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萱萱,郑长青
(泉州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闽南是民族英雄郑成功成长、建功、立业之地,民间流传着许多郑成功相关传说,塑造了生动的郑成功形象。按照罗伯特·雷德菲尔德“社会二元分析法”来分析闽南民间流传郑成功传说的社会文化层次归属,则属于“小传统”。“大传统是代表着国家与权力的,以城市为中心,社会中少数上层人士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传统。小传统是指代表乡村的,由乡民通过口传等方式传承的大众文化传统。”[1]由于大传统受到阶级与时代的影响较深,对郑成功的为人、行事、功绩多按主流话语予以规训,无法全面立体地展示郑成功的形象。作为小传统的民间传说是广大民众传达、表述自身人生感受、生活诉求与生存状况的一种方式。“又因为传说不是历史本身,才使得传说中的人物和事件更典型化,增强了传说的艺术感染力,融入了民众强烈的爱憎和良好的愿望。”[2]通过研究闽南民间的郑成功传说,不仅可以挖掘郑成功“遗民忠义”[3]形象在小传统中的演绎及其与大传统的差异性,也可以窥得民众对郑成功形象的多维建构及其潜藏的情感愿望。
与郑成功同时代的士大夫最为推崇郑成功对隆武帝的忠心,如张煌言“极推其忠,尝曰:‘招讨始终为唐,真纯臣也’”[4]296,他对郑成功为明臣之忠的评价颇高。大传统会影响小传统,郑成功的忠臣形象自然就贯注于闽南民间传说中。以《郑成功传说》为例,其中收集到的六十个闽南民间流传的郑成功故事,如《隆武赐姓》《仙霞关》《投笔从戎》《拒降》《斥清使》《思明州的由来》《北伐金陵》《金刀碧血》《海门怒潮》《五马江传说》《誓师东征》《挥作〈复台〉诗》等十二个故事,都是意在宣扬郑成功移孝作忠、心怀故国的忠臣形象。传说郑芝龙被隆武帝封为平国公进太师职后,特修书催郑成功到福州谒见隆武帝,乘机求一官半职,为郑家争光。郑成功到福州太师府后,即急切询问郑芝龙:“皇上即位后对大明江山有何运筹?父亲辅佐皇上,对抗击满清有何计策?”这一言语形象,就把郑成功一心抗清、辅佐明朝江山的形象呈现了出来。郑芝龙却不以为然,还说:“人间世的风云变幻莫测,走一步看一步是上策。”郑成功对父亲怀有异心、看风转舵的做法很是愤懑。见隆武帝后,郑成功引岳飞“只要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则天下安矣”之言,并说“只要君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明江山指日可望”答隆武帝本朝前程之问,又从练兵、筹饷、改良武器等方面提出复明大计,深受隆武帝器重,赐郑成功姓“朱”,改名成功,封忠孝伯,挂御前中军都督,持尚方宝剑,共理御户家事,用驸马依仗。[5]21这一传说的演绎有史可证,黄宗羲《郑成功传》载:“既而成功陛见,隆武奇之;抚其背曰:‘惜无一女配卿,卿当尽忠吾家,无相忘也。’赐姓朱,改名成功;封御营中军都督,赐尚方剑,仪同驸马。自是,中外称‘国姓’云。”[6]11
不难发现,敷陈郑成功忠臣形象的民间传说,大多都将其与郑芝龙作对比。如《米篮墓》传说中,郑芝龙教育郑家子孙后代要按祖辈“百善孝为先,孝敬长辈”的遗风,都做孝子贤孙。郑成功听了其父的话,疑问道:“外公和塾师都说有出息的人要学岳飞精忠报国,这忠与孝,国与家哪个重要呢?谁服从谁呢?”该传说以郑芝龙后来变节降清事实,设置了郑芝龙的回应,即“当然要做孝子,当然以家为重”。[5]12而在其他一些传说中,为了彰显郑成功精忠和郑芝龙变节的对比,更添加了诸多丰富细节。黄宗羲《赐姓始末》载:“芝龙既降,其家以为可免暴掠,遂不设备;北兵至安海,大事淫掠,成功母亦被淫,自缢死。成功大恨,用彝法剖其母腹,出肠涤秽,重纳之以敛。”[7]2此事在《酉姑绣旗》亦有演绎,并将郑家在安平镇府第遭受清军洗劫,归结于郑芝龙降清;郑成功咬牙切齿,表示父子的情分已尽,国仇家恨,不共戴天。后来一位老人又前来哭诉,说郑芝龙带领五百人降清,清军无恶不作,国姓爷千万不要离开安平镇。郑成功劝慰老人,“立誓高擎义旗,杀父报国”。[5]29“杀父报国”之说在《投笔从戎》传说中也提及,据传郑成功率军来到丰州孔庙,“大门两边剑戟林立,东面升起一面书写‘杀父报国’四个大字的白缎旗帜”。[5]32民间故事对郑成功“杀父报国”的演绎,反映了民间鄙夷郑芝龙变节的社会心理。实际上,郑成功并无杀父之意,在郑芝龙欲往福州见贝勒时,郑成功“不从,上书有‘从来父教子以忠,未闻教子以贰,今吾父不听儿言,后倘有不测,儿只有缟素而已’之句”。[8]76后来,郑成功又付书信,谓“我家本起草莽,玩法聚众,朝廷不加诛,更赐爵命,至于今上,宠荣迭承,阖门拜封。以儿之不肖,赐国姓,掌玉牒,界印剑,亲若肺腑。即糜躯粉骨,岂足报哉。今既不能匡君于难,致宗社堕地,何忍背恩求生,反颜他事乎大人不顾大义,不念宗祠,投身虎口,事未可知。赵武、伍员之事,古人每图其大者。惟大人努力自爱,勿以成功为念”。[9]12从民间心理来说,“杀父报国”更能将忠臣郑成功与变节的郑芝龙切割开来,亦有对变节者除之而后快的社会心理。
值得注意的是,民间传说的演绎中又有矛盾之处,这也体现了小传统的自发性和人为性。某些传说又美化了郑芝龙,比如《纵横海上、平台先驱——郑芝龙》的传说就塑造了文武兼修、智勇双全、侠商义盗的民间形象。[10]从民间心理来看,固有因郑成功的英雄形象而按照“虎父无犬子”的思维对郑芝龙加以美化;更深层次看,郑芝龙对荷兰人的抗击,客观上打击了荷兰殖民者的势力,遏止了他们对闽、粤沿海的侵扰,维护了闽南人民的利益。有论者指出,郑芝龙由海商而海盗,由海盗而成为明朝水师将领,再由明朝大臣而降清,这样的举动实际上反映了中国海商的政治动向。[11]由此,不难窥探民间对待郑芝龙其实有复杂的心态,这自然也会反映在民间传说对郑芝龙乃至对郑成功形象的塑造上。
闽南民间流传的《大摆尿壶阵》《智布疑兵阵》《海澄城督战》《洪塘歼敌》《闽海激战》《护国岭大捷》《乘风破浪》《鹿耳门大捷》《战赤嵌》《歼敌舰》《乌鬼怒打红毛鬼》《围攻台湾城》《巧设鸡笼阵》等传说塑造了郑成功智勇双全、胆略过人的名将形象。这些民间传说的敷陈演绎,大多依据史实加以细化、丰富和美化。黄宗羲《郑成功传》载:“八月,(郑成功)与鸿逵合攻泉州,败提督赵国佐数百骑于桃花山”。[6]14据传,攻打泉州城是郑成功自焚青衣后抗清第一战。郑成功打探到清军水军南下援泉州,便令李启轩、薛祖武带领士兵准备了二千多个尿壶和一千多顶斗笠;海战时,借着夜色,战船上的清军看到一群又一群的郑兵顺流或横渡追杀过来,不怕弓箭,横冲直撞,战船上清军看不清虚实,只能不停的放炮、射箭,待那些士兵靠近船身,清军才知道游过来的不是人而是尿壶,但此时船舱内的箭和炮弹已经打光,只能调转船头逃跑。但逢退潮,清军战船已经来不及逃跑了,在郑成功指挥下,郑军炮火齐开,打了个大胜仗。[5]49“传说实际上是民间群体通过自己的方式建构起来的地方历史”[2]。这个故事与诸葛亮草船借箭颇有异曲同工之处,其间郑成功的机智与郑军的英雄,与清军的愚笨、慌乱形成鲜明反差,不得不说确有刻意矮化清军之嫌。
《巧设鸡笼阵》的叙事笔法也是如此。传说郑成功挥师东渡,登上台湾岛后,乘胜追击一股逃跑到台东一个山头的荷兰残敌。郑成功料定敌人在山谷中有埋伏,便令士兵抓紧编制几千个鸡笼,准备设个鸡笼阵套住荷兰残敌。果然,荷兰人被郑军佯败所诱,被引到峡谷里,结果山头两边扔下数千个鸡笼;鸡笼套住了人,只留个脑袋在外,洋枪也难使,一时荷兰残军大乱,一百多人被俘虏。[5]130闽南民间郑成功形象之“智”,不仅在于善用兵的军事能力上,还表现在有过人的智慧方面。传说少年郑成功刚回到中国,住在泉州安平镇的郑家府第,发现每到下午三四点钟时,老百姓便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当地老伯告诉他:当地有个小山头叫“卧牛穴”,这条“卧牛”每到下午就要睡懒觉,倘若不用锣鼓鞭炮把它惊醒,五谷会歉收,六畜不兴旺。郑成功聪颖过人,想出个敲打“卧牛”的长久之计,他让乡亲们在卧牛山的东南位建一座塔,每当太阳西斜,塔影俯射在卧牛山上时,就如一条牛鞭抽打在“卧牛”身上,牛受鞭挞自然不再睡懒觉。由此,在安平镇就留下了形如牛鞭的“无尾塔”和少年郑成功鞭打卧牛穴的传说。[5]8如果说,少年郑成功的智慧形象还有些神异色彩的话,那么成为抗清将领的郑成功,其智慧形象则表现在察人之所未察,上识天时,下识地理。传说郑成功驻军泉州石井、白沙、鼓浪屿时,因沿海地理条件和干旱,兵士饮水困难,郑成功观察蚂蚁行迹,亲自带领兵士到海滩寻水掘井,结果觅出十几眼清泉。兵士和乡亲们惊呼国姓爷有龙王相助,郑成功笑道:“不是龙王爷相助,实是经过一番观察,发现沙地上蚂蚁爬行叠窝,若是碱地,蚂蚁何以生存?沙地之下有淡水源头,一经打开便会喷涌而出。”[5]45
闽南民间郑成功形象之“勇”,集中体现于其在战斗中临危不惧,犹定海神针般稳定军心,又身先士卒。黄宗羲《郑成功传》载:“金固山攻海澄,城坏百余丈。成功亲立雉堞堵御,左右死者尘积。与诸将饮城楼,指挥自若,益治军。既矢炮雨集,成功乃大呼曰:‘天尚赞我,无落吾事’!须臾下息,炮落其座。”[6]19这段历史书写,笔墨疏点,已经把郑成功威凛无畏的形象跃于纸上。闽南民间传说《海澄城督战》就对这段史事进行演绎。面对固山金砺的密集炮火,中提督甘辉劝郑成功下洞中躲避,郑成功笑道:“我是一军之主,怎可离开帅台。”言罢,继续指挥作战;甘辉顾不得再劝求郑成功,一把拉住他离开帅台;突然巨炮轰鸣,几颗炮弹击中了帅台。后来,郑成功看准清军撤退的时机,指挥炮火轰击,又派兵追击,几近全歼清兵,只有固山金砺侥幸逃往漳州。将士们都心服口服,齐声道:“是国姓爷亲自督战、指挥有方取得的。”[5]59可见,民间传说中部分也是有历史根据的,其书写更注意细节,更带有感情色彩,生动呈现了郑成功沉着勇敢、临危不惧的形象特点。民间传说叙事方式和人物形象,一定程度会偏离历史事实,但这也是民间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反映了闽南民间对郑成功的喜爱与敬仰。
郑成功一生最突出的功绩就是驱逐荷夷、收复台湾,因此作为“民族英雄”的郑成功形象,也是在闽南民间最为突出的形象。这种形象塑造不仅在于他的战功、谋略,还追溯到少年时代的郑成功的宏大志向那里。比如《种榷树》《望大海》《牛皮借地》《大木头》《金陵攻书》等传说,就说郑成功年少时就有驱逐荷夷、收复台湾的宏志。《牛皮借地》讲塾师告诉少年郑成功,红毛鬼子初到台湾时,骗取了土著民族首领的好感,表示愿以十五匹花布换一张牛皮那么大的土地,用来盖房子;土著民族首领不知深浅,就答应了。谁知红毛鬼子杀了头牛,把牛皮剪成线,以线圈了数里宽的地,建起来热兰遮城。少年郑成功听说明朝廷又因国家动乱,无力与红毛鬼子开战,立志长大后要带兵把红毛鬼子赶出台湾去。[5]10
民间对郑成功收复台湾英雄形象的塑造,还表现在民间传说中蕴含的盼其收复台湾、驱逐荷夷的民意认同上。从郑成功的角度来说,收复台湾,是为了开辟复明大业的基地;郑成功内心也认为,其父郑芝龙开发台湾,现今作为儿子接收台湾是情理中事。在围攻热兰遮城时,郑成功“遣通事李仲入城说揆一王曰:‘此地非尔所有,乃前太师练兵之所。今藩主前来,是复其故土’。”[8]167从民间的角度,郑成功兴师收复台湾,是在拯救同胞兄弟免于水火之苦。据传郑成功驻军厦门鼓浪屿时,在日光岩下水操台遇到一位叫阿盼伯的老人。老人自述是台湾高山族人,妻儿老小都被红毛鬼子杀害,只身逃到此地。阿盼伯从怀里拿出一个布包,打开是一个破裂成两半的镜子,气愤地说:“一个月前红毛鬼子又窜到我家,把东西全抢走了,剩下挂在墙上的这面圆镜也被摔成两半。老汉死里逃生,带着这面破镜,记住民族的血恨,记住全家的深仇啊!”郑成功沉痛地接过破镜,坚定地说:“破镜要重圆,国土要统一,成功东征已定,一定要替您老人家报仇雪恨。”一年后,郑成功率军收复了台湾,受邀到阿盼伯家做客,再拿出两半破镜,用力合成一块,说:“老伯,您老人家和千千万万骨肉同胞的愿望实现了,台湾回归祖国了,破镜也该重圆了。”两半破镜竟然粘合在了一起,光彩照人。[5]140这一传说故事,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性,“破镜重圆”的描述更有些神异色彩。此类叙事反映了郑成功形象被赋予了某种超现实的能力,一方面增强了传说本身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又满足了民间心理对英雄形象的期待。传说郑成功在率师东征前,拆灶沉鼎,掷宝剑、玉印,以示驱荷夷、收台湾的决心;东征舰队驶出厦门港后,人们突然发现海上凭空矗立了三块礁石,位置正好在郑成功沉鼎灶、掷宝剑、坠玉印的地方,至今厦门民间仍将这三块石头称为“复鼎石”“宝剑石”“印斗石”。[5]109不论是郑成功能力的夸张还是形象的神异化,均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形象在民间神化的表现。
驱荷复台后,郑成功亲民爱民,着力开发台湾。如时任福建船政大臣的沈葆桢在《请建明延平王祠折》中谓:“顾寰宇难容洛邑之顽民,向沧溟独辟田横之别岛;奉故主正朔,垦荒裔山川”。[12]若论开发台湾的功绩,不得不提及郑芝龙,可以说台湾最早的大规模开放,就是在郑芝龙的组织和领导下进行的。[13]但民间流传下来的故事,却鲜有渲染郑芝龙开台功绩的,不得不说这也是民意推拥下的结果。传说郑成功尚在率军围攻台湾城时,为了加强和高山族同胞的团结,带着随从亲兵到高山族聚居的村寨巡察访问。高山族同胞献上了黄金、白银、泥土、稻草四样礼品,执意要郑成功收下礼物;郑成功再三推让只好收下放着泥土、稻草的盘子,退回了放着黄金、白银的盘子,并叫亲兵送给高山族同胞一批耕牛、农具和布匹等作为回赠礼物;高山族同胞大受感动,他们确信国姓爷是祖国过来的亲人,是高山族村民的大救星和大靠山,决心跟国姓爷一块开发宝岛。[5]133此外,《藩王巡夜》《送宝镰》《请龙王》等传说也呈现了郑成功的开台功绩。
郑成功在明亡后据闽南一隅抗清,这也意味着闽南一带在一段时期处于郑成功代表的明军力量和清军的拉锯战中。战争的书写里不仅有英雄故事,同样也有百姓民生景况。明清两军的拉锯战,造成闽南“三日清、两日明”,必然给百姓民生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和生活负担。如果说前述的民间传说中的郑成功形象是渗透了大传统意识的英雄形象,那么部分民间传说和族谱资料中书写的郑成功则是英雄侧影,反映了小传统对郑成功形象书写的矛盾之处。
在郑成功年少时,郑芝龙曾聘同乡黄愈受为郑成功的家庭教师。黄愈受在推却不得的情况下去郑府,但一过其门就装中风。从黄愈受对少年郑成功的评价中,可看到民间不一样的书写,“郑伯之子,眼系明星,眉堆剑戟,桓元子一流人物也。他日枭狠过其父,恐桑梓未有宁时也,尔等勉之。吾不为所知,避居山谷而去。”①见石狮市博物馆藏乾隆版《锦黄衙内房支谱》,转引自李国宏《闽南族谱中的郑成功形象》一文,刊于《闽台文化研究》2016年第4期。按黄愈受所述,少年郑成功日后是桓温一类人物。因桓温行废立、求九锡,历代评论骂其篡位、逆臣,史书也将桓温与王敦、苏浚等叛臣放在一起书写。显然,黄愈受对郑成功日后是桓温一类人物的评价,并非正面。这与黄宗羲《郑成功传》笔下“成功风仪整秀,俶傥有大志……先辈王观光一见,谓其父曰:‘是儿英物,非若所及也’。十五,补邑诸生;试高等,食二十人饩。金陵有术士视之,惊曰:‘此奇男子骨相非凡,命世雄才,非科甲中物’”[6]10可谓大相径庭。而黄愈受“桑梓未有宁时”之语,也反映出民间厌战的心理。这种民间心理在其他族谱资料也可得到印证:“郑森拜隆武为义子,赐姓朱,号国姓。此时并招万余人据同安中左所(今厦门),长伎船只剽掠海滨。民愿输饷者,则为饷地,月有十派,而纳粮有上下两重之苦。不愿者,则焚杀滔天,滨民受苦难堪。”[14]“自清初郑成功建营中左所(今厦门),沿海之民遭其扰害,夫役、租税、清一重,海一重,人无聊生。所最酷者,顺治庚子年(1660),清军下来与郑藩隔海相抗,本都数保悉为兵马蹂躏之区。掠人采取,坏人宫室,惨不胜言,吾家祠宇废堕即其时也。”②见石狮市博物馆藏乾隆版《锦黄衙内房支谱》,转引自李国宏《闽南族谱中的郑成功形象》一文,刊于《闽台文化研究》2016年第4期。而据官方史书,所记郑成功抗争对民生造成的破坏就陈述更为直接了,“(郑成功)寇海城,破九都,陷云霄,攻漳浦,入浮宫,掠峨山……顺治九年(1652),败我陈锦军于江东,遂围郡城……越明年而郡城遂陷。乃命世子王提师入闽,而郑堕城池,焚庐舍,数百年保聚之区一旦几比长城之窟,悲夫。”[14]可见,军税重、占民地,这让民间对郑成功也有畏惧的一面。作为小传统的民间传说,虽然受到了大传统的影响,但始终保持有民间性的传统,具有实用性、功利性的特点,这反映在对郑成功的形象塑造上也有一种矛盾心态。
这种矛盾心态也反映在郑成功之妻董夫人的传说中。在南安石井一带有这样的传说:郑成功的夫人叫金针夫人,有一次她有支金针丢了,到处都找不到。郑成功眼睛比较亮,目光一扫,就看到了,说:“那不就是吗?”夫人说:“到底还是贼目比较亮。”郑成功一听夫人骂他是贼,不禁大怒,认为别人骂他是贼,还可原谅,夫人这样骂他,真是该死,于是令她自尽。③转引自2014年厦门大学高致华博士论文《郑成功信仰研究》第246-247页。这一传说在闽南还有不同版本:某日清晨,郑成功因帮夫人找到掉落地上的金簪,其夫人董友(酉)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真是难逃贼眼!”郑成功怒气冲天,破口大骂:“我反清义举,被你说成是聚众为贼!夫妻不能一条心,岂能合心精诚?”[15]于是便拔剑把她杀了。这两则传说中郑成功、董夫人的形象与诸多民间传说可谓大相径庭,特别是在《百匠投军》传说中,董夫人带领军中缝纫所女兵为军士们缝制军装、军鞋、军帽;《酉姑绣旗》传说中,她深明大义,飞针走线绣出“杀父报国”,与郑成功同心抗清;《铁面无情》传说中,她在清军袭击厦门的危急关头,首先把郑成功母亲的牌位揣在怀里,然后抱起儿子郑经朝海岸跑去。从史实而言,董夫人并非逝于泉州,那么为何会进而留下个郑成功因“贼目(贼眼)”就赐死(杀死)董夫人的传说呢?笔者认为,这正体现了民间一方面认同郑成功的抗清义举,另一方面又出于渴望安定和平的心态,造成了这种书写矛盾。
郑成功文化中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最大不同在于自发性与人为性的区别。就小传统而言,具有鲜明的自发性,也反映了民间的实用性、功利性取向;同时民间传说叙事所塑造的英雄形象,往往会偏离历史真相,同时作为小传统的民间传说往往又以“民意”基础加以敷陈丰富。从上述闽南民间传说中的郑成功形象来看,既有大传统影响下民间对郑成功“遗民忠义”形象的演绎,又有民间“厌战”心理下的英雄侧影;其中对郑成功英雄形象的塑造,乃至某些情节和细节的描绘,都潜藏着“民意”的力量。当然,此等英雄形象的民间书写,也避免了传统英雄形象高大全的千篇一律问题,让英雄既有正面又有侧影,使之更显丰富饱满,甚至率真、自然。但是民意推拥的背后,最终都体现了对官方正统意识即大传统的自觉追随。也正因如此,郑成功形象才能蕴含跨越时代的宏阔气象和精神追求,成为国人推崇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