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刚刚 哈密公路管理局
作为基础设施之一的公路,其建设和发展能够大大提升国民生活水平,进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然而,国家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公路生产力的力度明显不足,不能很好适应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由此看来,有必要对公路建设模式和管理模式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从而促进公路建设不断发展和壮大。
当前我国在建设公路过程中,有很多因素都会制约公路经济效益,想要进一步提高公路经济效益,就要对制约因素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只有高水平的公路管理体系才能有效支持公路持续发展。从实际角度出发,当前我国公路管理体系缺少完善性。与此同时,管理制度也不具备规范性,整个管理工作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两极分化严重,高低水平具有较大差异,这就对公路运行效益无法保障。另外,由于特殊性是公路运输行业特点,因此基本没有竞争对手,这就使得一些部门对公路经济效益管理不重视[1]。
众所周知,公路工程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庞大建设工程,有很多问题会在修建过程中出现,比如合理使用施工材料、先进的施工工艺等,这些都会对合理修建公路工程造成重大影响。我国在对公路工程进行修建时,修建和后期维护需要耗费巨大成本,这就很难提升公路经济效益。公路工程在修建过程中,往往会存在浪费材料和不合理运用施工工艺现象,这就使得很多工程材料被耗费掉,与此同时,拖慢工程进度,影响后期维护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修建公路质量。如果不有效控制公路修建过程中的质量,就会造成后期维护成本极大提高。
公路各级员工受到传统思想影响,尤其是员工潜意识中存在我国计划经济模式,从根本上对市场经济概念不能接受,员工对于传统落后思想的束缚和限制还不能进行突破,等、要、靠思想存在企业中,无法进行自我创新和发展,对于公路部门和员工积极性、主动性进行严重限制和束缚,不能最大程度发挥潜能,落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对公路建设事业造成根本性不利影响,无法接轨市场和时代,认识上的限制,不利于创新和发展公路管理体制[2]。
公路系统出现严重的人员超编现象,一些部门具有较快的增员速度,很多人员因为工程建设而进入到部门,在完成项目建设工作后,如果不能将其进行及时清退,就会导致过多的劳动力存在于各级公路部门中,一些项目部存在严重超编人员情况,导致人吃路现象的出现,无法提升公路系统经济效益,对投入和创新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大大降低公路系统社会经济效益。对于很多公路而言,不具备自身造血能力。各个部门间不断进行攀比,却不断落后,不利于公路系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由于公路的经济效益非常大,因此需要最大化提高其经济效益,对于当前存在其中的制约因素而言,主要采取以下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对于公路运营相关单位而言,需要从国家设立的管理标准和相关规定出发,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然后将相关情况进行有效掌握,对相关重要内容如建设公路、保养公路、经济运营等,必须将相应制度和规范建立起来,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使各部门各岗位明确履行的职责,促进公路管理体系的科学合理性,对其进行不断完善,有针对性培养相关运营人员,促进运营人员良好管理习惯的形成,从而为经营管理体系科学合理运行提供保障[3]。
对于相关管理部门而言,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加强监管公路建设全过程。国家工程中重要民生工程之一的公路工程,其修建过程必须保障合理性和经济性。在具体修建过程中,需要将一切浪费都尽量避免,在前期需要进行科学合理设计,从而为研究公路可行性提供帮助和支持,在实际施工中,对先进施工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将公路工程修建效率提升起来,促进公路工程质量不断提升,这样就能够将公路工程修建和后期维护成本大大降低。
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将现代经营思想传输给工作人员,采取再造内部人员方式,促进其思想认识的提高,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其能够积极接受新鲜事物,从本质上看,将其造血功能提高,实现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质变。在培训和教育工作人员过程中,重点内容就是对传统旧思想、旧观念进行革新,将新型市场观念树立起来,从人力资源层面将整个行业市场竞争力提升起来[4]。
各个部门存在的重大问题就是过剩的劳动力,对于相关部门而言,可以对裁员措施进行充分利用,精简人员,促进剩余劳动力不断减少,使人力资源成本不断降低。从多个方面出发,对员工综合能力进行考核,主要内容有员工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等,最后采用综合测试方法,将不合格员工裁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公路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的不断进步。对于各个公路运营单位而言,需要将管理制度建立起来并进行不断完善,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从实际情况出发,将公路建设和维护成本最大程度降低,将员工服务意识提升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公路经济效益的稳定健康增长,从而更好的为国家和人民提供服务,发挥出公路的价值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