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宜聪
(开封市博物馆,河南 开封 475000)
彝山书院本为开封府知府为防止省城大梁书院生童同处肄业,课既不便,人亦难容,乃创建书院。专门为童子月课之地,主要招收官宦子弟学习较差、肄业不学者。办学多注重考科,且内容与考科紧密挂钩,平日教学不多,且毫无研求学术的志趣。因彝山书院选址位于开封府衙西侧,且招收学生多为全省官宦子弟,作为全国文明的大梁书院附属书院,自创建之初就受到历任开封府知府的眷顾。
一所书院存废的基础在于经费筹措是否给予及时,书院发展的进程与规模也由经费拨付多寡来决定兴衰。官办书院一般由官府拨付钱款和实物,如拨付给田、店、屋、林等修建书院产业。[1]官府层层拨付经费钱款是书院生存的主要进项,其它经费来源还有士绅捐赠,贡生交于书院的学费和实物。在封建社会土地依附严重,以田养院,有屋居所,才子贡生方可在书院里安心求学问道,自宋代后书院经费的来源逐步走向多元化,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
土地是一所书院最大的资本,也是解决自身经费不足的关键,彝山书院修建于河南省城开封,自明代末后,开封城区发展迅速,处于开封府府衙附近的彝山书院作为府办书院,自创建时期起就有城市土地受到制约的因素。另外,书院的经费使用不同于现在的学校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坚持民主、公开,书院每年收入的多少对其教学、运营、祭祀等活动所需支出相应会变化经费额度。
不同于河南省内其他大型书院,彝山书院的建造更多出自开封府内部,童生多为官宦子弟,所建学校主要以解决官绅内部子弟教学问题。另加之省城地域城市发展规模的限制,商业中心与政务中心的区位因素,彝山书院自建成起田产数量较其他书院数量要少。
《彝山书院志》序言由道光二十三年山长史致昌所撰写,序中经费部分叙“志养源也,宋时四大书院皆有学田,至今闻犹有存者,盖必经费有余,而后事可经久。”[2]自宋代始,私学的兴起大量书院逐渐替代官学教育体系,逐步形成家学、私塾、书院、太学等一套中国古代教学、考试、选官、升官的选拔系统。[3]“今以岁时之修葺,呫毕之膏火,胥役之庸资,计赢补绌,和义集财。”每年上级府衙对书院进行补发经费用以修葺院落,耗膏火及工资发放书院人员生活开销,通过利息收入和补给赢收广聚天下义气的财富用以宣扬礼教。
彝山书院自1827年修建后,栗毓美等历代开封府知府对书院不断修葺,1842年开封张湾水患致使书院荒废无法开展正常教学事宜。道光二十三重新整修彝山书院,新建东院扩建奎星楼和书院中院主体建筑物,构成一所完备规模的书院建筑。[4]开封府每年向彝山书院拨付经费总计银五百一十八两,又合集商业呈缴息银五百五十两,年书院经费总计一千二百六十两。
书院经费放以山长为例,每年修缮书院、正常维护院落设施需金银二百两,招待用餐费用为八十两,节日礼仪用银十八两,每年薪资四十两。监院年薪水银四十两,各院斋长每名薪水银十二两。书吏一名,工食纸张银十二两,门卫一名薪费十五两,斋夫一名,薪资十五两,差役一名,薪资六两。以上工资都是按照年支付使用,每年书院运转所用薪资四百一十四两。正课生四十人每月发放补助一两,共计四十两,副科省六十名,每名每月发放补助四钱,共需二十四两。斋课每月赏赐银两八两,用作发放奖励金额。彝山书院每月需要按照支取八十两白银,加上薪资、补助、奖励,统计数字按照十个月来计算,每年共支取白银共需一千二百一十四两。如按照九个月来计算,每年应支取银一千一百三十四两。[5]
不同于全国其他大型书院经费获取的类型,彝山书院的经费更多依靠府县财政的直接拨付为主,主讲、教习、教授、教谕等人员的经费多是由书院直接拨付,依照年度计划的形式进行运行。而宋元书院的来源主要是学田田租,土地资源在中国古代社会是最大的资本,田地是稳定的产业,书院产生初期由耕读为生的贡生、童生为主,学田为读书者提供稳定的物质供给。这些学田来源方法多样,由皇权直接赐予,也有地方官府和官员给予的,也有地方同姓大族和乡绅土豪捐赠,获取土地的方式和方法多是以赠与为主要形式。
开封知府栗毓美在1827年修建彝山书院时曾禀报朝廷奏疏,共与河南省内粮道、抚宪学官、藩台、臬台、以及道府长官商议,把原开封府西边义学改为彝山书院,书院所用一切经费由开封府分摊使用。在制定书院经费年度使用上,院长修金二百两,膳金捌拾两,三节礼金共计十八两。[6]厨师和役夫所用食银二十四两,看院人和杂工食物银十五两,监院薪水银三十两,月课卷价银十两,造册纸张银四两。[7]
初定童生为正课者共十人,每位学生一个月十五两五钱,按十个月计算共用银一百五十两。童生正课副十名,每位每月一两,计十月共银一百两。[8]童生副课二十名,每名每月五钱,奖励性童生金额按照每年十个月计算共用银一百两。按照栗毓美所算彝山书院经费,年共用银子七百六十八两。在书院修建时,开封府知府栗毓美向各府衙下辖州县所银,例如:
开封府捐银壹百两 祥符县捐银壹百两
陈留县捐银肆拾两 杞县捐银陆拾两
通许县捐银肆拾两 尉氏县捐银肆拾两
洧川县捐银参拾两 鄢陵县捐银肆拾两
中牟县捐银参拾贰两 兰仪县捐银拾陆两
郑州捐银肆拾两 荥阳县捐银贰拾肆两
荥泽县捐银贰拾肆两 汜水县捐银肆拾两
禹州捐银肆拾两 密县捐银肆拾两
新郑县捐银贰拾两[9]
自栗毓美知府后,历任开封知府都对彝山书院经费进行核对、审计、决算,统算全年开支为书院正常开展教育工作提供保障,《彝山书院志》除有栗毓美禀后,又记有《开封府正堂栗札》、《开归陈许等处兼理河务驿传水利兵备道麟札》、《布政使司布政使陆札》、《布政使司布政使费——为详请给匾奖励事》、《布政使司布政使费——为详请给匾奖励事》、以及两份《开封府知府存业》都详细记载了彝山书院历年经费的上奏申报,上传的批复到最后年终决算。以上几处信札和奖励事迹多出自开封知府栗毓美之手,多记述书院兴建初始阶段经费使用和上级拨款情况。
栗毓美在信札中曰“所有酌添膏火诸经费,本府先捐廉一百两,属在同僚各输清奉,分廉泉于冰署,宏化雨于梁园。”在道光八年彝山书院建院一年后,栗毓美上奏的信札中曰“今核计每岁约需院长修缮、童生膏火等项七百数十金,本府拟于所属十六州县按缺公捐,按季申解支发,将来如有好义之士另捐,本银生息足敷经费,停止公捐,期归经久。”依据奏疏可以看出彝山书院修建初期,所用银两多由开封府下辖十六州县按缺公捐,以解决书院正常的修缮和童生生活费用。栗毓美也希望未来如有好义之士,即注重教化乐善好施之人,便停止对十六州县的公捐,以捐助的方式解决书院日常经费开支。
在《彝山书院志》保存的布政使司、布政使关于书院的信札和奏疏中有关于火膏、经费、膳金等内容,都是以第三人称叙述描述开封府下辖彝山书院开支情况,道光八年就有四份信札如“本司呈尉氏县候选道刘恒毓捐助新设彝山书院修费二百两。”又如“本司呈该府河内县绅士齐秉直捐助彝山书院修费一百两。”也存在合库平息后补充经费至书院的现象例如“案查上年前司易换钱文案内馀剩钱二千六百四十两二千四百七十五文,合库平纹银一千九百五十七两三钱八分九厘。今本司在于备公生息内凑足两千两,详明院宪发交该府生息,添补彝山书院膏火等项之用。”彝山书院的经费也有通过本金生息的方式进行添补,虽不是主要财费尽项,但每年书院的利息开支等足可以补充书院日常开销之中。
由于清初资本市场的大量出现,银贵钱贱的社会背景下,处于河南省首府的彝山书院的经费开支如单纯依照州府拨付,已经难以维持正常开销。道光九年底,以开封府名义筹发彝山书院经费生息银二千两若干息股,这些息股的筹建是在州府衙门的施压下派发的并未直接向市场流通,派发至州县公分十六属,并重新拟定书院的章程来以筹措股息为基础发展书院。在《彝山书院志》存录的《开封府知府存业》中,自道光十年开始,彝山书院筹措经费息银两千两,按照十六州县派发,每年一分起息在案。
虽然彝山书院对外发放本息股金,但作为科举选官为国取才的政治措施,开封府下属的十六州县也按照发商生息,调整为由原来一分起息至一分二厘起息。若按照本银二千两,每年可得息银二百八十八两,可以依照季度府库支付,实则彝山书院每年所需开支银两为七百数十金,两千两银也仅够两年开销。为解决经费开销过大的问题,开封府知府重新拟定章程,目的为依照月课进行奖赏,院长修缮经费等实施压缩。
彝山书院所为开封府所办的府属书院,但因主要招收的生童多为祥符县为主,开封府知府因经费不敷,奏疏商议应又祥符县每年捐银一百两来维持书院开支,其余经费仍照前定彝山书院章程又其余十五州县捐解银五百十八两,共计六百十八两如代入息银二百八十八两,每年共计八百两有余已够每年书院经费开支。[10]对比道光七年彝山书院修建初期所拟定的章程,道光十年所拟章程中上从知府下至童生都有所体现,所依据的核心内容就是经费的使用。按照“俾考居前列者益加奋勉,名次在后者亦知砥砺,是花红之设断不可省。”书院在设置章程时认定只要设置奖学金并不断砥砺奋进才能促成童生不断勤勉求学。在经费入不敷出的背景之下,重新于道光十年拟定新的章程。
依据原章程,新拟定的《彝山书院章程》共有十四个内容,其主要涉及的就是围绕奖励童生的花红和院长修缮费用来展开修订的。第一条就议定开封府下十五属捐款每年共银五百一十八两,由各州县径解府库。第二条原股息本银两千两,每年应得息银二百八十八两,由下辖十五属催促上缴府库,按季度每季拨付二百零六两。[11]自第三条后章程拟定的内容多设计院长、课业、童生的经费使用,还有日常的饭食、茶水、课卷等开销。在议定章程的最后一议中,府县月课、卷资、饭食等项由府县自行捐力,不准开销经费合并证明。
此后每年彝山书院都由开封府知府或布政使等向上禀报年度开支状况,形成所录于《彝山书院志》,可看出自书院修建起,除使用原府西义学到筹建经费两千两,每年开封府所属十六州县径解府库的纹银外,少有其他经费入账。道光二十二年,祥符县张湾发生决口,黄河水围城长达一年之久,原开封府衙署败落,彝山书院也因洪水灌城而淤陷地下。为重建书院山长史致昌从前任移交彝山书院经费不敷,筹措经费重开彝山书院,酌议官绅公捐市平银一千零三十两,自河复后至二十四年冬完工,复捐市平银五百七十两,共市平银一千六百两,在道光二十二年督学使许乃钊的上书里,详细论述张湾决口后,官绅捐助的原因、经过和具体数额并立碑于书院之中,所捐一千六百两银为道光二十二年重建彝山书院提供了经费保障。[12]
提督学政许乃钊(重修碑文撰写者)捐银壹佰两
布政使司张日政 捐银壹佰两
按察使司张祥河 捐银壹佰两
开归陈许道杨以增 捐银壹佰两
开封府知府邹鸣鹤 捐银壹佰两
开封府知府长臻 捐银壹佰两
许州治理州知州汪根敬 捐银壹佰两
灵宝县知县周昺潢 捐银捌拾两
候选同知直隶州张光第 捐银壹佰两
候选同知宋玉琛 捐银壹佰两
国子监典簿职衔路青云 捐银壹佰两
候选同知石麟瑞侯 捐银壹佰两
候选知县万金镛 捐银壹佰两
候选直隶州知州李传宗 捐银壹佰两
候选中书李金声 捐银壹佰两
候选州同景融申 捐银壹佰两
五品衔附贡生申儒 银壹佰千整[13]
道光二十二年,重修彝山书院共用银两一千五百八十两整,同提督学政许乃钊所述相符,张湾决口改变开封城市发展面貌,使自清初到道光年间城市经历两百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商家日鼎,贸易咸通。由于水患致使彝山书院重修,这次重修在经费使用上不同于初建书院的筹措方式,由府库拨款和发放股息变为官绅士官筹措的方式。采取此种方式的主要因素是由于朝廷与地方府库资金用以应对黄河河患,开支巨大,重建周期也较长,无足够经费用于彝山书院重修,便由省提督学政组织官绅进行捐款重建,定慰栽培之意,作养育之恩。重修时,彝山书院从购买东院地产一处于东院南修建奎楼祭祀孔子和奎星,这次修建奎星楼也是由官绅继续捐资修建。
彝山书院经费来源中还有一项收入,是由科岁考试当年考中的学生,在书院肄业者进学一名,由本人送捐院长表示谢义的银两四两。自道光八年至二十二年,前后十五年时间,彝山书院出三名进士及第,举人二十三人,贡生题名五人,每年科试、岁试取进者也在二十左右,年入银在八十两。虽依靠肄业生提供谢义银两只要八十两,但这些谢义银也够彝山书院除去火膏和修缮正常五个月的开销。
古代书院模式在形成初期是由私人建立讲学、藏书、祭祀之处,随着官府开始意识到书院有利于维护其封建统治,逐步采取官办书院修建。彝山书院不同于宋明时期大型书院赐田和划拨学田的经费来源,作为府办书院,彝山书院的经费早期主要依靠府库经费划拨,来解决正常的书院修缮金、火膏和日常开销费用。[14]开封府除向书院拨付经费外,还赠送名人字画、书籍、牌匾等,用以提高教学工具和辅助设施。道光二十二年因张湾决口,黄河水患致使彝山书院荒废,在省提督学政的支持下,采取官绅捐纳修费的方式使彝山书院重修复学。作为地方官员往往是修缮书院的主要支持者,官员多拿出奉银和薪禄来捐献。[15]彝山书院的经费主要是府库拨银、官绅捐纳,除此以外经费来源还不止这些,如出租房屋、地田,银两的利息收入、出版印刷书籍、肄业者的谢义银等收入,这些经费来源都对彝山书院的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