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声声
摘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从治国理政的全局高度,对当前时代条件下的新闻舆论工作作出重要定位与指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日渐突显。我党关于新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闻舆论的地位与作用、原则与导向、职责和使命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指导中国当代的新闻事业具有重大价值。此外,我党对于新闻舆论思想的创新,也在一定意义上有助于消除新闻舆论工作的认识误区。
关键词:新时代 新闻舆论 党性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意识形态建设,事关共同思想基础,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以及新旧媒体融合格局的形成,新闻事业的发展已经不能再用之前的眼光来看待,要求结合时代特征进行新的阐释和创新。新闻舆论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并且逐渐发展成熟的。十八大以来,我党有关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既体现了其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视,又彰显出其从改革开放全局把握新闻事业方向的宏观战略思维。从系统工程的思维来看,我党新闻舆论思想也是一个逻辑严密、层序分明的完整体系,是合乎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民价值维度的统一。
一、我党新闻舆论观的基本内容
我党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为其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在党和人民之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纽带作用。我党新闻舆论思想涵盖了新闻舆论工作的各个方面,关涉到新闻工作的角色定位、根本方向以及操作层面的方法论,既体现出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总结,又具有独特内涵。
1.新闻舆论工作的时代定位
在我国历史上的革命战争时期,笔杆子是和枪杆子配套使用的,但由于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主要依靠标语布告以及办大字报等方式来开展宣传工作。毛泽东指出:“很简单的一些标语、图画和讲演,使得农民如同每个都进过一下子政治学校一样,收效非常之广而速[ 1 ]。”彼时的新闻舆论工作只作为辅助手段,并不具有意识形态建构的功能。在这之后,以报刊、广播、电视以及自媒体等为主的传统媒体开始发展并成为宣传的主要介质。中央层面提出要更加重视发挥舆论作用。我党指出:“我们的工作一定要跟上,包括我们的舆论工具也要跟上。”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西方的各式思想观念开始进入大众视野。社会思想领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基于此,新闻工作被划分到意识形态领域,新闻事业同文学、艺术、出版事业一样……作为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都要为社会主义服务。[ 2 ]并提出了判断新闻舆论导向是否正确的五个标准,进一步明确了新闻舆论工作的“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与落脚点,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处理好官方舆论场、民间舆论场以及海外舆论场之间的关系。
如今我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人民正在进行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的变革,同时处于社会转型期与经济的深度调整期。基于此,以我党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超前的智慧与眼光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格局,并对意识形态工作和新闻舆论事业指出重要指示。我党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3 ]在我国历史上首次將新闻舆论工作提升至定国安邦的高度。
2.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方针
在新的形势下,新闻舆论工作不仅应该致力于打造新的宣传引导格局,更应有明确的工作方针和导向。在这方面,我党提出的四个坚持为新闻舆论工作的开展明确了 方向。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我党指出,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是做好新闻的重中之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要包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新闻事业相关看法以及他们的党报思想。虽然这些看法和观念较为零散,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但经过列宁以及中国历代领导人的继承与发展,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从根本上来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 基础。
坚持党性原则。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有人认为在新媒体时代,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舆论场,一个是党领导的主流媒体舆论场,另一个则是普通民众的互联网舆论场,而后者不在党的领导之下[ 4 ]。我党并不认同上述说法并坚定地指出:“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坚持党性原则不仅仅是针对党领导的党报党刊等主流媒体,同时适用于互联网等民间媒体。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当前中国在社会治理层面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造的各式危机,而舆论则是社会中的不可控的关键因素之一。新闻媒体不仅应该报道社会热点、国际事件,充当信息传播工具和介质,也应该肩负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要做到以上,首先新闻媒体工作者自身就需要坚持正确的导向,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要符合主流价值观,不可发表威胁社会稳定的言论。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双面性。不可对正面宣传做过度化的解读。正面宣传并不意味着回避负面问题,而是要求要在把握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客观全面。虽然新闻工作不可避免的具有滞后性,但也要尽量反映事物的全貌,特别是对于危及党的纯洁性和国家安全的问题更要谨慎对待。如果新闻舆论宣传的主旋律一直是负面的、消极的,整个社会也许会丧失发展活力,民众也将失去精神信仰。
我党新闻舆论思想在理论层面的主要指向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以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四个坚持并非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交融、相辅相成的建构体系,其生动展现了我党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思想全貌。
3.新闻舆论工作的方法论要求
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是一篇大文章,正确的实践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在我党新闻舆论思想体系中不仅对于如何做好新闻事业作了理论上的回答,也从方法论角度为其提供了实践层面的具体做法。
首先,由于全媒体时代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应积极回应并推动媒体融合的纵深发展。我党指出:“媒体融合发展是一篇大文章。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就当前的发展现实来看,新兴媒体尽管势头迅猛,但就目前来说是不可能取代传统媒体的。两种媒体类型不应该相互挤压生存空间,而是要走向融合、共谋发展;其次,着力打造国内国外联动宣传新格局。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国际竞争已然延伸至话语权等意识形态领域,因此我国应该重视与创新对外宣传方式,以提升我国外部形象和综合软 实力。
上述两点是当下的新闻舆论事业在具体操作层面应该坚持的方法论要求,是与我党新闻思想理论表达相配套的具体操作层面的措施。我党对于新闻舆论工作的时代定位、理论表达和方法论共同构成了我党新闻舆论观的基本内容。
二、我党新闻舆论思想的创新
从我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相关表述不难看出,他在继承马克思新闻观、中国历代领导人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当前时代条件下的新闻事业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并在全面考量国内外意识形态复杂情势、媒体话语权竞争激烈之后,形成了其对新闻舆论事业新的创见。
1.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在我国历史上,关于党性与人民性在新闻事业方面是否统一曾引起过多次争论。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多种认识误区。
自1982年,胡乔木主持全国的新闻舆论事业,他指出“不要使用人民性这个含混不清的概念”[ 5 ],至此之后,无论是在党中央出台的相关文件,抑或是在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中都对“人民性”这个词讳莫如深。直到我党在2013年发表重要讲话,时隔31年重提党性和人民性的概念,认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就是统一的。实际上,在中国政治框架下,人民则有具体的内涵和范围,有必要对新闻舆论事业中的人民性做出界定:“坚持人民性,就是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
我党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新提法在理论上打破了我国新闻宣传领域人为制造的禁区,重申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坚持的办报方针,明确了新闻事业在坚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同时,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 导向。
2.舆论导向正确化媒体全覆盖
我党指出,讲导向就是新闻舆论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导向。
导向正确,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新闻媒体都要采取同样的视角和价值观来报道相关事件,它在本质上能够与新闻本身的多样性、丰富性并存。在此之前,我国针对新闻事业的导向问题并未有过明确规定,基于主流媒体与政府的关联,人们认为党管制下的主流媒体才有导向的取舍问题,而网络媒体、自媒体等非主流媒体则是言论自由的舆论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世界上没有绝对自由的存在,人永远不能摆脱必然性的约束。无论哪种类型的媒体都可能具有放大器的影响力,因此在导向问题上绝没有 例外。
我党对于新闻工作做出的创新表述,对于理清当前以及将来的新闻事业的工作脉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然而,目前新闻界和学界对于这些思想和论述的研究力度和回应力度还远远不够。如在新闻报道中到底应该如何做到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标准是什么;如何保证网络媒体、自媒体、基層媒体保持正确导向;如何才能将创新性贯穿于新闻舆论工作的全过程等。理论只有变为现实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因此如何落实我党有关新闻事业的创见是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
三、我党新闻舆论思想对于指导中国新闻事业的现实价值
在物质文明丰富的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也应该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抓手,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都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工作。我党新闻舆论思想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导航器,对于当前的新闻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实践 意义。
1.指明当前中国新闻事业的前进方向
由于对新闻事业发展规律、传播规律认识和把握的力度不够,新闻舆论工作在我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定位不明确、导向不清晰的时候。如在1982年之后的几十年间割裂党性和和人民性;以及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期间出现的“浮夸风”式的虚假宣传以数十倍甚至百倍来夸大农业、工业的增产等都对我国的民众的思想状况产生极大的刺激,也给我国的新闻事业、政治和经济事业造成前所未有的打击。
我党以深邃目光深刻洞察我国新闻建设的规律,为当前中国新闻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推动力量,新闻事业首先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同时由于中国共产党具有其他党派所不具有的先进性且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也要求新闻事业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新闻事业关涉意识形态建设和国家安全,因此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使人民群众增强精神力量、坚定信仰,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尽管目前形势较为严峻,新闻事业的改革也一直处在进程之中,只要其能够坚持根本方向,就能够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助推力。
2.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
实践证明:全社会拥有共同的思想基础,整个民族才会有统一的理想、统一的步调与行动。党的十八大凝聚全体共产党员的智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明确立了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理念,建构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
新时代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以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从根本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维空间,它生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独特的中国底色,也从价值层面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应该是新闻工作宣扬的主旋律,有利于在全社会构建具有强大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共同思想基础;有利于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有利于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 纽带。
3.有利于肃清新闻舆论生态乱象
无论是在主流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存在一些灰色现象,在短时间内难以有效根除。在此主要讨论三种最为突出的现象:其一,比对中外双方对于突发事故的报道,可以看出西方的多数媒体基于对生命的极度尊重,对于遇难者、受伤者和失踪人员的名字都会予以公布,以便其家属获悉最关心的信息;而国内的新闻报道更多的侧重于对于伤亡人数以及急救工作部署。国内媒体并没有站在受众的角度上考虑人民在第一时间的信息需求,诸如此类的报道层出不穷,如河北省赵县克尔化工厂爆炸事件、2010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等;其二,在主流媒体上曾持续过长时间的“谢党恩”报道主题。在今天的互联网媒体上搜索“谢党恩”,映入眼帘的多是为感激党和政府所做的打油诗、对联以及漫画,甚至在攀枝花人民政府的官方网页上惊现“绷鼓声声谢党恩”的大标题。这些现象表明无论是官方媒体还是网络媒体、自媒体都没有摆正党和人民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割裂党性和人民性之间的关系,从而出现将党置于人民之上的错误倾向;其三,新闻报道官本位的现象也随处可见,在相关版面中突出对政府工作部、领导的讲话要点以及各级官员的政绩报道,而对于民众想要了解的具体事实一言带过。这种新闻思路完全没有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反而是脱离群众,很可能会引起群众的反感。
我党“8.19”讲话中提出的第一个创新要求就是“理念创新”,要求新闻舆论事业改变以往的旧观念、旧思路和旧做法,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切实关注人民的生命安危。在报道中切忌为政绩服务的思路,要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他还指出,思想舆论领域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目前,对于黑色地带和灰色地带存在的乱象肃清已经初见成效,官方媒体开始转变传播思路,在地震等大型灾害事故中,为人民提供急需的各方面受灾详情,突出对“群众抗灾”的正面报道。
我党新闻舆论思想具有深刻的科学思维和理论特质,是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统一,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成果,更是指导中国新闻事业的根本指南。质言之,新闻舆论工作关涉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全局,我们要深刻领会我党新闻舆论思想的深刻内涵,更好的推進新时代的新闻事业。
(责任编辑:刘占行)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5页
[2].崔靖坤.《我党新闻舆论思想及其价值研究》[J].西南政法大学.2017.3
[3].《我党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外文出版社.2017.11第331页
[4].雷跃捷,彭广林.《我党关于新闻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特征》[J]..中国编辑.2019.11
[5].陈力舟.《党性和人民性的提出、争论和归结》[J].安徽大学学报.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