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琳琳 科乐收农业机械贸易(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人才的竞争、技术的竞争,一方面企业要通过制定科学、合理、适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另一方面要塑造积极主动正能量的企业文化,用情怀留住人才,让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有归属感,为广大在职人员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提升平台,从而实现企业与人才之间的合作共赢。
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市场经济竞争压力加剧,人力资源成为增强经济实力的重要条件,因此国内掀起人力资源开发热潮,劳动经济理论研究内容随之调整且更具本土性、针对性、科学性,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劳动力再生产。通过理论性研究提高劳动力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的有效性;第二,劳动力供需关系。为保障劳动力供需平衡,针对劳动力结构、人口基础进行分析;第三,劳动就业。研究我国宏观经济环境下劳动就业关系、待业类型、就业与薪酬关系、就业与培训关系等。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战略推行的重要资源之一,亦需以市场为先导进行开发。例如某时装企业想要推出新品,通过市场调研发现“文创”产品受消费者青睐,为此要求设计人员学习相关文化,并且搜集与“文创”有关的资源,提高设计人员业务能力,使企业达到跟随市场走势开发人力资源、提升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政府具有宏观调控能力,客观上把控人力资源开发基调,保障有关资源能满足我国经济建设的需求,这就需要根据国家政策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保障资源开发、管理、利用的合法合规。例如,我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解决乡村脱贫致富问题,颁布《关于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的意见》,立足农村开发人力资源,确保其具备“双创”素养,能在区域建设中做出贡献,继而在国家政策指引下协调农村劳动力供需关系,加强农村劳动力管理,在劳动经济理论下完成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性任务。
劳动力是社会建设、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开发人力资源过程中经济主体需根据发展需求妥善运用人力因素,通过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维护劳动力权益、营建人性化管理氛围,为劳动力提供安全稳定、舒心和谐的工作环境,确保劳动力付出与回报成正比,进而调动劳动力的主观能动性。基于劳动经济理论解决薪酬待遇问题、就业培训、劳动力扩大再生产等问题,可以有效提升劳动力综合素养,挖掘人力资源利用潜力。
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具备专业知识及技能,可从事专业实践活动的人才。当前我国市场体系不断细分,对一线生产技术型人才需求随之上涨,为此需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劳动力与岗位顺利对接,要求应用型人才具备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等核心素养,符合岗位用人要求,能根据岗位要求深入学习、研究、实践、探索,并在此前提下提高劳动效率,优化劳动模式,释放劳动红利,通过应用型人才培养解决一线生产问题。
第一,推动劳动经济理论朝着“本土化”方向发展,关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根据我国国情探寻人力资源统筹调配、合理利用、深入开发新出路,在实践中总结研究经验,充实劳动经济理论,为推行具有可复制性人力资源开发对策提供依据;第二,企业需树立人力资源深入开发意识,建立健全人才综合发展机制,针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培训,指引工作人员立足岗位做好职业规划;第三,地方政府需从宏观出发把控人力资源开发基调,保障人力资源可在区域建设领域高效流通,在创新实践中贡献一份力量。
有别于资本主义压榨剩余价值劳动力应用本质特点,我国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亦需如此,要在追求劳动红利的同时更加重视劳动力的福利待遇、薪酬水平、岗位发展、工作环境,根据劳动力个性喜好、发展愿景、切实需求、综合能力,为其群体量身定制人力资源开发方案,使之保有对工作的憧憬与热情,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在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下积极学习、自主创新,从主观出发挖掘潜能,通过奋斗争取更优工作机会,继而赋予人力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特征。
首先,基于“校—政—企”模式,将教育培训机构、政策、市场整合到一起,使人才可通过系统学习、响应政策号召顺利涌进人才市场,在经济活动中创造价值;其次,社区需参与到人力资源开发活动中,统筹分散在社区内的闲散劳动力资源,为劳动力提供岗前培训、转岗等专业服务,使劳动力在市场的竞争力得以提高;最后,国家需持续健全人才档案库,使更多劳动力得以转变为优质人才,持续充实人力资源,继而提高人力资源开发质量。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技术取胜、创新取胜、人才取胜。对于在职人员来说,无论是从为了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还是从自身综合发展的角度来看,提升员工自身实力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方式。因此,企业要重视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要采取更加积极和创新的培训管理活动,从而实现企业人才资源管理的良性循环。
21 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是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企业竞争不可或缺的资源,如何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综合利用率,已经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劳动经济理论作为科学可行指导思想的集合,能扩宽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渠道,对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