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古代文学课在整个人文高教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饱受诟病。为了切实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我们有必要对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能力标准作为学科增值的价值观,具体实施的路径包括:改进教学技术思路,以培养阅读精神,夯实文学基础为本;调整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要务,通过文学鉴赏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专题教学培养学生对文学专题问题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改进考核方式和评价方法。
[关键词]人才培养;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碼]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12-0108-04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极具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课程,在整个人文高教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这门课因内容浩繁,接受难度较大,受课时的限制,授课教师只能走马观花式地介绍重要知识点,故而饱受诟病。作为一个老牌专业里的核心课程,很多学生对其兴趣不浓厚,学习主动性不强,学完了文学史,还不能顺利读懂楚辞、汉赋的大有人在;没有系统读过唐宋诗词,未能深入理解《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名著的人不在少数。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培养人才目标是背道而驰的,无法完全回应社会期待。为了切实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我们有必要对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能力标准作为学科增值的价值观[1]。具体实施的路径有:改进教学技术思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精神,夯实文学基础为本;调整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要务,通过文学鉴赏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专题教学培养学生对文学专题问题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改进考核方式和评价方法。
一、改进教学技术思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精神、夯实文学基础为本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如今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前所读到的古代文学作品多限于中小学语文教材,部分大学生很少读古诗文,也不能顺利地阅读古诗文,即使借助现代注释也不一定能顺利看懂古诗文。基于这样的现实,要落实培养人才目标,只有从基础抓起。而阅读就是学好古代文学课的基础环节,没有阅读的积累,也就无法进行文学鉴赏和文学审美活动,更谈不上文学研究和文学写作了。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贯彻人人有为的发展理念,营造阅读氛围,培养阅读精神,夯实学生的文学基础。
(一)通过培养阅读兴趣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精神
教师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便是学生上课都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读故事,因为故事有趣,但对读诗、词、赋、古文等,则敬而远之。针对这种现实,我们必须调整教学思路,既要教育学生树立专业意识,又要通过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兴趣来培养他们的阅读精神。学文学的人立足的根本就是喜欢阅读,要培养文学阅读兴趣,必须要超越原始童稚的好奇心,去追求作家对于社会、人生的深刻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观照的技巧。如读诗,就要从看似容易而实则不易的地方下功夫,学会体悟其中的佳妙,而对这种佳妙的体悟和爱好就是趣味。如王维的《杂诗》(其二)“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首诗写的是思乡情。整首诗用词用语质朴到没有任何技巧,实际上却包含着最高级的技巧。“寒梅著花未”看似的平常一笔,却把人带到对故乡人、事、物怀念的亲切画面里。故乡的亲朋故友、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有趣的事情,因而它不仅仅是指代故乡的一种自然物,而是思乡之情集中的寄托,是故乡的象征。诗人通过特殊体现一般的典型化的技巧,是用如话家常的形式来体现的,正所谓寓巧于朴,韵味悠长,极易引发共鸣。朱光潜说:“趣味是对于生命的彻悟和留恋”[2],读好诗,特别是有一定生活阅历的人,更容易找到这种感觉。如黄庭坚的《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其中的颔联上句追忆年少时春风得意,于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各自为生活奔走漂泊江湖,彼此相思已延续十年。它道出了我们人生特定阶段中人的普遍感受。每个人都有青春年少时的狂热和浪漫,有成年后为生活为工作奔走漂泊的辛苦,同学朋友间分别后的彼此牵挂、思念之情,而这些只会与日俱增。这种人生相似性的体悟感受,被诗唤醒激发,阅读的趣味由此产生。
诗比其他的文体谨严、纯粹、精微,如果对诗有了兴趣,对于小说、戏剧等体裁的佳妙处就能触类旁通,因为古代小说、戏剧,除故事情节、剧情外,还有诗,这些诗或提纲挈领,或画龙点睛概括某一章回、某一折(出)的主旨。能从阅读中读出趣味,并有长久阅读不知疲倦、或是一日不读书就浑身不自在的感觉,那就说明已进入了状态,有阅读精神了。
(二)加强阅读监督,夯实文学基础
大学生的阅读虽说主要靠自身的自觉性、主动性,但要将这种自觉性保持下去,持之以恒,让阅读影响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文辞表达上,则需要监督机制。课题组的经验是:有要求比没有要求的好,管了比没管的好。如学期之初,就确定阅读、识记古诗词以及散文、小说、戏曲的篇目,实行课外阅读、课内交流讨论和随时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方法。在开课后第4周,抽查部分学生的阅读情况和阅读效果,在课堂上交流,就能明了学生在课外的阅读情况。通过交流讨论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读诗,只求弄懂大概意思,不过问用典、文辞、对仗、押韵等艺术技巧问题;读小说,多求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印象,至于小说揭示的思想内容(个体的或社会方面的)、小说反映的文化现象、小说的叙事手法等问题则置之一旁;读戏曲剧本,则只求读懂剧情和人物关系,对剧本反映的人物活动的情境、伦理精神以及曲词特点等概不理会。针对这些阅读习惯和不足之处,我们一一指导、纠正,引导学生从阅读方法、阅读技巧方面入手,坚持通读、细读与深究相结合,以打牢、夯实其文学基础。
二、调整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要务
古代文学在培养人才方面所能发挥的优势就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根据古代文学课程自身的特殊性,除了继承传统的读、讲、练等方法外,还可借用现代技术手段,将翻转课堂、网络平台、多媒体与慕课、微课相结合,通过文学鉴赏和专题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培养他们的文学写作能力、文学研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是专业教育的要务。
(一)通过文学鉴赏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文学鉴赏是古代文学课教学中最有特色的方法,它必须是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认知性的提高,品味作品,能极大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和应用意义。
1.在鉴赏作品中探寻写作技法和规律
在欣赏、审美活动中,不仅能领略作品蕴含的思想情感、艺术形象,也能发现、揣摩到作家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技巧,所谓“沿波讨源,虽幽必显”[3]。如范仲淹的《苏幕遮》词:“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首词有一种“一洗绮罗香泽”的壮阔之气,在教学鉴赏中,如果将它和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王安石的《桂枝香》(登临送目)、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张孝祥的《念奴娇》(洞庭青草)、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等词进行比较,就不难发现这些词不仅一韵到底,而且在章法、结构上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即上片写景,下片抒怀。这种由写景过渡到展现主人公情绪变化的创作思路,构成了宋词的主要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些词人,如苏轼、辛弃疾、姜夔、张元干、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等人的词章法比较灵活,善用典故,意蕴丰厚,但万变不离其宗,词的基本格局没多大变化。学习、鉴赏这些典范词作,在探求它们写作技法的同时,我们也懂得了填词的规律。
古文虽然大多古奥,但用语精简,讲究微言大义。从秦汉到唐宋的散文,都指陈现实,感情真挚,气势丰沛,成为后世学习宗法的典范。《过秦论》《师说》《进学解》《永州八记》《朋党论》《答司马谏议书》《留侯论》《六国论》《醉翁亭记》《石钟山记》等文,堪称名篇佳作。一篇《答司马谏议书》只用短短380字就回答了司马光以3000多字提及的关于“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招怨”等五点指责,文笔简练,语意完足,说理精辟透彻。而《留侯论》为了论证“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围绕张良“能有所忍”为中心,兼举“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以及“项籍唯不能忍”等正反方面的事例,论点鲜明,构思缜密,立论新颖,视角独特,这些都能给读者以启发。
2.学以为文,借古开新
“学以为耕,文以为获”,学是为文的前提,这也是古代文学学科独特的优势所在。古往今来,文学名家灿若星斗,他们都是从中国古典文学的浩海中汲取营养,在继承前人的文学遗产中脱颖而出的。杜甫“转益多师是汝师” “不薄今人爱古人” (《 戏为六绝句》),以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经验及其取得的文学成就,就是最好的明证。所以我们的古代文学课理应高举学以致用的旗帜,将作诗、填词、习文与课程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将古代文学课中的写作与学院“大写作”实践教学课融合统一。“大写作”实践课程中的“自由写作”部分要求从大一至大三,每学期完成5篇作品(内容、形式不拘),三年共计30篇。我们从指导2016级和2017级两届学生的“大写作”实践中,能切身体会到中国古代文学元素对学生写作的影响之深。只就他们作品集中的一些题目就可见一斑,如《失落的长安》《破败的偶像》《幻境与梦》《雨夜》《情蕴白鹿》《诗为你》《美人不悔》,等等,用古典文化的语言和思维表达现代人的认知和感受,创造了一片精神世界的新天地。
(二)通过专题教学培养学生对文学专题问题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所谓专题教学就是将那些具有共同属性和共同特征的作家、作品以及文学现象归类,打破时间(朝代)的界限,进行前后贯通讲授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系统化地掌握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专题归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对不同作家作品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写相同题材的作品,或相同体裁、相同风格的作品,或有相似经历的作家进行归类、比较,找出它们显著的共同特征,确实是一种很好的能力训练。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研究型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侧重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精神、意识、态度和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4]。
这种教学方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研究文学专题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学习汉赋部分,可根据低年级的特点,找一个兴趣支点,做具体的讲授和引导。将《吊屈原赋》《七发》《柳赋》《子虚赋》《上林赋》《两都赋》《二京赋》《歸田赋》《刺世疾邪赋》等赋在内容上的相似点进行比较归类,让学生明了这些赋或关注政治,或关注大自然,或既关注政治又关注大自然,从而得出汉赋充满了政治生态意识和自然生态意识的结论。政治生态意识方面,表现一定历史时期是非颠倒的政治风气和用人风气,抒发士不遇时的愤懑;暴露出部分地方诸侯王与天子王朝的分庭抗礼之心;凸显天子王朝大一统的声威。自然生态意识方面,主要表现有对花草树木的深情描绘;对飞鸟走兽和生活环境自然美的关注[5]。这样讲解汉赋的思想内容,既可以引导学生学会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学习汉赋,又可以避免他们过多在难懂字词上的纠结造成的困惑。而对于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则以引导为主。如学习明传奇部分,一般人习惯于沿着教材编写的思路去阅读理解,读到的都是才子佳人、男女爱情、孝子贤妻,或是忠臣义仆等剧情内容。但如果跳出这种惯性思维,就会有全新的收获。明传奇中的一些剧作注重对家国情怀的抒写,表现了深广的忧患意识。笔者曾于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文化传统的角度去阅读、梳理这些作品,进行归类研究。后来就有学生写成文章,以舍小家为国家、报国尽忠孝两全、为国杀贼英气豪三个标题领起,分别以《浣纱记》《鸣凤记》《宝剑记》《精忠记》《双忠记》为例分析论证,论述明传奇的家国情怀,并从“家国同构”的观念生成出发,说明文化的血脉世世相因,是中国文学突出家国情主题的重要根源。这样的专题教学和互动,极大改变了学生学习文学史时固有的思维模式,既提高了学生归类研究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
三、改进考核方式和评价方法
传统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方法多是以一个学期结束时的期末考试题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分,以此作为课程学习成绩,虽然也有平时成绩作为参考,或将平时成绩计入总评成绩,但占比很小。这既不利于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又不利于可持续性地训练学生的能力,必须进行改革。
(一)将考核和评价方式倾向于平时,贯穿于课程学习始终
课题组从2017年就开始调整、落实这一策略,分三个板块实施。一是每个学期伊始,就向学生明确诗、词、文(包括散文、赋、议论文)的写作任务,训练方式由模拟写到放手写,分别在第四周、第八周、第十二周抽时间进行交流、讨论,评价计分。二是鼓励写得好的学生积极向相关报刊投稿,在一般刊物上公开发文一篇作品记成绩15分,若在核心刊物上发文,则记成绩30分,并与大家分享成功的喜悦。三是鼓励大家平时作业按诗、词、赋、文、论文等形式完成。文体、篇幅都有规定,或十首律诗(绝句20首),或十首词(中调五首、长调三首),或三篇小赋(大赋一篇),或三篇文(每篇800字以上),或一篇文学研究论文(字数在3000字以上)。将平时成绩提高至占总成绩的60%,这极大调动了学生平时学习、练功的积极性。以2017级汉本4班为例,已有8人公开发表散文、诗歌,有4人发表论文,其中张玉丹发表了两篇。
(二)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写作的能力
传统的闭卷考核試题不外乎填空、选择、简答、论述等题型,以教材为本,客观题多,以基础知识的识记为主,这导致学生为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不能真正考核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自主创造性的提升。疫情期间,全国高校都采取网上授课、线上考核的方式,这为古代文学课教学改革提供了平台和契机。据了解,很多学校都改革了考试方式,如考材料题、文学评论写作题,这极大增强了考核的灵活性和综合力度,也能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总之,人才培养是个系统性的工程,它不是哪一门课、哪一个专业、哪一个部门能独当一面完成的,而是由多门课甚至是多学科、多专业、多部门综合配置,共同发力影响的结果。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笔者认为坚持边改革、边研究、边实践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重在试验创新,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实践运用,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借鉴的示范性模式。这是一件极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的事。
[ 参 考 文 献 ]
[1] 邬大光.大学人才培养须走出自己的路[N].光明日报,2018-06-19.
[2] 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A].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165.
[3] 刘勰.文心雕龙选译[M].周振甫,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298.
[4] 白福臣,尹萌.研究型教学模式及其推广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9(6):66-68.
[5] 严铭.汉赋的生态思想刍议[A].跨文化背景下的汉学研究与汉语国际教育国际论坛文集[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241-147.
[责任编辑:陈 明]
[收稿时间]2020-07-15
[基金项目]本文系成都大学2019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基于人才培养目标下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索”(cdjgb2019060)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严铭(1967-),男,湖北浠水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唐宋明文学、古典文化。