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复杂性思维视域论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1-01-16 09:38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复杂性小康小康社会

董 盛 林

(中共长兴县委党校 教学科, 浙江 长兴 313105)

复杂性思维缘起于20世纪末兴起的复杂性科学。一般认为,复杂性思维是相对于简单性思维而言的研究方法。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等,将对象有机组织起来构成模型,强调从整体上揭示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构与功能。就特征而言,复杂性思维具有整体性、多层次性、多关联性、非线性等特征。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特别是作为一种哲学性研究方法,复杂性思维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得以广泛运用,更在社会科学领域蓬勃兴起。从国内学界的既有研究来看,复杂性思维在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及文化哲学等多学科领域均有应用。

自1979年邓小平提出“小康之家”,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来,“小康”一词始终是学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热点议题。既有的研究视角广泛,且多以实证分析或单一视角对全面小康社会开展研究,而较少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进行探讨。从复杂性思维视角进行研究,可以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一个复杂性系统,对环境、参与主体、建设过程的复杂性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全面”,关键在“建成”。我国不同区域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差异性,决定了“全面小康”内涵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过程不是单一性、简单性的,而是多向性与复杂性的实践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从“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建设”到“建成”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并不意味着贫困现象不复存在,部分地区的人民仍处于相对贫困的状态,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仍将处于进行时。因此,以复杂性思维为研究视角,有助于深刻分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复杂环境,厘清多元主体的互动关系,整体把握其发展过程,可以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胜利提供理论思考。

一、马克思主义的复杂性思想与复杂性思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虽未明确提出复杂性理论,但却蕴含着丰富的复杂性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现代社会由于实践规模空前扩大,实践水平不断提高,先进的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这种实践方式造成了一种以高度分析和高度结合相统一的现代思维方法。”[1]591换言之,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推进,其思维方式也由简单性趋向复杂性,这为复杂性思维奠定了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的复杂性思想蕴含着深刻的复杂性思维 马克思主义认为,客观事物在存在方式上表现出一定的不连续性,这同复杂性思维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客观事物发展的基本观点。就存在方式而言,客观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以独立的形态构成的,受内外不同层次、方面因素的影响,构成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呈现曲线性。而事物的变化是必然与偶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事物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突变性和不可预见性,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突变现象”。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的观点。而作为检验认识真理唯一标准的实践本身,具备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绝对性与相对性,表现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人们对事物发展的认识过程是一个辩证的、非线性的、曲折的过程。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推进,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各领域环境日益复杂,人类思维也被不断细分,整体把握对客观事物发展的认识,需要更高层次的综合性思考。这就需要一种系统性、整体性思维,来审视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系统考虑内外环境、多元因素对事物发展的影响。

2.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性、总体性等不仅蕴含着个体差异性思维,也深刻体现着复杂性思维的意蕴 以社会化生产为例,马克思认为,“并不是说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同一的东西,而是说,它们是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2]23换言之,社会化生产表现为一个“总体”或“统一体”,其本身由复杂多元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要素构成,不同要素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差异性与关联性特征。同时,由于开放性生存系统的存在,“事物与事物间相互交叠、交叉、交融,导致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交错、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质变或者量变,因而具有错综复杂的联系性”[3]14-19。整体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同要素的差异性与关联性,需要着眼于事物发展主客体之间、内部外部之间关系的多样性、普遍性、联系性,并注重构建不同主体的良性互动或积极调试关系以促进事物的健康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运动观有着复杂性思维的过程性思维特征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运动观认为,社会是一个由不同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各要素之间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与发展之中,表现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发展状态,是“过程的集合体”。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会呈现出曲折性、反复性、上升性,总的趋势是呈螺旋式上升的。马克思主义运动规则进一步揭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物质,也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运动观揭示了事物运动发展的过程性,这同复杂性思维的过程性思维特征高度契合。“过程性是指复杂性思维重视事物自我演化的特性,即重视事物发展过程,在对研究对象进行认识和把握时,既不过分和直接干预对象的演化,也不完全坐视不管事物的演化方向,而是有目的地引导事物变化朝着某一特定的方向发展。”[4]190复杂性思维的过程性注重对同一体系演进过程中不同发展阶段关系的研究,要求分析事物各阶段的发展特征,并注重分析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进行整体性系统性规划,引导事物向着既定发展目标前进。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复杂性分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惠及全部地区、全体人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顶层设计与战略目标的调适始终与经济、就业、民生等要素紧密相关,凸显出环境复杂性。从参与主体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单一地区或民族的个体性实践,而是中央与地方、党和人民、政府与市场主体相互关联中形成的公共性、共同性实践。从过程来看,随着理论与实践的推进,由“小康”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建设过程,必然是复杂性系统特征的体现过程。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环境复杂性 从国际环境看,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一方面,国家之间的合作共赢趋势明显,人类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正在向纵深发展,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而不是自在的分离。另一方面,我们正处于挑战与危机频发的时代。自2008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持续低迷、贫富差距仍在延续、地区热点持续动荡、恐怖主义蔓延肆虐;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挑战,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进一步加剧了发展与治理困境,这些都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挑战。总之,这些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的不断增加,使人类减贫与全面发展仍然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现代化意义层面的全面小康客观上受复杂多变的国际气候影响。从国内环境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协调推进,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同时,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确定性重大风险的防范化解压力大增,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弱项仍然存在。特别在2020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的关键时期,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成为新的重大风险挑战,给国计民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在医疗、就业、教育、民生等多个层面,对贫困地区人民的生命健康、就业形势造成了极大压力,相当程度上加剧了不确定性因素;同时,常态化疫情防控也构成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挑战。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参与主体复杂性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党和国家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本质追求。其参与主体是多元的,不同主体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复杂性特征。从领导主体来看,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力量,对小康的顶层设计和阶段性推进起着重要的统领协调作用。不同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基于社会发展阶段和人民发展需要的独特性,在“小康蓝图”的顶层设计与实践推进上各有侧重。从参与主体来看,广大人民群众既是全面小康的惠及对象,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依靠力量和建设者。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尽管国家制定了宏观层面的统一标准,但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的人民对小康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层次化等特点。如贫困地区的人民,他们对小康的期盼更为突出地体现在基本物质层面,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人民对公平、正义等多个领域的需求则更为突出。参与主体及其需求的多元化构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复杂性因素。从领导主体与参与主体的关联性来看,前者对后者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后者是前者的依靠力量,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则需要二者形成意志认同,将集体理性转化为集体实践。基于主体认知和客观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制约,这一转化的过程同样呈现出复杂性。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复杂性 现代化是历史的、发展的概念,是全社会范围、一系列要素及其组合连续发生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这一过程本身就具有复杂性特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阶段性追求,受历史与现实的影响,其变革过程同样呈现出复杂性。从提出“小康之家”到实现“总体小康”,从“建设全面小康”到“建成全面小康”,“小康”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中的内涵与外延的演进呈现出动态演化性、多层次性等复杂性特征。就其发展阶段来看,从“四个现代化”到“小康之家”,“小康”一词进入中国现代化的视野;从“小康之家”到“总体小康水平”,“小康”在民生层面的内涵更加丰富,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从“总体小康水平”到“建设小康社会”,经历了“小康水平”到“小康社会”的蜕变,又经过“三位一体”“四位一体”总布局的变化发展,小康社会的目标更加具体科学合理;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进入现代化建设的决胜阶段,“五位一体”总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进一步细化了的总体布局和战略思路。就其内涵的丰富发展来看,先后经历了吃饱穿暖的“温饱小康”,到“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5]14,再到蕴含经济、政治、科教等多元要素的“小康社会”,再到惠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公平、正义、教育、医疗等多领域、全方位、深层次的高品质全面小康。这些在理论形态或顶层设计层面上的演进与丰富,其实质是党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过程。在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转化过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也表现为一个过程。换言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不是单一的、简单化的经济建设过程,而是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于一体的实践过程,具有全面性、多元性,同时也体现出过程的复杂性。

三、运用复杂性思维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复杂性思维视域下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对小康社会建设的发展特性进行深入挖掘。结合其历史演进机理与新时代特性,进行问题归纳与隐患分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理论思考。

1.基于环境复杂性,着力补齐制约性短板弱项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涉及的领域、层次、地区广泛,必然会产生预期之外的风险和挑战。具体表现为三个层面:(1)实现“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摘帽还面临着挑战。深度贫困地区主要面临绝对贫困的兜底与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建设等难题。(2)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对全面建成小康形成挑战。疫情引发的就业、民生、教育、医疗等系列问题成为决胜全面小康的不可控因素,人民对医疗、对健康的迫切需求给医疗卫生原本就不发达的地区造成冲击。(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策安排和制度设计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尽管中央与各地方政府都有信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但如何保证高品质小康的延续性发展仍是难题。运用复杂性思维,有助于为化解这一难题提供理论参考,并做出积极的战略调适。(1)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好脱贫“最后一公里”,确保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如期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意味着停滞发展,特别是特困地区,在实现脱贫摘帽后,仍要向更高水平的小康发力。当前,应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特困地区发力,对尚未脱贫摘帽的贫困地区进行挂牌督战,不获全胜、绝不收官。各级地方政府要重点加大贫困群众就业扶贫力度,通过支持龙头企业吸纳贫困人口就业,以就业稳脱贫、防返贫,做好贫困地区民生兜底工作,增强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2)必须把防范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标本兼治,注重完善体制机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问题凸显、矛盾多发阶段。当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阶段,要围绕后疫情时期暴露出来的各类问题,基于突变性与不确定性,探索建立突发事件提前预防机制,建立以应急方案为核心的应急体系,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能力,积极防范“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防止外部风险演化为内部风险。特别是后疫情时期,应着力解决好贫困地区的就业问题,并积极建立健全应对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3)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品质小康建设。基于复杂性思维的关系性,要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贯穿于补短板实践的始终,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增长,要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品质小康之中。

2.基于主体复杂性,探索系统的多元化共治模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有赖于多元化主体参与的客观实践。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体复杂性,关键在于对动态系统中多元主体的非线性作用进行全方位考量。从整体上分析全面小康社会的演进机理,运用复杂性思维中的整体思维、关系思维,坚持整体性、关联性、最优性原则,为探索系统多元化共治模式提供思考。

基于复杂性思维探索系统的多元化共治模式,关键要厘清三重关系:(1)厘清战略目标与参与建设主体的整体性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制定的战略目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阶段性目标。党是领导核心,各级党委是领导主体,是小康社会的设计者与推动者。全面小康归根到底是全部地区、全体人民的小康,一个地区一个人也不能少,人民群众是小康的依靠力量。处理好战略目标与建设主体的关系,关键要着眼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在保持整体性战略一致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地调适“小康”阶段性目标与建设主体的整体性。(2)厘清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人民群众主体之间的关系。本质而言,两者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体力量,构成了关联性、整体性、动态性关系。在小康社会的建设中,人民群众与历代中国共产党人之间既是合作者、共治者的关系,也是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的关系。前者要积极参与全面小康的建设,后者要依靠、调动、汇聚前者的力量与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6]189因此,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主体力量。建立系统的多元化共治模式,重点在建立起同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共建共治共享。党和政府既要引领这类主体参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同时也要不断满足其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3)厘清制度保障与主体运行的关系。需要指出,制度作为一种规范、底线、框架,在推进全面小康的建设中更具有持久性力量。由于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一定缺陷,权责不清与责任失衡并存,调动市场主体与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等国计民生项目明显不足,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为此,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尽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优化制度安排,调动市场主体与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克服制度结构的内在缺陷,确保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持续壮大,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嵌入强大力量。

3.基于过程复杂性,构建集成战略协同机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三步走”中的战略设计到被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宏观层面设计与微观实践,展现出非线性、多元性、关系性等复杂性特征。整体上看,全面深化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支撑,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证,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基于复杂性思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以战略布局为着力点,构建集成战略协同机制,着力形成战略合力。

基于过程复杂性,构建战略协同机制关键是处理好三个协同。(1)目标协同。确保战略目标纵向一致。在脱贫攻坚初期,强调各级政府充分认识脱贫攻坚的艰巨性、重要性,加强顶层设计层面的制度性建设,为实施脱贫攻坚提供制度保障;在脱贫攻坚中期,要求各地集中力量,抓住重点,攻克“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堡垒,着重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注重防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在脱贫攻坚后期,注重防范返贫机制建设,建立起摘帽不摘责任、政策、监管一体化机制,把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各级地方政府在落实举措中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展开,同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与此同时,不同地方政府、不同区域在推进各项任务时,更要在执行中结合具体实际,层层分解、协同落实,以地方实际为战略目标优化创造实践经验。要努力实现从“两不愁、三保障”到高水平小康的升华。(2)组织协同。要有效润滑各组织间的协同流程,推动各机构间、各部门间的工作协同,以避免效率低下、错失时机、浪费资源等问题。决胜时期,要坚持政府主导、各方发力,注重凝聚合力。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运用公共资源配置优势,协调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力量;同时要注重调动市场与社会主体,形成协同合力,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汇聚力量。(3)资源协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受国内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科技等宏观因素的制约。基于内外力作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的制约,对内外资源进行整合和分配十分关键。特别是2020年全球性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在疫情防控与整体经济形势十分严峻的背景下,更要注重对国内各领域资源的整合协同,以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当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关键是要统筹考虑、协同推进“六保”与“六稳”,并妥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综上,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建成是一个复杂性问题,离不开复杂性思维的指导。复杂性思维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新的探索契机。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之际,更应打破简单思维、线性思维,在一般性与特殊性的要素中统筹内外环境,在单一性与多元性的关系中发挥主体优势,在过程性与阶段性的关系中优化顶层设计。需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相对贫困问题、返贫问题、乡村振兴问题等等仍将会成为“后全面小康时代”的延续,一系列新的时代课题仍需要进一步得以化解,复杂性思维视域下的研究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产生更重要的价值。

猜你喜欢
复杂性小康小康社会
我家的小康
新时代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复杂性挑战与路径优化——基于复杂性理论
我家的小康
复杂性背后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
PFNA与DHS治疗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