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路 梧州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
从现实的角度分析,公路工程建设的成效不仅仅会影响到人们的行车安全,同时还会影响到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公路工程属于保证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公共工程。但是在当前公路工程设施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较为显著的问题,使得公路沥青路面市场会出现早期破坏,这些问题一经出现必然会严重影响到公路沥青路面的质量以及适用寿命,甚至还会影响到人们的行车安全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对于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防治工作开展就显得尤为必要,但是在当前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管理工作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较为显著的问题,使得公路沥青路面病害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防治。此次研究主要就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及防治做了简要的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防治工作质量。
密实度是判断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质量的关键判断因素,能够影响高速公路路面的压力承载力,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施工部门需要对这一数据进行重点关注。高速公路密实度不足可能会造成高速公路路面的结构遭到破坏,路面的积水会慢慢渗透下去导致路面被破坏。通常情况下,影响路面密实度的因素有多个,比如混合料的级配不合格或油石比例错误、沥青路面压实时的温度不合格等。
车辙问题是高速公路发展过程中常出现的一个病害问题。造成车辙问题的原因有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两者共同作用出现车辙病害问题。客观因素主要指在高速公路的不断运营中,路面受到天气等因素影响,如高温天气使沥青路面出现软化或沥青路面内部结构空隙率下降,使路面的抗高温性能力降低,从而出现变形等问题。主观因素主要是高速公路在使用过程中,长时间受到车辆的碾压,使车辆行驶位置两侧出现纵向车辙槽,路面出现严重破损问题,缩短公路的使用寿命。
首先,在施工开始之前,施工单位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将工程中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施工材料以及技术人员等准备好,满足工程需求。并且,负责各项工作的工作人员都要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要求专业水平要达到一定高度,而且还要有足够强的责任心。在进行施工时要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进行合理安排,确保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同时能尽力让工作人员满意。在进行重要部位的施工时,工程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足够多的施工人员,并且要对施工现场以及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管理。此外,要合理安排使用各种机械设备,不仅要满足工程需求,同时也要做好工程成本控制工作。
首先,需要重视沥青混合材料配比控制,要对沥青混合材料进行“糊料”以及利息处理,搅拌不均匀问题出现的概率,同时还要有效地采用马歇尔试验来验证混合材料的油石比率,稳定性以及流值,以此来保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原材料的配比及搅拌处理质量;其次,需要有效地进行洒布透层油施工处理,在实践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对路面尽心清洁处理,然后借助洒布车进行沥青原材料的洒布,在洒布的过程当中需要保证洒布车行车速度的匀速性,并且控制洒布速度,避免沥青积存以及洒布不均匀问题出现,从而保证整个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具体而洒布标准需要控制在每1000m2洒布2m3的石屑以及粗砂,然后再用八吨的压路设备对路面进行压平处理,这样将可以极大地提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的稳定性。
应对先进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应用,构建数据库系统,对路面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测评。管理数据库系统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维修管理决策的辅助系统核心,能够发挥其基础性作用,在整个养护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数据库能够发挥其存储信息数据功能、统计功能、查询功能、分析功能,可对不同管理机构的数据信息共享提供保障。对现阶段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实际情况应进行详细分析与了解,在此基础上,应采集、检测不同指标,从而构建开放、动态的数据库。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维修体系需要的路况数据信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进行采集,并将其存储到计算机系统中,为后续养护管理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为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在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维护过程中,必须提高机械化程度,为此,施工单位必须结合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维修的现状,并在维护工作中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引进新的国外设备以提高预防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此外,SHRP调查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服务周期中,高速公路道路的整体性能将下降35左右,但由于进行了预防性维护工作和使用机械化设备,使用寿命将增长10%左右。这可以防止出现严重的道路疾病。因此,在此基础上,中国在进行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过程中,应注意模仿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技术的交流与学习没有国界之分,只要适合我国国情,并且能够合理应用其中,就是很好的事情,学习如何开发机械化设备,最终达到良好的道路施工条件。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作为一种相对比较特殊的路段,其车流量远远大于普通公路,所以在进行养护维修时,要注意时间的分配,尽量在夜间进行维修养护工作,注意养护维修的各种专业技术的投入和研究,建设专业的维修养护队伍,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监管要有完整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