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知识溢出的实现路径与绩效研究*

2021-01-16 05:14
菏泽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人才服务文化

江 峰

(菏泽学院郓城分校,山东 菏泽 274700)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彻底改变乡村落后面貌,让全国城乡同步走上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重视人力资本开发,畅通人才下乡的通道。当前阻碍乡村快速发展最大的难题是人才短缺,农民普遍文化水平偏低。人才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综合和创造可以提升科学技术水平,知识的流动和吸收能深化社会服务,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就是一个乡村知识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乡村人才得以补给和发展的过程[2]。

就办学规模而言,我国高等教育现已步入普及化阶段,高校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3]。教育部《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指出,“发挥高校优势,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全面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实施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七大行动。”[4]高校为乡村振兴服务表现为高校知识的流动,高校通过各种途径将知识输送给不同主体并被他们吸收利用的过程称为高校知识溢出,知识溢出可看作一种过程、一种结果、一种影响[5]。

高校知识溢出逐步得到理论研究者的关注。王立平认为区域内高等院校对于高技术产业的知识溢出是正向的、显著的,但溢出程度较低[6]。程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校R&D的经费支出和人员投入提升了本区域的次级创新能力[7]。罗瑾琏利用问卷调查得出高校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在高校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间,企业吸收能力起部分中介作用,地理临近性起调节作用[8]。梁俊伟等研究发现高校知识溢出对企业研发创新投入和有效创新产出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知识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地理临近性特征[9]。 目前有关高校知识溢出的研究成果较多地关注高校对企业和行业创新、区域发展层面,对乡村的知识溢出问题的研究文献较少。近年来尤其2020年是乡村脱贫攻坚关键年,高校知识服务乡村振兴成效显著。但是乡村在人才、经费、知识水平、地域等方面与企业、行业存在很大差异性,高校对乡村知识溢出不畅问题凸显,尤其知识溢出的实现路径和影响知识溢出绩效的因素问题值得探讨。

二、高校知识溢出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知识溢出和乡村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高校发挥科研和人力资源优势,为乡村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持,助力乡村脱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同时,乡村发展为高校知识溢出提供机遇和实践平台,有效促进高校基本职能实现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高校知识溢出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完胜和高校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一)高校知识溢出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

当前,乡村振兴突出的短板问题表现在:乡村产业体系不健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缓慢,现代知识型农民数量不足,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乡村振兴补短板攻难点的关键在于人才和科技,高校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是知识密集型组织。教育部关于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七大行动指出,通过五年时间,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使高校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科技创新和成果供给的重要力量、高层次人才培养集聚的高地、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政策咨询研究的高端智库[10]。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高校知识溢出服务乡村振兴的动力更足,服务效果更加凸显。

(二)有助于高校基本职能在乡村经济发展中体现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是新时期我国高校的四大基本职能[11],各项职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创造出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才会被社会认可。高校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创新人才成长的动力机制,培养出更多乡村振兴所需人才,逐步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高校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取得的科学研究成果丰硕,近年来获得服务农业领域国家科技奖66项,牵头承担“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中涉农领域累计数约40%,成立乡村振兴相关研究机构百余个。高校教师走出校门通过技术指导和培训等方式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大学生深入乡村开展社会实践,了解和服务乡村需求,高等教育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我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非常丰富,高校师生发掘、整理、研究、创新农村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高校各项基本职能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有效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知识溢出是一个系统性复杂的动态过程。高校知识溢出服务农村各主体并进行交互,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文明程度的提升,也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高校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不断渗透乡村过程中,农村组织或个体吸收高校服务的知识和技术后,在实践中进行应用、改进和创新,逐渐形成乡村振兴的技能优势。这些优势通过社会网络直接或间接回流到高校,对高校的科研创新、教学活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形成高校新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乡村服务实践,教师的专业基础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升华,高校不仅动态地调整自身的知识供给乡村,还能促进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升。这样循环往复,高校知识水平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四)有助于巩固与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是打赢脱贫攻坚战,2020年已经圆满完成,高校通过知识溢出服务乡村为乡村脱贫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乡村实现全面振兴,阻断贫穷代际传递,最终依靠的是乡村文化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高校作为知识的携带者、生产者和创新者,制定的“十四五”规划与国家“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同频共振、同步而行。高校通过人才培养为乡村源源不断地输送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通过组建专家团深入乡村一线,促进科技扶贫,培育产业发展新业态;通过发挥高校大学生智力、人才优势进行乡村青少年教育特色扶贫;通过发挥高校信息技术优势,搭建乡村产品产销平台,推进乡村产业销售。站在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折点上,高校用知识和技术坚定不移服务乡村,提高乡村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推进乡村振兴进程。

三、影响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知识溢出绩效的因素

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知识溢出绩效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显性绩效,另一种为隐性绩效。知识本身具有隐秘性、可见性、复杂性和独立性,高校知识溢出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的交互的动态过程,因此,评价高校对乡村知识溢出绩效需要从知识溢出主体因素、知识接受客体因素及关联情景因素以及知识溢出时间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一)知识溢出主体因素对知识溢出绩效的影响

知识溢出主体即高校,高校知识溢出的意愿、科研创新能力、溢出的知识属性都影响知识溢出效果[12]。乡村振兴战略下,地方政府、高校管理部门从资金、政策等方面对高校师生服务乡村给予大力支持,能促进高校知识溢出的意愿;高校科研创新能力越强,寻找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越高;高校与乡村知识势差,导致显性知识更容易在乡村传播和接受,隐性知识的隐秘性和复杂性很难引起知识受体的共享意愿。所以,高校知识溢出意愿、科研创新能力和显性知识与知识溢出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而隐性知识具有显著负向作用。

(二)知识接受客体因素对知识溢出绩效的影响

乡村为知识接受的客体,乡村对知识溢出的接受意愿、接受能力、合作经验和合作预期、乡村对技术需求欲望对高校知识溢出绩效影响显著[13]。在新农村建设的时代大潮下,乡民对高校知识溢出表现出很强的接受意愿、较高的预期效果,随着高校知识溢出路径的实施,部分乡民因教育贫困导致知识接受能力低下,短时间内无法实现预期效果,接受知识溢出的意愿降低,知识溢出效果不理想,乡民知识接受能力对知识溢出绩效影响较大;与高校合作过产学研项目的农业科技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民个体户,合作经验丰富,高校知识溢出为他们带来很好的效益,接受知识溢出积极性高,合作经验促进知识溢出绩效提升;乡村市场对技术需求迫切,政府科技投入强度大,高校知识溢出路径实现顺畅,知识溢出效果好。

(三)关联情境因素对知识溢出绩效的影响

乡村的地理位置、信任和乡村开放程度及政策对高校知识溢出绩效有较大影响。乡村脱贫攻坚实践证明,高校服务乡村最有效的方式是二者之间直接进行互动和关联。高校与农村专业合作社产学研项目合作中,高校对合作社农户技术培训、定期现场指导、试验研究、农户疑难问题咨询等因高校专家的时间原因,地理距离影响较大,近距离更利于专家指导,知识溢出效果理想;高校专家深入乡村进行科学试验和技术指导,他们的知识、技术专长赢得乡村经济实体、基层政府和农民的敬佩,乡村各主体对高校的信任对知识溢出绩效产生积极促进作用;乡村开放程度越高,基层党组织对国家政策解读、引导得越好,乡村各主体对美好生活奋斗的欲望更强,接受高校知识溢出的积极性高,知识溢出绩效相应的就好。

(四)知识溢出时间对知识溢出绩效的影响

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有短期服务和长期服务,服务时间长短对显性绩效和隐性绩效的影响不同。高校通过产学研项目服务乡村振兴,在项目期间服务主体和客体联系紧密,交互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有助于乡村物质层面的脱贫;项目一旦结束,因项目而带来的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基本结束,高校服务动力降低,知识溢出显性绩效降低,此时项目客体因独立生产,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知识溢出隐性绩效显现出来。高校通过培养优秀毕业生到乡村就业、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及对农民的文化技术培训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时间跨度大,见效慢,但是对乡村文化和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起到“润物细无声”作用,知识溢出隐性绩效影响大,有助于乡村精神层面的脱贫。

四、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知识溢出的实施路径

(一)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优质人才支持

人才是制约乡村发展的瓶颈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14]。高校把好乡村振兴急需人才的脉搏,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涉农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快现代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相关新兴学科建设;完善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强化实习实践,探索校企合作、科教结合、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模式,推进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15];开展农民科技素质提升行动、职业教育、专题技能实训,为农村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高校培养的人才“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新型职业农民智、志兼有,乡村振兴才能底气足。

(二)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提高成果转化率

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和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16]。目前我国高校每年产出很多科研成果,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和限制,大多只停留在实验室和论文发表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17%,“双一流”高校平均在22.48~23.87%,而同期的斯坦福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率稳定在45%左右[17]。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对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及其他新型科技与农业科学技术的迫切需要,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带来机遇。高校应顺应现实需求,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通过合作或技术转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让大多数专利“落地生根”,产生效益。

(三)建立“高校+农技推广体系”衔接的长效机制,实现农技推广与生产有机融合

2015年,原农业部与财政部组织涉农院校开展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工作,中国农业大学等9所高校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等6所科研院所开展重大农业科技推广新机制试验试点[18]。9所院校试点工作实践证明,“高校+农技推广体系”衔接的模式在各种合作项目实施过程中效果明显,但是项目结束合作即终止,高校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有机融合很难真正实现,科研与生产结合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 “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19]。因此需要建立“高校+农技推广体系”合作的长效机制,通过市场调节,实现高校服务的公益性和有偿收入的平衡。

(四)发挥精准化教育优势,阻断乡村贫困代际传递

教育是贫困家庭代际传递的拐点,乡村振兴基石在教育。我国乡村父辈因教育贫困导致教育子辈能力贫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应解决个体家庭教育能力不足问题,高校应担当起乡村精准化教育扶贫的责任和使命。一方面,高校通过线上线下不同形式的职业技能、信息素养能力培训和乡村方针政策解读,提升乡村父辈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乡村社会实践,对乡村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学习辅导、科学普及和阅读推广,激发乡村孩子求知欲望。第三,高校关注贫困大学生的成长,发挥三全育人机制,实现高校立德树人与贫困大学生立志成才的有效契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个人努力是基本动力,家庭支持是直接动力,政府帮扶是根本动力,社会帮助是催化动力[20]。高校以坚韧的“工匠精神”,助力乡村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五)助力乡土文化传承,促进乡村文化健康发展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1]乡土文化是农村的“根”。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许多乡土文化已经或正在被人们摧毁或遗忘,乡土文化亟需保护、传承和发展。文化传承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之一,文化创新是高校的崇高使命[22]。高校应鼓励师生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加强地方文化研究,积极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引导乡民建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社会和乡村文化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认同;借助新技术新媒体,探索乡土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新模式,让乡村文化沿着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人才服务文化
人才云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谁远谁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