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第二课堂中的传承策略研究
——以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为例

2021-01-16 07:51周新胜
红河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中华传统

周新胜,李 璐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1]大学是青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事关他们的个人前途,也事关国家与民族的未来。通过第二课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论是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还是对学生的成长成才,甚至是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 培根铸魂:第二课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不断探索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途径和方法,各高校也纷纷强化第二课堂建设,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了一系列形式活泼、内容丰富、贴近学生实际的文化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培根铸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启迪思想。

(一)有助于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高校的“五大基本职能”,提出“高校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可以说,文化传承创新是新时代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的另一项重要职能。《诗经》有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高校应当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既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也要对其进行有益补充。为了促进高校创新文化传承方式,教育部于2014年启动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自2018年起实施经典诵读工程,同时开展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各高校按照要求,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内活动和校外实践来教育引导学生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洗礼,形成了文化品牌,推动了文化育人。由此可见,相对于侧重知识传授的第一课堂,形式活泼的第二课堂更有利于文化的创新发展。

(二)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对于高校的“五大基本职能”而言,人才培养始终是高校的中心环节,更是其根本任务。近年来,高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与此同时,基于毕业生就业的目标导向,高校受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影响,其人才培养过程仍然存在着重专业技能训练,轻人文素养塑造的现象。传统文化类课程很难进入课堂主渠道,即使部分高校将传统文化纳入必修课和选修课,但由于偏重理论传授,其教学形式较为严肃和单调,教学内容也相对高深和陈旧,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自觉学习的主动性差,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资治通鉴》有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职场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注重对内在品德的考察。因此,高校通过第二课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避免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实现德才双修,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有助于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学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对象,更是其教育的主体。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除了要加强学校管理和教师施教以外,更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不断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当前,以《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热播,极大地迎合了青年学子的学习需求。上海社科院针对上海市3000名青少年的一项调查显示,青少年认为学习传统文化的最大障碍是“内容枯燥乏味,看不懂”(25.5%)、“学习形式单一”(23.2%)和“缺乏有效的学习渠道”(20.4%),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旅游、探访文物古迹”(37.4%)与“参加民俗活动”(25.0%)和“听名家讲座”(20.0%)。《礼记·学记》有云:“不兴其艺,不能乐学。”因此,高校通过第二课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从外压到内需,深化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

二 探本溯源:第二课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逻辑

作为一种课程表现形式,高校第二课堂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应该遵循怎样的逻辑?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泰勒曾提出课程编制应遵循“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和评价教育计划”的实践逻辑[2],这对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

(一)坚持目标导向,明确教育内容

泰勒的课程编制原理强调课程目标的主导作用,指出目标是有意识地想要达到的目的。教育目标如果含混不清,既会对选择学习经验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也不利于学习效果的评价。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第二课堂,必须坚持目标导向,明确教育内容。高校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要弄清楚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就传统文化的教育目标而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定位的高校理应区别对待;同一所学校在不同时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内容也不尽相同。高校应当统筹兼顾,对学生的素质构成及其特点进行调研分析,遵从学生自身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阶段、不同的成才需求,因地、因时、因事制宜地探索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素质结构为基石,以学生为主体,以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课程体系,广泛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力争做到活动多样化、具有选择性。

(二)坚持问题导向,拓展传承载体

泰勒说:“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学习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行为实现的,高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第二课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拓展传承载体,要以学生为主体,主动适应学生的群体特征,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的影响方式。当前,在高校就读的本科生以“95后”乃至“00后”为主,一方面他们受西方文化和网络文化影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另一方面,他们个性张扬、崇尚自我以及热衷于新鲜事物。因此,在第二课堂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兼顾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兴趣需要,用他们更乐于接受和认可的方式和方法进行传承和推广,使青年学生从内心深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目前教育部和团中央基于高校第二课堂推行的高雅艺术进校园、青春国学荟等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如火如荼,深受学生喜爱,活动成效明显。由此可见,高校可以通过专业的设计和科学的创意,不断拓展方法和途径,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从被动反感式向自觉主动式转变,从而激发活力、提高水平。

(三)坚持结果导向,完善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检验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是否达到预设目标的一个过程。泰勒认为,只有正确合理的评价方法才会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他反对单一不变的评价方法,主张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的行为变化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要研究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标准,定期开展评估和督导工作。”[3]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第二课堂,必须坚持结果导向,通过建立监督和评估等机制,不断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指出,记录评价体系是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核心,要对第二课堂活动建立动态可持续的记录考核评价机制,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施策,可采用记录式评价、学分式评价和综合式评价[4]。为了提高第二课堂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全面性和实效性,高校可以结合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设置具体的考核指标,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有效引导和科学评价。通过建立系统的记录、审核和评价机制,不断引导和激励教师与学生全员参与,力争做到与指导教师工作量、学生综合测评及评优评先等相衔接。

三 致知笃行:第二课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向度

近年来,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在知、情、意、行四个维度进行探索和实践,通过实施“经典导读工程”“仪式洗礼工程”“文化浸润工程”和“文明修身工程”,初步构建了“立交桥”式的第二课堂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一)晓之以理,夯实认知基础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和赞同,决定于他们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理论知识的程度。因此,完善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高校应当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传统文化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深入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意蕴。课堂教学始终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主渠道,通过第二课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能完全回避对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和积累。有条件的高校应当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并不断拓宽选修课覆盖面。在此基础上,再以第二课堂为补充和延伸,通过开展经典导读、文化讲坛等活动,对学生晓之以理,让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进而了解传统文化历史,领悟传统文化精华,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认知基础。以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经典导读工程”为例,“皖江200”是学校为每一名在校学生推荐的200本课外阅读书目,其中150本为公共阅读书目,50本为专业阅读书目。公共书目涵盖了人文、哲学、宗教、伦理、逻辑等学科内容,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占比颇大,共103本。

在实施过程中,采取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学院总评的方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综合系统评价,让学生及时反思和记录自己的阅读活动,既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又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

(二)动之以情,丰富情感体验

心理学相关专业研究的结果表明,通过亲身体验引起的情感共鸣比纯粹理性的说明更有教育效果。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使传统文化有效地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通过第二课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是一味地强调知识和理性,忽视了情感和实际,而是要注重情感体验,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对学生动之以情,引导学生参与仪式教育类活动,丰富情感体验,进而提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与欣赏程度。体验活动在形式设计上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在组织过程中要注重情感体验的互动与反思,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感悟道理,从而生成意义。高校应当以传统节日为载体,不断丰富清明、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通过祭扫先烈、手包粽子、登高赏菊等,引导学生养成并巩固“感恩”“爱国”“孝行”等传统美德;要以重大时间节点为契机,加强传统礼仪教育,通过开展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不断挖掘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以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仪式洗礼工程”为例,“新生18岁成人礼”是学校围绕大学一年级“成人教育”目标所精心打造的入学教育活动,通过设置“古代成人仪式展示”“成人宣誓”“一封家书”等环节,让学生在仪式中参与互动、接受洗礼,从而实现内省及行动。

(三)导之以意,锤炼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人们有意识地确定其目的、克服其困难、突破其障碍,并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对某一事物的坚持和耐力。通过第二课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仅仅构建认知和情感路径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更深一层的意志培养路径。生活实践表明,坚强的意志品质除了自我锻炼外,还需要外在的环境熏陶和实践养成。高校要本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校内浸润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导之以意,不断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要将可视的物质文化和可感的精神文化充分结合起来,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徽校训、校园建筑、教学设施和人文景观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可看、可听、可感、可悟的文化环境;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这会,在开展常态化“学雷锋”志愿服务和阶段性“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中感知、领悟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文化浸润工程”为例,学院充分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确立了“厚德、开物、自强”的院训,引导师生培养载物之德行、究竟事物之理、养成不息之精神;注重实践养成,加大“中华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力度,组建“中华文化万里行”团队,赴国内外弘扬中华文化。文化的精神力量在校内外不断传承和彰显,学生的意志品质也因此而愈发坚强。

(四)笃之以行,增强行动自觉

行为是知识、情感以及意志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传统文化教育效果的重要表征。无论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还是情感活动的体验,抑或是意志品质的锤炼,最终的目标都是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融入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中,烙印在行动自觉中,成为他们的人生底色。通过第二课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停于观念、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而是要重导向、重机制、重长效。高校要注重学生行为文化的塑造,应当建立和规范相关行为制度,开展朋辈教育,对学生笃之以行,引导学生通过身体力行,逐步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终身受益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自觉。以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文明修身工程”为例,学校充分吸收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行为规范,制定了《一日生活制度实施办法》,具体涵盖了一日生活制度、请销假制度、日常行为举止和日常安全管理等内容,广大学子以“一日生活制度”作为自己大学期间的行动指南,不断塑造自我的行为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打造朋辈教育引领性品牌“皖江之星”,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群体的标杆示范作用,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人物典型影响青年学生,形成了良好的群体效应,彰显了朋辈教育价值,提升了文化育人内涵。

理想的学校传统文化教育需要经历从知识获取到情感认同,从意识提升到行为自觉等阶段,应该是一种由知入情、以情达意、诚意至行的教育过程。其中,认知是基础,情感是纽带,意识是关键,行为是保障。高校要从培根铸魂的战略高度出发,探本溯源,把握理论逻辑,创新实践路径,力求知行合一,让大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学习、体验、认同并自觉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中华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01—02合刊
第二课堂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