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璐璐 林克松:近十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反思与前瞻

2021-01-16 01:36
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博士学位论文学科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在读硕士刘璐璐和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林克松副教授在《近十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发展状况评析——基于博士学位论文的定量分析》中认为,近十年,我国职业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学术研究领域成果大量产出。博士学位论文是学科发展的缩影,也能折射出我国高层次学术人才的研究水平,文章以157 篇职业教育博士学位论文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发现,我国职业教育博士学位论文研究视野愈加开阔,研究主题不断延展,研究内容日益丰富;论文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政策性特征,研究主题与时俱进;定性研究与混合研究方法占据主导位置,研究方法趋向多元化。但是论文选题、研究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现摘编文章的第五部分。

1 研究主题存在弱点及盲点,需加强研究问题意识

职业教育研究与社会经济转型、政策改革、技术创新等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但凡国家出台重要政策,与此相关的研究便会大量涌现,形成一股研究跟风热潮,然而如此盲目跟风有可能导致研究主题出现失衡现象,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然而,职业教育中长期、普遍存在的难题却缺乏学者持续性的研究,甚至有的难题具有重大意义,但一直未得到充分解决。如“职业教育培养质量评估框架及保障机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治理”“普职沟通与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职业教育经济与财政”,以及“特殊人群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等主题共同组成了近十年职业教育博士学位论文的弱点与盲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者问题意识缺乏的现状,故强化问题意识培养是解决研究领域“虚假繁荣”、低水平重复的必然举措。

2 集中于宏观问题及理论研究,应加强实质性应用研究

实质性应用研究是回应“研究有什么用”等质疑的最好手段,以文字表达或实验方案为媒介,将职业教育发展举措跃然于纸上。然而,当前职业教育博士学位论文更多集中在宏观问题及理论研究方面,研究领域存在失衡现象。虽然理论研究在学科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既是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又是实践应用的根本依据,但理论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且理论要在实践应用中通过实际成效反复反馈修正,才能提炼和升华。如果没有置于实践中检验,始终是重而无基。如“职业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类别仅有4 篇论文,然而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在专业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并非已完全发展成一门成熟的学科,亟须开拓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之路。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适当引导研究者对实践应用研究的重视,政府、学位授予单位等应采取激励手段加强应用研究。同时做好导师、研究生思想教育,不要盲目跟风,要善于挖掘实际教育问题,切忌浮于表面的研究。最后应加强职业教育研究的元研究,从根本出发寻找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

3 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应增加跨学科多元研究方法

从近十年的整体趋势来看,我国职业教育研究正向跨学科多元化趋势演变,混合研究方法相比2010年以前已经有了大幅增长,但数据显示,近十年博士学位论文的定性研究仍占据42%,与量化研究占比差距过大。一方面,没有量化数据支撑的论文缺乏解释张力,研究结果的推广性也较弱。在某种程度上,研究方法的使用水平是衡量一个学科发展水平的指标,研究越深入对使用研究方法的要求就越高。因此,需增加研究的定量方法,提升论文的科学性,当然也需要定性研究方法的解释范式,两者相辅相成能使研究更具有说服力、科学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将职业教育界定为一种类型教育。职业教育学科兼具职业性、教育性、技术性,涉及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一个混合性强的交叉学科领域,要“跳出教育看教育”。因此,职业教育研究势必呈现逐步多元、跨学科研究的演变态势,从不同学科的视角、用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对职业教育进行研究应当成为学界共识。

(全文约11 000 字,见《当代职业教育》2021年第1 期)

猜你喜欢
博士学位论文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热烈祝贺西南医科大学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2020年“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奖名单
2018—2019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超学科”来啦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图解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