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云,陈铭浩
(1.山东工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2.滨州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
慈善事业被誉为“文明之光”,其发展程度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明确指出,“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大力宣传慈善知识和慈善人物的先进事迹,积极推动现代慈善理念和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对制作、播出、刊登慈善广告、慈善捐赠公告的行为给予鼓励,并依据国家政策减免相关费用,以学校、社区为主要载体,将慈善文化融入课堂,挂入社区宣传栏,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教育宣传活动,加强慈善学科建设,制定慈善教育计划,指导学校在德育课程中培育慈善意识,弘扬慈善行为,并纳入学生素质的评估中。”(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2011年7月16日),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mzyw/201107/20110700167556.shtml.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要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可见,在国家层面,全社会对弘扬慈善文化高度重视,社会价值逐步引领经济价值,进入所谓“善经济时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天子骄子、国之栋梁,也是弘扬慈善精神,壮大慈善队伍的重要力量。因此,将慈善意识和公益思想的培育有机地嵌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及人生价值引导,理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和历史使命。
从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高校慈善意识培育取得了一些成就,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群体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慈善活动数量明显增多且形成相当规模等,取得良好的成效和社会评价。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5.3万大学生参与了赛事,从事志愿服务,引领了大学生慈善公益热,被国际社会称为“鸟巢一代”,是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觉醒的生动体现。
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大学生慈善意识和高校慈善活动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第一,慈善知识缺乏。慈善是从西方发达国家传到中国的“舶来品”,西方慈善意识和理念十分先进和发达,但从目前我国高校课程的设置来看,很少有高校设立公益慈善专业,大学生接受不到科学系统的慈善文化教育,必然会出现大学生慈善知识缺乏和慈善观念相对滞后的状况。第二,慈善意愿被动。慈善本应该具有高度的自觉自愿性,是发自内心的无私奉献,但大学生受收入状况、捐赠方式、捐赠组织等客观因素和感恩意识、公民意识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慈善意愿普遍较低。第三,慈善动机复杂。虽然多数大学生都有过慈善行为,但不乏一些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及个人利益,这必然导致慈善行为缺乏稳定性和长期性,当大学生步入社会,就会把慈善理念抛在脑后,持续度不够强。第四,慈善教育课程不完善。目前,全国各大高校中设立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专业的尚在少数,系统化、体系化的公益慈善专业的师资培养、教学科研体系建设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大学生对慈善公益缺乏科学系统的认知。
总体而言,我国当前高校慈善的发展环境还不够成熟,慈善文化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而大学生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所以,高校应当着重培育大学生的慈善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等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76页。因此,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积极开展相关与公益慈善有关的校园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一定的公益慈善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一些在能力范围之内的社会慈善活动,鼓励他们参加有意义的青年志愿者社会服务活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并强调“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所以,应改革并完善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课程内容与体系,将慈善教育加入思政课的教学体系与内容中,使大学生在高校中就能接受正规的慈善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同时也是普及慈善知识、培养慈善理念、养成慈善文化、引导慈善行为的重要渠道”。(3)武晓峰:《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5期。换言之,培育青年大学生慈善理念和意识是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内在要求,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是一致的。为此,应当借鉴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为慈善文化教育提供理论和方法参考,也可通过搭建校园文化慈善平台及实践教学等途径培育大学生的慈善理念,这不仅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局面,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更是大学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一,在思政课堂中着重培育大学生慈善意识,加强慈善理论教育。我国高校(本科)思政课开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四门必修课。将慈善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大力倡导正确的慈善理念,将马克思主义慈善观、财富观的最新成果运用到教学中来,让思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慈善意识的主渠道,使大学生对慈善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的政策法规、慈善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大学生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责任与使命等问题有所了解,提高他们对慈善的认知能力,为他们将来真正发挥慈善主体的作用打下坚实基础。
比如,《纲要》课程第一章第一节“文化渗透”和第三节“民族意识的觉醒”部分。近代以来,西方传教士打着“宗教”的幌子行“文化渗透”和平演变的目的,到中国创办了育婴堂等慈善组织,对中国传统的善堂善会产生了冲击,“中国慈善事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与调适的过程,同时也是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复兴与形成、民族精神觉醒与恢弘的时期”(4)周秋光、曾桂林:《慈善事业与近代中国的民族精神》,《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3期。。以爱国绅士为主的慈善家在西方传教士的刺激下,受日俄战争的影响,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国情,创办近代慈善组织——中国红十字会,在救灾赈济、战地救护、医疗服务等方面表现出了博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开阔胸襟,特别是中国的慈善事业走向国际,多次参与国际救助,更加提升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正如1927年,熊希龄述及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时曾说:“近十年中,若法兰西之大水,俄罗斯之大旱,日本东京之大地震,我人亦尝追随行列,加入救济团中。”(5)周秋光:《熊希龄集(下册)》,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177页。慈善意识的兴起对于重振近代民族精神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免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和干预,培养大学生新时代爱国主义情怀。
又如,《原理》课程第四章第二节“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部分。马克思在《资本论》曾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4页。在马克思看来,财富是生产劳动的全部结果,只有在财富中才能找到生产的全部意义和价值,财富固然是个人聪明才智和努力奋斗的结果,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受益于国家的政策和社会的支持,财富来源于自然和人们共同的社会劳动,天下之财,来于社会,应反哺社会。正如资中筠所言:“应该把其余所有的财富都视为别人委托管理的信托基金,并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把这笔钱用于他经过深思熟虑,断定能够对社会产生最佳效果的事业。”(7)资中筠:《散财之道——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述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22页。正确的财富观应该让财富流动起来,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从理论上阐述马克思主义慈善观和财富观,引导大学生学会承担起社会责任,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财富观和慈善观以及热心捐赠的理念,使大学生明白财富只是人类实现自身发展的手段,人的发展才是目的。
再如,《概论》课程第十章第三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我们可以在讲解这部分内容的同时再讲授一些慈善理论和慈善典型案例,将弘扬慈善文化、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宣传“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关爱奉献”的公益慈善精神,增加大学生对慈善事业的关注度,了解公益慈善事业的基本情况,加强这方面的知识教育,着重培养他们的慈善意识,激发参与到公益慈善活动中的热情。让大学生明白“扶贫济困”“患难与共”的慈善行为是一种道德行为,这种行为能有效缓解贫富差距、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建立社会秩序,最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因而是值得提倡和鼓励的。
再如,《思修》课程第五章第二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部分。中华民族素来是礼仪之邦,具有行善积德、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产生及其蓬勃发展,与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要重视传统文化中宝贵的慈善思想,将其渗透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弘扬、挖掘中华民族团结友爱、互助共济的传统美德。周秋光教授曾总结到儒家的“仁爱”思想,道家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思想,佛教的“慈悲济世”“因缘业报”说等,都是传统慈善思想的重要渊源。(8)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思想渊源探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3期。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仅停留在文字上,更要落实到实际生活的慈善行动中。
另外,为推动公益慈善事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笔者所在的山东工商学院于2018年7月设立了公益慈善管理专业,目的是培养专业的慈善人才,使大学生对公益慈善事业具有更加科学的认识,并努力建设经世致用、引领社会的公益慈善特色学科。山东工商学院已与2019年3月与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正式签署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这也是公益慈善机构与公办高校合作推进公益慈善教育事业发展的有益尝试。
由此可见,思政课程与慈善公益文化的结合,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增强青年大学生对慈善事业的认识与了解,引导大学生对公益慈善事业的关注和重视,并从中意识到发展公益慈善事业不仅仅是道德的范畴,更是社会责任和义务的体现,培育“慈善我责”和“人人慈善,随手慈善”的意识。因此,要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丰富教学形式与内容,在相应的课程中结合相关的教材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慈善意识教育,启发学生的公益慈善思维,最终成为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
其二,将大学生慈善意识培育融入校园文化,营造慈善文化氛围。高校要为大学生营造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内多角度发挥大学慈善文化宣传功能。要充分利用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内杂志和学校官网官微等媒介,加强校内慈善宣传工作,大力普及慈善知识、传播慈善文化,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慈善文化宣传平台,促使高校大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到公益慈善事业当中。正如有学者所指出:“只有形成普遍的慈善文化氛围,人们的慈善观念才能逐渐形成,慈善文化是基础,慈善意识是关键。”(9)王小波:《试论普通人参与慈善事业的意义、影响因素及途径》,《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2期。
首先,搭建慈善文化组织,做到“知行合一”。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搭建慈善平台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目的就是要使更多的青年学生参与到慈善事业当中,推动公益慈善活动常态化。比如有的高校成立“捐赠工作站”,通过捐款、捐物和志愿服务,为社会各界、大学老师、青年大学生传递爱心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还有大学成立“红色爱心之家”,鼓励大学生成为无偿献血志愿者,通过无偿献血服务、向献血者提供咨询服务以及普及无偿献血知识等奉献自己的爱心。在遇到重灾等紧急情况下,可通过“特殊团费”“特殊党费”等形式让大学生表达自己爱心。总之,通过捐赠平台,让大学生自发自愿地捐赠,将自己的慈善品德与理念转化为慈善行为,成为校园内最亮丽的风景线。
其次,充分利用新媒体宣传功能。利用校园贴吧、广播电台、官方微博、官方公众号等“媒体+公益”合力的形式,倡导校园“微公益”。“微”有两层含义:一是微小之意,即从身边的微不足道的好事情做起,培养“积小惠而成大德”“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慈善意识;二是利用微博、微信,大力宣传公益慈善人物,推出典型和榜样,扩大志愿服务慈善公益的影响力。对于官方微博、抖音、公众号等网络新媒体,高校应加强公益新闻的实时性,同时要注重与青年学生的网上互动,对大学生在网上反映的问题,要解释、给予答复并及时解决。
最后,通过讲座、辩论、演讲、慈善捐赠晚会等方式开展慈善文化教育。如举办“慈善讲座”,邀请慈善界知名人士开展讲座,在现场的氛围中受到感动,增强慈善的意识;也可通过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学生向榜样看齐、向前辈致敬。如2015年由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全国性公益组织“黑土麦田(Serve to China)”是由耶鲁大学的优秀毕业生秦玥飞发起的,其团队包括了来自清华、北大、哈佛学金融、商业、科技等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他们毕业后放弃了大城市优越的待遇,一直扎根于农村担任大学生村官,为四川、西藏、江西等地的农村创客提供了资金众筹、电商下乡、乡村普法等方面的服务,在中国的基层贡献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
第三,大学生慈善意识培育融入实践教学,增强慈善实践认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只有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亲身感受、切身体验,才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慈善工作的重要性和开展慈善工作的重要意义。
首先,高校要加强同当地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校外慈善教育实践基地,挖掘地方特色资源,构建慈善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高校可以与社区、养老院、社会福利院等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利用假期或休息时间去实践基地参加义务劳动,给弱势人员送去关爱和温暖,让学生在做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认识到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做慈善。比如坐落于烟台市福山区的SOS村是一个民间儿童慈善福利组织,可以组织大学生到儿童村走访,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习情况及遇到的问题,鼓励大学生尽自己所能帮助孩子,营造当今社会“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的浓厚氛围。
其次,宣传国家公益慈善活动政策,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比如,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倡议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全球性节能活动,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鼓励大学生从我做起,在生活点滴中倡导低碳生活。再比如,向大学生宣传国家“三支一扶”政策,自1999年至今,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先后派遣了2万多名大学生到中西部偏远山区进行支教,把“小我”融入到“大我”的理念,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为山区带去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新的技能,满足大学生奉献社会的心理需求,是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体现。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各种国际赛事高密度、多频次在我国举行,大学生参与赛事公益的机会显著增加。比如,烟台海阳市承办的第三届亚沙会,驻烟台高校利用有利的地理优势,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其不怕苦不怕累的服务精神,赢得国内外友人的一致好评。
最后,可将慈善实践活动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将大学生“义工”列入教学计划和教学范围。借鉴西方高校教育模式,对参加志愿服务达不到一定时间要求的毕业生,不准按期毕业。马里兰州高校规定,“如果学生没有在社区志愿服务60小时以上的记录,就不能如期毕业”。(10)毛淑梅:《大学生“慈善我责”理念的培养》,《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通过这一举措,大学生须在完成基本课程的基础上,还要在学期间完成学校规定的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并记入学生档案,这些活动从本质上来讲是带有义工服务性质的慈善实践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社会慈善活动的积极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此外,也可参考北京科技大学编写《大学生志愿服务》等书,开设与慈善相关的课程,为大学生参与慈善义工等实践活动提供权威和科学的指导。
第一,满足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性。大学生组织和参与社会慈善活动的全过程,本身也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随着“实践育人”理念的深化,大学生慈善活动对于个人成长、自我价值的实现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既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也使大学生对慈善意识和奉献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形成个人崇高的价值观。“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公益活动的参与者,在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感染、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的同时,又学会自我鉴别、比较、判断、取舍,从而提高认识,使自己的思想品德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统一。”(11)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02页。可见,研究大学生慈善意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主要解决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二,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亲和力。近年来,虽然许多高校一直在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但思政课教学偏向理论教学的趋势并未改变,所以在实践教育与目标教育的实现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鼓励青年大学生积极参与慈善相关的实践活动,不但丰富和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让大学生亲身感受社会和大众对他们的客观要求和真实评价,也让大学生检验课堂学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并不断修正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偏差,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属性。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论性强,具有较好的理论指导作用,以其为指导有利于大学生慈善公益活动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公益活动相伴相生,共同发展,体现了唯物主义认识论中认识和实践统一性的特征。毛泽东在其名著《实践论》中提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入到了高一级的程度。”(1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1页。
第三,弘扬慈善精神,助推国民慈善意识提高。当代大学生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未来社会慈善事业参与和发展的主体。着重提升大学生的慈善意识,不但有利于他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也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推动和谐校园建设也必将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同时,大学生作为新时代慈善事业的中坚力量,其慈善意识的提高,必将对慈善事业的良性发展、全民族道德水准和文明水平的持续提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激活全社会慈善力量,解放爱心生产力,弘扬中华民族“仁爱”的优良传统有着重要现实导向和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