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娥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林地经营管理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以林地经营管理的需求、问题及影响因素等角度为切入口,提出了五种经营管理模式,即主导功能需求型、保护与生产双生型、保护与开发双生型、开发与生产双生型和保护、开发与生产共生型。以期能解决当前我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林地经营管理模式遇到的困境。
主导功能需求型模式,即以主导功能需求为导向,即以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三大主导功能的需求为核心导向,构建新型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模式。现实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导致要发挥该模式的作用,同时满足三大主导功能需求不太现实,故退而求其次,转为分别以经济功能为主兼顾生态和社会功能、以生态功能为主兼顾经济和社会功能和以社会功能为主兼顾发挥生态和经济功能等三种具体的经营管理模式。
一是以经济功能为主兼顾生态和社会功能的经营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以发挥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经济功能为主,优先满足社会经济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经济需求。因此,其主要管理重点就在于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经济功能相关区和林场,如木材培育区、优质种苗种植区、经济林种植区、花舟栽培区、粮食作物种植区、牲畜动物养殖区和林产品加工服务区。
用材林、经济林、粮油花丼作物等。同时,引入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开展森林资源经济生产型经营管理。
二是以生态功能为主兼顾经济和社会功能。这种模式以发挥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生态功能为主,优先满足社会发展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需求。因此,其主要管理重点就在于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相关区和林场,如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涵养水源区、防风固沙区、水土保持区、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护路林等。利用各种手段封山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乔灌草相结合营造混交林,同时加强森林保护设施、林地水利设施、固土护坡设施、营林基础设施等林地基础设施建设。在经营管理策略上,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因地制宜,发展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
三是以社会功能为主兼顾发挥生态和经济功能。这种模式以发挥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社会功能为主,优先满足社会发展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社会功能需求。因此,其主要管理重点就在于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社会功能相关园区上,如建立国家森林公园、科研试验示范基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风景林、文化纪念林、国防林、实验林等,保护提高风景资源的典型度、自然度、吸引度、多样度、科学度、地带度、珍惜度、利用度、组合度和影响度。同时,保障和改善职工生活条件就业渠道和培训机会等。
保护与生产双生型模式,即同时兼顾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生态和经济功能,二者地位相同。由于这种模式下要同时兼顾到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生态和经济功能,而现实中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各自的经营管理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这时就需要对二者的模式加以调和,找出这两种功能的交集,从而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保护与生产双生型模式顺利运行,发挥其生态和经济功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了发挥森林资源固碳释氧、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草场、保护湿地、森林沿海防护、净化水质、保持水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效益,国有林场需要大力造林、科学管理和防护。而要发挥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经济功能,就要注意发展园林绿化业、苗木花卉业、特色经济林产业、进行木材培育、林下种养殖、森林药材、林业生物能源、剩余物加工再利用、非木质林产品生产加工等,同时选择具有巨大生态服务价值的商品林树种进行栽植和培育。这样就既能发挥森林资源生态功能,同时还能满足社会发展对森林资源经济功能的需求。
保护与开发双生型模式,即同时兼顾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二者地位相同。由于这种模式下要同时兼顾到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而现实中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各自的经营管理之间是存在一定的矛盾的,这时就需要对二者的模式加以调和,找出这两种功能的交集,从而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保护与开发双生型模式顺利运行,发挥其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一方面,要发挥森林资源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等方面的生态功能,国有林场就要大力造林并科学管理和防护。另一方面,要发挥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社会功能,就要解决好职工工资待遇、提高职工社会地位、解决职工就业、加大技能培训,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幵展林场教学科研工作、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同时,为了发挥森林资源的水土保持功能,可选择适应性强,生长能力旺盛、根系生长发达、固土能力强劲、抗干旱,同时,具有土壤穿透力,可恢复土壤肥力、增加土壤养分,并且具有强透水性和较大容水量的树种;为了发挥森林资源的水源涵养功能,可选择树体高大、根系深、根量多、根域广,并且具有寿命长和生长状态稳定的树种;为了防止土地盐碱化,可选择耐水浸、耐盐碱、耐瘠薄的乔冠树种,采取人工造林方式营造混交林,并合理密植,以最快速度形成郁闭、覆盖地面,加快山地丘陵天然植被的恢复速度,保持森林植被的连通性,完善森林结构。另外,要加大宣传和保护力度,调动林区群众积极性,保护好林场森林生态系统,维护地区生物多样性。
开发与生产双生型模式,即同时兼顾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二者地位相同。由于这种模式下要同时兼顾到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而现实中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各自的经营管理之间是存在一定的矛盾的,这时就需要对二者的模式加以调和,找出这两种功能的交集,从而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生产与开发双生型模式顺利运行,发挥其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虽然当下,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局限,还不适合于开展幵发与经济生产双生型经营管理模式,但是这只是当前发展阶段的暂时性,未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关条件逐渐成熟,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是可以采取幵发与经济生产双生型经营管理模式的。一方面,要发挥我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经济功能,可以发展经济林,种植经济作物,为社会公众提供经济林产品,同时注意对经济林进行定期更新或者品种改良,保证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为市场提供经济林产品,满足人们对水果及干果、茶和其他饮料作物、林产中药材和森林食品等产品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发挥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社会功能,可以发展生态旅游和农家乐项目,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升人们生态素养,还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开发与生产共生型模式,即同时兼顾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三者地位相同。由于这种模式下要同时兼顾到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而现实中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各自的经营管理之间是存在一定的矛盾的,这时就需要对三者的模式加以调和,找出这三种功能的交集,从而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保护、开发与生产共生型模式顺利运行,发挥其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保护、开发与生产共生型经营管理模式要求国有林场同时发挥其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三者并重,这就对其经营管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标准,实施起来难度很大,根据当前国有林场相关条件来看,还不具备开展这种经营管理模式的成熟条件,但是随着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质量不断提升,社会对森林资源多种功能需求逐步协调,未来有可能釆用此模式发挥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多重功能效益。首先,为了发挥我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经济功能,满足社会发展的经济需求,要不断扩大森林资源面积,提高森林资源单位面积生产率,还可通过劳动力和科技等手段提高生产效率,以提高森林资源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其次,为了发挥我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社会功能,满足社会发展的社会需求,就要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满足当地就业,提高人们收入水平。再者,为了发挥我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满足社会发展的生态需求,就要对我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进行长期综合性规划,保证森林资源健康生长,从而发挥好森林资源的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育土壤、净化空气、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
省域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研究,在理论价值上是对现代国有林业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充实与丰富;其实践价值体现在有四个方面:一是对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提供经验借鉴;二是促进国有林场改革的顺利进行,保障国有林场治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理顺国有林场体制和机制、调动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促进森林资源的增长、适应民生需求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是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所在;三是促进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在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巩固国有林场的地位和作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四是促进满足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满足人们多重功能需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人民群众对森林资源的需求更加多样性和差异性,但由于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性,对我国自然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系统造成的影响较大。森林资源是生态、经济和社会多重效益的矛盾统一体,是可再生的资源库能源库和储碳库,平衡三大效益可有效解决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现实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