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艳
(菏泽学院政法学院,山东 菏泽2740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离不开创新型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为了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重点在用好、吸引、培养上下功夫。”[1]高校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应把创新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贯穿高素质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素养,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创新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中最深刻、最具价值和竞争力的素质,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征和必备品格,因此,应把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素质教育的重点。
核心素养是基于社会发展和个体终身发展的需要,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关键能力、个人修养、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的统一,是人在面对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性表现,具有时代性、综合性、可塑性、创新性和复杂性[2]。世界不同国家和组织在研究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框架时都把创新素养放在了重要位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核心素养视为基础教育的“DNA”和人才培养的“指针”,认为素养是一种复杂的高级智力,是创造力和责任心于一体的一种能力,其具有价值性、迁移性、民主性特征[3]。欧盟认为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在知识社会中自我实现、社会融入,以及就业所需要的素养,其中包括知识、技能与态度。”[4]美国核心素养框架即“21世纪学习框架”指出“培养具有21世纪工作技能及核心竞争力的人,提出了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四大核心素养。”[5]2016年中国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重视核心素养是各国人才培养的共识,成为了世界潮流,核心素养培养是具有整体性和一贯性的,对于高等教育来说课程内容是培养核心素养的主渠道,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都是不同的,特别是文理工之间的课程内容差异明显,尽管各学科的培育内容不尽相同,但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知识、能力、思维和意识共同构成的创新素养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核心素养,创新素养是各学科培育核心素养必不可少的内容,各门学科都具有培养创新素养的任务和功能。核心素养不是强调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和实践应用的能力,强调创新能力是最关键最高级的能力[6]。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批的高素质人才支撑,创新型人才除了需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等一般人才基本素质外,更要通过提升创新素养来增强人才核心竞争力,以适应新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发展需求。创新素养是创新品格、创新能力以及在创新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的有机统一,创新品格是创新素养的特质内涵,创新性知识结构是创新素养的内在基础,创新能力是创新素养的外在表现[7]。重视创新品格和创新能力是国际社会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和经验,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创新品格是指创新者的精神品格和创新意识,包括具有坚强的意志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具有不拘泥于常规的进取精神和强烈的创新意愿,不墨守成规,乐观、积极、百折不挠。创新能力是指创新者具备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能够进行团结协作,经验共享,形成新思路、新观点,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对事物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判断,提出新观点,更为重要的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出合理有效的实践方案,具备创新实践能力。创新品格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是在后天学习中形成的,是通过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培养出来的。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品格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战略目标和任务,这种创新品格和创新能力是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和必备品格。
立德树人是创新的重要保证,创新为立德树人注入时代内涵和活力,赋予立德树人新使命,服务于立德树人[8]。创新能否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在于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我国的教育事业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把立德树人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新时代大学生是最具有创新精神和蓬勃朝气的群体,他们在创新过程中容易过多地强调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创造,过于追求创新的功利性,因此,高校在创新素养培养中需要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行正确引导,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高校要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有奋斗精神、健全人格、担当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创新素养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在培养创新品格和创新能力的同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深入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这样才能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竞争的需要。新时代大学生创新素养的提升有赖于教育的水平、质量和教育的指导思想以及教育在学生智力和理想信念中给予帮助的程度大小,这些对提升学生创新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9]。
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大学生提出了创新素质要求,创新素养在我国虽然起步晚,但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方面都有较快的发展。近年来,高校一直在积极探索提高大学生创新素养的途径措施,比如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建立创新孵化园、奖励创新创业成果、推动校企合作等,取得了较大成效,创新教育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提高了大学生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了高校创新教育环境和氛围的发展。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大多数高校对学生的创新素养培育与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创新素养教育有待进一步提高。为获取相关数据,作者对千余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涉及文、理、工十个专业,主要是涉及大学生对创新素养的认知情况、大学生创新意愿、自我创新能力评价和对就读学校创新教育环境的评价和建议等。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大学生对创新素养认识模糊,创新动力不足,创新实践能力差;部分院系缺少教师指导和创新实践平台。
创新意味着打破固定思维的束缚,推陈出新,具备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从小习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缺少探索、创新的意识和精神。进入高校后他们不会自主学习、自我锻炼、自我审视,对大学生活和自我发展没有规划,对知识的掌握仅仅停留在考试需要的层面上。而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大学生知识获取呈现碎片化、短平快的特点,被动接受的惰性使部分学生不能主动有效地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梳理辨别总结,更不能进行突破性思考,获得创新性发展。虽然新时代大学生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的能力较强,但是由于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影响,常常过多强调自我,缺乏质疑、探索和冒险的精神,做事情畏手畏脚,想问题思前怕后,这和创新要求严重不符,不利于创新素养的养成。还有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对新知识、新问题缺少兴趣或者兴趣点不正确、不稳定。此外,还有一些大学生贪图安逸,受挫能力弱,缺少坚持不懈的创新毅力,不能正确面对和克服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仅是停留在有想法、想创新的阶段,却不能有效付诸于行动,动手能力差,难以实现创新目标。
1.从教学模式上看,部分高校仍是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固然有其合理性,曾培养出大批有理想有担当讲奉献的人才,但是在数字经济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这种教育模式需要注入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要素。现在的大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更多的是关注智力开发和考试成绩,缺少创新教育和创新鼓励,进入大学后,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忽视学生个性和创新潜能的激发。这种培养模式与新时代成才模式多样化要求严重不符,应推动学生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向过程性学习、个性化学习、问题化学习与合作性学习[10]。一些学校和组织机构为突出创新培育,打造各种的创新奖项,举办各种以“创新”为标签的创新课程、比赛等,他们认为让学生机械性地去完成创新任务,就是所谓的“创新特色”“创新成果”,然而这些并不符合创新的本质和要求,过于突出创新的功利性,对学生的创新品质、创新素养的培养产生非常大的负面效应[11]。
2.从课程设置和考核上看,部分高校尽管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是并没有形成成熟的课程体系,理论课、实践课和实验课的课程比例设置不合理,实践课、实验课不被重视,实践活动形式单一,缺少实践平台和实战训练和磨练,理论和实践脱节。在课程评价和考核上,常常照抄照搬其他专业课做法,对创新素养通常采取静态考核,也就是学生只要按时到教室上理论课,理论课笔试成绩及格就可以了。这种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忽视学生的人文修养和道德修养,缺少通识课和相关的选修课,学习涉猎范围狭窄,视野短浅,学生的知识结构不丰富不完善,限制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3.从师资力量上看,部分高校没有一支专业成熟、高水平的创新教师队伍,大部分是专业教师兼任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同时创新创业教师大都没有企业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实践经历,跨校交流、创新培训和研习活动机会少,因此,部分担任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教师本身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创新知识不系统,创新实践不丰富,难以营造活跃的创新学习氛围,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启发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开启新思路,不能有效开展实践教学,并给予学生高效的实践指导和评价考核。
针对创新素养培养中出现的问题,为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在创新理念指导下,应构建创新素养课程体系,整合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实践载体,以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
首先,教学目标要突出创新素养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教材编写应体现创新品格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优化课程结构,丰富课程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部分高校教学偏重知识的记忆和考核,虽然这些高校在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这种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阶段性培养缺少对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致使部分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运动的最终结论,而不去寻求知识演绎运动的过程。创新素养培育强调知识性教学、能力培养、素质养成的整体性生成,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思考,进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明确知识的来源是客观世界而不仅仅是教师或者书本。其次,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高校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师团队。教师在大学生创新素养培养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的创新品质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创新型人格的形成。教师要实现从“以教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向“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转变,并主动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完善相关激励和考核体系引导教师更加具体地将创新素养落实到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中,鼓励教师多出创新性作品和成果,以充分发挥对学生的创新示范效应。高校应拓宽师资来源渠道,优化师资结构,完善培训体系,通过企业轮训、课堂改革、信息技术培训、教师评价和考核机制等环节提升创新创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建立一支专业能力强、业务技术过硬的优秀创新创业课堂教学、导师团队[12]。再次,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摒弃“唯证书”的创新评价标准,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和内容的选修课程,实行弹性学分学时和弹性考核,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形成因材施教、不拘一格的素质培养和能力评估方式,健全示范性、可操作性的创新素养培育评价机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进行动态评价和反馈,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确保创新素养教育的高效良性发展。
创新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高度综合性和复杂性,需要在打牢专业基础、提升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创新型人才。因为创新性成果多产生于学科交叉边缘地带,具有综合性与跨领域性特征,单一的学科知识和能力不符合创新素养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这需要突出学科的交叉性,构建以跨学科教育为核心的教学组织和学术组织,形成培育创新素养的组织目标,这是现代社会知识创新渠道与人才培养方式探索的有益结合,是学科知识科学价值与育人价值的有机统一[13]。把创新知识、创新意识融入到专业课、思政课教学中,整合跨学科课程资源,在学科建设的基础上,统整各学科知识和能力,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各学科、各专业知识结构的渗透性、关联性和整体性,为提升创新素养奠定理论知识基础。同时由于大学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容易造成知识结构割裂,知识技能单一,这就凸显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课,使他们对不同的学科领域都能有所涉猎,提升融会贯通、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识教育给予了学生多样化、相对自由的选择空间,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点进行相对全面的知识学习和能力锻炼,对于提高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源头呈现多元性,学生获取信息具有便捷性,一方面大学生能够根据实践需要,结合自身特点自主进行知识的筛选学习,缩短学习认知周期;另一方面教师以学生的学为逻辑起点,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对文化资源和信息进行整合,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和成果,提出教学要求,检测教学效果,为大学生提升创新素养奠定文化生存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丰富课堂气氛,在视觉、听觉等方面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体验中认识问题产生的原理,积极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发散性思维,锻炼现实感知力和分析创新力,进行创新思维,提升创新素养。高校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革新教学方法,实现网络授课和课堂讲授结合,实现信息技术和教学方法的深度融合,借助慕课、翻转课堂、微视频、空中课堂等方式发挥网络空间的自由、开放的优势,使教学过程动态化,探索课堂育人新形态。
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创新素养。立德树人就是要聚焦学生这个中心,将德育贯彻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真正培养出立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新时代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专业功底深厚、富有创新精神和前瞻精神,更要拥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正确的世界观、完善的人格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因此,高校要在加强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创新环境,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首先,要把创新素养渗透到各学科、各领域教学中。在专业知识和创新教育结合的同时注重提升综合素养,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关键,也是大学生塑造进取精神和创新人格的切入点;美育的形象性、开放性特征能够培养个体的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效激发人的创新潜能和意识;体育和劳动教育能锻炼人的坚强意志和吃苦精神,这是创新素养的应有之义。其次,丰富创新型校园文化,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师生创新创业。学校成立创新创业社团、创业工作室、大学生创业园等组织,经常性地开展模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类创意大赛等活动,切实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创新环境。结合学生的学科特征、个性特征和性别特征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为不同学科师生提供开放、共享的协同创新空间,方便学科交叉创新研究,鼓励学生打破学科壁垒,积极申请创新项目,学校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帮助学生孵化创新项目,促进创新方案优化升级,推动优秀创新成果转化。再次,学校为师生的科研创新活动提供实践平台支撑。为了实现产学研结合,学校应积极促进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让企业导师进课堂,让学生以实习方式进企业,以此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实践能力。政府部门和社会企业利用自身的职能优势,从“制度-环境-资金-评价”环节健全创新创业服务机制,发挥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育功能[14],形成课上与课下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式的实践教育模式。
创新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作,高等教育应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塑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科学合理的创新素养培育体系,营造创新环境,注重创新实践,在教学中从课程设计、教学理念、评价机制和教师素质等方面进行改革,洞悉大学生创新素养现状和变化,关注大学生创新愿望,助力大学生创新素养发展,有针对性地不断探索和创新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路径,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