。面对这种直接和双向的传播路径,高校共青团缺乏的治理能力和经验,造成思想引领在大学生心目中形象性、感染性和可信性大打折扣,从而被西方主流价值观所侵蚀。

(三)高校共青团大学生思想工作方式的“内卷化”

高校共青团是实现新媒体思想引领和建立零距离联系服务大学生的重要力量。团中央明确要求建立“网上共青团”“智慧团建”“青年之声”,实现“共青团+互联网”的有效建设。然而,新媒体认知上“浅阅读”,思考时间“碎片化”,思维“个性化”特征,使高校共青团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引领有待强化。大学生的新媒体运用颠覆了高校共青团传统工作模式。首先,高校共青团工作缺乏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影响着大学生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大学生的创造性做法也被互联网所吸纳,大学生的网络参与需求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高校共青团、基层组织都建立了新媒体的平台,但是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建设还比较薄弱,仅停留在传播渠道的改变上,并没有认识到新媒体在其工作创新中的重要性,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思维。(10)黄楚新、彭韵佳:《“微”团建:互联网思维下的共青团创新工作模式》,《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新媒体本身要求使用者树立学生至上,个性化服务的互联网思维,但是高校共青团所属新媒体的稿件质量不高,原创内容较少,限制了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人性化、贴心化及有效化作用的发挥。其次,高校共青团与新媒体交流存在鸿沟。高校共青团在成立之初是具有鲜明政治属性的群团组织,而新媒体作为互联网发展的产物,它要求构建一种平等、共享、开放的全新的体系,因而二者之间存在某种先天的紧张关系。因此,高校共青团的层级体制与互联网扁平化、社交化的理念产生冲突。新媒体的用户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关注账号,而上级团组织与其基层团组织之间容易出现信息同质化现象,这就降低了大学生参与热情,弱化了团组织新媒体的存在价值。最后,高校共青团新媒体缺乏有效竞争。良好公平的竞争机制是激活新媒体潜能,提高高校共青团新媒体运用的驱动力。虽然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在思想引领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外部竞争,导致一些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出现了追求排名,盲目跟风,内容碎片化、设计不协调等现象,影响了高校共青团引领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力。高校共青团引领大学生思想工作的渠道单一、传播方式滞后等问题,导致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及内容产生质凝。高校新媒体内部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造成高校共青团无法搜集和预判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导致高校共青团工作难以引领大学生思想向正确方向发展。

二、高校共青团工作“脱嵌”大学生思想的主体性分析

马克思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1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68页。,青年是历史进程推动的重要力量。当代大学生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文化自信与大学生思想成长紧密相联。文化不自信是高校共青团工作“脱嵌”大学生思想的根源。为此,需要从大学生、高校共青团等主体的角度阐释其引领方式,发现文化不自信的成因。

(一)文化自信“缺席”导致大学生思想被网络文化腐蚀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反思文化历史,总结文化经验之后对自身文化价值肯定,是增强思想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因此,文化自信理论为高校共青团提供了理论支撑,进而剖析大学生文化共同体涣散的成因。首先,互联网弱化了传统文化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岁月沉淀下来的,是中华民族的力量源泉、不竭动力和精神支柱。学术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和生命力的认识和定位不够统一和深刻,造成了高校共青团在思想理论引领方面缺乏相应的共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机制的建立,缺乏相应的整体规划,忽视文化结构、认同场域和变化规律等前提,无法激发和营造思想引领的语境,弱化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认同。多元、动态、碎片的网络新媒体在引导大学生的同时,造成了传统文化的网络生存空间遭到挤压。传统文化的共同体要求和大学生的个体化脱嵌成为共青团提升发挥传统文化理论引领的焦点。其次,互联网削弱革命文化感召力。革命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中传承、孕育、发展和形成的。革命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精神成果和文化成果,在思想政治引领中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网络社会被“娱乐化”精神消费侵蚀,“革命文化常常被商业化、消费化,势必会动摇大学生群体的革命价值观和文化信仰。”(12)孙冲亚、高福进:《革命文化认同的逻辑、挑战及其推进路径》,《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0年第2期。大学生意见领袖在有关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议题选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高校共青团层级体制的影响,在联系和关注大学生意见领袖方面存在着诸多困境。如对大学生意见领袖的群体关注度和发现度还有待加强,对这一群体的凝聚和培养,并无经验可循。最后,互联网妨碍先进文化影响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新时代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障,是新时代经济发展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动力,有利于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然而,先进文化传播中遭遇到网络灰色地带,高校共青团工作面对“网络灰色地带的模糊性、隐匿性、流变性等特征,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和策略,这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的价值观混乱。”(13)赵惜群、龚宝琴:《我国网络灰色地带的治理路径》,《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然而共青团在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成长方面,却陷入官僚制的窠臼,很难深入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对其产生实质性的价值引领。高校共青团干部激励机制导致其服务内容和评价更多倾向于对上负责,而导致其工作方式与基本价值取向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忽视引领大学生对崇高精神价值的追求。

(二)高校共青团文化“空心化”导致大学生思想不自信

意识形态是一定历史条件下阶级和集团对所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反映出相对稳定的价值信念和体系。“网络意识形态是网民借助网络空间反映当下人们精神、思想和生活中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其核心是价值观念。”(14)黄冬霞、吴满意:《近年来国内学界网络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状况述评》,《天府新论》2015年第5期。“意识形态自信和文化自信同属上层建筑,它是一定社会主体对自己所创造的思想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真实性的观念表达和集中体现,对其呈现出得生命力和创造力进行理性评价、价值确信和高度认同。”(15)余卫国:《意识形态自信:文化自信的逻辑递归和实践路径选择》,《青海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当今意识形态领域泛娱乐化、庸俗化遮蔽了价值理性和批判意义。高校共青团作为引领和整合大学生的组织,其地位显得尤为重要。意识形态引领和整合既是高校共青团立德树人的责任也是其组织动员的优势。面对大学生群体意识形态迷失,需要分析共青团意识形态工作方式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首先,共青团服务意识形态观念不强。习近平总书记将“理想信念比作是人精神上的‘钙’,大学生缺失理想信念,就会影响国家核心竞争力。”(16)王晓南:《习近平青年观的丰富内涵探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年第2期。当今大学生被媒体泛娱乐化的氛围所裹挟,高尚的精神追求和理性的独立思考日趋被浅层次和急速变化的网络流量所淹没。高校共青团意识形态服务中存在过于依赖传统的理论灌输,形成了较强的体制路径依赖。高校共青团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主动性有待提升,出现重政策而轻执行,重管理而轻服务的倾向。部分基层团组织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引领大学生时,并未深刻领会马克思文化自信精神实质,并未汲取大学生文化的创新元素和吸纳大学生的网络话语,用单纯的文化娱乐活动代替服务,忽视特殊和困难大学生的需求。网络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冲击了共青团服务工作的权威性及意识形态话语权,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的价值观缺失。其次,共青团引导意识形态话语能力不足。“主流意识形态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反映统治阶级或集团的思想体系,具有导向性、科学性、人民性、系统性等独特属性。”(17)郭鹏飞、陈佳颖:《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理论蕴涵》,《思想教育研究》2020年第2期。主流意识形态作为观念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文化自信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为主要基础。大学生是新媒体的生产者和接受者,多元主体产生文字、语言、图像、视频等都会削弱主流意识的话语权。信息的跨界和无中心化的交互方式拓展,使高校共青团对网络意识形态的管理和权威遭到了挑战。高校共青团对于不断涌现出的新阶层和大学生团体无法有效覆盖和引导,导致其掌控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能力消解和去中心化,如在新媒体领域从业大学生,由于行业流动性大和工作方式自由化,导致共青团对其跟踪服务的能力不足。最后,共青团意识形态宣传工作效果不佳。“加强构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发挥意识形态的舆论引导作用,宣传意识形态目的是坚守核心价值观。”(18)侯新立:《网络政治化背景下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11期。社会核心价值观深刻地呈现出意识形态内容和本质。网络传播圈层化,网络暴力现象都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文化自信。消费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的意识形态通过“泛娱乐化”方式消解意识形态。高校共青团仅仅依靠传统媒介和宣传部门自上而下的灌输和宣传,造成高校共青团难以满足大学生思想、成长和发展存在的困惑。

(三)文化不自信导致高校共青团大学生思想工作效度不足

马克思指出“要以理论说服人民、教育人民、武装人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理论为大学生观察世界、理解世界、改造世界提供锐利思想武器,也为大学生人生理想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然而受到资源整合力量不足,缺少足够的经费支持的高校共青团在开展文化引领方面存在局限,表现为大学生的文化感悟力和执行力较弱,引领大学生文化精神价值不明显,强化凝聚大学生文化之路作用发挥不够。第一,高校共青团对大学生文化育人内容空泛。近年来高校共青团文化育人内容体系面临失范困境,尤其是受到“拓扑式”互联网的影响,让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空泛的理论说教,失去其在高校文化引领中应有的文化根基,造成文化育人体系不健全。高校共青团必须承担起文化育人的重要任务,培育大学生群体建立文化自信。但是高校共青团要组织和凝聚广大团员大学生,离不开行政化权力体系自上而下的运作。高校共青团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官僚制特征,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导致其工作方式存在一定的僵化性,导致其具体工作内容与实际需求存在偏差。大学生是文化育人过程中最主要群体,他们文化自信的前提是要形成组织认同。高校共青团“唯上”习惯导致了团青亲密关系的疏远,造成了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力量薄弱。第二,高校共青团引领大学生文化精神价值不明显。高校共青团在文化育人的机制上有待深入,对文化育人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高校共青团承担着协助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并引领大学生时代精神良性发展的任务。社会上急功近利的思想深刻影响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之源,尤其是对于共青团组织所弘扬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存在一定的疏远和漠视。然而共青团在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成长方面,却陷入科层制的窠臼,很难深入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对其产生实质性的价值引领。高校共青团干部激励机制导致其服务内容和评价更多倾向于对上负责,而导致其工作方式与基本价值取向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忽视引领大学生对崇高精神价值的追求。这些造成高校共青团文化引领大学生精神价值的效果不明显。第三,高校共青团强化凝聚大学生文化自信作用的发挥不足。“当代大学生容易产生对西方文化崇拜形成文化盲从,对本土文优秀文化认识不足而产生文化自卑。”(19)包家官:《高校共青团视角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北京青年研究》2019年第1期。“高校共青团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文化育人的环境中,抵御多元、碎片和腐朽文化的冲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0)莫忧:《高校共青团推进文化自信融入文化育人过程的策略探析》,《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第8期。然而,“高校共青团是一个多维互动的有机整体,仅仅靠学校和上级组织支撑、保障作用发挥及其有限,教育资源匮乏仍是制约高校共青团有效开展思想引领工作的主要原因。”(21)钟宇慧:《高校服务型团组织建设与社会工作的互构——基于广东省97所高校团组织的调查》,《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针对大学生个体发展的种种困扰,高校共青团服务能力不足导致大学生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减退。大学生缺位使高校共青团缺少必要的监督和批评,使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出现越位、错位的现象,无法在文化育人上真正做到拥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有效地凝聚、引导、带领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三、文化自信引领高校共青团大学生思想的实践路径

高校共青团为了更好地团结大学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的工作方法和引领机制。为此,共青团引领大学生思想工作需要提升思想引领的时代价值,通过以德育教育为主体,其它各学科教育为辅助的大学生文化自信体系,实现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内化。

(一)构建文化自信的创新平台,增强高校共青团文化吸引力

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能够确保高校共青团话语影响力。首先,运用网络大数据做大学生需求的搜集器。目前,受西方不良思想的影响,导致大学生组织分化和对立程度加剧,这些都造成了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需求出现盲目跟风问题。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新媒体搜集大学生的需求时效性差、多样性不够,因此,高校共青团利用新媒体平台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现实需求,根据大学生需求制作数据图,以官方媒体为主要载体,掌握思政工作的基础数据。其次,系统构建全媒体矩阵织好辐射网。由于高校共青团作为学校思想引领的重要部门,其新媒体的建设必须依靠宣传部门的支持。高校思想引领的全媒体矩阵的建构依靠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为此树立高校共青团官方媒体核心地位,构建由院(部)所属媒体平台组成的全媒体矩阵,实现立体发声、全方位育人,加大信息的分层,分类和分众推送。确保推送的内容既要“百花齐放”,鼓励各媒体平台别具匠心、多出精品,又要“一枝独秀”,牢牢掌握话语主导权,维护高校共青团合法性权威。最后,丰富平台的内容,加强审核监管。新媒体开辟大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和情绪的新渠道,但大学生思想的不成熟导致其看待问题时容易偏激,因而引发舆情事件及舆论风险。“高校团属媒体已成为思想引领的主阵地,丰富全媒体完美和优质内容是增强思想引领的核心,实现主流内容和主流人群的对接,实现‘价值’与‘情感’的耦合。”(22)张卫良、张平:《大学生对学校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接受、认同差异及成因探讨——基于对91个高校共青团微信公众号推文的分析》,《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年第12期。在丰富平台的内容时,还需要加强监管和应对舆论风险,明确责任人及监管职责,推进高校共青团日常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团属全媒体量广、面大、类型多,发生舆情风险的可能性大,一旦出现异常,可以迅速做出回应,消除大众的疑虑。

(二)文化自信进德育课堂,发挥高校共青团文化疏导力。

首先,建立团网深度融合沟通平台。互联网发展已经成为时代潮流,其衍生的用户至上、互动体验、快速更新特征,为推动团网的深度融合创造了前提条件。当前,高校数字化校园、云中大学、青年之家建设初见成效,将成为高校共青团文化引领的整合资源。高校共青团应紧抓时代机遇,积极运用全媒体,做好思想引领交流沟通,塑造大学生理想信念。开放全媒体场域,畅通平等交流的渠道,让高校共青团和大学生同向发力,协同配合,用心、用情和用力做好文化传承。其次,高校共青团承担文化引领责任。高校共青团作为党的群团组织,必然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要求一切以人民为中心,服务人民。互联网的用户思维与高校共青团承担的群众思维不谋而合。为此高校共青团的核心任务是围绕立德树人中心将牵线搭桥、解疑释惑和调解矛盾工作贯穿于思想引领的全方位全过程中,全力以赴用信仰的理论鼓舞人。同时高校共青团要积极把“青马工程”“四进四信”,以及“信仰公开课”等巧妙地与全媒体结合,运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话语体系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最后,主动议题设置掌控文化引领话语权。网络化、数字化的全媒体承载着话语的产生和传播,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表面上看似填补了信息的鸿沟,实则加剧了信息交流的不平等性。“错误思潮的制造者通晓网络操作规则,谙熟大众接受心理,通过设置议题,制造热点,操控网上舆论。”(23)柯缇祖:《网络舆论特点研究》,《红旗文稿》2011年第15期。在网络空间中高校共青团应紧随思想理论发展创新的步伐,将先进的理论、先进的思想和先进观念以互动的方式,主动阐释、主动传播和主动推送,唱响思想引领的时代主旋律。

(三)掌握文化自信领导权,提升高校共青团文化实践力

首先,筑牢网上文化自信的引领阵地。文化自信是指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有“自知之明”,了解文化渊源和规律,对民族的发展充满信心,不是对自己文化的否定,更不是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大学生群体亚文化表征如“懒”“坐”“宅”“佛系”等,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力遭到消解,大学生价值观也被歪曲,高校共青团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弘扬也被质疑。高校共青团必须通过“网言网语”解读新政策、新理论、新命题,用“接地气”内容做好“通人气”的文化引领,通过媒体平台的全时全程覆盖,努力将原有线下“面对面”的思政教育拓展为“键对键”。其次,高校共青团线下开发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大学生思政教师资源。可聘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担任团属媒体运营维护中心的专业指导老师,将思政课从课堂迁移到团属媒体各个平台,加强与学生的在线互动交流,这样既能使共青团工作有创意、有建树、有成效,又有助于将文化自信的内涵讲深、讲透。高校共青团文化引领要以人格的力量感化,用真理的力量感染,用事实的力量回应,用榜样的力量引导。最后,线上线下整合协同,形成实践服务合力。共青团文化引领合力的重要基础是积极为大学生服务,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线上做大学生文化知心人,倾听大学生声音,了解大学生精神需求,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隐性育人功能。现实生活中做好引路人,始终围绕着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工作,在课程教育和实践服务等方面做好服务,建设“身边的共青团”,让大学生自动向共青团靠拢,自觉接受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的洗礼。一方面,可以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提供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实践相统一的话语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提供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精细化、人性化服务,培育大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及社会责任感,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另一方面,要鼓励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平台感受文化自信。高校共青团应对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文化感悟和困惑及时予以回应。这样既提升了高校共青团服务广大大学生的水平,又增强了大学生对文化的领悟力,为共青团培育文化自信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总之,大学生思想引领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生命线。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多元而复杂,西方思潮的冲击及价值观渗透深度影响大学生思想的健康状况。大学生追求不受约束的个体化自由发展,盲目信任追随网络意见领袖导致高校共青团思想工作产生困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共青团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难度。为此,高校共青团需要运用文化自信理论破解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困境,从而提升其思想引领工作中的凝聚吸引力、疏导力和实践力。

猜你喜欢
共青团思想大学生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